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卡罗维发利.docx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898291 上传时间:2025-03-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卡罗维发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卡罗维发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卡罗维发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卡罗维发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卡罗维发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卡罗维发利卡罗维发利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以西约120公里处,在国内的时候就听很多去过的人说,小镇特别漂亮,非常值得去。可能大多数中国人去卡罗维发利都是去旅游看热闹的,只觉得小镇很漂亮,悠闲,很少有人专门去泡一次温泉,所以,对小镇最著名的温泉讲述很少。我们也一样,都当风景看了。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夏季凉爽,是旅游、消闲和避暑的好地方。卡罗维发利的温泉资源十分丰富,矿泉水从地下2000多米深处喷出。城内有几十个泉眼,每个泉眼喷出的泉水温度都不一样,最高者达72。由于矿泉水中含有30多种矿物质,可治疗消化器官和新陈代谢紊乱等疾病。热矿水,同样是一种价值很高的重要矿产资源。卡罗维发利,像冰岛首都雷克

2、雅未克,中国五大连池和俄罗斯矿水城一样,属于典型的热矿水类矿业城市。捷克每两年一届的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也是在这里举行,中国的电影芙蓉镇就是在这里获得了国际大奖。我们到达小镇的时候已经过下午5点了,好在是夏令时,还可以赶在太阳落山之前逛逛小镇。导游带着大家匆匆去了几个据说很著名的泉眼,然后就散了自己逛。可惜的是,所有的商店都关门了,比较冷清。晚餐也只能在小镇上吃了,还吃到了导游本想让大家自费的捷克肘子。幸好没做冤大头交35欧元,餐馆报价也就不到10欧一份,非常巨大,足够两个人吃的。你说说这导游有多坑人。布拉格Kohlova kasna,巨人门,现在为总统府正门,仿照哈布斯堡王朝建筑风格建造,进

3、入布拉格城堡参观的入口。很多游记都以为这里就是旧皇宫,其实不是。新皇宫是布拉格城堡较近代的部分。始建于哈布斯堡家族鲁道夫二世时期,宫殿由四座连接起来的宫殿组成,有王座大厅、鲁道夫大厅、西班牙大厅。18世纪,奥地利特莱西娅女皇重建了目前的大厅,在许多宫殿的房间里收藏摆放了丰富的艺术品。这个用网罩遮挡的地方是一口水井,主要怕有人掉下去,所以罩起来了。圣十字小礼拜堂。这里也是收藏有无数伟大的艺术品的布拉格城堡画廊的入口。公元第九世纪时,布拉格的王子在伏尔塔瓦Vltava河西岸拜特申山上盖了一座城堡,此后,这里一直是布拉格王室的所在地。几个世纪以来,经过多次扩建,保留下来了很多雄伟建筑和历史文物。布拉

4、格城堡有多样化的建筑风格,从古代的罗马式地基,到战争期间的后现代风格,每个年代的风格都或多或少在城堡上留下了痕迹。城堡由圣维特教堂和大小宫殿组成,最初为波希米亚的皇室宫邸,远远望去,乳黄色的楼房,铁灰色的教堂,淡绿色的钟楼,白色的尖顶。这里有罗马式 、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等各个历史时代风格的建筑,功能类型包括教堂、王宫、画廊、大厅、塑像、喷泉等。其中,以文艺复兴时代建的晚期哥特式加冕大厅、安娜女皇娱乐厅、西班牙大厅最为有名。城堡内的主要参观点有圣维特大教堂、圣乔治大教堂、黄金巷和画廊。我们只去了圣维特大教堂和黄金巷,外观了圣乔治教堂,画廊没去,旧皇宫也没进去。我们在城堡的第一个景点是圣

5、维特大教堂。原来以为刚刚在英国看了那么多的教堂,在德累斯顿还看了圣母大教堂,怕审美疲劳会影响对圣维特大教堂的印象,其实多虑了。像这样的大教堂,它的光芒谁也挡不住。圣维塔大教堂历经3次扩建,公元929年的圣温塞斯拉斯圆形教堂,在公元1060年时扩建为长方形教堂,公元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建造,却一直到公元1929年才正式完工。圣维塔大教堂的几个参观重点包括20世纪的彩色玻璃窗、圣约翰之墓和圣温塞斯拉斯礼拜堂。从圣维特大教堂尖塔、尖拱顶和飞浮雕可以看出,哥特式教堂外观的三大特色它都具备,由于建筑年代过久,同时也融合了巴洛克、文艺复兴的风格。据说教堂的大门原来是朝南方向的金色大门,门上有查理大帝与4

