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一次性筷子回收处理新途径的调研.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900203 上传时间:2025-03-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一次性筷子回收处理新途径的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一次性筷子回收处理新途径的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一次性筷子回收处理新途径的研究与调查 北京三十五中学 李莹 侯君竹 引言: 一次性筷子,想说再见不容易 国家、社会都在呼吁少使用或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然而相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而言,让一次性筷子立刻消失是不现实的。那么,是不是可以把一次性筷子这种浪费资源的社会产物变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原料呢? 一、 研究目的: 有资料显示,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并且家家户户对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进行回收。那么,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何在?用过的一次性筷子还有什么鲜为人知的用途呢?这种一味地被人们宣传取缔的一次性筷子经过回收处理后,还有多少利用价值呢?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以下研究。 二、 研究方法: 1. 研究时间:2003年 4月 26日—2003年10月20日 2. 研究地点:西城区科技馆化学实验室;西单商业区;北京三十五中校园等。 3. 研究工具: 各种各样的筷子 ① 实验工具: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蒸发皿、电子天平、托盘天平、烧杯、导管、橡皮塞、各种筷子(卫生筷、御割箸、马兰拉面、郭林家常菜等)、索尼数码相机、照相机、笔记本、圆珠笔。 ② 调查工具:硬皮文件夹、圆珠笔、索尼数码相机、照相机、自制100份问卷 4. 研究方法: ① 实验方法 实验1—5: a. 备好所需工具 测量试管、筷子、蒸发皿的质量 b. 对试管内的筷子进行加热 倾斜试管,使产生的液体流入蒸发皿,并测出其质量用酒精灯加热筷子 c. 将加热后的黑色固体取出,测此时试管质量 d. 测黑色固体质量 e. 待蒸发皿内水分蒸发干,再测其质量 f. 待试管内水分蒸发干,再测其质量 实验6、7:(设计不合理,取消) a. 备好所需工具 b. 测量试管、筷子、导管、橡皮塞、烧杯及烧杯内水的质量 c. 对筷子经加热,用导管将气体导入烧杯 d. 再次测量烧杯及烧杯内水的质量和导管质量 e. 将黑色固体从试管中取出,测此时试管质量 f. 测黑色固体质量 g. 待导管、试管内水分蒸发干后,测导管及试管质量 ② 计算方法 实验1—5 注: m筷:筷子的质量 m皿:蒸发皿的质量 m试:试管的质量 m皿(水+油):蒸发皿与其中液体混合物的质量 m试(水+油):试管与其中液体混合物的质量 m黑色固体:加热后试管中剩余的黑色固体质量 m皿(油):水分蒸发后,蒸发皿与其中液体质量 m试(油):水分蒸发后,试管与其中液体质量 m碳:筷子加热后生成的碳的质量 m油:筷子加热后生成的木焦油的质量 m水:筷子加热后生成的水的质量 m气:筷子加热后生成的木煤气的质量 测量已知: m筷、m皿、m试、m皿(水+油)、m试(水+油)、 m黑色固体、m皿(油)、m试(油) 求: m碳、m油、m水、m气 解: m碳= m黑色固体 m油=(m皿(油)-m皿)+(m试(油)- m试) m水=(m皿(水+油)-m皿(油))+(m试(水+油)-m试(油)) m气=m筷-m碳-m油-m水 三、 研究过程:用电子天平测试管质量 进行问卷调查 1. 2003年4月26日(周六):构思论文结构。 2. 2003年4月26日(周六):设计调查问卷。 3. 2003年8月1日(周五):设计实验过程,到西城区科技馆化学实验室第一次做实验(1、2)。 4. 2003年8月6日(周三):到西城区科技馆化学实验室第二次做实验(3—5) 5. 2003年8月27日(周一):第三次试做实验(6、7),失败。 6. 2003年4月27(周六)—2003年8月30日(周六):到西单商业区进行问卷调查。 7. 2003年8月9日(周六):在网上查询有关资料。 8. 2003年9月7日(周日):在街头询问有关信息,统计问卷调查结果。 9. 2003年10月4日(周六):继续在街头询问有关信息。 四、 研究结果: 1. 经过调查,计算出调查问卷中各个选项的百分比.( 详细情况如附表1) 2. 经过试验,计算出各种筷子中,水分、木棉油、木炭、木煤气占其质量的百分比。(详细情况如附表2及附图) 3. 采访街头商贩,获得如下数据: ① 买一斤碎木炭的价钱为:0.8元 ② 买一箱肉串竹签的价钱为:90元 ③ 买4000双普通一次性筷子最低可卖40元,平均每双0.01元 五、 分析与讨论: 1. 众所周知的弊端: 经过我们的调查数据和有关资料显示:一次性木筷于1988年开始在我国广泛使用。我国是一次性木筷的出口大国,每年要向日本出口200亿双筷子,向韩国出口一五0亿双筷子。全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耗材一三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中国市场每年消化一次性筷子450亿双,仅北京一地,每天就消耗一次性饭盒、筷子80万套;一年365天就是29200万套。一双一次性筷子重5.5克,29200万双筷子总重1606吨。