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西交09秋学期《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课程考试真题分析报告
报告填写人:吴元红
一、 真题题型与题量及分析
(一)真题题型与题量分析:
四种题型:单选题、判断题、问答题。
序号
题型
每题
数量
小计
所占比例
1
单选题
2
15
30
30%
2
判断题
1
10
10
10%
3
问答题
10
6
60
60%
合计
31
100
100%
西交09秋学期《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课程考试试题统计表
分析:试题包括单选题、判断题、问答题三种题型,从题型设置上来说,这三种题型设计较为合理,是一般考试常用的题型;问答题知识覆盖范围广,考察了学生的操作能力,突出了本课程的重点。
真题与教材、课件&导学资料、模拟题的匹配度分析
单选题
考核知识点
教材中的页码
课件中是否讲解
是否课件重点内容
与模拟题的关系
1
Web的客户/服务器
p31
是
是
同模拟题1
2
网络安全——防火墙
p220
是
是
新题
3
因特网传输协议
p5
是
是
同模拟题2
4
TCP特点
p10
是
是
新题
5
电子邮件协议
p48-52
是
是
同模拟题3
6
多媒体编码格式
p153-156
是
是
新题
7
声音格式
p156
是
是
同模拟题4
8
动态图片格式
p153-162
是
是
新题
9
服务器、工作站、终端、主机概念比较
p6
是
是
同模拟题5
10
WWW协议
p36
是
是
同模拟题6
11
IP地址
p32
是
是
同模拟题7
12
电子邮件格式
p51-p52
是
是
新题
13
JPEG概念
p154
是
是
同模拟题8
14
网络协议组成要素
p8
是
是
同模拟题9
15
多媒体传输要求
p146-147
是
是
同模拟题10
判断题
1
B/S的特点
p30
是
是
同判断题1
2
网络体系实体概念
p8
是
是
新题
3
10Base2网络概念
无
否
否
同判断题2
4
IP地址子网掩码
无
否
否
新题
5
服务器的工作要求
p31
否
否
同判断题3
6
子网掩码
无
否
否
同判断题4
7
网卡与IP地址
无
否
否
新题
8
搜索引擎概念
无
否
否
同判断题5
9
HTML概念
p116
是
是
新题
10
网页表格
p118-137
是
是
同判断题6
问答题
1
多媒体传输网络要求
p146
是
是
问答题1
2
储存式流媒体
p160
是
否
新题
3
流媒体视频文件格式与播放器
p161
是
是
问答题2
4
ftp服务器安装
p47
是
是
新题
5
普通网站和内容管理系统的网页概念
p171
是
是
问答题3
6
apache friends服务器
p102-104
是
是
新题
备注:本试题分析使用教材为: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26
主
冯博琴
2009年5月第2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一)真题与教材匹配度分析:
题型
数量
匹配度
单选题
15
完全匹配
判断题
10
4/10
问答题
6
完全匹配
真题与教材的匹配度较高,判断题关于子网掩码的知识点教材中未涉及到外,其他知识点在教材中均有相应的讲解。
(二)真题与课件、导学资料匹配度分析
题型
数量
匹配度
单选题
15
完全匹配
判断题
10
4/10
问答题
6
完全匹配
课件和导学资料都是与教材完全匹配的,所以相应的考点在课件和导学资料中都有对应的讲解。
(三)真题与模拟试题匹配度
序号
真题与模拟题分析
数量
占总分值比重
1
完全一致
单选题
10
20%
判断题
6
6%
问答题
3
30%
小计
18
56%
2
相似题
单选题
0
0%
判断题
0
0%
问答题
0
0%
小计
0
0%
3
新题
单选题
5
10%
判断题
4
4%
问答题
3
30%
小计
12
44%
二、 建议
真题与教材、课件及导学资料突出的重点部分一致,主要体现网络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等主要知识点,试卷既考查了计算机网络的需要记忆的知识,也考查了该课程中需要动手操作的技能点知识。
本试卷题量不大,难度适中,但本试卷平均分67.4,及格率89%,优秀率0%
可见卷面及格率一般,但是平均分和优秀率比较低,我想这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很大关系,从以往的辅导经验看,平时学生对学习的参与很少,在平台发布的启发性题目很少有人问津,只是在考试的前两周,学生才开始关注平台,才有人提问关于模拟题中的题目如何解答等。但是,关于动手操作的相关技能考点是需要理解和练习的,光靠考试前几天的突击,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所以建议高校从提高学生积极性的角度出发,指定措施,采取激励机制,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另外,作为本门课程的辅导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更多的从指导学生学习、传授学习方法的角度出发,多与学生交流,引导他们自觉的学习。
三、 重难点知识点解析( 试卷的40%-50%)
备注:本试题分析使用教材为: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26
主
冯博琴
2009年5月第2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单选题
(1) 因特网为应用协议设计了两个传输协议,它们是,
A) TCP 和 IP. B) LLC和 MAC.
