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 录
(1)
(4)
(7)
(11)
(14)
(17)
CorelDRAW(21)
(24)
(27)
(30)
(34)
书籍宣传册设计(37)
广告心理学(40)
招贴设计(45)
网页设计(艺术)(47)
广告媒体分析(51)
机构形象设计(55)
概念与绿色包装设计(59)
平面广告设计(62)
广告策划与创意(65)
现代装饰设计(68)
(71)
(74)
(76)
(81)
(84)
(88)
(90)
(94)
(96)
(98)
(101)
(104)
《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64
代码:561001
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
制定:广告艺术设计教研室
审核:刘 燕
批准:李跃红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设计素描》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性质属于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主要通过学习和课题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水平,为今后专业设计和表现设计预想图、精密描写图以及收集设计素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门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第一门课程,要求由浅入深的、以课堂写生练习为主,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设计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宗旨,学习结构形态造型、明暗形态造型、精细特写造型,创意形态造型和快速表现(速写)技能训练,为专业学习奠定较为扎实的造型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 理解设计素描。
2. 了解国内外优秀设计素描作品。
3. 理解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区别和联系。
5. 熟悉表现和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深入表现的能力。
6. 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运用创造理论与技法,实现学生由写生(被动表现)---创造(主动表现)的思维转换。
7. 具备快速表现(速写)的能力。
三、课程的内容
1.设计素描的概念
设计素描的概念;设计素描的形成与发展
2.明暗形态造型
物体的立体感;物体的明暗;物体的色彩;物体的质感与量感
3.结构形态造型
结构特点的体现;结构形态造型的表现要素;构图的处理;结构形态造型的基本画法
4.精细特写造型
形体的外部材料;肌理与质感;质感写真与明暗;质感写真的其它因素;质感写真的分类表现
5.创意形态造型
创新素质的培养 ( 自我准备与起步阶段 );形态同构的异变表现 ( 形态创意的具体思路与方法 );物质属性的异变表现;比例的异变表现;空间的异变表现;抽象到具象的异变表现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
1. 设计素描的概念
重点:设计素描的概念;传统素描的概念;如何理解设计素描的形成与发展;对现代设计素描的赏析
难点: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区别;正确理解现代设计素描
2. 明暗形态造型
重点:理解物体的色彩、质感和量感、空间感
难点:明暗素描表现的完整性
3.结构形态造型
重点:理解结构素描的表现要素;对器皿类任意组合的写生;对物体结构的提炼
难点:从观察表象到对物体结构的提炼和分析
4. 精细特写造型
重点:理解质感特写的重要性;如何表现肌理;质感与明暗的组合
难点:对于不同材质静物的质感表现、细节表现
5. 创意形态造型
重点:理解物质属性的一般表现;对常规比例、空间、客观事物的异变表现
难点:大胆想象、创意能力和联想能力的形成和对事物的有效提炼
五、课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总学时
讲课
习题课
机动
1
设计素描的概念
4
4
2
明暗形态造型
20
2
一八
3
结构形态造型
12
2
10
4
精细特写造型
14
2
12
5
创意形态造型
14
2
12
合 计
64
16
52
六、作业及基本要求
作业一:明暗形态造型练习
要求: 1.四开素描纸,共3张作业
2.着重表现物体的质量感和空间感
3.石膏像、静物组合
4.短期作业2张,长期作业1张
作业二:结构形态造型练习
要求: 1.四开素描纸,共2张作业
2.着重表现物体的形体和透视
3.器皿类任意组合写生
4.短期作业
作业三:精细特写造型练习
要求: 1.四开素描纸,共2张作业
2.表现肌理与质感的组合写生
3.表现质感与明暗的组合写生
4.短期作业
作业四:创意形态造型
要求: 1.四开素描纸,选做1张作业
2.空间的异变表现作业(创意表现)
3.抽象到具象的异变表现作业(创意与写生表现相结合)
4.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物体和创造性主题进行分析
5.使用不同的创造形式(漫画式、构成式、超写实式等)
6.综合作业
作业五:快速表现(速写)技能训练(课下作业)
要求: 1.A4打印纸,每周两张
2.经典动漫场景、动漫形象、服装表现绘画、风景、静物、人物均可
3.临摹和写生相结合(先临摹、后可尝试写生)
4.短期作业,要求效果逼真
七、考核方法
大型作业
八、使用说明