6、位主要建筑师的半身浮雕,现在已经封闭,现在进入教堂是由西边的侧门。教堂内典雅宽广,西门上的艺术极品玫瑰之窗,将光影抚弄得迷离游移,这里的尊贵气氛被表现得相当完美,教堂内部以彩色玻璃窗与拱廊营造气氛,圣殿内侧里圣约翰之墓是1930年时巴洛克建筑师艾拉许运用20吨银打造,并装饰以众多浮雕木刻的华丽之墓,据说他的圣骨迄今仍未腐烂。再往前走则是圣温萨斯拉(Kaple sv. Vaclava)祭堂,宝石磨光拼凑的图画墙、镶金光亮的哥德式金塔圣礼祭坛,件件都是艺术精品,让人大开眼界,教堂的地下室则为皇室陵墓,保存了查理四世和他的4位妻子、温斯拉夫国王、玛丽亚泰瑞莎女皇等的坟墓,此外这里还可发现10世纪最初

7、为圆形教堂的地基所在。圣维特大教堂是历代皇帝举行加冕典礼的场所,有“建筑之宝”的美誉,如今这里收藏有十四世纪神圣罗马帝国间波希米亚国王查理四世的纯金皇冠、金球及令牌,塔顶有文艺复兴式样的大钟。钟楼是俯瞰布拉格市景最美的地方,如果有足够的时间经过287级楼梯到达塔顶时,出现在你眼前的整个布拉格城令人屏息的百塔美景,将令你感到不虚此行。教堂大门上的铸铁画,内容都与布拉格城堡的主人有关。教堂四周都是名人的墓地,墓碑各具特色。圣约翰之墓是1930年时巴洛克建筑师艾拉许运用20吨银打造的,装饰以众多极其复杂的浮雕木刻,华盖有四个小天使牵引,圣约翰的站像下是棺椁,据说他的圣骨迄今仍未腐烂。下面是女神像承托

8、还有很多小的雕塑,全部用纯银装饰,非常华丽。他是1736年的反宗教改革者,因此葬在圣维特大教堂中,并以纯银华丽的装饰作为纪念。圣维特大教堂的彩色玻璃窗也是一大看点,除了它所反映的宗教故事外,玻璃的色彩和工艺都是一绝。旧皇宫入口。旧皇宫(Stary Kralovsky Palace)是以往波西米亚国王的住所。整个皇宫大致分为3层,入口一进去是挑高的维拉迪斯拉夫大厅,也是整个皇宫的重心,往上层的新领地大厅有许多早期书记的图像;下层有哥德式的查理四世宫殿,和仿罗马式宫殿大厅,大多数的房间在公元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毁坏,因此部分是后来重建的遗迹。黄金巷在圣乔治教堂与玩具博物馆之间,巷内多是宛如童话

9、故事般的小屋,被誉为布拉格最富有诗情画意的街道。黄金巷原本是仆人工匠的居住处,因为聚集不少为国王炼金的术士,因而被称为黄金巷。19世纪之后,这里逐渐变成贫民窟。20世纪中期经过重新规划,将原本的房舍改为小店家,现在每家商店内可看到不同种类的纪念品和手工艺品,例如16号的木制玩具、20号的锡制布拉格小士兵、21号的手绘衣服,19号的外观最有看头,是花木扶疏的可爱花园小屋。其中22号工作室最为著名,因为世界最著名的表现主义捷克作家卡夫卡曾经在此居住。1916年,当时还只是一个银行小职员的卡夫卡(FranzKafka)因为喜欢这里的环境,以每月20克朗租了门牌号为22的房间作为工作室,并在此默默完成

10、了当时不为人知的作品乡村医生和致科学院的报告。现在,这里成了一个书店;而门牌12号住的则是历史小说家玛兰纳。黄金巷是一条出售手工艺品的商业街,热闹程度与查理大桥不相上下,是布拉格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布拉格城堡出口处有一个很大的观景平台,视野特别好。从这个平台鸟瞰布拉格城区,特别壮参观完城堡后,我们徒步下山去老城。下山途中,路边有不少卖水彩画的,内容几乎包括了布拉格所有著名的景区。从布拉格城堡由此下山,穿过小城,跨过查理桥,即可到达布拉格老城。这段路一点都不短,但具有浓郁的波西米亚风情,很喜欢,只不过时间太赶,没有时间停下脚步稍微品品。遗憾水彩画可能是布拉格街头的一大特色,内容基本上是布拉格的标志