C) UDP和 TCP. D) 以上答案皆不是
解析:考核知识点:TCP、IP、UDP等知识,请参见教材p5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叫网络通讯协议,这个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简单地说,就是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的。
TCP/IP 是供已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
TCP/IP 指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
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比如计算机)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LLC是Logic Link Control的缩写,意为:逻辑链路控制。
LLC负责识别网络层协议,然后对它们进行封装。LLC报头告诉数据链路层一旦帧被接收到时,应当对数据包做何处理。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主机接收到帧并查看其LLC报头,以找到数据包的目的地,比如说,在网际层的IP协议。LLC子层也可以提供流量控制并控制比特流的排序。
MAC媒体访问控制
它定义了数据包怎样在介质上进行传输。在共享同一个带宽的链路中,对连接介质的访问是“先来先服务”的。物理寻址在此处被定义,逻辑拓扑(信号通过物理拓扑的路径)也在此处被定义。线路控制、出错通知(不纠正)、帧的传递顺序和可选择的流量控制也在这一子层实现。
UDP 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简称, 中文名是用户数据包协议,是 OSI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它是IETF RFC 768是UDP的正式规范。
(2) 在下列多媒体技术中,声音文件的存储格式有:
A)AVI B)WAV C)MIDI D)VOC
解析:考核知识点:多媒体存储格式,请参见教材p156-160
AVI英文全称为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频视频交错格式。是将语音和影像同步组合在一起的文件格式。它对视频文件采用了一种有损压缩方式,但压缩比较高
WAV为微软公司(Microsoft)开发的一种声音文件格式,它符合RIFF(Resource Interchange )文件规范,用于保存Windows平台的音频信息资源,被Windows平台及其应用程序所广泛支持,该格式也支持MSADPCM,CCITT A LAW等多种压缩运算法,支持多种音频数字,取样频率和声道,标准格式化的WAV文件和CD格式一样,也是44.1K的取样频率,16位量化数字,因此在声音文件质量和CD相差无几! WAV打开工具是WINDOWS的媒体播放器。
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乐器数字接口 ,是20 世纪80 年代初为解决电声乐器之间的通信问题而提出的。MIDI 传输的不是声音信号, 而是音符、控制参数等指令, 它指示MIDI 设备要做什么,怎么做, 如演奏哪个音符、多大音量等。它们被统一表示成MIDI 消息(MIDI Message) 。传输时采用异步串行通信, 标准通信波特率为31.25×( 1±0.01) KBaud。
VOC格式是创新公司发明的音频文件格式
(3) 以下不属于多媒体动态图像文件格式的是:
A)AVI B)MPG C)AVS D)BMP
解析:考核知识点:多媒体存储格式,请参见教材p156-160
MPG又称MPEG(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即动态图像专家组,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与IEC(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Committee)于1988年联合成立,专门致力于运动图像(MPEG视频)及其伴音编码(MPEG音频)标准化工作。MPEG格式视频的文件扩展名通常是MPEG或MPG。
AVS是我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国际上音视频编解码标准主要两大系列:ISO/IEC JTC1制定的MPEG系列标准;ITU针对多AVS 数字音视频产业联盟媒体通信制定的H.26x系列视频编码标准和G.7系列音频编码标准。AVS标准是《信息技术 先进音视频编码》系列标准的简称,AVS标准包括系统、视频、音频、数字版权管理等四个主要技术标准和一致性测试等支撑标准。
BMP是一种与硬件设备无关的图像文件格式,使用非常广。它采用位映射存储格式,除了图像深度可选以外,不采用其他任何压缩,因此,BMP文件所占用的空间很大。BMP文件的图像深度可选lbit、4bit、8bit及24bit。BMP文件存储数据时,图像的扫描方式是按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顺序。 由于BMP文件格式是Windows环境中交换与图有关的数据的一种标准,因此在Windows环境中运行的图形图像软件都支持BMP图像格式。
(4) JPEG代表的含义:
A) 一种视频格式 B) 一种图形格式
C、 一种网络协议 D) 软件的名称
解析:考核知识点:多媒体存储格式,请参见教材p154
.jpeg/.jpg是最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由一个软件开发联合会组织制定,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能够将图像压缩在很小的储存空间,图像中重复或不重要的资料会被丢失,因此容易造成图像数据的损伤。
(5) 以下编码中哪些属于无损压缩的?( )
A)PNG编码 B)JEPG编码 C)MPEG编码 D)RM编码
解析:考核知识点:多媒体存储格式,请参见教材p154
PNG,图像文件存储格式,其目的是试图(原来此处使用了"企图")替代GIF和TIFF文件格式,同时增加一些GIF文件格式所不具备的特性。流式网络图形格式(Portable Network Graphic Format,PNG)名称来源于非官方的“PNG's Not GIF”,是一种位图文件(bitmap file)存储格式,读成“ping”。PNG用来存储灰度图像时,灰度图像的深度可多到16位,存储彩色图像时,彩色图像的深度可多到48位,并且还可存储多到16位的α通道数据。PNG使用从LZ77派生的无损数据压缩算法。 一般应用于JAVA程序中,或网页或S60程序中是因为它压缩比高,生成文件容量小。