1.本大纲制定的依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高职高专教育专门课程基本要求》,适用于我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2.本大纲为进行《设计素描》教学指导性文件。大纲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最低要求。
3.为达到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课内不少于64学时。
九、教材及参考书
1. 设计素描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唐鼎华
2. 从素描走向设计 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王中义 许江
3. 透视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殷光宇
4. 形态构成学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辛华泉
5. 设计素描教学 湖南美术出版社 谢雱
《设计色彩》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64
代码:561002
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
制定:广告艺术设计教研室
审核:刘 燕
批准:李跃红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设计色彩》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在学习完《设计素描》后开设的,它的性质属于专业必修课,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色彩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及色彩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色彩造型能力;培养学生发现色彩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理性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运用各种表现技法进行描绘的能力,为今后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门课程由浅入深的、以课堂写生练习为主,铺以讲课及临摹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通过阶段性的学习、交流、使学生基本能够达到具有一定的色彩表达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 理解色彩。
2. 掌握如何在作品中组织与表现色彩。
3. 熟练掌握表现和处理方法,培养色彩美感,色彩的表现力。
4. 具备对色彩的情感和视觉效果进行分析的能力,使学生理性地认识色彩关系和色彩情感。
三、课程的内容
1.水粉画材料技法
水粉画的材料与工具;水粉画的材料技法
2.色彩与色彩方法
色彩的原理;色彩的方法
3.静物与静物画法
水粉静物单色写生;水粉静物写生的步骤画法
4.水粉静物写生
设有静物若干组,学生分若干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作画
5.客观性色彩归纳
色彩归纳写生概述;色彩归纳写生的训练内容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
1. 水粉画材料技法
重点:水粉画的工具、材料技法、色彩的原理、写生色彩的观察方法
难点:对基本绘画技法的熟练掌握,色彩观察方法
2. 色彩与色彩方法
重点:色彩的原理、写生色彩的观察方法
难点:色彩观察方法
3. 静物与静物画法
重点“黑白灰”结构、静物单色写生、水粉静物写生的步骤画法
难点:水粉静物写生的步骤画法
4. 水粉静物写生
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材质的静物、不同环境下静物的写生方法
难点:对于不同材质静物的质感表现、色彩表现力
5. 客观性色彩归纳
重点:客观性色彩归纳写生的表现特征及研究要点、写实性归纳写生、客观性平面归纳写生
难点:色彩的归纳能力
序号
课程内容
总学时
讲课
习题课
机动
1
水粉画材料技法
2
2
2
色彩与色彩方法
2
2
3
静物与静物画法
12
2
10
4
水粉静物写生
24
24
5
客观性色彩归纳
24
2
22
合 计
64
8
56
五、课时分配表
六、作业及基本要求
作业一:静物单色练习
要求: 八开静物一张,了解"黑白灰"结构关系
作业二:水粉静物写生的步骤画法
要求: 1.草图
2.作画前的准备--色彩小稿
3.水粉静物写生的步骤画法
4.四开水粉纸
作业三:设有静物若干组,学生分若干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作画
要求: 1.通过学习色彩使学生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和方法步骤,运用好水粉技法
2.四开水粉纸,写生4张
作业四:写实性色彩归纳静物写生,客观性平面色彩归纳人物写生;风景照片写实性色彩归纳和客观性平面色彩归纳
要求: 1.写实性归纳静物写生2张
2.客观性平面归纳人物写生1张
3.客观性平面归纳风景照片归纳1张
4.四开水粉纸,共4张
七、考核方法
大型作业
八、使用说明
1. 本大纲制定的依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高职高专教育专门课程基本要求》,适用于我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2. 本大纲为进行《设计色彩》教学指导性文件。大纲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最低要求。
