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公路改造工程都匀段路基高填方施工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893231 上传时间:2025-03-0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4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改造工程都匀段路基高填方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公路改造工程都匀段路基高填方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道G210都匀小围寨至深河桥公路改造工程都匀段 路基高填方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述 1 第二章 编制依据 2 第三章 施工准备 2 一、人员组织 2 二、技术准备 2 三、试验准备 3 四、主要机械设备 3 五、机械设备管理 3 第四章 施工方案 4 一、施工准备 4 二、施工方法 5 第一节 高填方路堤填筑要求 6 第二节 路堤填料要求 8 1、石方填料要求 8 2、土石混填填料要求 9 第三节 路堤施工工艺 9 1、石方路堤填筑工艺 9 2、土石混填路堤施工工艺 11 第四节 质量要求 11 1、石方路堤 11 2、土石混填路堤 12 第五节 强夯施工 12 第六节 冲击碾压施工 14 冲击碾压施工工艺 15 (一)准备工作 15 (二)施工工艺流程 16 (三)注意事项 17 (四)人员及机械配备 18 第七节 压实度检测 19 第八节 高填方路堤的质量控制 20 第五章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3 第六章 进度保证措施 26 一、施工进度安排原则 26 二、计划工期保证措施 26 第七章 安全、文明施工 27 一、安全、文明施工 27 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27 第八章 环境保护措施 29 第九章 施工控制要点 30 一)、石方路堤 30 二)、土石混填路堤 33 三)、强夯施工要点 33 第一章 工程概述 国道G210都匀小围寨至深河桥公路改造工程2标(都匀段K14+309.139—K32+800),线路总体为南北走向,全长18.6公里,技术等级: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路面类型为柔性沥青路面,设计行车速度60km/h,设计荷载:公路-I级,路基宽度: 30米。国道G210都匀小围寨至深河桥公路改造工程(都匀境内)K14+309.139~K32+800段,土石方合计4682022.8m³(其中石方4087393m³,土方594629.8m³),填方1859144.6m³,浆砌片石、片石混凝土挡土墙151784.8 m³,桩基承台2177.7 m³,桩板墙7685.7m³,砼预制9718.4 m³,盖板涵(2.0米:539.18米 ,3.0米:502.36米,4.0米:365.67米)。高填方区:Yk15+555~Yk15+760、k21+830~k21+937、k23+090~23+350、k23+840~k24+110、k24+422~k24+650、k25+400~k25+530、k25+830~k25+910、k27+775~k27+900、k27+950~k28+150、k30+790~k30+894、k31+520~k31+590、k31+860~k31+910段,填方量为136万方,填方高度均≥10m以上。 填方高边坡路段一览表 序号 起讫桩号 处理长度 (m) 中桩最 大填高 边线最 大填高 处理措施 备注 1 YK15+535~YK15+715 180 12.7 22.7 分层冲击碾压+土工格栅+抗滑桩 高填陡坡路堤 2 K21+830~K21+937 107 17.88 18.57 分层冲击碾压 高填路堤 3 K23+090~K23+350 260 20.53 30.57 分层冲击碾压+弃土反压 高填陡坡路堤 4 K23+840~K24+110 270 25.21 27.18 分层冲击碾压 高填路堤 6 K24+422~K24+650 228 16.38 25.23 分层冲击碾压 高填路堤 7 K25+400~K25+530 130 19.38 20.4 分层冲击碾压 高填路堤 8 K25+830~K25+910 80 15.61 20.2 分层普夯 高填路堤 9 K27+775~K27+900 125 2.27 21.07 分层冲击碾压+弃土反压 高填陡坡路堤 10 K27+950~K28+150 200 12.88 20.74 分层冲击碾压+弃土反压 高填陡坡路堤 11 K30+790~K30+894 204 19.12 22.53 分层冲击碾压+填石路基 高填路堤 12 K31+520~K31+590 70 4.43 18.9 分层普夯+弃土反压 高填陡坡路堤 13 K31+860~K31+910 50 15.05 23.93 分层普夯+弃土反压 