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对我国保险诚信的思考.doc

上传人:綻放 文档编号:8917392 上传时间:2025-03-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02.94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国保险诚信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我国保险诚信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对我国保险诚信的思考 一、诚信对保险业的重要意义 1.诚信是保险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保险机构的核心竞 争力。 保险产品是一种典型的无形产品,是以保险公司的信用向客户所 做出的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保险事故承担赔付保险金责任的承诺。 因而, 保险公司是否诚实、 守信用,在保险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中起着很大的作 用,消费者只会向其认为有信用的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只有诚信, 才能为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增强竞争实力,为更广泛地 进入市场、扩大交易创造条件。 2.诚信是保险市场活力的信心指数。保险市场上失信行为的扩大 化以及诚信制度的缺位,会增加保险交易的风险,使保险行为主体对保 险市场缺乏信心,阻碍保险交易向纵深发展,甚至使保险市场在较长时 期处于低迷状态。 说,保险市场疲软的原因在于诚信不足。 方面, 可以 一 保险公司、 保险中介人的不诚信,影响到保险消费者对保险市场的信心; 另一方面,被保险人及其关系人、保险代理人的违信行为,也损害了保 险公司从事保险交易行为的信心。 3.保险经营活动的特殊性要求保险双方最大诚信。保险市场是典 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 对于被保险方,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信息是不 相 充分的;相对于保险人,被保险方对保险条款的信息也是不充分的。保 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增大,可能出现道德风险并直接损 害保险合同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只有最大限度地诚实 守信,才能降低保险市场的交易成本,保证保险业的发展。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二、我国保险市场诚信缺失的表现及根源分析 (一)保险诚信缺失的表现 1.保险供给者的诚信缺失。保险供给者即保险市场上提供保险产 品的保险公司。过去十几年,我国保险业一直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由 于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缺乏及保险业务的专业性强,使保险消费者处 在信息不对称的博弈中,投保前投保人无法了解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 偿付能力、 经营状况等与公司诚信系数相关联的信息,对投保后能够得 到多大的保障程度及赔付的速度也无从把握准确的信息,只能凭借保 险代理人的说教或对保险公司的主观印象做出投保判断,客观上为保 险公司的失信行为创造了条件。一些保险公司受制于保险公司重经济 效益、轻社会效益及经营行为短期化的管理体制,保险理赔不规范、不 及时履行甚至拒不履行赔付义务,或在保险责任的界定、 的的估损定 标 损中内外勾结、姑息迁就,做出不利于保险公司的责任认定,败坏了社 会风气,也破坏了保险合同双方的诚实守信的信用关系。 些保险公司 一 及其分支机构违规经营,甚至对保险代理人违背诚信的行为听之任之。 高手续费、高返还率、低费率等恶性竞争使保险企业始终处于低质态 的信用循环。一些保险公司甚至向保险监管机构提供虚假财务报告, 以逃避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从宏观层面来讲,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 积累风险过大,寿险公司的"利差损"问题,也是不诚信的重要表现。 2.保险消费者的诚信缺失。保险消费者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和 受益人,其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投保时和索赔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是其主要表现。一些投保人在投保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使保险公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司难以根据投保标的的风险状况确定是否承保、应该以什么样的条件 承保;有些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或保险事故骗取保险 金,伪造、变造与保险事故有关的证明、资料和其他证据,编造虚假的 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增大了保险标的及社会财富 的损害,增加了保险人理赔的成本。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私车贷 款约 30%违约还贷,10%的汽车贷款难以追回,在某些车贷险发展较快 的地区,车贷险的平均赔付率高达 135%,最高达到近 200%,多数保险公 司的车贷险亏本经营,最终导致该业务的停办。在购车族消费群体中, 信用缺失的亚文化造就了购车族这一亚文化群落对保险业的整饬。还 有资料显示,我国保险骗赔案件平均比英美等保险发达国家要高出一 倍。 3.保险中介者的诚信缺失。保险中介者包括保险代理人、保险经 纪人和保险公估人等。其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其业务中欺骗、隐瞒与 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阻碍或诱导投保人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等。 我国则较多地表现为保险代理人的诚信缺失。目前保险代理人队伍已 增加到 120 万人,整体素质良莠不齐,保险公司对保险代理人的培训与 管理不严。 保险代理人在获得更多代理手续费的利益驱动下,保险 不少 推销手段非理性化,片面夸大保险产品的增值功能,模糊保险条款,回 避说明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许诺虚假的投资回报率或分红率,有意 隐瞒兑现条款及投保人索赔义务等内容,甚至误导投保人。 些保险人 一 甚至冒签保险文件,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形象与信誉,给投保人、被保险 人造成经济损失,引起保险消费者的普遍不满,更导致了整个保险业失 3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