3. 为达到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课内不少于64学时。
九、教材及参考书
1. 色彩设计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翟音
2. 色彩设计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吴士元
3. 日本高校色彩设计训练教程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日)南云治嘉
4. 视觉设计色彩 东南大学出版社 窦维平,马英俊
《构成设计》(二维)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64
代码:671061
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
制定:广告艺术设计教研室
审核:刘 燕
批准:李跃红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构成设计》(二维)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性质属于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是在学习完《设计色彩》课之后开设。它把传统《三大构成》中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合为一体,共同在二维空间对形态和色彩规律进行研究。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创造新型的基本方法,从形态的知觉和心理立场出发,探讨研究造型和构图基本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设计意识和构成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图形想象和创意能力;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色彩的构成原理和配色规律,能运用色彩对心理与情感的表现,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专业设计,满足人们对装饰色彩的审美需求;培养学生发现色彩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理性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运用各种表现技法进行表现的能力,为今后设计中的色彩在设计中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门课程由浅入深、以课堂练习为主,铺以讲课及临摹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通过阶段性的学习、交流、使学生基本能够达到具有一定的形态和色彩表达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 理解平面构成的形态元素,以及形与形的关系。
2. 掌握构成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和设计形式,使设计更具方法有序。
3. 熟练掌握和学习色彩中的不同种类的色彩对比以及会产生的不同效果。
4. 熟悉色彩的心理,掌握每种不同的颜色表示那种情趣与意境。
5. 具备在作品中组织与表现色彩的能力。
三、课程的内容
1.平面构成的概念
认识形态、抽象形态与具象形态、形态的知觉与心理,优秀作品;平面构成的形态元素——点、线、面、 概念、形态、作用、性格及错视设计;基本形
2.构成形式和法则
骨骼;重复构成;近似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对比和特异构成;空间构成;肌理构成;分割构成
3.色彩的概述
色彩构成与艺术设计;色彩的多样性
4.色彩构成要素
色和光的关系;光源;三原色;补色;色彩表示法;色彩三属性
5.色彩对比
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形状和位置与色彩的对比
6.色彩调和
类似调和;对比调和
7.色彩心理
色彩的节奏;色彩的情趣与意境;色彩的视觉心理反差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
1. 平面构成的概念
重点:抽象形态与具象形态;形态的知觉与心理;平面构成的形态元素
难点:抽象形态与具象形态;形态的知觉与心理;概念的点、线、面的性质
2. 构成形式和法则
重点:骨骼、各种形式法则
难点:对骨骼、各种形式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3. 色彩构成要素
重点:色彩表示法、色彩三属性
难点:对色彩三属性的理解和运用
4. 色彩对比
重点:同时对比和连续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形状和位置与色彩的对比
难点:纯度对比;色彩对比的实际应用
5. 色彩调和
重点:类似调和;对比调和
难点:对比调和;色彩调和的应用
6. 色彩心理
重点:色彩的节奏、色彩的视觉心理反差、色彩的情趣与意境
难点:色彩的视觉心理反差、色彩的情趣与意境的应用
五、课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总学时
讲课
习题课
机动
1
平面构成的概念
8
2
6
2
构成的形式和法则
24
2
22
3
色彩概述、色彩的构成要素
8
4
4
4
色彩对比、色彩调和、色彩心理
24
4
20
合 计
64
12
52
六、作业及基本要求
