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山锦绣阳光花园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896729 上传时间:2025-03-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锦绣阳光花园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山锦绣阳光花园外脚手架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锦绣阳光花园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外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工程简况 1、工程简况 1.1工程名称:锦绣阳光花园第二期工程。 1.    2建设单位:中山市锦绣大地房地产有限公司。 1.    3设计单位:广州市番禺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1.4监理单位:广州市番禺区百业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1.5施工单位:广东省化州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1.6工程地址:该工程位于中山市坦洲镇环市北路与界狮北路交汇处。 1.7建筑规模:本工程为住宅小区,规划用地面积24070.88M2,建筑占地面积9056.56M2,建筑密度37.62%,总建筑面积66967.96M2,容积率2.42,绿化面积5221.96M2。本期工程共有5座22梯,其中1、2座是面临公路,有商铺和夹层的6层建筑,首层层高5.6米,其它层层高3米, 檐口高度22.05米; 3座是六层建筑,首层全部架空作车库,层高2.7米,其它层高3米, 檐口高度20.1米。4~5座是11层建筑, 首层全部架空作车库,层高2.7米,其它层高3米,檐口高度37.2米。 1.8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2、现场条件     本工程位于中山市坦洲镇环市北路与界狮北路交汇处,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建设单位已完成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工作,并提供建筑物定位控制点、临时施工用电、临时施工用水接驳口。 二、搭设概述 采用48*3.5钢管脚手架,搭设双排脚手架。为了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外脚手架全部用安全网围闭,并从第三层开始搭设安全斜挡板,每增三层搭一道斜安全挡板。 三、使用材料要求 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斜杆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钢管。立杆、大横杆和斜杆的钢管长度为4~6.5m,小横杆的钢管长度为2.1~2.3m。扣件、底座及其附件铸铁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疏松、砂眼或其他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并应将影响外观质量的粘砂、烧冒口残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消除干净;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 48*3.5钢管的截面特性如下表: 外径d(mm)    壁厚t(mm)    截面积A(cm2)    惯性矩I(cm4)    截面模量W(cm3)    回转半径i(cm)    每米长质量(kg/m) 48    3.5    4.89    12.19    5.08    1.58    3.84 四、搭设参数   1、第1、2、3座工程搭设参数 项目名称    数值(m) 立杆离墙面的距离    0.4 小横杆里端离墙面的距离    0.15 小横杆外端伸出大横杆外的长度    0.2 内外立杆横距    0.6 立杆纵距    1.9 大横杆间距    1.8 第一步架高    1.8 小横杆间距    1.9 15~18m高度段内铺板层和作业层的限制    铺板不多于六层。作业不超过二层 不铺板时,小横杆的部分拆除       每步保留、相间抽拆,上下两步错开,抽拆后的距离不大于1.5 剪刀撑       沿脚手架纵向两端和转角处起,每隔7~9根立杆设一组,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 60。,并沿全高度布置 与结构拉结       每层设置,垂直距离不大于4米,水平距离不大于6米,且在高度段的分界面上必须设置 水平斜拉杆    设置在与联墙杆相同的水平面上 护身栏杆和挡脚板    设置在作业层,栏杆高1米,挡脚板高0.4 杆件对接或搭接位置     上下或左右错开,设置在不同的(步架和纵向)网格内   2、第4、5座工程搭设参数 项目名称    数值(m) 立杆离墙面的距离    0.4 小横杆里端离墙面的距离    0.15 小横杆外端伸出大横杆外的长度    0.2 内外立杆横距    0.6 立杆纵距    1.5 大横杆间距    1.8 第一步架高    1.8 小横杆间距    1.5 15~18m高度段内铺板层和作业层的限制    铺板不多于六层。作业不超过二层 不铺板时,小横杆的部分拆除       每步保留、相间抽拆,上下两步错开,抽拆后的距离不大于1.5 剪刀撑       沿脚手架纵向两端和转角处起,每隔7~9根立杆设一组,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 60。,并沿全高度布置 与结构拉结       每层设置,垂直距离不大于4米,水平距离不大于6米,且在高度段的分界面上必须设置 水平斜拉杆    设置在与联墙杆相同的水平面上 护身栏杆和挡脚板    设置在作业层,栏杆高1米,挡脚板高0.4 杆件对接或搭接位置     上下或左右错开,设置在不同的(步架和纵向)网格内 五、施工程序: 摆放扫地杆(贴近地面的大横杆)---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或扫地杆扣紧---安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第二步大横杆---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在装设两道连墙杆后可拆除)---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连墙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 六、搭设方法和技术措施 a)    脚手架基础: 采用道木支垫;垫木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安放底座时应拉线和拉尺, 按规定间距尺寸摆放后加以固定。 b)    立杆:相邻立杆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步距内,与相近大横杆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三分之一。立杆与大横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设置或遗漏。 c)    大横杆、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与相近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三分之一。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该片脚手架总长度的1/300,且不大于5cm。相邻步架的大横杆应错开在立杆的里侧和外侧。 d)    小横杆:贴近立杆布置,搭于大横杆之上并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相邻立杆之间根据需要加设1根或2根。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拆除贴近立杆的小横杆。 e)    剪刀撑:沿脚手架两端和转角处起,每7~9根立杆设一道,且每片架子不少于三道。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在相邻两排剪刀撑之间,每隔10~15m高加设一组长剪刀撑。剪刀撑的斜杆除两端用旋转扣件与脚手架的立杆或大横杆扣紧外,在其中间增加2~4个扣结点。 