Real Networks公司所制定的音频视频压缩规范,主要包含RealAudio、RealVideo和RealFlash三部分。网络上常见的RM格式通常为Real Media,它的特点是文件小,但画质仍能保持的相对良好,适合用于在线播放。用户可以使用RealPlayer或RealOne Player对符合RealMedia技术规范的网络音频/视频资源进行实况转播并且RealMedia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传输速率制定出不同的压缩比率,从而实现在低速率的网络上进行影像数据实时传送和播放。
判断题
1. 10Base2网络中如果某个结点出故障将可能导致整个网络出现故障。()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10Base2
10Base2,也叫做便宜网路或细缆,是一个 10-Mbps 基带以太网标准,其使用 50 欧姆的细同轴电缆。10Base2,其被定义在 IEEE 802.3a 标准中,每段有 185 米的长度限制。 10Base2 基于曼彻斯特信号编码通过细同轴电缆进行传输。
按直径的不同,同轴电缆可分为粗缆和细缆两种.粗缆适用于较大局域网的网络干线,适合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字信号,而且具有比较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和比双绞线更高的传输带宽,布线距离较长,可靠性较好,但是网络安装,维护等方面比较困难,需使用AUI连接器件及收发器件,线缆两端需要使用终结器并有良好接地,造价较高.相对而言细缆采用的多一些,一般用于总线形网络的布线连接,安装较容易,造价较低,但因受网络布线结构的限制,其日常维护不方便,而且一旦一个用户出故障,便会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工作.
2. 若两个IP地址属于不同的网络,则它们的子网掩码也一定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子网掩码与Ip地址之间的关系
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又叫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子网络遮罩,它是一种用来指明一个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子网掩码是用来判断任意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属于同一子网络的根据。
3. 子网掩码的作用是可以用来识别网络地址。 (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子网掩码的作用
通过 IP 地址的二进制与子网掩码的二进制进行与运算,确定某个设备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号,也就是说通过子网掩码分辨一个网络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子网掩码一旦设置,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就固定了。子网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具有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是一个32位地址,是与IP地址结合使用的一种技术。它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用于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区别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并说明该IP地址是在局域网上,还是在远程网上。二是用于将一个大的IP网络划分为若干小的子网络。
4. HTML独立于各种操作系统平台。 (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HTML语言的作用,请参见教材p115。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即超文本标记语言或标示语言,是目前网络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也是构成网页文档的主要语言。HTML文本是由HTML命令组成的描述性文本,HTML命令可以说明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表格、链接等。HTML的结构包括头部(Head)、主体(Body)两大部分,其中头部描述浏览器所需的信息,而主体则包含所要说明的具体内容。
平台无关性。虽然PC机大行其道,但使用MAC等其他机器的大有人在,HTML可以使用在广泛的平台上
5. 一个网卡可以绑定多个IP地址。 ( )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网卡与IP地址之间的关系
网卡是计算机与外界局域网的连接是通过主机箱内插入一块板(或者是在笔记本电脑中插入一块)。网络接口板又称为或(adapter)或网络接口卡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
对于以太网的第一个网络设备,配置文件名一般为ifcfg-eth0。如果需要为第一个网络设备多绑定一个IP地址,只需要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里面创建一个名为ifcfg-eth0:0的文件,进行一系列的设置就可以了。
问答题
1. 如何在本地主机上,安装ftp服务器,如何进行文件上传和下载测试?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FTP设置,请参见教材p107。
安装FTP的方法很多,本教材107页是一种方法,我们还可以使用IIS架设FTP服务器
1.1.1 安装IIS的FTP服务
Windows XP默认状态是不安装FTP服务的, 需要手动添加安装, 安装过程如下:
(1)进入控制面板, 找到"添加/删除程序", 打开后选择"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
(2)在弹出的"Windows组件向导"界面中, 在"组件"列表中选择"Internet信息服务(IIS)"项, 单击"详细信息"按钮, 显示有关Internet信息服务的所有子组件.【注:XP pro版本含IIS服务, 但是XP home版本没有, 安装时请注意】
(3)构选"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复选框, 单击"确定", 并根据提示插入系统安装盘.