作业一: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拼贴成两幅作品来表达对平面构成的理解
要求: 1.作品有一定的形式感,不以具象形式出现
2.材料不限
3.作业画幅30*30
作业二: 用点、线、面的构成来表达一段舞蹈或音乐
要求: 1.选取音乐要有特点,能够把音乐节奏和韵律感表达出来
2.以抽象形式表现
3.以黑白形式表现
4.作业画幅30*30
作业三:文字转换,以“快乐与悲哀”、“沉静与烦躁”等词任选一组,以抽象和具象的手法分别予以表现
要求: 1.抽象一张、具象一张
2.作业画幅20*20
作业四:教师摆放几组静物,学生从随意摆放的静物中任选几件,在写生的基础上将其组成一张对称、一张不对称的构图形式
要求: 1.可只画轮廓、也可加少量装饰花纹
2.先写生、后组合
3.以黑、白、灰表达
4.作业画幅30*30
作业五:理解构成的形式法则,教师从中选取五种形式让学生练习,每种要有三种方案草稿,从中挑选一张作为正稿。
要求: 1.方案草稿可用铅笔绘制、可用电脑制作。(尺寸10*10)
2.以多种形式表现一种形式法则,每种形式不可重复
3.以抽象形式表现
4.正稿画幅30*30,可用电脑制作
作业六:24色色环
要求: 1.色彩有明显变化、变化要均匀
2.正稿画幅30*30,可用电脑制作
作业七: 色彩对比、色彩调和的几种形式分别表现,每种形式要有三种方案草稿,从中挑选一张作为正稿
要求: 1.方案草稿可用水粉绘制、可用电脑制作。(尺寸10*10)
2.以多种形式表现一种形式法则,每种形式不可重复
3.以抽象形式表现
4.正稿画幅30*30,可用电脑制作
作业八:搜集自然界中的色彩对比、色彩调和的例子,如各种花草、蝴蝶、各种热带鱼(资料可从网上下载)把好的色彩组合运用在设计生活中
要求: 1.寻找好的色彩组合现实图片
2.将色彩组合运用在如服饰、包装、玩具等的设计中
3.以色彩形式表现出来
4.正稿画幅30*30,可用电脑制作,原图片要求附在作业上
作业九:综合运用平面、色彩构成所学习的形式进行设计。可选题目:毕业设计海报、书籍封面设计、包装设计等(课下作业)
要求: 1.方案草稿两张,可用水粉绘制、可用电脑制作(尺寸10*10)
2.要有设计说明,主体性强
3.以抽象形式表现
4.正稿画幅八开,可用电脑制作
5.所有作业要求以八开卡纸装裱并装订
七、考核方法
大型作业
八、使用说明
1. 本大纲制定的依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高职高专教育专门课程基本要求》,适用于我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2.本大纲为进行《构成设计》(二维)教学指导性文件。大纲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最低要求。
3.为达到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课内不少于64学时。
九、教材及参考书
1. 平面构成 辽宁美术出版社 洪兴宇
2. 平面构成 中国美术出版社 黄 刚
3. 平面构成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洪兴宇
4. 色彩构成 湖北美术出版社 李莉婷
6. 新编色彩构成 辽宁美术出版社 钟蜀珩
7. 色彩构成篇 辽宁美术出版社 苏 华
8. 色彩.构成.设计 安徽美术出版社 李莉婷
《构成设计》(三维)教学大纲
学时:48
代码:671062
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
制定:广告艺术设计教研室
审核:刘 燕
批准:李跃红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在学习完成《构成设计》(二维)课程之后开的。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立体感觉、提高表现技法,对艺术设计中形态及空间的认识起引导作用。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立体构成是使用各种较为单纯的材料来训练造型能力和构成能力的一门学科。它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对立体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以便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态。为设计活动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因此,它是立体设计的基础,在整个立体造型设计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 理解立体设计中的形式美规律。
2. 掌握构成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和设计形式,使设计更具方法有序。
3. 熟悉立体造型的构成方法。
4. 具备形态设计的基本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
1.立体构成的概念
立体构成的概念;立体的构成特点;立体的类别及性格
2.立体的基本构成形式
粒体构成;线体构成;块体构成;面体构成;骨骼
3.立体的构成要素
逻辑要素;形式美要素;形态要素;空间要素;材料要素;肌理要素
4.立体形体的处理——构成创作表现
立体构成的应用;城市雕塑的设计概况
四、 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1. 立体构成的概念
重点:立体构成的特点;立体构成的应用领域
难点:立体性思维方式的形成
2. 立体的基本构成形式
重点:粒体构成、线体构成、面体构成、块体构成
难点:空间构成的骨骼
3. 立体的构成要素
重点:逻辑要素、形式美要素、形态要素、肌理要素、材料要素、空间要素
难点:逻辑要素、材料要素、空间要素