高填陡坡路堤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国道G210都匀小围寨至深河桥公路改造工程(K14+309.139-K48+698.257)两阶段施工设计图(送审稿) 2、现行相关的国家及相关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当地政府及业主的有关规定; (1)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1-2012)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4)《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 (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3、国道G210都匀小围寨至深河桥公路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三章 施工准备 一、人员组织 1、按投标文件承诺的技术人员及主要施工人员及时进场,并随时调整人员和机械的不足。 2、进场后,根据合同工期合理安排专业施工队伍进场并编制劳务用工计划。 3、专业化施工队伍的作业人员必须具备有劳动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许可证。 4、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劳务用工计划,确保特殊季节劳务人员数量。 5、及时统计劳务人员基本信息,及时与工程所在地公安机关、劳动部门沟通办理相关手续。 6、定期对劳务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按时对劳务人员发放劳保用品。 7、按时对劳务人员工资进行结算,不准拖欠农民工工资。 二、技术准备 1、进场后,施工技术人员认真全面熟悉图纸、技术规范等技术文件,详细做好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测量人员对各控制点进行仔细校对及复测,并进行通道细部施工放样。 3、对场地进行平整,提供良好的施工平台,并搞好施工用水、用电的供应。 4、将施工所需设备机具调配到位并做好保养工作,保证施工时能正常运行. 5、在施工前,现场技术人员要向施工队各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驻地办专业监理工程师参加。 6、施工机具设备应安全可靠,配备专业维修人员、电工,及时对设备机具进行维修及检查,确保施工安全。 三、试验准备 1)路基施工前,对路基基底土样进行相关试验。每公里至少取2个点;土质变化大时,按实际情况增加取样点数。 2)对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的拟作为路堤填料的材料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土的试验项目包括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试验、CBR试验、颗粒分析、比重、有机质含量等,必要时应做易溶盐含量、冻胀和膨胀量等试验。 3)路基填料每5000m3或土质变化时必须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四、主要机械设备 1)挖运设备: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 2)摊铺平整设备:推土机、平地机。 3)压实设备:振动压路机、光轮压路机、机械传动拖式振动压路机。 4)特殊设备:强夯机、冲击压路机。 5)其它设备:洒水车、五铧犁、旋耕犁、砂浆拌合运输设备等。 五、机械设备管理 1)施工车辆和各类机械设备按照类别统一编号,规范标识,标明机械名称、型号、状况、安全注意事项及机手姓名。 2)设备停放位置,应合理规划、分区布置、摆放整齐。承包人应定期对施工机械(具)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清洗,严禁设备带病作业。 3)主要设别明确一名操作人员及替班人员。 4)设备进场后进行安全验收,保证施工设备安全可靠。 第四章 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导线、水准复测:在正式开工前,用全站仪对导线点进行复核补设;用水准仪复查增设水准点,复测高程。 2、恢复定线:根据设计线路坐标及设计图纸,用全站仪定出路线的控制桩并加以固定。 3、施工驻地已建成,施工人员和施工队伍已全部进场并符合要求后。 4、施工机械、设备已进场,数量及设备性能均符合规范要求。 1)、测量放样  路基施工前,根据设计图、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恢复的路线中线桩、钉出路基用地界桩、路堤坡脚、路堑坡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以定出路基轮廓。在路堤坡脚外缘每隔20m一个桩,桩上注明桩号,定出路堤坡脚线。 道路中线桩直线部分每20m一个,每100m设一个永久性固定桩,曲线部分除20m设一整里程桩外,曲线的起点、终点、圆缓点、缓圆点都设置固定桩。