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牛虻就义》教学设计
(白银市第十一中学 蔡衡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
(2)熟悉文章内容,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
(3)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中,理解文章的内容、情感,把握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牛虻面对死亡表现出的镇定和无畏,学习革命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勇于献身、敢于斗争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
2.理解文章的内容、情感,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体会牛虻面对死亡表现出的镇定和无畏,学习革命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勇于献身、敢于斗争的精神品质。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背诵文天祥《过零丁洋》
2.“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设计意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及“舍生取义”是文天祥、孟子人格的最好注解,在民族道义面前,无数仁人志士用他们的言行实践着“士可杀不可辱”这一亘古不变的人生法则。古今中外,皆是如此。由此引出对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笔下牛虻形象的初步感知。】
二、初读 知内容
请同学们自主挑选段落,找出文章中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进行朗读。
三、赏读 鉴人格
1.文章中多次正面描写“牛虻的微笑”,请同学们找出相关语句,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2.本文既从正面描写主人公,也从侧面描写了士兵反常的表现。请从文中找出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四、品读 悟主旨
文章中多次出现“阳光”这一物象,请找出来,并加以品析。
五、悟读 谈共鸣
同学们,和平年代,平淡生活,我们如何做一个平凡的勇士、生活的强者?
六、布置作业
1.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尝试写一个小片段;
2.课下查询阅读《牛虻》其它文本内容。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在处理长课文时,一定要有所取舍,紧扣目标,抓住主要情节和语段,找出关键词句重点赏析,不必面面俱到。本文的教学设计突出了两个学习重点,一是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二是体会牛虻面对死亡表现出的镇定和无畏,学习革命者为民族解放事业勇于献身、敢于斗争的精神品质。虽然课文内容较长,但是经过大胆取舍,化长为短,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人物把握还不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