11、性建筑,好像以查理大桥为背景的最多。这些水彩画价格都不是很高,我们买了一张,只花了几十元人民币。作为纪念品,感觉特别值,也很有意义。当然啦,最有意思的是讨价还价,鸡同鸭讲,根本不是同一个语境,还是手指头和计算器好用。带有巴洛克浮雕的哥特式门楼。在查理大桥上远眺的布拉格城堡,白色的塔尖是圣乔治教堂。游览了查理大桥后,我们先到自鸣钟附近的中餐馆吃午餐,然后开始布拉格老城中心的游览。由于广场上的人太多,导游介绍了一下老城广场上的几个景点后就让大家解散,自由参观。这种方式正好是我们所需要的。和大家分手后,我们先到自鸣钟尖塔隔壁市政厅大楼里的旅游信息中心找布拉格地图,很方便就找到了。请工作人员把东南西北

12、和比较重要的景点在地图上标清楚以后,我们开始了在老城广场的游览。我们的游览原则是,只要可以进去的著名景点,即使要花门票钱也一定要进去,特别是自鸣钟楼顶。在城堡里圣维特教堂没有上顶已经遗憾了半天,在老城广场说什么也不想留遗憾。布拉格老城广场是11至12世纪中欧贸易最重要的集市之一,也与国家命运的历史政治事件密切相关。布拉格老城广场很早就是热炒的“CBD”商圈,欧洲各地的富商们在老城广场周围修建了很多精美绝伦的巴洛克式豪宅。虽然同为巴洛克式,但建筑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异。橙色的屋顶配淡雅的外墙,根据资金实力的不同,选择壁画式或立体雕塑式的外墙装饰,大教堂的建设风格也随之改变,教堂后殿建起了圣约翰内波穆

13、克的巨型坟墓,上方盘旋的天使深情地守护着重达两吨的绝美巴洛克白银建筑。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杨.胡斯(Jan Hus)塑像。胡斯对于欧洲宗教的影响非常深远,被马丁路德视为宗教改革的精神领袖,胡斯因为反对教宗发行腐败的赎罪券,及翻译捷克文圣经,在40岁的壮年被送进了熊熊的烈焰。500年后,在焚烧胡斯的原址上建起了他的塑像,1915年正式落成揭幕。大家都说,到了布拉格,在老城广场听听自鸣钟报时的声音是一个必须的节目,我们也不能免俗,怕人多没地方,就一直等在钟楼的下面,直到那个美妙的时刻到来。随着自鸣钟的钟声,所有的游客都被感染了,大家大声鼓掌,都很享受那个特殊的时刻。建于1410年的钟楼外墙墙皮因年

14、代久远已部分剥落,但它却以精美别致的自鸣钟而闻名于世。凡是到布拉格的游人,总要前往老城广场观赏这座古老的钟楼,路经钟楼的布拉格市民也常常停下来校对自己的手表。每到整点,钟上的窗门便自动打开,钟声齐鸣,12个圣像如走马灯似地一一在窗口出现,向人们鞠躬。这个复杂而又奇妙的自鸣钟,是15世纪中期由一位钳工用锤子、钳子、锉刀等工具建造的,至今走时准确,成为人们观赏的一件珍品,非常神奇。从自鸣钟塔楼顶上俯瞰布拉格老城。布拉格老城广场的味道总令人感到闲适、逍遥,自在,觉得充满着自由气氛,很有生活气息。特别想在广场上随便找个露天的咖啡吧要一杯扎啤(最好是黑啤),好好享受这下午时光,可惜,还得练脚力,我们在布

15、拉格仅有一天时间,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去看看。老城广场四周全是历史悠久的建筑物,感觉就像在博物馆里面,边享受捷克的美味啤酒,边享受捷克的悠久历史,人不知不觉就会陶醉在这个气氛里。布拉格有两个火药塔,一个在城堡内,导游没带我们去,这个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错过的。这座65米高的塔建于1475年,是为了保卫老城区而建造的城墙上的一个城门,在17世纪曾经被用作火药库,高塔也因此而得名。现在这里成为一座小型的博物馆向游客开放,展览的内容主要是高塔建筑,各式各样的高塔建筑模型与图片一览无遗。登上塔顶,布拉格旧城与新城的美景一览无遗。登塔是要付费的,因为担心上上下下再看看里面的展览可能没法按时回到老城广场,所以放