f)    连墙杆:每层都要设置,垂直距离不大于4m,连墙杆一般设置在框架梁或楼板附近等具有较好抗水平力作用的结构部位,其水平距离为4.5~6m,即3~4根立杆设一点。 g)    水平斜拉杆,设置在连墙杆的步架平面内,以加强脚手的横向刚度。 h)    护栏和挡脚板,在铺脚手板的操作层上必须设护栏和挡脚板。栏杆高度0.8~1m。挡脚板亦可用加设一道低栏杆代替。 i)    开口朝向:用于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开口应朝架子内侧,螺栓向上,避免开口朝上,以防雨水进入。 j)    斜道 j.1搭设之字形斜道,转弯处设休息平台。 j.2附设于脚手架外侧的斜道,可用脚手架的外立杆兼作斜道里排立柱,斜道内立柱应加密,纵距缩小。 j.3人行斜道坡度宜为1:3,宽度不小于1m;运料斜道坡度宜为1:6,宽度不小于1.5m。平台面积不小于3m2。 j.4斜道两侧及转角平台外围应设防护栏杆和挡脚板。 j.5斜道两侧及平台外侧应设剪刀撑。沿斜道纵向每隔6~7根立杆设一道抛撑,高度超过7m,可交抛撑附设于脚手架外侧,同时应适当加密脚手架的连墙点。 j.6斜横杆间距300mm,靠边的斜横杆与立杆绑扎,中间的斜横杆与小横杆绑扎。 j.7斜道脚手板顺铺时,脚手板直接铺在小横杆上,小横杆绑扎在斜横杆上,间距不大于1m,脚手板接头处应设双根小横杆,搭接长度不小于400mm,斜道脚手板横铺或铺竹笆及木,钢筋网预制脚手板时,脚手板平在斜横杆上,斜横杆绑扎在小横杆上,斜横杆的水平距离应小于200mm。斜道脚手板上每隔300mm设置一道防滑条。 七、1、2、3座工程脚手架计算: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23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1.90米,立杆的横距0.60米,立杆的步距1.8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3.5钢管,连墙件采用1步2跨,竖向间距1.8米,水平间距3.8米。     施工均布荷载为2kN/m2,同时施工2层,脚手板共铺设4层。   (一)、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76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0.600/3=0.07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0.600/3=0.4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376+1.2×0.070=0.129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0.40=0.56kN/m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矩为     M1=(0.08×0.129+0.10×0.56)×1.9002=0.239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矩为     M2=-(0.10×0.129+0.117×0.56)×1.9002=-0.283kN.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0.283×106/5080=55.709N/mm2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标准值q1=0.0376+0.070=0.108kN/m     活荷载标准值q2=0.40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0.108+0.990×0.40)×1900.04/(100×2.06×105×121900)=2.435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9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 二)、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76×1.900=0.071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0.600×1.900/3=0.133kN         活荷载标准值 Q=2×0.6×1.900/3=0.76kN         荷载的计算值 P=1.2×0.071+1.2×0.133+1.4×0.76=1.309kN                           小横杆计算简图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1.2×0.0376)×0.6002/8+1.309×0.600/3=0.264kN.m       =0.264×106/5080=51.97N/mm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V1=5.0×0.0376×600.004/(384×2.060×105×121900)=0.0026mm     集中荷载标准值P=0.071+0.133+0.76=0.964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V2=964×600.0×(3×600.02-4×600.02/9)/(72×2.06×105×121900)=0.294mm     最大挠度和     V=V1+V2=0.297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1.荷载值计算     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76×0.600=0.023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0.600×1.900/2=0.1995kN         活荷载标准值 Q=2×0.600×1.900/2=1.14kN         荷载的计算值 R=1.2×0.023+1.2×0.1995+1.4×1.14=1.863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     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四)、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本例为0.14         NG1 = 0.14×23=3.22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本例采用木脚手板,标准值为0.35         NG2 = 0.350×4×1.900×(0.600+0.300)/2=1.197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本例采用栏杆、木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4         NG3 = 0.140×1.900×4/2=0.532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0.005         NG4 = 0.005×1.900×23=0.219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NG4 = 5.168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2×1.900×0.600/2=2.28kN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0 ——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W0 = 0.300         Uz ——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Uz = 0.840         Us —— 风荷载体型系数:Us = 1.200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k = 0.7×0.300×0.840×1.200 = 0.212kN/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0.85×1.4NQ=1.2×5.168+0.85×1.4×2.28=8.915 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1.2×5.168+1.4×2.28=9.394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 = 0.85×1.4Wklah2/10=0.85×1.4×0.212×1.9×1.82/10=0.155kN.m     其中 Wk —— 风荷载基本风压值(kN/m2);         la —— 立杆的纵距 (m);         h —— 立杆的步距 (m)。