在中线桩施测后,进行横断面测量,然后根据路基横断面图及实测标高进行边桩放线。在横断面的坡顶点位置上,钉边桩。经过准确放样后,提供放样数据及图表,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施工前的复查和试验  路基施工前,对路基工程范围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通过取样试验确定其性质和范围。   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对施工段落的土样做下列试验项目: (1)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和液性指数 (2)颗粒大小分析试验 (3)含水量试验  (4)密度试验  (5)相对密度试验 (6)土的击实试验 (7)土的强度试验(CBR值) 把调查和试验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工程师备案,如所调查和试验的结果与图纸资料不符时,提出解决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3)、调查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文物古迹的详细情况。 4)、调查沿线电缆、光缆及管线位置、埋深,按设计要求进行改移或埋设明显标志。 5)、修建临时排水设施,做到永临结合,以保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 6)、场地清理:施工前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的草皮和表土清除,清理至基岩面,按4%逆坡开挖台阶,对妨碍视线、影响行车的树木、灌木丛等进行砍伐或移植清理。将树根全部挖除,清除的垃圾由装载机配备汽车运至指定堆放区,场地清除完后视地基情况采用强夯或换填等措施提高地基承载力,保证地基表层密度大于90%。 7)、拆除工程: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和交通需要,制定确实可行的拆除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拆除工作。 8)、规划作业程序、机械作业线路,做好土石方调配方案。 二、施工方法 1、施工原则 施工时,按照《公路路基施工规范》组织安排。 (1)、路基施工,集中力量连续快速施工,分段完成。 (2)、冬季施工时,不安排路基填筑施工,雨季尽量不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3)、做好防排水措施,填筑面横向设置3%左右流水坡度,路堤两侧做好排水沟及坡面防护。 (4)、对施工用水、生活用水严格管理,防止地表水渗入和冲刷边坡。 (5)、路堤基底及路堤每一层施工完成后,需将该层宽度,填筑厚度压实厚度,逐桩标高和压实度等检测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6)、路基压实机械:填土路堤的碾压机械采用激振力35吨以上的重型振动压路机,较大面积填土宜用平地机或较大功率推土机先行平整;填石路堤采用重型羊足碾(激振力40吨以上)或冲击夯式压路机先行碾压,随后用石渣等嵌缝填坑,再用激振力40吨以上的重型振动压路机加压。 2、施工工序 路堤施工的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运料→摊铺→大粒径石料破碎→采用细粒料填空隙→局部找平→碾压→局部空隙细料找平→碾压→检测→下一层施工。 路基填筑压实工艺流程 准备阶段 施工阶段 整修验收阶段 检测区段 碾压区段 平整区段 填土区段 检验签证 碾压夯实 施工准备 分层填筑 基底处理 洒水晾晒 摊铺平整 路基整修 3) 第一节 高填方路堤填筑要求 一、一般规定 1、在进行路基施工前,应做好施工期临时排水总体规划和建设,确保路基不受水的侵害以及雨水不冲淹农田、淤积河道。 2、路基填方材料,应经过在拟取土现场取土试验,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中表4.1.2的规定时,方可使用。 3、泉眼或露头地下水,必须按设计要求,采取有效导排措施后填筑路堤;地下水位较高时,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降低地下水位。 4、填筑前地基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处理完毕,测量放样,用白灰撒好填土边线,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 5、涵洞顶部填土,0.5m以内时使用土填筑,必须采用三轮静碾碾压,且分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0.5m以上时才允许按正常路堤填筑,振动压实。填土高度大于10m时,方可采用强夯,但应调整夯击能及夯击方式。 