16、弃了登塔。后来发现多虑了,我们按时回到集合点的时候一个人都没有,连导游都没影,晚了至少半个小时才有人回来。郁闷!这个火药塔也曾经是11世纪与建旧城时的13座城门之一,是当时市议会送给国王的加冕礼物。它的特点是因为有丰富精美的雕饰,而并非典型以防御工事为主要功能的城门。17世纪的时候开始成为存放军火的地方,因而被称之为火药塔。说一句露丑的话,暴走布拉格的收获是傻人有傻福换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旅游信息中心给的简图是真正的简图,除了火车站看那几条线就知道外,其他地方就只有火药塔了,火药塔是因为高,一眼就看见了。其他国家歌剧院、博物馆,特别是瓦茨拉夫广场完全是误打误撞去的。后来一问,我们一个团的人

17、没有一个离开了老城广场,羡慕我们都块流口水了。不过,布拉格街上的标志牌大多数是捷克语,真的不认识。好在我是出了名的“GPS”,方向感特别好,几乎没有走错过,节约了很多时间。到了瓦茨拉夫广场大道,我们又往两侧的街道里面转了一下,发现街道整洁,建筑都是精品。瓦茨拉夫广场(Vaclavske namesti)又称布拉格广场,最早是查理四世建立布拉格新城时所规划的三大市场之一,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变迁,这里渐渐地变成了人民表达对社会发展不满的论坛,这广场见证了多次捷克人民抗议政府的示威游行,也记载了人民保卫祖国独立、抗议侵略的历史事件,这广场已经被赋予了一些独特的意义。庆祝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布拉格之

18、春和天鹅绒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这里。这条广场大街被誉称为布拉格的“香榭里舍大道”,街道两旁有许多二十世纪初建造的高雅古典建筑,各式商店林立,严然也成为全市最繁华的商业区。我对老公说,下次一定自由行的时候重访布拉格,一定要在这里住上一个星期。在城堡山上看日出日落,看这美轮美奂的千塔之城;在伏尔塔瓦河边找家咖啡馆,嘬着永远不会腻味的卡普奇诺,看船只穿梭往来;在老城广场边上的酒吧里要一瓶当地出产的啤酒(管它什么品牌),体味一下往日波西米亚人的生活品味。惬意,浪漫,闲散,慵懒?巴车又开行了大概半个小时才到了克鲁姆洛夫小镇的停车场,这与导游说的两地相隔8公里相去甚远。刚从大巴下车,小镇的特殊风情便

19、扑面而来。一条条幽深的石砌小道,一幢幢低矮精美的住宅,式样多姿多彩的门窗装饰,大家都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急切地想看到小镇与众不同的精髓。已经是午餐时间,我们必须先去小镇中心广场的一个中国餐馆吃午餐。没想到的是,这个中餐馆的名称叫上海饭店。从村口已经可以远看到城堡上的塔。小镇游览的第一站,克鲁姆洛夫城堡。我们前后上了两次城堡,第一次是跟导游上去的,因为他急于完成任务,只带着大家匆匆忙忙的走马观花走了一遍,每一个地方几乎都没有给一点停留时间,哪怕是最佳拍照地点(城堡上可以俯瞰全小镇,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拍全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城堡的内部被辟为博物馆,无论是上塔还是参观都要付费,导游没买票,说

20、我们的费用不包括入内参观,所以就只能在外面看看。因此,导游宣布自由活动后,我和先生再次上山买票上了塔,也参观了博物馆。其实上塔的费用很低,只要2.5个克朗,博物馆好像是10个克朗,但个人感觉绝对值得上塔和进去参观。入城堡的大门。克鲁姆洛夫城堡是波希米亚地区仅次于布拉格城堡的第二大规模的城堡,城堡建于13世纪,此后又经过多次扩建成为了一个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巧妙融合在一起的大型建筑群。这座东西走向的城堡中最古老的部分叫做“赫拉德克”,就是穿过红门进入的第一个庭院之后可以看到有塔的那个建筑。整个城堡共有五个庭园,第四和第五中庭之间是一座桥,过了桥就是一个宽阔的庭院。庭院的后面是一个花园。城堡中有一个