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字,可见一次性筷子造成的浪费是十分严重的。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浪费并不是单纯的浪费木材,而是对于一次性筷子可利用资源没有更深的挖掘。在这种浪费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使用一次性筷子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是为什么呢? 2. 鲜为人知的好处: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一次性筷子也有许多优点,它方便、比较卫生、价格又很便宜,若是北京城的餐馆都使用家中的竹、木筷,恐怕没有人敢放心大胆的在此就餐。林业经济专家王前进认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虽然消耗了一定的木材,但应从三方面来看问题:从原材料说,一次性木筷的生产主要采用木材的边角料; 从树种来看,主要采用杨木和桦木等速生树种,而不是珍贵的天然林,这些树种相对价格较低,以东北林区为例,这些树靠天然更新就可以恢复。此外,对林区而言,生产一次性木筷不仅使低价木材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又转移了剩余劳动力,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看来,如此“为以重用”的一次性木筷是不可能立即在城市中消失的,必然要有一种回收一次性木筷的新途径。 3. 巨大的回收价值 根据我们的实验计算结果显示,一次性筷子有巨大的回收价值每年“吃掉”的约1606吨一次性筷子,经过加热以后可以分解出527吨的碳、463吨的木煤气、289吨的木焦油和273吨的水;那么自1988年开始到现在的一五年中,消耗材料的总量能产出木焦油约5830吨、木煤气约6938吨、碳约7902吨、水约3199吨。这些恰恰是最基本的、需要进口或再开采的生产原材料,例如:木炭可以用于污水处理、土壤改良、以及制造木炭人造板,如果作为燃料完全燃烧时,1kg碳的放热量约为3.4×107焦,为干木柴的三倍左右;木焦油可以用于制作橡胶填充剂、胶粘剂、防腐剂。木煤气也是很好的燃料,更可用于发电。如果我们放弃了这笔可观的资源,我们则又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来开采这些原料,造成了进一步的资源浪费。如果这些原材料可以从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中回收而来,那就既避免了大量进口或开采这些原材料,又使一次性筷子的价值提高了许多。 4. 错误的观念: 调查结果显示:在100人中,45%的人十分支持回收筷子,34%的人比较支持,48%的人会由于回收一次性筷子而接受一次性筷子。然而,35%的人不了解一次性筷子如何回收,32%的人认为回收一次性筷子的价值不高。由此可见,一次性筷子之所以造成浪费,不仅是因为人口众多的中国无节制的使用、出口,更主要的是人们对于一次性筷子的回收有笼统或错误的概念。 5. 邻国是榜样: 日本人那么富有,却在小小筷子上大做文章。精明的日本人发明了一次性木筷,如今却从不用自己的木材制筷子,每年从中国廉价进口筷子,用后又把它们回收制成纸,返销中国。日本大约1/3的纸是由回收的一次性筷子制成的。看来,我们的邻国日本已经成功地找到了回收一次性筷子的途径,并很好的实践,成为这一方面的榜样。 6. 不要“批斗”要“改革”: 由此我们认为,现在社会不应该一味地喊着消灭一次性筷子的口号,而不去多角度的分析问题。我们固然不希望让一次性筷子来摧毁大片的树林,但我们必须设法在当今一三亿人口的中国不能立即消灭一次性筷子的现实下,减少一次性筷子的浪费,提高它的价值,使它由一种浪费资源的社会产物变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原料,并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7. 实际行动的困难: 尽管我们提倡这种对于一次性筷子的回收新途径,但这其中还依然存在着一些缺点: ① 一次性筷子使用十分分散,回收起来难以集中; ② 回收一次性筷子的举措不一定被大众所接受,为回收工作带来困难; ③ 回收加工一次性筷子需要占用土地,购买先进的设备,并且流程复杂,要耗费大量财力; ④ 一次性筷子使用后需要清理再进行加工,消耗了许多人力物力,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这些缺点是我们两个初中生目前无法解决的,希望有关人士能够重视起来,并能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 六、 建议: 1. 强化对垃圾分类的管理,并开辟出一条专门的途径进行回收一次性筷子; 2. 将回收后的一次性筷子进行加工处理,制成纸张、家具、工艺品以及化工原料; 3. 对社会大力宣传一次性筷子的回收价值,提倡人们支持回收一次性筷子。 4. 以丰厚的利润吸引投资商,开发回收一次性筷子的项目,同时为我们的环保做出贡献。 七、 小结 在几个月的研究活动中,我们充分地体会到了一次性筷子的浪费何其严重,了解了一次性筷子的回收价值何其巨大,更懂得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锻炼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社会交际能力,也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知识,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又同时为环保事业做出了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们也十分荣幸地成为环保事业的一员。