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案例.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926970 上传时间:2025-03-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本文档共3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快乐的中秋节方案设计 上传: 张小美 更新时间:2012-5-3 7:27:14 一、活动背景分析中秋节是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以独特的血亲团圆为基础,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融合于团圆文化之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中秋是大团圆的节日,和谐、团圆,是中秋文化永恒不变的主题,“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是中华民族渴望团结、和谐、统一等心理诉求的最直接的见证。因此,挖掘中秋文化的内涵,发扬中秋节日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发炎黄子孙的民族热情和爱国情感,对于推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无疑都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

2、节日,在其形成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祈求和谐、团圆等永恒不变的民族主旋律。本次活动从中秋节的美丽传说,各地习俗、诗词朗诵、中秋赏月等方面展开研究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中秋的文化内涵,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探究、体验、实践,多角度了解中秋文化,知道中秋节不是一般假日,它是民族文化情感的凝聚与价值观念的体现,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它的文化价值与意义,并主动进行传承与建设。二、活动时长及活动目标活动时长:9月中旬10月中旬活动目标:通过通过对中秋节的研究,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的中秋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了解并掌握中秋节的有关知识;感受幸福美好的生活,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长的情感;在活动中获得参与的积极体

3、验和丰富体验。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初步学会走向社会,感受生活,培养大胆探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培养学生观察、研究、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学会思考、合作、探索。学生在小组合作研究中提高观察、动手、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到实践的快乐。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三、活动准备学生准备: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分组收集与中秋节相关的文化。(1)中秋节的美丽传说 (网上查询,向家长了解)(2)中秋话月饼(网上收集,上街调查,向家长了解)(3)中秋诗词(在书籍报纸中查找,到有关网上查询,诗词朗诵会)(4)各地习俗(网上收集,向家长了解,询问老人)(5)中秋赏月(和家人团圆

4、赏月)(6)中秋节与民族文化(网上查询,向家长了解)(7)准备时间:两个星期左右(8)展示形式:幻灯片、诗词朗诵会、集体汇报、手抄报等老师准备:活动指导,教给方法(1)为了让同学们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明确各小组的调查要求的基础上,尊重学生自己的意见,帮助其修改调查方案,让学生知道综合性学习制订计划或调查方案的重要性。并对学生的调查实践进行有重点指导,适时地教给学生方法帮助学生完成活动任务。(2)学生进入调查研究一周左右后,要求各小组提交自己的活动汇报形式或个人活动感想,然后由班长根据汇报形式编排成一个活动汇报节目单,开展中秋节的课题探究。四、活动过程 秋节的美丽传说通过查找资料和上网搜索等方

5、式,搜集有关传说,了解中秋节的由来,探究它们的内涵,选择幻灯片和手抄报等形式,展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中秋传说: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朱元璋与月饼起义2.中秋话月饼中秋吃月饼的来历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清朝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自制精美的贺卡,写上一句祝福的话语,送给

6、小伙伴。中秋诗词中秋,是一个美好的节日,是一个容易引起人们思念之情的节日,是一个意寓团圆的节日,所以中秋节的诗词,歌曲,对联更是丰富多彩。各小组展示搜集的中秋诗词,进行是个朗诵会。4.各地习俗赏月,拜月,玩花灯,舞火龙,部分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大家都知道吃月饼的习俗,除了吃月饼,许多地方都会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生活习俗吃一些土特产和时令水果。比如广东人过中秋,在吃月饼的同时,还有吃芋头、菱角、田螺和柚子的传统习俗,虽然这些传统食品吃的含义不同,但都有祈福求神保佑、辟邪消灾的意思。有的地方中秋节吃菱角,据说能让孩子长得聪明伶利。菱角的大多数吃法是将菱角用清水煮熟,然

7、后剥壳当零食吃;也可以将剥了壳的菱角加米煮成咸味的白稀粥,在吃了甜腻的月饼后,喝上一碗菱角粥,胃中的油腻当场去除不少。 中秋吃蕃薯、芋头,这两种根块作物,其形硕大而圆,象征丰收与完满之意。而亲友之间馈赠月饼,同样也是象征完满、团圆之意。 中秋赏月月亮在中秋节里始终扮演着一个独特的角色,月圆时人们也会盼望亲人团圆,全家围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传统的中秋节为团圆节,所以古诗有“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诗句,也就是到了中秋节,大家更盼望团圆。如果家中有人在海外或外地能来家团聚,就增加思念之情,这是中国以家庭为社会组成单位所具有的特点,而中秋节也就是这一特点的集中表现。中秋节与民族文化中秋节是

8、大团 圆的节日,古时远方的游子一定要赶回家,与家人团圆。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一词中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团圆的企盼。随着历史的变迁,中秋节又赋予了民族大团结、 祖国统一的思想内涵。如今台湾的许多诗人、作家 都以中秋节的“月亮”为题材,表达乡思、乡恋之情。对于当代中国来说,民族传统节日是亟待抢救保护的文化遗产。中秋节是在长期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民族文化传统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凝聚社会群体的重要力量。中秋节因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当代社会有着特定的意义和文化作用。中秋节蕴含着深厚的“贵和尚中”、团结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中秋节是数千年来的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

9、它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精神对于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对于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起着粘合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五、活动成果的交流与总结同学们交流:肖芳雨:这次实践活动,各个小组都做得不错,我最喜欢诗词朗诵会,同学们朗诵都很有感情,意思也解释得不错,张帅文:我最欣赏中秋美丽的传说这一组,他们做的幻灯片很精美,讲故事的同学讲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配上动人的音乐真让人陶醉。纪薇:我们这组的手抄报做得挺好看的,这是我们整组同学的心血,看到大家那张羡慕的眼神,我们全组同学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严雯:这个实践

10、活动还使我们知道了更多关于“中秋”的知识:传说、习俗、诗词及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月亮。我上网搜到了大量的关于月亮的图片和文字,知道了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而且还把它介绍给全班同学,让大家都知道,我很开心!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快乐!六、活动评析教师点评:同学们,今天我们各小组出色地完成了成果汇报。这次活动,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锻炼了我们的各项能力,加强了同学们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大家在活动中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具体总结如下:活动提高了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你们的潜力是无穷的。大家在活动中分

11、工合作,在小组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学会与人相处,发展协作能力、体验共同进步,增进了合作意识。第二,学以致用,希望同学们以后能把这种主动探究精神带到各科学习中。综合实践活动让大家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主题,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后学习中也要有这种精神。第三,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自信心。综合实践活动开放的教学方式,为大家搭建了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每个同学都能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亲身参与与体验,大家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多收获,并逐步发现了自己的潜能,从中获得了自信。最后,我希望全体同学都能更加积极地参加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教师只是活动的指导者,你们才是组织实践者。希望我们每位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把这种主动研究的精神运用到各科学习当中,做学习的小主人!七、成果选登及资源链接本次活动促使同学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传统的学习重在老师的传授,我们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学生自己组织、汇报、交流,老师只是引导学生探究的方法和要领,让学生自己感受研究的乐趣。学生在本次活动中不仅动手动脑,亲身实践,更加强了同学间合作团结的精神。以后要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充分发挥研究探索的精神,手脑并用,做真正意义上的新时代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