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碳排放权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的探讨
【论文摘要】清洁发展机制(CDM)是根据《京都议定书》建立
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减排温室气体的灵活机制。通过该机制,碳
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崭新的商品交易形式必将得到迅速发展。因此,如何
对碳排放权进行会计处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碳排放权的概念
及实质等基本理论为基础,对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期为我国企业制定相关会计准则等规范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碳排放权;会计确认;会计计量
在 2009 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各国首脑齐聚哥本哈根商讨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2005 年 2 月 16 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在
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机遇。我国拥有着庞大的碳排放
量,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无强制减排任务,因
此我国有着碳排放权交易的巨大潜力。对于这一个新兴市场的形成,碳排
放权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稀缺资源进行交易, 然会对参与 CDM 企业的资产、 必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碳排放权加以
认识,进而对其进行科学地确认和计量,以做出合理的会计业务处理。
一、碳排放权的概念及实质
(一)碳排放权的相关概念
碳排放权也称"温室气体排放权" 1997 年 12 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
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在《京都议定书》框
架下,每个发达国家缔约方都有一定温室气体排放限额,表现为一种排放
权利,就是"温室气体排放权" 。由于这种排放权具有稀缺性,所以它能
够进行交换,具有市场价值。面对碳排放的减排义务和超标之后的经济负
担,各个企业灵活运用自己超出和剩余的碳排放权,进行碳排放权的交易。
由此,碳交易,即"碳排放权交易"便应运而生。这样一来,原来无形的
碳排放权就变成了可以确认和计量的商品。
(二)我国碳排放权的实质
我国的碳排放权区别于国外的 "温室气体排放权"2005 年 2 月 16 日, 。
旨在控制碳排放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第一阶段(2005—2012 年)
该协议只对发达国家碳排放作出限制,并不要求我国减排,后来因碳减排
在发达国家存在技术瓶颈和逐渐增高的成本,灵活地发展了清洁发展机制
(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 ) 京都议定书》 12 条阐释的 CDM,
CDM 。 《 第
允许工业化国家的政府或者私人经济实体在发展中国家开展温室气体减
排项目,并据此获得"经核证的减排量" CertifiedEmissionReduction, (
简称 CERs) 亦即获得碳排放权。发达国家可以用所获得的 CERs 来抵减本 ,
国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因此,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基金或政府纷纷通
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寻求与发展中国家的 CDM 项目合作,目的在于顺利实现
《京都议定书》中量化的减排目标。这也得到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他
们希望通过 CDM 项目合作,能够吸引新的外国投资,促进技术转移,同时
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为各部门制定未来的减排策略提供信息支持。也正是
因为 CDM 机制的颁布,才把发展中国家也纳入减排阵营,使得碳排放为我
国带来了经济利益。
这样看来,我国的碳排放权实质是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通过 CDM
项目产生的。所以,我国的碳排放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对碳排放
权的会计确认存在着很大争议。
二、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
既然碳排放权是一种有价值的稀缺资源,那么如何对碳排放权交易进
行科学、合理的确认与计量就成为会计学术界应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
我国的碳排放权作为一种交易商品,是在企业过去的交易、CDM 项目或其
他事项中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通过企业在营运过程中使用
或出售已认证的碳排放权,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且企
业通过投入 CDM 项目或直接购买已拥有或控制碳排放权,该资源的投入成
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因此,碳排放权应该作为一项资产在会计系统
中予以确认和计量。现阶段,国内学者就碳排放权应确认为何种资产观点
不一。
(一)碳排放权交易确认的不同观点
关于碳排放权的确认问题,学术界的主要观点有:确认为金融资产、
确认为存货、确认为无形资产三种。
王艳、李亚培(2008)认为,碳排放权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具
有自由的交易市场和具体产品定价机制。由于清洁发展机制下碳排放权主
要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交易,国际上有完善的排放权定价机制,
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取得。参与 CDM 项目企业通过减排取得的碳排放权是为
了在近期内出售以获得资金和技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