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阿巴斯电影三部曲虚实交融的叙事手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92921 上传时间:2024-04-0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94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巴斯电影三部曲虚实交融的叙事手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阿巴斯电影三部曲虚实交融的叙事手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 影视制作VIDEO PRODUCTION阿巴斯的创作风格黑泽明说:“当雷伊去世时,我感到非常沮丧,但是看过阿巴斯的电影后,我想上帝早已发现取代雷伊的人。”戈达尔也曾以法国式的热情赞扬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基亚罗斯塔米。”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作为伊朗乃至世界影坛最重要的导演之一,有着自己独特的电影风格和作者性。有人询问阿巴斯:“为什么不用职业演员进行拍摄?”他回答,这是为了捕捉非职业演员的灵感乍现。尽管这会使他们的工作变得异常辛苦,尤其是摄影师和录音师,因为他们无法把握演员何时运动、何时说话,必须时刻保持全神贯注。虽然拍摄橄榄树下的情人的过程中录音师换了四个,但阿巴斯仍然坚持认为这样是

2、正确的。因为如果非职业演员要配合录音或摄影师的话,那么他自身所散发的魅力就会被大幅度削减。曾经一位不识字的老妇人为了能演好阿巴斯安排给她的角色,特地开拍前让她的孙子教会她剧本中每个人的台词,然后背诵下来。阿巴斯形容这是场灾难,他不得不临时更换演员。阿巴斯称选择非职业演员,是为了追求他们的“自然表演”。他认为“只需给他们故事大纲,多与他们交谈,引导他们朝着所需的方向发展。”所以阿巴斯常常从围观人群中选择最适合角色形象的人来演自己的电影。这种种因素造就了他的作品融合了纪录片的真实魅力和剧情片的戏剧张力。虽然阿巴斯没有接受过正统的电影训练,但他的作品让观众同时看到电影最简单和最复杂的一面:简单的就是

3、摄影机一摆,任何事物都能成为电影;复杂的是关于电影的本质究竟是接近真实还是更注重表现的争议。阿巴斯不需要解释,就将两派观点融合,并使其和谐共存。至于阿巴斯称的电影为什么常常具有“延续性”?他表示“无法避免”。毕竟,他的灵感大部分来自生命进行中所爆发出的感动。一部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使他扬名国际,当他携带这部电影参加电影节时,现场有人询问影片中的两位小主人公的近况,他透露伊朗刚刚发生地震,孩子们下落不明,影片中两位小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的结局牵动着无数人的心。阿巴斯决定拍摄一部以寻找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中的两位小主人公下落为线索的影片,即 生生长流,此时距离何处已经过去了五年。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生生长流和

4、橄榄树下的情人被称为“阿巴斯电影三部曲”,这三部影片彼此嵌套,相互呼应,虚实交织的戏剧效果使观众感受到一种双重性和不确定性。这种双重性的运用使得观众在体验电影时频繁地在现实世界和虚构世界中跳转,给观众留下亦真亦幻的想象空间。寻找之旅:构建诗意化空间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是一部描述一个小男孩寻找和探索的影片。故事中,小男孩阿默德放学后发现自己错拿了同桌的作业本,回想起老师对同桌的严厉警告,他担心同桌因此被开除。为了帮助同桌,他以买面包为借口离开家,开始了寻找同桌穆罕默德的冒险之旅。然而,夜幕降临时他仍未找到默罕默德的家,失落地回到家后,他连夜帮同桌写好了作业,在第二天将作业本还给同桌并及时上交给老师。