6、上路床0~20cm范围内应全部采用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的单粒径洁净碎石(筛除粒径小于5mm部分)填筑,经洒水、整平、压实,压实质量满足填石路堤要求。 7、必须按不同填料要求进行路堤试验段(首件工程)的施工,试验段认可后,才能上报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开展路基的大规模施工。试验段填筑的目的:找出填料在最佳含水量下达到各压实区规定的压实度和压实沉降差时,施工机械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松铺厚度、施工工艺等。 基底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特殊地段或承载力不足的地基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覆盖层较浅的岩石地基,应清除覆盖层。 二、施工方法 路堤填筑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逐次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压实符合规定要求后再填上一层。填料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平地机进行摊铺,分层填筑,振动压路机碾压。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作业法组织各项作业均衡进行,“三阶段”包括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阶段;“四区段”包括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和检测区段;“八流程”包括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和路基整修。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工序进度和关键工序的作业循环,做到挖、装、运、卸、压实等工序紧密衔接连续作业,尽量避免施工干扰,做到路基施工的正规化、标准化。 填方路基按路基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分层进行平行摊铺,压实方法、虚铺厚度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 高填方路堤除按正常路堤施工工序施工外,还需采用强夯处理,起夯面的位置为原地面,每填筑4.5m~5m夯击一次。 1、施工前线填筑试验段。以取得压实设备的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有关数据以指导施工。 2、高填方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前仔细对填方区进行现场勘查,掌握填方区地质情况,对于特殊地基,根据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按特殊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基底处理;对于一般原地面,先将原地面树木杂草及腐殖土清除,并疏干积水、晾晒、平整,原地面纵坡大于12%横坡陡于1:5的地段挖成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不大于2m的台阶,然后用压路机碾压或强夯机夯实至规范要求的压实度。 第二节 路堤填料要求 1、石方填料要求 (1)填石路堤的石料强度不小于15MPa,填料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 (2)填石路堤的路床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cm,路床底面以下70cm厚的过渡层,填料料粒径应小于15cm,其中小于0.05mm的细粒料含量要不小于30%。 (3)为充分利用超大粒径填料,路床顶面150cm以下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60cm;填料最大粒径均不超过层厚的2/3。 路床:松铺层厚≤25cm,最大粒径≤10cm 过渡层:松铺层厚≤40cm,最大粒径≤15cm 普通填石路堤:松铺层厚≤100cm,最大粒径≤60cm 0-80cm 80-150cm >150cm 填石路堤松铺厚度与最大粒径要求示意图 2、土石混填填料要求 (1)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不得用于路堤填筑。 (2)天然土石混合填料中,石料强度大于20Mpa的中硬、硬质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的2/3;石料强度小于15Mpa的强风化石料或软质石料,其CBR值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中表4.1.2的规定,石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压实层厚。 