21、完好保存至今的巴洛克式剧场以及一些原始的布景和道具。考虑到其年代久远,一年只在该剧场上演一次歌剧,主要是巴洛克时期的剧目。从外表看,除了觉得城堡居高临下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古老厚重的气质外,很难感觉到古代王室的华丽和精致。从城堡上下来,我们开始了小镇的漫游,方向基本上是逆时针方向。从木桥开始走到了能看到城堡全景的铁桥和水车,然后继续向前走到了圣维特教堂,直到我们来时可以通行汽车的石桥折返,最后沿着某条看上去比较静谧的石板路回到市政广场。下面的照片完全是按照行走路线上传的。克鲁姆洛夫小镇就是伏尔塔瓦环绕的一个孤岛,形状很像个勺。勺把最窄处是座桥,估计古代的时候这样的建城方式是为了防御。勺把左边近河的

22、一排建筑都是博物馆,以及圣维特教堂从这里才能看出来城堡的第四和第五进院之间是靠如此高的跨越两个壕沟的石桥连接的,石桥也是除了圆塔之外第二个最佳观赏克鲁姆洛夫小镇的地方。这里的游客很多,长枪短炮,场面壮观。可惜天气不给力,再好的地方也拍不到好照片。按照导游约定的时间我们准时回到了中心广场,一个人都没有,这就是参加旅行团最让人无语的事情。等大家聚齐了以后导游带大家去小镇上的另外一家中国餐馆“北京饭店”吃晚餐。跟着导游走到以后才发现,我们刚才就已经到了那个地方,只是导游故意语焉不详不告诉我们晚上在哪里用餐,真够坑人的,早知道还会到这儿,我们刚才就会去岛的另外一边。这样一折腾,我们不仅重复走了这段路,

23、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没能去成另外一半小镇。吃完晚餐,我们又重复刚才的路从城堡下面的铁桥上车离开。就这条路来来回回走了三趟,这导游到底什么居心?LZ,上周刚去完CK,城堡登塔和博物馆的联票应该是130克朗一个人,分着买登塔50克朗,博物馆100克朗,您说的2.5克朗肯定是记错了,要不就是当时付的欧元?导游给大家讲,在珠宝店里看展品的时候千万不要走到柜台收银的那面,尽管它是开放的,很容易出问题,而我们团里犯此大忌的正好是领队。布拉迪斯拉发(斯洛伐克语:Bratislava)是斯洛伐克最大的城市,人口大约46万。它是斯洛伐克共和国的政治中心,是总统府、国会、政府所在地,也是文化中心,这里有大学,博物馆

24、和歌剧院。布拉迪斯拉发位于小喀尔巴阡山麓,多瑙河畔,正好处于斯洛伐克、奥地利和匈牙利的交界处,西距维也纳仅有60公里,搭电气火车去维也纳,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布拉迪斯拉发在历史上曾经长期使用德语名称普莱斯堡(Pressburg),而且曾经受到日耳曼、捷克、匈牙利、犹太和斯洛伐克等各种民族的强烈影响。 从1536年到1783年,该市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匈牙利王国的首都。布拉迪斯拉发拥有许多斯洛伐克人、匈牙利人和德意志的历史人物,19世纪的斯洛伐克民族运动也以此为基地这是布拉迪斯拉发比较标志性的建筑,圣马丁大教堂,修建于14世纪,历史上11位君主(10位国王和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王)在这里加冕。就在中

25、国餐馆的对面。都说斯洛伐克经济不好,老百姓在申根国家中算穷兄弟,可它使用欧元,而且满大街都是汽车。我们在布拉迪斯拉发的第一个游览项目是布拉迪斯拉发城堡。布拉迪斯拉发城堡位于多瑙河岸边的一座丘陵上,是座四四方方的建筑。布拉迪斯拉发城堡最初是古罗马城堡,如今最古老的部分于公元13世纪重建,新的部分则是玛丽亚特瑞莎为她最最心爱的女儿Christina建造的。在土耳其人占领布达佩斯期间这里是匈牙利王室的避居地。城堡曾经在1811年的火灾中被焚毁,在20世纪50年代完成了重建。现在,城堡内设有历史博物馆(Historick mzeum)和音乐博物馆值得参观,可惜我们上去的时候已经关门了。而最值得推荐的是