4. 立体形体的处理——构成创作表现
重点:立体构成的应用、城市雕塑的设计概况
难点:培养想象空间,美感和创造性思维
五、 课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总学时
讲课
习题课
机动
1
立体构成的概念
2
2
2
立体构成的基本构成形式
10
2
8
3
立体的构成要素
一八
2
16
4
构成创作表现
一八
2
16
合 计
48
8
40
六、作业及基本要求
作业一:半立体构成练习
要求: 1.作品有一定的形式感,不以具象形式出现
2.纸质材料,颜色不限
3.八张作业,装裱于八开色卡纸上
4.作业画幅10*10
作业二:用点、线、面形式来表达一段舞蹈或音乐
要求: 1.选取音乐要有特点,能够把音乐节奏和韵律感表达出来
2.以纸质材料为主表现,可辅以其他材料
3.以彩色形式表现
4.作业画幅30*30*30
作业三:文字转换,以“快乐与悲哀”、“沉静与烦躁”等词任选一组,以抽象的手法分别予以表现
要求: 1.对比主题各一张
2.以各种材料来充分表现
3.作业画幅20*20*20-----40*40*40
作业四:主题性城市雕塑设计(校园雕塑设计)
要求: 1.主体突出,有艺术美感、形式感强
2.以各种材料来充分表现(石膏等)
3.作业画幅30*30*30-----50*50*50
七、考核办法
大型作业
八、使用说明
1.本大纲制定的依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高职高专教育专门课程基本要求》,适用于我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2.本大纲为进行《构成设计》(三维)教学指导性文件。大纲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最低要求。
3.为达到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课内不少于48学时。
九、教材及参考书
1. 新编立体构成 辽宁美术出版社 邱松
2. 立体构成 辽宁美术出版社 昭殿
3. 设计基础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凡
4. 现代设计学校 广西美术出版社 陆红阳
《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48
代码:671044
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
制定:广告艺术设计教研室
审核:刘 燕
批准:李跃红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图形创意》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在学习完《构成设计》(三维)课程后开设的。本课是各设计专业的交叉性学科,是所有视觉艺术专业和一切信息传播有关专业的素质修养训练,是设计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摆脱传统的思想模式,传统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对物象进行再认识或再创造,达到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和创意思维的训练,能够用图形语言与人快速沟通。图形是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传播的最佳载体。该课程使学生学习各类设计所需的图形或插图的设计方法和表现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图形的意义,熟悉图形信息的功能、图形的特点。
2.理解想象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建立“创意”的观念。
3.熟悉联想的方法,训练学生有意识地捕捉生活中的视觉形象,并创造新的视觉形象。
4.熟练掌握象征手法,培养学生对创意内涵的发掘。
5. 具备表现和处理图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形式美感,增强创意的表现力。
三、课程的内容
1.图形的基本知识
图形概述;图形的认识与形的发现创造
2.图形创意的思维和创意能力的发掘
设计基本元素和形的视觉训练;思维和创意能力的发掘
3.图形创意的组织
通过不同主题的课题来充分认识图形的形式美法则及创意思维方法;图形创意的表现方法;图形创意的语境
4.图形创意的应用
运用电脑辅助设计符合专业特色的图形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
1.图形的基本知识
重点:图形的定义;图形信息的功能;图形的特点;图形的起源与发展;图形美的形式法则
难点:图形的特点;图形美的形式法则
2. 图形创意的思维和创意能力的发掘
重点:设计基本元素和形的视觉训练、思维和创意的发掘
难点:视觉形象有形的形与无形的形的思维转换;多方位思维的扩展能力的建立
3. 图形创意的组织
重点:对图形中不同形式美法则的练习;运用综合手法表现创意的图形;在作品中寻找内涵
难点:形式美法则的特点;使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4. 图形创意的应用
重点:让学生了解图形创意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图形创意在现实设计领域中的意义和作用
难点:利用电脑结合课题进行图形创作
五、课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总学时
讲课
习题课
机动
1
图形的基本知识
4
4
2
图形创意的思维和创意的发掘
16
4
12
3
图形创意的组织
一八
4
12
2
4
图形创意的应用
10
2
8
合 计
48
14
32
2
六、作业及基本要求