运料前,填料经试验合格批准后使用,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至填方区。汽车自卸时,安排专人指挥,按每层不大于30cm不小于10cm的松铺厚度计算卸料密度,由远及近进行卸料,一层料卸完后,即停止卸料,进入摊铺和整平阶段。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 4)填方的平整。当填方区一层填料上料完成后,按层厚30cm的松铺厚度、采用大型履带式推土机初步摊平,并在初平后的填料上来回碾压,完成初步压实。每层初步平整完成后,并形成一定的路拱形成排水。对机械无法到达边角处采用人工找平。 5)填方的压实。在经过平整后的填层面上采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或强夯机进行碾压和夯实。压实宽度不应小于设计宽度,便于后面边坡的削坡。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重叠0.4~0.5m,纵向碾压轮迹重叠0.4~0.5m,压路机的行驶速度控制在4km/h之内,初压时采用过静压,然后改为振动压实,其压实遍数均由试验确定。机械无法到达边角处或压实机械不能达到要求的地方,采用强夯处理。 第三节 路堤施工工艺 1、石方路堤填筑工艺 (1)采用中硬和硬质石料填筑的路堤要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要采用强度大于30MPa不易风化的石料,石块形状要规则,最小尺寸不小于30cm;路堤填高≤12m时,码砌厚度不小于2m,路堤填高>12米时,码砌厚度不小于2.5m;边坡码砌要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 (2)填筑的石料如岩性相差较大,特别是岩石强度相差较大时,应进行分层或分段填筑。 (3)当填筑石料级配较差、粒径较大、石块间空隙较大时,必须于每层表面空隙间填入石渣、石屑或中粗砂,使空隙填满为止。 (4)填筑、摊铺、碾压 ①填石路基施工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填筑前要划灰格、插杆挂线; ②根据石料粒径大小及组成采用相应摊铺方法: a、大粒径石料采用渐进式摊铺法铺料,运料汽车在新填的松料上先两侧后中央逐渐向前卸料,大型推土机(D85型)随时摊铺整平 b、对细料含量较多的石料宜采取后退法铺料。运料汽车在已压实的层面上后退卸料,形成梅花型密集料堆,采用推土机推铺整平。 ③人工铺填粒径25cm以上石料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 ④填石路基在压实前,应摊铺平整,填料最大粒径要严格控制,超出本书规定的应予以剔除或解小,局部不平整处人工配合机械以细石屑找平。摊铺完成后的石料表面平整,无明显大石料露头,表面无明显孔洞、孔隙。 ⑤碾压设备采用机械传动拖式振动压路机或低频高幅垂直式振动压路机,同时激震力要在50T以上。根据试验段获取的碾压遍数碾压,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前后相邻区段纵向应重叠不小于5m碾压。 (5)填石路堤填筑宽度,每侧要宽于填层设计宽度不小于30cm,超宽部分压实质量必须满足填层压实质量要求,不能满足时,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填筑宽度,以保证超宽30cm范围内压实质量合格,路基完成后削坡。 (6)压实沉降差检测 ①首先在压实后的路堤上沿着纵向布点,在布好的点位上,用油漆做醒目的标记。用水准仪测量高程,为减少误差,准备一个Φ10cm钢球,放置在测点上。 ②用振动压路机作碾压检测(碾压参数:2.0~4.0km/h,频率30Hz,碾压2遍),碾压后应无明显轮迹。然后再用水准仪测定各点高程,各测点在碾压前后的高差,就是测点的压实沉降差。 2、土石混填路堤施工工艺 1)施工前,应根据土石混合材料的类别分别进行试验段的施工,确定能达到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压实度、压实沉降差等参数。 (2)土石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整平应采用大功率推土机辅以人工按填石路堤的方法进行,松铺厚度控制在40cm以内;碾压前应使大粒径石料均匀分散在填料中,石料间孔隙应填充小粒径石料、土和石渣。 (3)碾压采用垂直振动式振动压路机碾压,激振力40T以上。碾压顺序按填石路堤进行。 (4)土石混合材料来自不同料场,其岩性或土石比例相差较大时,必须分层或分段填筑。 (5)填料由土石混合材料变化为其它填料时,土石混合材料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必须小于30cm,该层填料最大粒径小于15cm,压实后,表面必须无孔洞。 (6)中硬、硬质石料的土石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码砌边坡的石料强度、尺寸及码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边坡码砌与路堤填筑同步进行;软质石料土石路堤的边坡按土质路堤边坡处理。 (7)压实后透水性差异大的土石混合材料,必须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允许纵向分幅填筑。 第四节 质量要求 1、石方路堤 (1)上下路堤的压实质量标准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中表4.2.3-1的要求。 (2)填石路堤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压实层,可用试验路段确定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控制压实过程,用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指标检测压实质量,并经监理人检验批准,且最后两遍之间的沉降差应为0mm。 (3)填石路堤填筑至设计标高并整修完成后,其施工质量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中表4.2.3-2的规定。 (4)填石路堤成型后的外观质量标准:路堤表面无明显孔洞。大粒径石料不松动,铁锹挖动困难。边坡码砌紧贴、密实,无明显孔洞、松动,砌块间承接面向内倾斜,坡面平顺。 2、土石混填路堤 (1)中硬、硬质石料土石路堤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施工过程中的每一压实层,可用试验路段确定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控制压实过程;用试验路段确定的沉降差指标,检测压实质量。 ②路基成型后质量应符合规范(JTG F10-2006)表4.2.3-2的规定。 (2)软质石料填筑的土石路堤,应符合规范(JTG F10-2006)4.2.2条的规定。 (3)土石路堤的外观质量标准:路基表面无明显孔洞;大粒径填石无松动,铁锹挖动困难;中硬、硬质石料土石路基边坡码砌紧贴、密实,无明显孔洞、松动,砌块间承接面应向内倾斜,坡面平顺。 第五节 强夯施工 1、夯点布设:根据测量控制桩计算出场地纵横两向控制线的方位角,以控制桩之一为基准建立工程坐标系,工程坐标的从横轴分别与场地控制线平行。工程坐标建立时应按测量操作规程施工,并按测量复核制度进行复核。根据工程坐标与原坐标的关系计算出平面图中各点的工程坐标值,按设计要求全面布设夯点,布设成间距5m x 5m梅花形,同时做好点位点号记录。用白灰圈做好明显的标示,点位轴线用木桩标记,如需要点位可用红色塑料袋标示。强夯区域做好施工警戒,由专人巡视。 2、强夯法的强夯机型号、夯击能、夯击遍数、夯点的夯击次数、夯击点位置、处理范围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施工前根据设计的夯击能,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夯。根据不同填料待试夯结束后规定时间段内,对试夯现场进行检测,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 4、施工机械应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强夯锤底面形式宜采用圆形或多边形,锤底面积按土的性质确定,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25~40kPa,对于细颗粒土应取较小值,锤的底面应对称设置若干个与顶面贯通的排气孔。 5、夯前根据夯击能检查夯锤质量和落距,在每一遍夯击前,应对夯点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沉量。 6、夯击时要注意安全:须有专人统一指挥机台作业,驾驶室必须加设防护罩,以防夯击施工中飞石伤人;起锤后现场人员必须远离10米以上并戴好安全帽,严禁在吊臂前站立。 7、强夯采用两遍点夯和一遍满夯施工,点夯采用跳跃式夯击,流水式作业,每点夯击不小于6击,尽量保证第一遍强夯完成后紧接着进行第二遍强夯施工,以满足施工工期要求。满夯按锤印搭接1/3夯锤直径,每次两击,对局部地质较差的部位,可以增加满夯一遍,保证施工质量。 强夯注意事项: 1) 夯击点夯差偏差不大于5cm; 2) 强夯机械起重机臂杆部设置防止落锤时机架倾斜的辅助装置,配备自动脱钩装置。 3) 夯击锤设置2个排气孔,保证通气畅通,以利于夯击时空气排出和减小起锤时的吸力。 4) 强夯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和统一表格记录每一夯点的夯击过程的施工情况。每夯一击需用水准仪测出夯击点的夯沉量,每次测量时塔尺应位于夯锤正中位置。 5) 当夯坑周边隆起时,应在夯点收锤时测量记录隆起量。 起重机就位,夯锤置于夯点位置 标出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施工机具准备 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夯锤自动脱钩自由下落,测量锤顶高程。 