5、这部影片通过简单而质朴的故事,展现了儿童世界中情感的纽带和亲密友谊,引发观众对友谊概念的重新思考。同时,该影片也间接反映了伊朗的教育问题。当阿默德发现错拿了同桌的作业本时,他多次告诉妈妈,“我们的作业本是一样的,我拿错了作业本,我要还给他。”母亲却未予理睬,认为这只是儿子为出去玩耍而找的借口。讽刺的是,母亲反复强调完成作业的重要性。然而,她却总是三番四次断儿子写作业。这一场景展示了母亲一开始就对儿子缺乏信任,暗示母亲认为作业写不写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无条件服从长辈的指令。后来,阿默德在寻找穆罕默德的过程中遇到了爷爷,爷爷让他去拿盒烟给自己。小男孩听话地去拿烟,和爷爷一起纳凉的老人不解地问道:“

6、你不是已经有烟了吗?为什么还让孙子去拿?”爷爷说:“有没有烟并不重要,这是一种教育方式。长辈要你做什么,你就要立刻去做。”爷爷提到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说他的父亲每个月会给他一点零花钱,然后每半个月就打他一次。爷爷说正是因为父亲以前这样对待他,所以他才能够如此得体地处世。纳凉的老人虚心地向爷爷请教道:“如果孩子真的没有做错呢?”爷爷回答说:“一样打。那时候我父亲会找借口打我一次,即使他这个月忘了给我零花钱,但他绝不会忘记每半个月打我一次。”这段对话反映出伊朗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长辈们奉行“无规矩则不成方圆”的理念,认为孩子的想法不重要,往往不愿倾听孩子的心声,从而忽视了孩子的需求和个性发展。这部电

7、影以真实细致的画面展现了阿默德在学校和家中所面对的各种规矩,以及在不同规则冲突下产生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成为他踏出去探索世界的动力,这场寻找穆罕默德之旅也隐喻了阿默德的启蒙成长之路。影片中山阿巴斯电影三部曲虚实交融的叙事手法文/王雪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21DIGITAL VIDEO TIMES路蜿蜒曲折,暗示着阿默德内心的迷茫和困惑,他在这条狭窄而崎岖的“之”字型道路上跋涉,不仅是物理上的旅程,更是他自我实现、自我探寻和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随着镜头的移动,观众似乎也跟随着阿默德的脚步,感受着他的内心变化。何处是我朋友的家这部电影的美妙之处不仅在于以山村生活实景和男孩们生动自然的表演作为道德

8、故事的载体,还在于导演阿巴斯运用了不同维度的空间设计,将山路、树林和房屋的几何结构化成充满诗意的迷宫,引领观众暂时逃脱生活的秩序结构,唤起一种新的观看方式,营造一种将现实世界诗化和虚构化来窥探真实的电影视角。这种电影创作方式探索了真实与梦境、现实与虚构之间的边界,通过视觉和意象的交织,为观众打开了一扇通向另一种现实的窗。幸存与重生:虚实交织的奏鸣曲生生长流以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后文简称何处)的工作人员带着儿子来到灾区,寻找何处中两名童星的下落为线索展开电影。生生长流作为何处的延续,不仅是对伊朗大地震的直接回应,也进一步探索了真实与虚构的辩证关系。在这部电影中,阿巴斯虚构了一个自己一位执导过一部叫

9、做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电影导演。笔者在此处称之为“阿巴斯分身 A”,在生生长流中导演“阿巴斯分身 A”四处询问何处中扮演阿默德和穆罕默德的两位小童星的下落,生生长流这部电影中嵌套了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使何处存在于看上去近乎真实记录的生生长流之中。直至影片生生长流结尾时也未表明何处中两位小童星的下落。不过,影片生生长流中的路人纷纷表示看见过这两小男孩,他们可能还活着。但是,在现实中,两位小童星很有可能已死于那场地震。在电影生生长流中,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再次邀请了前作中的演员,让他们扮演新的角色,从而模糊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这种模糊感的营造不仅增加了影片的复杂性和真实性,还进一步展示了纪实与虚构