26、由于城堡所在的地势较高,可以在建筑主体外围的丘陵上俯瞰多瑙河以及整座城市虽然同处在多瑙河边,但与其他多瑙河边的国家相比,布拉迪斯拉发确实要差很多。当然,我们只去了它的旧城,不知道新城的发展怎么样,可能会以偏概全。流经布拉迪斯拉发的多瑙河将该城分为两个部分,新城和旧城,连接新城和旧城的,是一座叫做新桥的跨河大桥。从城堡到老城,是导游带着大家腿儿着去的,由此可以想见城堡与老城相距不远。实际上也是如此,在老城的任何一条街上抬头一望,城堡便矗立在远处的山上。与其他欧洲大国首都的车水马龙和熙熙攘攘的人流相比,布拉迪斯拉发就安静和冷清了很多。建筑物体量也要小很多,但街边的雕塑不少。老城窄窄的街道两边一家

27、接一家的餐馆和咖啡馆,让人感觉非常温馨和生活化,坐下来喝杯咖啡,看看老城,也很不错。我在老城的行走路线是先跟着导游到了老城中心广场,解散自由活动后回到国家歌剧院门外的广场,沿着歌剧院正对着的步行街走到了头,旁边有美国大使馆,戒备森严,没敢拍照片。步行街的尽头就是新桥,我们专门上了新桥,想近距离接触多瑙河,走到了桥的中央又回来了,实在太远了,这桥可能有一公里多。没过桥就去了圣马丁教堂,这个教堂是皇家加冕的地方,可惜已经关门了,没能进去。遗憾!从马丁教堂右拐重新往老城中央广场走,沿途都是很窄的老街,石板路,人少,幽静,感觉特别好。其中有一条街上有很多使馆,也许是国家太小,使馆级别也低,还有一个门洞

28、里面好几个使馆的,当然,都是小国家。一通乱转,居然歪打正着到了政府大楼外的小广场。其实离中央广场很近,只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当地卖的温泉杯来接水,主要是它有一个较高的嘴,这样水喝到嘴里不会被烫。这些细节导游应该介绍给大家。奥地利也挺好,但我个人认为,捷克不曾被战争破坏,更原汁原味的保留了古都的风貌。好,随便说说而已。你去过那么多国家,只要坚持锻炼,经常旅游,愉悦心情,即便60岁退休也还是年轻的。在欧洲80岁开外的人还什么都能干呢!布达佩斯的时候,天终于晴了。我们的大巴穿过多瑙河上的大桥由多瑙河西边的布达到东边的佩斯,看着街道两边虽然倍显老旧但无法掩盖其精湛的建筑艺术的建筑时,不得不承认,布

29、达佩斯不愧为一个建筑艺术博物馆,每一栋建筑都别具一格,都充满了建筑艺术的智慧。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重游布达佩斯,住上一星期,一条街一条街慢慢欣赏。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有“多瑙明珠”的美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珍贵的世界遗产之一。布达和佩斯原来是两个独立的城市,多瑙河西岸是布达,东岸是佩斯,两座城市隔河相对。后经几个世纪的扩建,两城逐渐接近,于1873年合为一座城市,称为布达佩斯。我们在布达佩斯的第一站不是最热的城堡山,而是英雄广场。英雄广场位于多瑙河东岸的佩斯,匈牙利人民为庆祝建国1000周年建立了英雄广场,并在广场中心竖起了一座千年纪念碑。广场完工于1896年,千年纪念碑顶端有一位加百利天

30、使,天使手捧伊斯特万国王加冕时的王冠,象征着匈牙利由此转为基督教国家。纪念碑的下端是七个骑在马上的游牧部落首领,正是他们在896年带领马扎尔民族在这里定居,最前面的是阿尔巴德。广场后方的对称柱廊建筑上有十四位雕像,他们分别是匈牙利从开国元勋到1848年革命期间的,对国家有重要贡献的国王、领袖及历史名人。两侧分别是美术博物馆(Szpmvszeti Mzeum)和现代美术馆。加百利天使手捧伊斯特万国王加冕时的王冠,象征着匈牙利由此转为基督教国家。七个骑在马上的是游牧部落首领,正是他们在896年带领马扎尔民族在这里定居,最前面的是阿尔巴德。对称的柱廊建筑上有十四位雕像,他们分别是匈牙利从开国元勋到1

