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研究
内容提要: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是中小商业企业通过集群优势进行的商业创新,是中小商业企业和商业产业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本文构建了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的网络体系框架,分析了集群创新的行为主体以及集群创新的三个层次,指出了我国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的六个重点领域,即交易方式创新、市场功能创新、商业技术创新、经营业态创新、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并提出了促进集群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商业集群;商业创新
从集贸市场到各类批发交易市场、从小商品城到大型购物中心、从商业街到商业中心区,处处都是中小商业企业集聚的地方,也是充满竞争活力的商业经营场所。商业集聚是最古老和普遍的现象,是中小商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和战略选择。近年来,关于商业企业集群研究日益活跃,主要涉及集群效应、集群条件与形成机制、集群模式、集群竞争力及发展趋势等(蒋三庚,2005;武云亮,2004;白小虎,2004;魏剑锋,2006),但是未见对商业集群创新方面的专门研究。分工与协作是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存在的根本原因,灵活专业化经营是中小商业企业集群的典型特征,创新则是中小商业企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是防范集群“柠檬市场”效应,促进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升级的重要途径。
一、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的内涵
熊彼特曾提请人们注意创新具有在时空成簇发生、趋于集群的特征。欧洲区域创新环境研究小组把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同创新活动联系到一起,强调域内创新主体的集体效率和创新行为的协同作用,认为集群区内存在良好的创新环境特质。波特认为企业群落能够提高群落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日益成为创新的中心(Porter,1998)。阿歇姆(Asheim,2002)等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支撑机构环绕的区域集群,它由两类主体互动构成,一类是主导企业和支撑产业,另一类是制度基础结构。帕特卯和吉博森(Padmore ﹠ Gibson,1998)提出了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区域创新系统构成三要素六因素。国内学者刘友金(2004)对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是指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产生创新聚集效应,从而获得创新优势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但是,目前集群式创新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工业和高科技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
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具有地域性、专业化、网络化、根植性等集群的一般共性,与其他类型集群相比较,更为明显表现出:高度的空间集聚性与系统开放性,内部合作与技术创新性较弱,数量和类型多、规模小而分散(武云亮,2007)。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是中小商业企业通过集群优势进行的商业创新,是中小商业企业和商业产业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也是解决商业集群创新不足的重要路径。它具有以下含义:
(1)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是中小商业企业创新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有机结合,它强调集群中商业企业之间互动以及在商业创新上的分工与合作,这种创新具有明显的互惠共生和协同竞争的特征。
(2)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并不仅仅是商业技术创新,它与工业和高科技产业集群创新的重点不同,更加强调借助集群优势开展商业理念创新、商业制度创新、商业组织创新、商业管理创新、商业经营方式创新等。
(3)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具有区域结网的特征,它强调与相关产业的关联企业或团体组织之间的协作,以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重在建立以商业集群为基地,以中小商业企业为创新主体,以相关的商业科研为依托的区域商业集群创新网络体系。
二、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的网络体系与层次
1、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的网络体系
企业集群有利于加强知识的积累和学习,加快知识和技术的扩散,降低创新的风险,塑造了一种创新的环境。与群外单个企业创新不同,中小企业集群通过创新文化、集群竞争效应、创新收益、市场需求和创新积累等对创新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企业集群本身就是一种网络组织,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内部各类行为主体通过竞争与协作,在创新活动中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构成了商业集群创新网络体系(如图1所示)。
地域商业集群创新系统
图1 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系统
商业经营与创新要素
商业新理念、新制度、新组织、新技术、经营新方式、管理新方法等
上游供应商群
下游客户群
相关企业
中小商业企业
政府
金融支持机构
咨询中介机构
大学科研机构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体系主要涉及五大创新行为主体:
