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古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双河镇中心小学校
杨爽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要求会认 的字,能正确书写并认识本课出现的2个要求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初步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儿童对于夜空大胆美妙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1.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静谧的氛围中朗读课文,来充分感受诗歌的美与想象的新奇。
2.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
教学准备: 课件、两个装有不同水量的瓶子。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课件出示三种井的图片)
师:同学们,你认识它吗?
这是井。很久以前,我们在生活中使用的水并不是从水龙头里流出来的,而需要从井里打水,井就是水的源头。第一张图片上的井是我们爷爷奶奶生活的年代使用的井;第二张图片上的井是更早以前使用的井;第三张图片上的井有着很多年的历史,是古代的井,非常神秘。
有一个年纪和你们相仿的小朋友在晚上遥望夜空,看着,看着,他就被吸引了,他感觉夜空就像是一口古井,也那样神秘,于是他写了一首小诗,这首诗歌的名字叫做《古井》。那他看到的古井和我们现实中的井是不是一样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版块乐趣中的第1篇课文 《古井》。
二、初步感知,朗读课文
1.出示课件中教师朗读课文的音频。
师:那就请你轻轻的把书打开第31页端好书,先听老师读课文,在听的过程中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把你的小耳朵竖起了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
师:同学们想自己试着读一读吗?那就请你们将认字条中的生字圈画出来,借助拼音伙伴,多读几遍。
三、识记生字,练习巩固
1. 小组合作运用多种方式来解决生字疑团, 教师巡视参与并指导;
2. 出示课件,进行“开飞船”游戏:
“很”双人旁、左右结构,形容程度非常高,由学生组词:很深、很久引出“深”和“久”;
深和浅是一对反义词,三点水旁,教师演示:拿出两个装有不同水量的瓶子,装水多的为“深”, 装水少的叫“浅”;
变,三拼音节;久,强调标调规则:i u 并列标在后;
音,上下结构,可以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进行识记:立+日=音。
3. 练习巩固:进行“摘星星”游戏,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4. 回文识字:现在我们把字宝宝带回到原文中,看看哪位同学能最先找到它们在诗歌中的位置,并大声读出这句话,告诉大家。
5. 指读: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谁能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呢?
四、指导书写:夜、很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但识字的本领强,而且课文读的也很棒,相信你们的字也一定能写漂亮。
1.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虚宫格中的“夜”,可以用铅笔描红。
2. 老师和学生一起书空。
3. 请你仔细观察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的生字,我们共同一笔一笔地书写。注意:“夜”的第七笔是点(先进人,后关门)。
4.(课件出示“很”)大家来看这个“很”在书写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师逐笔领着书写。
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并指导,选出几名“小小书法家”。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很、深、变、久、音”这几个生字,也学会了书写“夜、很”这两个生字,课后请你把这首小诗流利、有感情地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让他们提出建议,并尝试着背诵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