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目前中药材市场常见伪品情况及识别要点.docx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926797 上传时间:2025-03-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前中药材市场常见伪品情况及识别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目前中药材市场常见伪品情况及识别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前中药材市场常见伪品情况及识别要点   中药材市场上伪品有三个来源:常见伪品(即用其它品种冒充)、严重掺伪品及伪制品。现结合现场监督检查和在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将目前中药材市场常见伪品情况及外观识别要点简述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1 常见伪品 1.1 柴胡常见伪品 1.1.1 锥叶柴胡 主要特点:色黑,丛生纤维状的地上残基,头部多分枝,具明显的败油气。 1.1.2 弯茎还阳参 主要特点:地上茎分枝多,主根下部无分枝,断面不显纤维性,木部不为同心环状,而为放射状,苦味重。不具油室,而具乳汁管细胞,木质部呈分支排列。    1.2 防己常见伪品 微花藤。主要特点:断面粉性或具明显的棕黄色木射线,皮部黄白色,具较多点状棕色小点(石细胞),导管呈蜂窝状。      1.3 牛蒡子常见伪品 1.3.1 大鳍蓟 主要特点:果实中棱两侧具横纹。1.3.2 木香子 主要特点:较正品大约2mm。1.4 苍耳子常见伪品 1.4.1 刺果甘草 主要特点:扁纺锤形,具长针状刺。1.4.2 东北苍耳 主要特点:色深,体大,刺大,带钩。 1.5 刀豆常见伪品 常春油麻藤。主要特点:体大,呈类方圆形,种脐包于种子的一半以上。 1.6 青葙子常见伪品 刺藜主要特点:边缘有棱,中心微凹,棕色。 1.7 娑罗子常见伪品 厚果鸡血藤。主要特点:种子圆肾形,种皮表面具光,常不规则破裂而剥落,有毒。   1.8 菟丝子常见伪品 1.8.1 金灯藤主要特点 体大,表面具光泽,光滑。 1.8.2 粟主要特点 多呈不规则球缺状,浸泡易膨胀,不吐丝。 1.9 葶苈子常见伪品 菥冥。主要特点:表面深褐色,具明显的U形纹。 1.10 凌霄花常见伪品 泡桐花。主要特点:密被柔毛,花冠基部多弯曲,内部有深色斑点,具不规则缩纹。 1.11 槐花常见伪品 洋槐花。主要特点:花色较浅,呈类白色,二体雄蕊。 1.12 番泻叶常见伪品 罗布麻叶。主要特点:叶多较长,叶缘具细齿,主脉突出。   1.13 皂角刺常见伪品 1.13.1 野皂角刺 主要特点:主刺具一对或一个短分枝,枝条表面具纵纹。 1.13.2 日本皂角刺 主要特点:常呈扁圆柱形。 1.13.3 酸枣刺 主要特点:茎分枝处具一对托叶刺,刺短小。 1.14 白附子片常见伪品 木薯。片主要特点:断面中心具木心,可见浅黄色的点呈放射状排列,边缘有筋脉环纹。   1.15 附子常见伪品 1.15.1 白附片 主要特点:呈不规则三角形,木部三角形,并可见纵向筋脉纹理。 1.15.2 马铃薯片 主要特点:呈不规则厚片状,不具筋脉纹理,具马铃薯味。 1.16 蛤蟆油常见伪品 中华大蟾酴的输卵管。主要特点:大多为肠形,水泡后膨胀不明显。1.17 玳瑁常见伪品 1.17.1 海龟 主要特点:盾片薄,斑点呈块状。 1.17.2 缅甸陆龟 主要特点:具生长纹,中间有疣状突起。 1.18 冬虫夏草常见伪品 1.18.1 亚香棒虫草 主要特点:灰黑色,子座有分枝。 1.18.2 香棒虫草 主要特点:虫体扁,短粗,体部环节密。    2 严重掺伪品 2.1 白及 掺知母碎片。识别要点:表面多皱缩状,具圆盘状凹陷的茎痕及须根痕。 2.2 蔓荆子 掺黄荆子。识别要点:倒圆锥形,个小,萼片多紧抱果实。 2.3 金银花 掺入大量增重物质。识别要点:质地明显变硬,体重明显增加,气味变异。 2.4 柏子仁 掺炒过的碎大米。   2.5 八角茴香 掺水增重。 2.6 山茱萸 常掺入大量果核增重。 2.7 蒲黄 掺入蒲黄的茎杆粉末或掺入淀粉和染料。   2.8 佛手丝 掺入佛手瓜丝。 2.9 牡丹皮 掺入芍药根去心加工品。   2.10 海马 腹中掺入水泥增重。 2.11 鸡内金和穿山甲 掺入无机盐、矾等增重。 2.12 乌梢蛇 腹中掺入其它蛇或木条、木钉等。   3 伪制品 3.1 西红花 伪制品:纸浆染色加工品。 3.2 延胡索 仿制品:薯蓣珠芽(即“山药豆”):断面显黑色。 3.3 冬虫夏草 伪制品:以面粉、石膏、黄花菜等为原料人为加工而成或用其它动物虫体粘贴上黄花菜伪制而成。   3.4 丝瓜络 伪制品:经加工处理后的鞋底下脚料。识别要点:呈扁片状,手摸有塑料的感觉。 3.5 牛黄 伪制品:以木工染料或其它化工原料加工而成。识别要点:断面环纹多不自然。 3.6 黄柏丝 用提取过的代替。识别要点:味不苦。 3.7 沉香 用含其它物醇溶性成分的溶液浸泡后再晒干。(目的:提高浸出物的量)。识别要点:表面黑褐色,色泽较均匀,少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香气较淡。 4 讨论 目前中药材市场伪品情况仍较常见,尤其以第2、3种情况为多,掺伪和伪制的品种也在随着市场及价格行情不断变化更新,且制假手段层出不穷,越来越隐蔽、高明,有从最原始的制假方式向以次充好、钻标准的空子方向发展的趋势,需引起大家的警惕和重视。按以上识别要点,在外观检查时若发现有可疑情况,可结合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加以确认。一些伪品及掺伪、伪制品与正品相比较不仅疗效有较大的差异或没有疗效,有的甚至有毒,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我们广大的药学工作者要共同努力,加强学习和信息交流,提高识别伪品的能力,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致谢:本文得到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张继老师的指导,在此深表感谢。)    作者单位:443003湖北宜昌,宜昌市药品检验所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