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次性筷子再不会是我们所“批判”的对象,而是另一个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原料。 附表1 有关一次性筷子回收调查统计表 问题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1.您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吗? A.总是 1 1 B.经常 25 25 C.偶尔 65 65 D.从不 9 9 2.您对一次性筷子的态度是: A.愿意接受 一五 一五 B.一般 48 48 C.反感、厌恶 一八 一八 D.无所谓 19 19 3.您认为一次性筷子的优点是:(多选) A.使用方便 62 43.36 B.比较卫生 40 27.97 C.廉价 25 17.48 D.没有任何优点 16 11.19 4.您认为一次性筷子的缺点是:(多选) A.浪费资源 85 56.67 B.成为固体废弃物污染源 37 24.67 C.无法回收 26 17.33 D.没有任何缺点 2 1.33 5.据您所知,是否可以回收一次性筷子? A.可以回收并且回收价值很高 20 20 B.可以回收但是回收价值不高 32 32 C.可以回收但是回收价值不高 一三 一三 D.不知道 35 35 6.如果可以回收,您对回收一次性筷子的看法是: A.十分赞成 45 45 B比较支持 34 34 C.无所谓 一三 一三 D.浪费时间没必要 8 8 7.如果可以回收,您会使用一次性筷子吗? A.不管是否回收都会使用 23 23 B.不管是否回收都不使用 一三 一三 C.回收减少浪费,就会使用 48 48 D.回收太麻烦,停止使用 16 16 8.您认为回收一次性筷子的有效途径是:(多选) A.由清洁人员统一回收 48 30.77 B.由餐厅直接回收 65 41.67 C.个人回收 9 5.77 D其他途径 34 21.79 9.您的年龄属于下列哪个范围? A.一八岁以下 41 41 B.工人 19 19 C.30~50岁 20 20 D50岁以上 20 20 10.您的职业是: A.学生 49 49 B.工人 9 9 C.职员 26 26 D其他 16 16 附表2 实验结果计算统计表 单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平均数 木筷质量 克 1.1107 0.9851 0.6711 1.7756 1.1609 1.1406 器皿质量 克 43.6043 30.5706 30.5686 38.35一五 30.5712 34.7332 试管质量 克 27.1684 29.0794 27.4452 27.70一五 26.3925 27.5574 器皿质量(水加油) 克 44.0192 30.8660 30.7285 39.0406 30.9001 35.1108 试管质量(水加油) 克 27.2454 29.一五55 27.5060 27.7220 26.5009 27.6259 木炭质量 克 0.3901 0.3642 0.2047 0.4448 0.4一八9 0.3645 器皿质量(油) 克 43.7961 30.7440 30.6557 38.7646 30.7739 34.9468 试管质量(油) 克 27.2342 29.一五07 27.5012 27.7253 26.5000 27.6222 油 克 0.2576 0.2447 0.1431 0.4369 0.3102 0.2785 水 克 0.2343 0.1268 0.0776 0.2727 0.1271 0.1677 气 克 0.2287 0.2494 0.2457 0.6212 0.3047 0.3299 油 % 23 25 21 25 27 24.2 水 % 21 一三 12 一五 11 14.4 气 % 21 25 37 35 26 28.8 碳 % 35 37 31 25 36 32.8 附图: 专家点评意见: 作者根据调查,对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在不能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情况下,应该加强废弃后的一次性筷子的回收,提高其资源化利用价值。为验证废一次性筷子的资源价值,作者设计了小实验测定废筷子中有价值成分的比例,从而计算出废一次性筷子的总资源价值量。作者可以根据社会上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得出自己对一次性筷子的评价意见,这对于中学生来讲是非常难得的。作者设计实施的实验实际是一种干馏的实验方法,初中生在没有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验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作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似乎没有明确的目的,论点也只是停留在“应该加强废一次性筷子的回收”;在讨论过程中提出需要开发“一种回收一次性木筷得新途径”,但是没有讨论现有方法的优缺点和可行性,也就不能提出“新途径”的必要性;而在最后建议中建议的废一次性筷子利用方法也是“造纸、家具、工艺品以及化工原料”,而没有自己实验的回收工艺,也就是说没有肯定自己实验的回收工艺,这与题目中“新途径的研究”也相背离。而所谓“新途径”也没有明确是什么,所以论文的主题也就缺乏支持。其实作者可以将废一次性筷子的产生量测算清楚,然后通过调查得到一吨木材的造纸量,然后计算用废一次性筷子造纸可以节省的木材量,则论文的主题也许会清晰一些。 点评人:王 琪 3.2.202517:4317:43:3925.3.25时43分5时43分39秒3月. 2, 252 三月 20255:43:39 下午17:43:39 2025年3月2日星期日17:43:39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