重复上一步骤,按设计规定的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重复以上步骤,完成第一遍夯击 规定的间隔时间后 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下一遍夯击 满夯 强夯施工工序图 第六节 冲击碾压施工 在正常碾压完成的基础上,长度大于等于100m的高填路段自路床顶面以下每隔2米采用冲击碾压对路基进行分层增强补压,长度小于100m的高填路段每隔4米采用强夯设备进行低能级满夯,以达到显著减小路基工后沉降和提高路基整体强度的目的。对强夯、冲击碾压敏感的路段可采用重锤夯实处理。 加强观测 施工中应注意观测路堤填筑过程中或以后的地基变形动态,对路堤施工实行动态监控,以确保路基安全。通过坡脚和路中心线水平位移观测,确保路堤施工安全和稳定。通过各分层沉降量观测,分析工后沉降趋势,对于沉降量超出规定的段落应采用冲击式压路机或强夯等措施提高路基压实度和密实度。 按设计要求,在正常碾压完成的基础上,长度大于等于100m的高填路段自路床顶面以下每隔2米采用冲击碾压对路基进行分层增强补压,长度小于100m的高填路段每隔4米采用强夯设备进行低能级满夯,以达到显著减小路基工后沉降和提高路基整体强度的目的。对强夯、冲击碾压敏感的路段(临近房屋与石油管、电力通信设施),将路基填土更改为填石及采用重锤夯实处理。 为减少高填路堤的不均匀沉降及工后沉降,清表后对原地面冲击压路机增强补压,结合工程特征,挖方量大,且石方弃置量大,我司将设计路基填土变更为填石,填石4~6m后,每填高2m采用冲击压路机增强补压。为减少路堤不均匀沉降对路面的影响,在路床顶部铺设三层土工隔栅,宽度延伸至边坡边缘1米处。格栅在填方边坡侧反包2米以上;路基内侧自由端若未伸进挖方,则反包2米以上;若需伸进挖方,伸进挖方长度不小于4米。格栅采用TGSG40型双向拉伸聚丙烯塑料土工格栅,拉伸屈服强度MOKNAn,屈服延伸率< 13%; 土工格栅在坡面处反包2m于上层填石中。 冲击碾压施工工艺 (一)准备工作 1、测试试验仪器(全站仪、水准仪、灌砂筒、天平、基板等)经过检验,性能可靠,精度满足试验要求。 2、对各类施工机械人员进行培训,熟悉操作规程、技术要求、施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对参加试验有关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分工,使各类施工员各司其责。 3、施工前熟悉相关的设计文件,收集现场资料,核实工作数量,按工期要求、施工难易程度、气候条件等,编制施工计划,合理安排 冲击压路机的数量、型号与操作机手,每台冲击压路机在不同工点间 的反复调运距离不宜超过 3km。 4、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好导线、中线、水准 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等,并按设计文件要求定出 路堤坡脚、护坡道及边沟等具体位置。 (二)施工工艺流程 1、初次整平 采用推土机对路段进行粗平,平地机进行精平,光轮压路机静压2遍,以确保路基平整度,同时便于施工。 2、初平后的测量 路基在冲击碾压前必须进行高程检测,按每 20m 一个横断面,每 个横断面布置 9 个测点,分别是路基中线、距中线左、右 9.75m、21m, 坡脚、公路边界,并在冲击碾压前测出所布每个测点的高程。 3、撒灰线 测放冲击压实机行走轨迹根据路基面宽度,确定循环冲击碾压的轮迹走向,用灰线撒出,之后用冲击式压路机进行冲击碾压。 4、冲击碾压 4.1、冲击碾压设备采用 10km/h~15km/h 冲击速度、25kJ 三边式冲击压路机,匀速行驶,不能急刹车。 4.2、冲击碾压从路基的一侧向另一侧冲碾,冲碾顺序应符合“先两边、后中间”的次序,冲击压路机行驶两边为一遍,每遍第二次的 单轮由第一次两轮内边距中央通过;当第二遍的第一次向内移动 0.2m 冲碾后,即将第一遍的间隙全部碾压;第三遍再恢复到第一遍的位置 冲碾,直至达到冲压遍数。 4.3、路基填前冲击压实工作面,宽度为公路界全宽。冲压时应 自边坡坡脚的一侧开始,顺时针行驶,以冲压面中心线为轴转圈,而 后按纵向错轮冲压,全路幅排压后,再自行向内冲压。 4.4、冲压时要及时对路基适量洒水,洒水量以确保冲压时不扬 尘为原则。每冲压实 5 遍地表起伏较大时,用平地机大致整平后,再 冲击压实到设计压实度。 4.5、施工选在 8 点—18 点,以免影响附近居民休息。 5、整平 冲碾结束,用平地机整平冲击碾压路段,然后用重型钢轮压路机 将路基表面碾压密实平整。表面压实度达到 91%,基地面下 50cm,湿 陷性系数小于 0.015. 6、碾压后的测量、试验路基在冲击碾压结束后必须进行高程检测,按每 20m 一个横断 面,每个横断面布置 9 个测点,分别是路基中线、距离中线左、右 9.75m、21m、坡脚处、公路边界,以确定路基的底面标高,同时计算 出沉降量。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冲压后压实度要求不小于 91%,对湿陷性 系数进行外委试验,检测地面下 50cm 湿陷性系数,湿陷性系数要求 <0.015。检测频率每 100m 检测 8 个点。 (三)注意事项 1、冲压过程中,路基工程师张爱清应始终在现场指挥,并邀请监理旁站指导。 2、冲击压实完成后,现场试验人员闫冬配合监理人按规定频率进行各项检测,并认真填报各种原始记录及相关图表报监理人。