1.作业特点:让学生以生活为元素,展开连续、循环想象、手脑结合
2. 作业目的与要求:通过课题的分析和理解,设计出一五个以上的生活元素图形,达到即源于生活又有创新,达到使人耳目一新的创意效果
3. 主要工具:A4打印纸、颜料、铅笔、旧画报、剪刀、胶水、卡板纸、电脑
4. 作业内容提要:勾画草图、描绘或粘贴、扫描电脑处理图像、裱画完成
5. 作业要点:结合课堂讲授与图片资料欣赏,联想创意图形
6. 注意事项:可采用肌理等方法,灵活设计,做工要精细,创意要独特
七、考核办法
大型作业
八、使用说明
1. 本大纲制定的依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高职高专教育专门课程基本要求》,适用于我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2.本大纲为进行《图形创意》教学指导性文件。大纲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最低要求。
3.为达到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课内不少于48学时。
九、教材及参考书
1. 图形创意与联想 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家阳
2. 塔舍尔的魔镜 德国出版社 TACO
3. 设计与蒙太奇 云南出版社 徐芸
4. 图案创意设计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金峰
《广告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28
代码:671040
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
制定:广告艺术设计教研室
审核:刘 燕
制定:李跃红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广告学概论》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平面广告设计》、《广告媒体分析》的先修课程,它的性质属于专业选修课。这一基础广告学理论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广告运作观念,了解广告应所包含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广告活动的基本规律,主要的广告传播原理和现代广告的发展趋势。
理解广告是以市场调查为先导,以整体策略为主体,以创意为中心,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塑造良好的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指导消费,促进社会生产良性循环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认识到现代广告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集科学、经济、技术、艺术、文化于一身具有传统广告不具有的新的内涵和新特点。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广告活动的全过程及各环节之间关系;
2.掌握广告活动的内在规律;正确认识广告与广告活动的性质与功能;
3.掌握广告调查、广告策划、广告效果测定与广告预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熟悉广告学科的重要概念,如广告、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媒体、广告效果等;
5.熟练掌握广告案例分析、全面认识广告作品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6. 具备了解国内外广告活动与理论的一般状况和最新发展,正确认识国内外广告现实与理论、经验的能力。
三、课程的内容
1.广告与广告学
广告概述;广告的概念;广告的起源;广告的性质与功能;广告的分类;广告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广告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广告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2.广告传播的基本原理
广告传播的传播学原理;广告传播概念;广告传播流程与模式;广告传播流程中的要素;广告的传播功能;广告传播的市场学原理;广告与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组合与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3.广告市场
广告与广告市场;广告市场的概念;广告市场的构成及运行特点;广告市场环境;广告市场环境的要素分析;广告市场环境与广告运动的影响与作用
4.广告组织
广告公司;广告公司的类型与服务范围;广告公司的机构设置与职能划分;广告公司的经营与管理;企业广告组织;企业广告管理模式与组织类型;企业广告运作的一般程序与方式;媒介广告组织;媒介广告组织的职能;媒介广告组织的内部结构与经营运作;广告团体;专业广告协会;专业广告协会的职能
5.广告代理制度
广告代理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其意义;广告代理制度的含义及基本内容;广告代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广告代理制度的意义;实行广告代理制的条件;实行广告代理制的条件;广告代理制挑战直观广告业
6.广告调查与广告策划