(1)中小商业企业及其相关企业,其中相关企业是指集群内部大型商业企业、物流企业以及餐饮、娱乐服务企业等。中小商业企业是集群创新的核心主体,它们面临着集群内部企业间在购销渠道、客户资源、价格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激烈竞争,因此具有创新的动力;同时由于多数中小商业企业往往只具有较少的或某一方面的创新优势,这就需要在创新上与大型商业企业以及相关企业进行相互合作,形成创新互动机制,实现合作创新多赢。
(2)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它们能够创造促进商业集群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是推动商业集群创新的重要力量,如制定促进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实用技术改造传统商业的政策,提供商业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源,支持商业领域的教育培训与科研开发,支持对商业公共技术的研究等。
(3)学校与科研机构,它们是商业集群创新网络中的知识和技术的源头。从事商业科学研究的人员常常把繁荣的商业集聚区作为研究的重点对象,通过对其调查研究产生创新的灵感,并通过与商业企业的合作实现创新思想和技术的转换。一些著名的商业集群也十分注重与大学、科研单位的合作,甚至投资建立专门的商学院,如义乌小商品城与义乌工商学院合作建立了义乌商贸专修学院。
(4)金融支持机构,它能够在商业创新,特别是风险创新等方面提供的金融支持,如在集群内部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展电子商务等方面,中小商业企业常常受到资金的限制,需要金融支持才能实现企业创新思想。
(5)咨询中介机构,包括各类信息咨询服务公司、商业行业协会、商人合作组织等,它们在加速集群内部各种信息的传递,沟通和协调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建立集群创新必须的信用机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另外,图1中的“上下游客户群”,虽然并不一定属于地域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系统,但是商业创新是服务创新,下游客户或消费者的信息是服务创新的源泉,上游供应商提供的有形商品是服务创新的载体,因此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必须坚持以顾客与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开展与上下游客户群的合作互动,促进集群内部创新向“集群外部合作层次”(见图2)发展,进一步提高集群创新的能力,这一点对以商品流通为主导的商业集群非常重要。
2、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的三个层次
从集群组织和创新合作的角度,笔者把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分为三个层次(图2):
(1)以中小商业企业个体创新为特征的创新,可以看作是微观层面、企业层次创新,它是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的微观基础。事实上,商业集群的整体创新往往首先由具有创新理念、创新人才和一定的创新积累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或创新引进开始,然后在集群内部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模仿等方式扩散,最终实现创新的整体提升。
(2)以集群内部各类组织创新合作为特征的群体创新,可以看作是产业层面、中观层次创新,它是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的本质和精髓。主要是集群内各类行为主体,围绕商业经营活动,各自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其俱乐部式文化、信任机制和行业协会等作用下,形成群体合作式创新的氛围,特别是以互补性为主的合作创新。
(3)以集群内领先中小企业、集群投资主体或管理组织与外部客户或科研单位合作为特征的创新,它是从更大范围来考察的创新,虽然超出了地域商业集群创新系统,但是这种外部合作创新是提升商业集群创新能力的重要形式。外部顾客是集群创新的主要源泉,与上下游客户的合作创新是建立在供应链管理理论基础上的一种纵向联合创新活动,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工商关系,提升商业集群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中小商业企业集群的地域要么是寸土寸金的城市黄金地段,要么是相对偏远的地区,一般而言,在集群区内大学和科研单位很少,这也是商业集群体系内生式创新不足的原因之一。加强与外部创新知识源头的科研院所合作,把商业集群变为大学、科研单位教学、科研和创新的实验基地,实现双向互动,将有助于中小商业企业集群的持续创新。
集群外部合作创新
Ⅱ 集群层次
内部组织的群体创新
Ⅲ 集群外部合作层次
Ⅰ 企业层次
中小商业企业
个体创新
图2 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的层次
三、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的重点
1、集群交易方式创新
从交易费用理论来看,交易费用的大小是企业选择交易方式的决定性因素,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费用是集群内中小商业企业交易追求的目标。我国多数中小商业企业集群交易方式比较落后,如传统的买断式经营往往增加经营者的风险,不利于形成稳定客户关系,增加搜寻交易信息的费用;批发经营的对手交易,特别是“一对一”的对手交易往往交易次数频繁,单笔交易规模较小,无法通过交易次数的集约化和商品储存的集中化来实现规模经济并提高交易效率。
商业集群交易方式创新主要发生在Ⅱ、Ⅲ两个层次上(图2),应特别关注以下三种方式:
(1)拍卖交易,是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商品所有权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由于引入了竞争机制,公开透明,并享有规模经济,而成为国际上规范化的批发市场集群广泛运用的交易方式。它主要适应于大宗商品、鲜活农产品以及特殊商品等的交易,是我国批发市场以及特种商品市场集群交易方式创新的重点之一。
(2)商业代理,是指生产企业通过合同等契约形式把产品销售权交给商业企业的一种贸易居间形式。商业代理塑造了工商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委托关系,减少了商业企业由买断经营而形成的风险,降低了双方交易成本,同时商业企业通过努力为代理商开拓市场,获得规模销售收益。我国商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要积极争做大型企业和名特优产品的代理商,以促进交易市场产品结构的升级和集群市场形象的提升。