31、848年革命期间对国家有重要贡献的国王、领袖及历史名人英雄广场的面积很大。英雄广场正对着的就是著名的安德拉什大街(Andrssy t),又叫阳光大道。被誉为布达佩斯的小香街(意思是像巴黎的香榭丽大街),欧洲大陆上第一条地铁M1黄铁就绵延在这条马路下方。英雄广场的后面是城市公园。布达佩斯最大的塞切尼温泉池和农业博物馆也在那里。和其他旅行团不一样,我们没去国会大厦,但去了塞切尼温泉浴池和农业博物馆,只是在外面看了看,没进去在去农业博物馆的路上碰到很多在城市公园里摆地摊卖手绣工艺品的大妈,如果不是她们的要价太离谱,真的很想表示一下。当然,还是有点怀疑到底是不是手绣的。匈牙利农业博物馆被称为布达佩斯七

32、大著名建筑之一。它掩隐在林木繁茂的城市公园内,远远望去,犹如童话中的城堡,若隐若现。城堡的四周有湖和护堡河,河上有栈桥,栈桥后面是大理石的弧形城堡门。走进城堡,一幢幢罗馬式、哥德式、巴洛伐克,及文艺复兴等不同风格的建筑映入眼帘,更加加深了对布达佩斯无尽的联想。昔日的匈牙利帝国,好生了得,这城堡中一定曾经住着一位白雪公主。这座城堡建造于1896年至1908年,由当时的著名设计师Ignc Alpr完成。当时并不是要建城堡,只是建筑风格参考了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城堡的样式,外观类似城堡而已,所以又称之为Vajdahunyad 城堡(非英文,不知何意)。在建造初期的1896年,完全是由木材搭建的,用

33、于匈牙利千禧年庆祝活动的展览。以后,又用石头和砖瓦结构重建。如今,已成为欧洲最大的城堡农业博物馆。12世纪贝拉三世的塑像。贝拉三世曾依据传说著成了第一部匈牙利历史书。据说,雕像贝拉三世手中的笔,是只神奇的笔,抚摸过的人,可以获得好运,可以文笔通畅,可以金榜题名,可以官运亨通。因此,在他的铜像前,游客们会趋之若鹜,握着那只铜笔合影留念。在城市公园的东北角,是布达佩斯最大的温泉池 塞切尼。据说里面有三个露天温泉池,以及无数非常奢华考究的单间温泉池。布达佩斯还是一个著名的温泉城也是这次到访才知道的。一个到布达佩斯的游客,城堡山上的马加什教堂和渔人堡是肯定要去的。布达佩斯的晴天可真给力啊,这是到了东欧

34、以后的第三个晴天,难得!与渔人堡相邻的马加什教堂属哥特式建筑,公元1255至1269年由当时的国王贝拉四世(玛尔吉特公主的父亲)所建。教堂原本是布达圣母教会,15世纪时,国王马加什在南侧建了一座尖塔钟楼,并将整个教堂命名为马加什教堂。后来,历代匈牙利王的加冕仪式皆在此举行,故又有“加冕教堂”之称。在16世纪土耳其占领期间,改为回教寺院,经历改朝换代的时代变迁,成为最具特色的教堂之一。我们没有进去,据说教堂里有大量的彩绘玻璃和壁画,在装饰华丽的石棺之中安息着国王贝拉三世及王后。教堂完成于1874至1896年,但一直在修缮,我们去的时候局部仍然在修缮之中。这座两层的白色建筑群,建于1901年至19

35、03年,由著名建筑师舒勒克所建。它融合了新哥特、新罗马式以及匈牙利当地特色的建筑风格,面朝多瑙河和国会大厦;与国会大厦和歌剧院齐名,被评为匈牙利令人印象最深的杰出建筑群。中世纪时,这里的渔民负责保卫这一段城墙,渔人堡由此得名。建筑群里的七座堡头,代表896年七个马扎尔部落首领带领马扎尔民族定居喀尔巴阡盆地。渔人堡和马加什教堂的中间有一个座圣伊斯特万的铜绿雕像。原先的渔人堡是不收费的,出入自由,现在二层要收费了,可能跟中国学的。教堂外广场上矗立着一个纪念柱,那是18世纪这里居民,为了纪念当时一种瘟疫黑死病的消除而设立的,回来后在网上查了一下,这个火车站非常有名,特别是它的主体建筑和建筑物上的装饰。我们去的时候正好在进行外部整修,正面照片不好看。路面挖开了,还有脚手架。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