10、之间密切的关系。导演通过这种纪实与虚构之间的幻觉构建了影片的叙事结构,引发了对于影片真实性和观众参与性的新思考。在生生长流中,观众所见到的是幸存和重生,导演并没有刻意强调地震后人们的悲伤情绪,而是选择将镜头聚焦在废墟中涅槃重生的人们身上,通过视觉符号将伊朗人民的乐观主义情绪传递给观众。例如,影片中墙壁上的一幅贴画描绘了一个老人正在享受烟草,除了老人之外,还有粮食、烟、酒、茶等元素。这些元素象征着伊朗农民的精神状态和理想生活。尽管贴画中有一条地震造成的裂缝,暗示着这场灾难将农民与他的一切分隔开来,但人们的精神状态并未改变,他们依然传递着一种乐观豁达、岁月静好的情绪。超越虚构的艺术秩序:深情寻觅橄

11、榄树下的情人(后文简称橄榄)有两条叙事线索,线索一讲述了“阿巴斯分身 B”前往地震所在地,拍摄一部名字叫作生生长流(后文简称生生)的电影,而橄榄这部电影的故事就是关于生生拍摄期间男女主演员戏里戏外的情感故事。这部影片中出现的演员,是真正出演过生生的演员,并且电影中模拟了很多生生的拍摄场景,基本上就是阿巴斯躲在摄像机后面,执导“阿巴斯分身 B”坐在画面中的摄像机前执导着生生中“阿巴斯分身 A”如何表演。这样使得同样有真实记录感的生生长流在橄榄树下的情人中再次沦为一部虚构的电影。“嵌形空洞出包藏”嵌套型叙事结构,是串珠型和并列型融合和发展的产物。“阿巴斯三部曲”中的人物情感、表现手法层层嵌套,给观

12、众一种介乎于真实与虚假间的神奇感觉。线索二描述了一个电影制作团队来到一个废弃小镇拍摄生生长流的故事。一个年轻的泥瓦匠得到了出演电影的机会,他在片中扮演一位在大地震后次日结婚的新婚丈夫。令他兴奋的是,他心仪已久的女孩在片中饰演他的妻子。女孩的祖母曾因他没有文化和房子而拒绝了他的求婚。他决定借助这次拍摄机会寻求女孩真实的回应。影片结尾并没有明确交代男人是否得到了心爱之人的肯定答复。然而,在阿巴斯设计的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中,两位主人公穿过树林和山坡,走在命定的小路上。当两人即将消失在镜头中时,他们突然停下脚步,远处的男人得到了女方的回应。在男人得到回应后,他开始加速折返向镜头的方向奔跑,他的行动在草

13、地上勾勒出一条新的路线。这一切无需言语。有趣的是,在这个镜头之前,我们看到导演跟在他们后面注视着,似乎导演的策划和推动使得这对男女从相识到告白。这一刻仿佛在说电影只不过是虚构的艺术,它从来不按照实际的样子描绘真实,有情人终成眷属也只不过是观众内心期待的结果。在电影橄榄树下的情人中,阿巴斯将镜头聚焦于电影生生长流的幕后场景,以一种记录生生长流拍摄过程的方式拍摄橄榄树下的情人,这种幕后人物设定给观众创造了一种拆解和参与电影拍摄的幻觉。幕前是灾后新婚夫妻的告白,但在“幕后”,却展现了当地素人男演员对女演员的苦恋。阿巴斯没有让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两名童星出现在生生长流中,但他安排了他们在橄榄树下的情人中客串演出,并各自提供了一盆花给拍摄团队(因此,那些观看过何处的影迷在观看橄榄时可能会因为发现两个已经长大的少年而惊讶)。阿巴斯的做法既悄无声息又浑然天成,他用极简的不经意掩盖了错综复杂的编排和精确的设计,使影片在虚构和非虚构之间缓慢切换。结语一部电影能够从寻常现实中创造出极不真实的情境,却仍与真实相关。“阿巴斯三部曲”以“戏中戏”的内套嵌式打破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增强了影视作品意象结构形式与内容的纵深感,揭示了一个有多层面的现实,值得研究者进一步探析其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