(3)电子商务,是指通过因特网进行的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商务活动。商业集群利用有形市场的现实交易平台、商号、商誉、客户群、信息系统、服务系统、配送系统等方面的优势开展电子商务,可以有效实现有形网络与虚拟网络交易的互动发展。除集群内部少数大中型商业企业直接建立网站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外,集群的投资者、运营管理者或大型企业可以投资建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通过其整合价值链,扩大集群有形市场的边界,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化的商务中介服务,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中华商埠”网站采取就是这种模式,开展了在线经纪人的集合竞价电子商务,为集群内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了一种新型交易模式。
2、集群市场功能创新
商业集群的基本功能就是媒介商品的流通,但是围绕着商品流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商业集群,其市场功能定位可能有较大的差别。一般而言,商业集群规模越大,对市场功能的配套性要求越高,对市场功能的创新要求也越强烈。把集群市场功能看作是集群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树立创新的意识,在强化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适当突出特色功能,有计划地开发新型功能,努力建立配套完善的市场功能体系。
商业集群市场功能创新主要发生在Ⅰ、Ⅱ两个层次上(图2),应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
(1)集群信息功能价值的开发利用。中小商业企业集群既是商品集中交换的场所,更是商品交换的信息中心,众多的生产商、中间商、消费者及其他人员在这里云集,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渠道带来商品生产供给、商品质量与价格、商品需求、市场竞争、政策法规等各类信息。以集群运营管理者为主导,充分发挥集群内中小企业的作用,重视市场信息的搜寻整理加工,并通过建立各类信息交流平台如展板、简报、刊物、会展、电子信息交流系统等,加速信息在集群内的传播,降低群内信息的不对称度,开发信息功能的价值,这是当前我国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必须普遍关注的问题。
(2)集群物流功能价值的开发利用。商业集群是各类商品集散的中心,物流现代化已经成为商业集群的重要标志。特别是批发市场集群,具有集中货源、扩散商品、整理、分类、加工、储运、配送等功能,物流功能更加重要,注重批发市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集群内引进第三方物流主体,开展流通加工和配送业务等是批发市场集群发展的方向,批发市场物流化改造和升级是当务之急。
(3)集群扩展功能价值的开发利用。如发达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通常具有的商品分级整理、加工包装、质量验证、结算服务、委托购销、代理储运、信息提供、代办保险等一系列完善的配套功能。
3、集群商业技术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商业视作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而忽视了商业技术创新,导致商业领域技术进步非常缓慢。商业技术创新主要是指为了实现更高的商业效率和行使更好的商业功能,把信息、物流等技术与其他商业经营要素进行新的组合的过程,并且多表现为模仿创新,也就是更多地侧重于新技术、新方法在商业领域的引进与应用。在中小商业企业集群中,技术创新不仅表现为模仿创新的特征,并且以合作创新模式为主导,创新主要发生在Ⅱ、Ⅲ两个层次(图2),表现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合作,技术创新的重点主要涉及以下领域:商业信息技术,如商业MIS、ERP、BI、EOS、POS、GPS、EDI等技术;流通识别技术,如条形码(BAR)和射频识别(RFID)技术;质量保证技术,如商品检验与养护技术;冷链物流与分拣配送技术;卖场布局与设计技术。
4、集群经营业态创新
商业经营业态的本质是各种经营要素的组合,业态的具体形式与商品生产、交换和消费的方式与规模相联系,经历从单一到多样、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是商业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由于集群整体及内部企业市场定位的不同,从而要求集群内商业经营业态具有多样化,并随经营环境变化而不断创新。商业经营业态创新主要发生Ⅰ、Ⅱ层次上(图2)。在批发业态创新主要体现在交易形式的改变、交易机构的组织化、批发手段和设施的现代化等方面,如采取远期合同交易、企业间建立战略联盟、客户管理的计算机网络化等。零售业态创新主要体现在目标顾客、经营规模、店面设计、商品结构、价格与非价格策略、销售方法、附加服务等经营要素的变化与组合,创新的目标是形成“主辅和互补关系”的多业态并存结构 业态多元并存不是各业态平分秋色,在一个集群市场上,往往以一两种业态处于主导地位,其它业态处于次要地位。业态互补是指新旧业态不是完全替代,而是互为补充。
,重点是促进“新型业态”成为商业集群的主力业态或主导业态,实现中小商业企业集群的业态结构升级。
5、集群企业制度创新
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内部多数是个体、私营或家族制的中小商业企业,在创业初期可能表现出产权清晰、结构简单、管理成本低等优点,但是随着企业发展、商业经营技术提高和集群内部竞争的加剧,制度上的弊端就会凸现出来。当前,我国各类交易市场集群普遍缺乏有实力的中坚企业,已经成为制约商业集群升级的重要因素。集群企业制度创新主要发生在Ⅰ、Ⅱ两个层次上(图2),重在推进市场内小店铺或小企业通过联合方式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通过连锁、特许等方式形成“小店铺、大组织”,推进家族式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以提高集群市场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程度,提升集群内企业以及商业集群整体的竞争力。
6、集群管理模式创新
一般而言,中小商业企业集群管理多数是采取集中化的管理方法,即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但是在管理机构人员构成、管理的内容和职责、管理运营的主体、管理费用来源等方面往往有较大的差异,从而表现不同的管理模式。集群管理模式创新主要发生在Ⅱ层次上(图2),以商业街集群管理为例,有“委托制”模式(如上海市南京路),有“合署办公”模式(如南京市湖南路),有“政府职能部门+专门机构+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模式(深圳市东门步行街)。从商业集群特征和发展趋势出发,集群管理创新的重点是:
(1)实行统一管理,明确管理机构的运营主体,推进商业集群管理的企业化、市场化运作,如商业街管理 “法人化”制度。