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9.394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0.174;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cm;        l0 —— 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0 = kuh 确定,l0=1.155×1.55×1.8=3.222m;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 ——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1.55;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经计算得到   = 110.406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8.915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0.174;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cm;        l0 —— 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0 = kuh 确定,l0=1.155×1.55×1.8=3.222m;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 ——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1.55;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        MW ——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MW = 0.155kN.m;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经计算得到   = 135.288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六)、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其中 NG2K ——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 = 1.948kN;        NQ —— 活荷载标准值,NQ = 2.28kN;        gk ——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k = 0.14kN/m;     经计算得到,不考虑风荷载时,按照稳定性计算的搭设高度 Hs = 23米。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其中 NG2K ——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 = 1.948kN;        NQ —— 活荷载标准值,NQ = 2.28kN;        gk ——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k = 0.14kN/m;        Mwk ——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Mwk = 0.13kN.m;     经计算得到,考虑风荷载时,按照稳定性计算的搭设高度 Hs = 23.03米。满足要求。   (七)、连墙件的计算:     连墙件的轴向力计算值应按照下式计算:                 Nl = Nlw + No     其中 Nlw ——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应按照下式计算:                 Nlw = 1.4 × wk × Aw         wk —— 风荷载基本风压值,wk = 0.212kN/m2;         Aw —— 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Aw = 1.8×3.8 = 6.84m2;         No ——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No = 5.000     经计算得到 Nlw = 2.03kN,连墙件轴向力计算值 Nl = 7.03kN     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Nf = A[f]     其中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i=40.00/1.58的结果查表得到 =0.933;         A = 4.89cm2;[f] = 205.00N/mm2。     经过计算得到 Nf = 93.53kN     Nf>Nl,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连墙件采用扣件与墙体连接。     经过计算得到 Nl = 7.03kN小于扣件的抗滑力8.0kN,满足要求!                     连墙件扣件连接示意图   (八)、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 ≤ fg     其中 p ——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N/mm2),p = N/A;p = 37.58         N ——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kN);N = 9.394         A —— 基础底面面积 (m2);A = 0.25         fg ——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N/mm2);fg = 85.00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fg = kc × fgk     其中 kc ——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 = 0.50         fgk ——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 = 170.00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满足要求! 八、4、5座工程脚手架计算: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38.2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60米,立杆的步距1.8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3.5钢管,连墙件采用1步2跨,竖向间距1.8米,水平间距3米。     施工均布荷载为2kN/m2,同时施工2层,脚手板共铺设4层。   (一)、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76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0.600/3=0.07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0.600/3=0.4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376+1.2×0.070=0.129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0.40=0.56kN/m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矩为     M1=(0.08×0.129+0.10×0.56)×1.5002=0.149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矩为     M2=-(0.10×0.129+0.117×0.56)×1.5002=-0.176kN.