资源描述
家庭小实验——一种新的实验形式
摘要:科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所以学生具备基本
的科学实验技能是学习科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关键词:学以致用;求知欲;探究能力
纵观科学的发展,许多重大的发现、伟大的发明都源于生活中的小发
现、小实验。鲁班上山时不小心被草叶划破了手指,经过观察草叶的
形状而发明锯子;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经过认真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
力定律;瓦特看到水壶盖被水顶得直响而发明了蒸气机¼¼家庭小实
验的科学原理比较简单,所用的材料易得,并且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比如说讲星空时,用几颗棋子就能演示出北斗七星和北极星的位置关
系。因而家庭小实验是科学实验课堂教学的一项主要补充。它能将课
内和课外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有独特的促进作
用。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科学课程和学生实验,我们设计和总结出一些能
够操作的家庭小实验,作为科学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与形式,收到了
很好的效果。
一、家庭小实验取材方便、设计简单
"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 家庭小实验的设计要尽可能的 "
采用简单、直观的仪器,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而且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所需的器材应在家里随手可得。这
些器材可以是家里现有的旧木板、易拉罐、挂衣钩、钉子、锤子、气
1
球等生活用品,也可以是刻度尺、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简单的仪器。
另一方面,这些实验要简单易行,不必过分追求实验的精确度。简单
的实验容易成功,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引起学生学习
科学的兴趣,让他们拥有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科学的信心。
二、趣味性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比较强,对于什么事都感觉新鲜。所以在
设计家庭小实验时要力求直观,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实验的趣味性,来
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家庭小实验的愿望和决心,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如学完振动这一
部分内容后,做如下家庭小实验。
实验名称:会跑的远志籽(注:远志为一种中药材)
思考:种子怎么会跑呢?
材料:一张白纸、到附近山上采一些远志
操作:
1、将远志的种子剥开。
2、部分会发现远志的种子有各种颜色的,黑的、白的、红色的¼¼(为
什么一棵远志上的种子却不一样呢?其实这是因为种子的成熟情况不
一样所致,最终都会变成黑色的。 3、把远志的种籽放在白纸上,让 )
学生观察种籽有是什么形状的,种籽的表面有什么¼¼
4、张开嘴对着白纸用嗓子持续发出"啊"的声音。 不是吹气)就会 (
发现,种籽就会跑起来。
做完实验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的内容找
2
出答案,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
热爱科学的情操。
三、学以致用,紧密结合科学课教学内容,设计家庭小实验
家庭小实验要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感受到科学知识贴近生活,贴近
社会。再好的实验如果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就会变得空洞,没有丝毫
价值。因此要特别重视在课本中为学生准备的家庭小实验,并认真指
导学生去做。如:在《植物生长的需要》中,让学生来设计豆苗在哪
种土中(沙质土、黏土、壤土三种土壤)长得好的实验。同学们通过
在家中亲手种植植物,连续观察了近两周的时间,终于得出了豆苗适
合在壤土中生长的结论,并能对此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通过这个简
单而又实用的家庭小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是有用的,并
激起了他们学好科学的愿望和兴趣。
四、学做实验如同滑冰,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些家庭小实验,
培养创造能力
学生做实验如同滑冰,一开始扶着东西是为了稳住脚步,但最终要放
开双手去滑。学生在做家庭小实验时,需要独立思考,去想象、去钻
研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这就有助于学生智力与创
造才能的发展。如经常让学生述说生活中遇到的、书本上看到的,他
们感到疑惑、惊奇的事物或现象,并鼓励学生使之问题化、课题化,
从而设计出理想的,适合家庭开展的小实验。如有学生在泡茶时,发
现茶叶总是先浮后沉,以及茶叶在不同水温中下沉速度不一样的现象
后,对此展开研究,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又如煮水饺子时的先沉后浮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