(2)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能,建立集群市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与政府行政管理的有效对接。
(3)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日常事务管理,强调管理服务的扩展性和增值性,在专业服务上可以采取招投标等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有偿性管理服务。
(4)引导组建商会、工会、商家联谊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和调动商家参加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可靠的沟通途径。
四、促进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的建议
创新不足是我国中小商业企业集群的明显弱点,引进创新机制,培育创新能力,是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笔者认为,目前推进我国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从战略的高度看待商业集群,像看待连锁经营对商业发展的贡献那样来认识中小商业企业集群,把商业集群战略列入政府商业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各类商业集群,制定促进商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政策,在商业基础设施、公用商业技术和信息平台等建设上发挥政府作用,为中小商业企业集群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2)抓住商业集群创新的重点领域,依次推进集群创新工作的开展。比如在交易与经营方式创新方面,对某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集群,重点要改变“手对手”的现场买断交易方式,积极引进代理、合同交易、拍卖交易等;对以零售为主的商业集群,重点通过连锁、特许经营等方式,推进企业经营方式的创新以及集群内经营业态的多样化。
(3)针对集群内多为个体和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特点,为防止那种小富即安、保守经营的思想,要树立创新意识,强调培养企业家精神,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扶持那些具有一定实力的中小商业企业通过创新发展壮大。
(4)培育专业化的商业中介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以中介组织为依托,加强与大学、科研院所的联系,充分发挥其在咨询、培训以及合作沟通等方面的助推创新作用。
参考文献:
[1]蒋三庚.论商业集聚[J]. 北京: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3): 1-4.
[2]武云亮.我国商业集群的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太原:生产力研究,2004,(1):146-148.
[3]白小虎.专业市场集群的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J]. 北京:财贸经济,2004,(2):55-59.
[4]魏剑锋.商业集群的聚集效应[J].西安:当代经济科学,2006,(6):93-96.
[5]Porter M E. Cluster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
[6]Asheim B.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integration of local sticky an global ubiquitous knowledge[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65(27):77-86.
[7]Padmore T, Gibson H. Modelling systems of innovation: II. A framework for industrial cluster analysis in regions[J]. Research Policy,1998,(26): 625-641.
[8]刘友金.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9]武云亮.我国中小商业企业集群的演化机制分析[J].北京:技术经济,2007,(4):6-9.
Study on Cluster Innov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mercial Enterprise in China
Abstract: Cluster innov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mercial enterprise is the commercial innovation displayed by the cluster advantage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mercial enterprise. It is the form of the innovation organization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mercial enterprise and commercial industry.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system of the cluster innov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mercial enterprise, analyzes the behavioral body and the three aspects of cluster innovation, points out the six fields of the cluster innovation which include transaction form innovation and markets function innovation as well as commerc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o on,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puts forwards the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mote the cluster innovation.
Key Words: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cluster innovation; commercial cluster; commercial innovation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