FTP服务器安装完毕. 默认状态FTP服务会随系统自动开始. FTP服务器的标识为"默认FTP站点", 主目录的文件夹为"C:\Interpub\", IP地址为"全部为分配"(就是所有IP地址用户都可以访问).
用户无需做任何设置, 只要把文件拷贝到C:\Interpub\t下, 用户就可以通过FTP客户端以匿名方式登陆. 默认状态匿名只能浏览, 不能下载.【注:其实如果你的用户反映无法访问, 检查你的防火墙设置, 是否容许访问本机FTP服务】.
1.1.2 FTP服务器的设置
电脑重启后, FTP服务就开始运行, 但是还要进行一些设置. 开始-->所有程序-->管理工具-->Internet信息服务, 进入后, 用鼠标右键单击"默认FTP站点", 在弹出的菜单中选"属性", 这里我们可以设置FTP服务器的名称、IP、端口、访问帐号、FTP目录未知、用户进入FTP时接受的消息等.
1.2 使用Serv-U架设FTP服务器
Serv-U r是一款专业的FTP服务器软件, 与其他同类软件相比, Serv-U功能强大, 性能稳定, 安全可靠, 且使用简单, 它可在同一台PC上建立多个FTP服务器, 可以为每个FTP服务器建立对应的帐号, 并能为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 能详细记录访问用户的情况.
1.2.1 下载、安装Serv-U
这个从主战(
下载安装就好了, 不再累赘了.
1.2.2 基本设置
安装完Serv-U以后, 需要对此进行设置, 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首先对域名与IP地址进行设置, 操作步骤如下:【注:由于ADSL, 主机是动态IP, 所以需要使用动态域名解析, 文章后面将提及】
(1)设置服务器信息. 启动Serv-U, 第一次启动该程序时, 会自动运行Serv-U设置向导. 单击"Next"直到出现"IP address(leave blank for dynamic or known IP)"界面, 这里为空.
(2)添加Anonymous帐号. 在Allow anoymous access处可根据自己需要选择.
(3)新建帐号. 在对Anonymous帐号进行设置后, 软件询问是否还要继续设置其他帐号. 此时添加就OK.
2、端口映射
实现端口映射的方法很多, 一般都需要在局域网服务器上进行设置或安装运行一个端口映射软件.这里只介绍两种. 我们假设主机在局域网内的IP为192.168.0.2, 通过局域网服务器的2121端口开通公网FTP.
2.1 通过Internet连接共享实现
(1)以XP为例, 打开"网络连接", 找到拨号连接, 鼠标右键单击-->属性, 切换至"高级"选项卡, 单击右下角的"设置".
(2)这是弹出"高级设置", 选择"ftp服务器", 双击, 在中间处填入ftp服务器的局域网地址, 确定推出.
(3)由于系统默认ftp端口是21, 如果要自定义ftp服务器的端口, 在"高级设置"窗口中单击"添加", 一次输入"服务描述"、"局域网IP地址"、"外部端口号"、"内部端口号", 确定推出.【外部端口号是只局域网服务器对外开放的端口(本例为2121), 内部端口号是要架设ftp的服务器的PC对局域网开发的端口(如果serv-U没有特意设置应该是21)】
这样外网朋友可以通过你局域网服务器的IP(动态):2121来访问你的ftp了
2.2 通过PortTunnel实现
下载后安装到局域网服务器上, 运行ProtTunnel, 单击"增加", 弹出设置
"名字":用来区分局域网使用了端口映射功能的PC, 可以随便填写, 但如果有两台以上的PC进行端口映射, 则保证无重名.
"输入端口":与第一中方法中的"外部端口号"相同. 如果服务器端没有运行ftp服务, 则可以采用默认端口21, 否则使用2121较好.
"捆绑地址":用来捆绑局域网服务器的公网IP. 如果是动态, 选择非确定(本例如此).
"输出端口":与"内部端口号"相同, 这里为21.
"输出地址":就是ftp服务器在局域网中的IP地址.