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0.176×106/5080=34.646N/mm2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标准值q1=0.0376+0.070=0.108kN/m     活荷载标准值q2=0.40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0.677×0.108+0.990×0.40)×1500.04/(100×2.06×105×121900)=0.946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9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 二)、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76×1.500=0.0564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0.600×1.500/3=0.105kN         活荷载标准值 Q=2×0.6×1.500/3=0.6kN         荷载的计算值 P=1.2×0.0564+1.2×0.105+1.4×0.6=1.034kN                           小横杆计算简图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1.2×0.0376)×0.6002/8+1.034×0.600/3=0.209kN.m       =0.209×106/5080=41.142N/mm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V1=5.0×0.0376×600.004/(384×2.060×105×121900)=0.0026mm     集中荷载标准值P=0.056+0.105+0.6=0.761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V2=761×600.0×(3×600.02-4×600.02/9)/(72×2.06×105×121900)=0.232mm     最大挠度和     V=V1+V2=0.235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1.荷载值计算     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76×0.600=0.023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0.600×1.500/2=0.158kN         活荷载标准值 Q=2×0.600×1.500/2=0.9kN         荷载的计算值 R=1.2×0.023+1.2×0.158+1.4×0.9=1.477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     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四)、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本例为0.1248         NG1 = 0.125×38.2=4.775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本例采用木脚手板,标准值为0.35         NG2 = 0.350×4×1.500×(0.600+0.300)/2=0.945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本例采用栏杆、木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4         NG3 = 0.140×1.500×4/2=0.42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0.005         NG4 = 0.005×1.500×38.2=0.287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NG4 = 6.427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2×1.500×0.600/2=1.8kN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0 ——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W0 = 0.300         Uz ——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Uz = 0.840         Us —— 风荷载体型系数:Us = 1.200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k = 0.7×0.300×0.840×1.200 = 0.212kN/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0.85×1.4NQ=1.2×6.427+0.85×1.4×1.8=9.854 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1.2×6.427+1.4×1.8=10.232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 = 0.85×1.4Wklah2/10=0.85×1.4×0.212×1.5×1.82/10=0.123kN.m     其中 Wk —— 风荷载基本风压值(kN/m2);         la —— 立杆的纵距 (m);         h —— 立杆的步距 (m)。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0.232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0.174;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cm;        l0 —— 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0 = kuh 确定,l0=1.155×1.55×1.8=3.222m;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 ——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1.55;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经计算得到   = 120.255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9.854kN;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0.174;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cm;        l0 —— 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0 = kuh 确定,l0=1.155×1.55×1.8=3.222m;        k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 ——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1.55;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A=4.89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cm3;        MW ——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MW = 0.123kN.m;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经计算得到   = 140.025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六)、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其中 NG2K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