监理 人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灰土垫层施工。 3、在冲压过程中,在即将出现弹簧或翻浆前停止冲碾,记录下 冲击遍数。平地机整平,振动压路机碾压至基底,表面压实度达到 91%,然后由试验检测人员在监理见记下取基底面下 50cm 处土样送外 委进行湿陷性系数试验。 4、冲压过程中视降雨情况做好排水工作。 5、冲击碾压行驶速度应在 10~12km/h。若工作面起伏过大,应 停止冲压,用平地机推平后再继续施工。扬尘情况严重时应洒水。冲 击时应注意冲击波峰,错峰压实,冲压 5 遍应改变冲压方向。 6、冲压施工场地附近有构造物时,应注意观察,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中断施工,以避免构造物损伤。 7、冲压边角及转弯区域应采取其它措施压实,以达到设计标准。 8、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噪声与振动对环境的影响。 冲击碾压示意图 : (四)人员及机械配备 一)人力资源拟定 序 号 人员 姓名 1 现场技术负责人 2 测量负责人 3 质检工程师 4 试验工程师 5 工长 6 现场安全员 二)机械设备拟定 序号 设 备名称 规格及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推 土机 台 1 2 平 地机 台 1 3 冲 击碾 台 1 4 洒 水车 台 1 5 振 动压路机 台 1 冲压路段整平 检查压实度、平整度 (洒水)、整平、碾压 不合格 合格 冲击碾压 3—5 遍 平地机整平 冲击碾压后检查压实度 检测压实度 不 合 格 平地机整平 三轮静压压路机碾压 合格 反 复 直至 冲压 遍数 不合格 下道工序 冲击碾压施工工序 第七节 压实度检测 石方路堤和土石混填路堤: 采用压实沉降差和水袋法检测孔隙率。 各填层所测得的压实度必须符合路基填筑压实度规范要求,否则要继续进行碾压,或对填料进行含水量分析,看是否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之内,若偏大或偏少,则分别采取翻松晾晒和洒水湿润等措施进行处理后重新进行碾压,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第八节 高填方路堤的质量控制 施工控制要点:高填方路堤应优先安排施工,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预留路堤高度与宽度,填筑至设计标高后要按要求进行超载预压。 施工前应人工挖十字沟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施工而造成损坏。 1、沉降和位移观测 (1)高填方路堤施工过程中和预压期内必须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以监测路堤变形情况,控制填筑速率,指导施工;并根据实测资料推算评估工后沉降,指导后续工程施工。 (2)沉降通过地表型沉降计(沉降板或桩)、位移通过地表水平位移桩(边桩)进行检测;必要时设地下水平位移计(测斜管)对地下土体分层水平位移量进行监测。 (3)观测点的位置、数量及埋设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或合同文件的要求执行。 (4)沉降和位移观测要遵循“五固定”原则: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点点位要固定;仪器、设备要固定;观测人员要固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固定;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5)施工中严格按要求的观测方法和频率对沉降和位移进行跟踪观测,观测资料必须及时进行整理和汇总分析,及时指导施工和提供给相关单位作为评估依据,并作为质量资料归档。 (6)当路堤中心沉降速率大于1.0cm/d或坡脚水平位移速率大于0.5cm/d时,立即停止填筑,增加观测频率,待观测值恢复到限界值以下时恢复填筑。 施工前,在离路基沉降区范围以外的稳定区域埋置2至3个观测点,用全站仪及水准仪精确定出基点的标高及基线的方位;在路基两侧的路堤坡脚处、坡脚以外2m和4m处每隔200m分别对称埋置3个测点,测点用15x15x150cm的钢筋混凝土桩制成。在路基填筑前根据基点的标高及基线的方位用全站仪观测出测点的初始位置,并做好记录;在路基填筑过程中,每天对测点进行一次观测(测点位移变化不大时,可3天一次或7天一次),并记录观测数据。当测点的水平和竖向位移超出规范要求的值时,地基沉降处于不稳定状态,这时必须立即停止填筑,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待路基稳定后方可继续填筑。 2、路堤边坡休整 (1)、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 (2)、在休整需要加固的坡面时,预留出加固位置,对填土不足或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