广告调查;广告调查的意义;广告调查的类型;广告调查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广告策划;广告策划的含义及其在广告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广告策划的原则;广告策划的主要内容与工作流程
7.广告创意与表现
广告创意;广告创意的含义;广告创意的原则;广告创意的方法;广告表现;广告表现的原则;广告表现的类型与方法
8.广告媒体
广告媒体的分类与特点;广告媒体的分类;几种主要媒体的特点;广告媒体的选择与组合;广告媒体的选择;媒体组合的原则与方法
9.广告效果与广告预算
广告效果;广告效果的界定;广告效果的事前预测与事后测定;广告效果与广告目标;广告效果事后测定的方法;广告预算;广告预算的意义与影响广告预算的因素;广告预算的程序与步骤;广告预算的方法;广告预算的分配
10.广告受众与消费者
广告受众与消费者;广告受众与消费者的联系与区别;广告对受众与消费者的影响;广告受众分析;广告受众的分类;受众接受行为与心理分析;广告目标受众的确定;消费者分析;消费者与细分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目标消费者的确定
11.广告管理与广告法规
广告管理;广告管理的概念;广告管理体系;广告管理的主要内容;广告法规;广告法规体系;我国现行的广告管理法规;国外与港、台广告法规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
1.导论:广告与广告学
重点:广告的概念及其性质
难点:广告的性质与功能
2.广告传播的基本原理
重点:广告传播概念、广告传播流程中的要素、整合行销传播兴起的背景及其内涵
难点:广告传播流程中的要素
3. 广告市场
重点:广告市场、广告市场环境及其广告运动的影响与作用
难点:掌握广告市场环境对广告运动的影响与作用
4. 广告组织
重点:广告公司、企业与媒介的广告组织
难点:掌握广告公司的类型、机构设置与经营运作
5. 广告代理制度
重点:广告代理制度的意义与实行广告代理制的条件
难点:了解广告代理制的建立与发展过程
6. 广告调查与广告策划
重点:广告调查的类型、程序与方法;广告策划的原则、内容与工作流程
难点:掌握广告策划的含义、原则与主要内容
7. 广告创意与表现
重点:广告创意与表现的原则与方法
难点:了解广告创意与表现的方法
8. 广告媒体
重点:广告媒体的分类与特点,媒体选择与组合的原则与方法
难点:掌握四大媒体的特点
9. 广告效果与广告预算
重点:广告效果的事前预测与事后测定;广告预算的程序、步骤、方法与分配
难点:了解广告预算的意义、程序与步骤
10. 广告受众与消费者
重点:受众与消费者行为和心理分析;确定目标受众与消费者的方法
难点:掌握确定目标受众与目标消费者的方法
11. 广告管理与广告法规
重点:广告管理的含义、作用、内容及我国现行的广告法规内容
难点:掌握广告管理体系及主要内容
五、课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内容
总学时
讲课
习题课
机动
1
导论:广告与广告学
2
2
2
广告传播的基本原理
2
2
3
广告市场
2
2
4
广告组织
2
2
5
广告代理制度
2
2
6
广告调查与广告策划
4
4
7
广告创意与表现
4
2
2
8
广告媒体
4
2
2
9
广告效果与广告预算
2
2
10
广告受众与消费者
2
2
11
广告管理与广告法规
2
2
合 计
28
24
4
六、作业及基本要求
作业一:根据授课内容,要求学生进行广告市场调研,并写出调研报告书
要求: 1.选择一具体的商品进行市场调研
2.根据新乡的市场情况,写出相应的市场调研报告书
作业二:社会实践,为某企业进行广告总体策划,并按要求写出策划书
要求: 1.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形象
2.根据企业的形象,策划出一系列的广告活动
3.写出相应的广告策划书
七、考核办法
考试(闭卷)
八、使用说明
1.本大纲制定的依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高职高专教育专门课程基本要求》,适用于我校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2.本大纲为进行《广告学概论》教学指导性文件。大纲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最低要求。
3.为达到本课程的基本要求,课内不少于28学时。
九、教材及参考书
1. 广告学原理 厦门大学出版社 陈培受
2. 应用广告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瑞武
3. 现代广告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 胡锐
《CorelDRAW》教学大纲
学时:32
代码:671087
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
制定:广告艺术设计教研室
审核:刘 燕
批准:李跃红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CorelDRAW》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性质属于专业必修课。《CorelDRAW》是平面设计和电脑绘画功能为一体的专业设计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字体设计、插图绘制、工业造型设计、建筑平面图绘制、Web图形设计、包装设计、电脑插图等多个领域。
该课程是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与其他课程有着紧密联系。通过结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版式与书籍装帧、包装结构、CI企业形象策划等平面设计课程,以计算机应用软件辅助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