最后将"启用"选项选中, 确定后退出, 就可以了
2. apache friends在安装后,如果遇到发布中文网页,测试出现乱码?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apache friends设置,请参见教材p103。
解决的方法之一:
(1)在每一个网页里增加
<meta http-equiv="Content-Language" content="zh-cn">;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GB2312">;
并在APACHE的httpd.conf配置文件中将AddDefaultCharset ISO-8859-1 改为 AddDefaultCharset off
解决的方法之二:
直接在httpd.conf配置文件中将AddDefaultCharset ISO-8859-1 改为
AddDefaultCharset GB2312 .ZH-CN .zh-cn
上述两种方法都可以解决apache Web服务器网页显示乱码的问题。
3. 普通网站和内容管理系统的网页有何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内容管理系统CMS的特点,请参见教材p171-188。
传统的Web网站建设和维护的方法是: 首先设计Web 网站的框架结构, 然后设计HTML 页面,最后把设计好的HTML页面纳入Web网站的框架结构中。这种网站建设模式比较适合小型网站和内容相对固定(变化较少)的网站,因为对于信息量大,结构复杂的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平台来说,这种方式具有诸多弊端:
框架结构维护复杂,不容易修改;
页面设计的工作量大,需要大量人力投入;
网页太多之后,不仅不易维护,也不易使用;
容易产生死链和错误链接。
网站内容管理系统采用的数据库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数据库作为后台强大的内容处理引擎,为Web服务器提供信息源。系统可以把数据库中的信息按照规则预先自动生成HTML页面,加入到Web服务器上,或者利用动态网页生成技术,在实时交互中动态产生网页。
内容管理系统的英文缩写是CMS(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CMS具有许多基于模板的优秀设计,可以加快网站开发的速度和减少开发的成本。
CMS的功能并不只限于文本处理,它也可以处理图片、Flash动画、声像流、图像甚至电子邮件档案。
CMS其实是一个很广泛的称呼,从一般的博客程序,新闻发布程序,到综合性的网站管理程序都可以被称为内容管理系统。
系统特点
网站内容管理系统是一套基于Internet/Intranet网络技术,采用先进的B/S三层体系结构,采用ASP/PHP/JSP作为开发工具,基于MSSQL/ACCESS/MYSQL/Oracle数据库并采用动态网页生成技术的信息采集发布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动态、实时发布检索等功能。改变了传统的网络信息采集发布的模式,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² 简单易用
方便的人机对话界面,使非专业人员即可完成信息采集、管理和发布的全部工作,不需要HTML语言知识等专业知识。
系统维护简单方便,完全的B/S结构,支持异地办公和远程信息采集和提交。
系统实用性强,可快速对内容进行批量的编辑、查阅、维护,比传统方式效率提高20倍以上,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及海量信息发布和管理的需求。过期内容自动删除和备份
² 安全可靠
系统将网页设计和内容彻底分离,内容在数据库中分类进行存储,并有详细的操作记录。系统还提供完善的站点管理与统计功能
系统具备严密的安全措施保障,采用多种先进技术应用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开放性
² 强大的管理功能
可以完成信息的采集、整理、分类、审核、发布等功能;具有信息、栏目、频道、网站的添加、修改、删除及移动等操作功能,也可轻松实现网站结构的设置与修改。
通过工作流的定制,可自定义包括编辑、检查、审批、发布、归档等环节的信息处理流程。
系统支持多用户管理与操作,支持按照不同部门多用户同时本地或异地操作,支持对用户的角色和授权进行管理。
系统实现了数据集中管理下的内外网站的分别和集中维护;内外网站可以同时在一套系统中运行,彼此相互独立,互不干扰。信息既可单独发布于一个网站也可同时发布于内外网站。
² 强大的编辑工具
自动生成栏目、页面、摘要、导读,自动生成每日最新信息,自动将所定义的栏目生成到对应的网页上,轻松添加随文图片;所见即所得"页面排版编辑功能。系统不再需要手工编写页面,也无需具备专业的HTML知识和掌握JSP等程序设计语言。
系统提供了模板模板管理功能,支持模板的添加、调用、修改、删除等操作。支持显示内容样式的灵活设置。 强大的网页自动生成配置管理和人性化的发布任务管理功能,内容发布、网页生成自动进行,不需人工干预。
系统功能
信息创建、修改、删除
自动发布信息
自动排版
跨栏目、跨网站发布
自定义栏目、频道
异地远程信息发布管理
稿件审批
模板设计
工作流定义
扩展功能
用户角色和授权管理
用户行为监控及详细操作记录
关键字连接
站点管理和统计
系统自动备份和删除
运行环境
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