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研学后教”课型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调查研究”因素分析法指导课研学案
班级: 初二(7) 学生: 学号: 第 组
活动主题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调查研究
指导教师
何惠聪
单 元
第二单元
课 型
方法指导课
活动时间
2013.11.26
课 时
1节
研学导航
研学背景
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文明校园、文明出行,提高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自觉去除约定俗成的过马路陋习;主动学习交通法规,我们提出了我校如何实施 “中国式的过马路现象”调查研究”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研学目标
1.情意目标:体会“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分享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因素分析法”思维导图方法进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知识目标:学会“因素分析法”,初步掌握研究或调查方案设计方法。
小组评价的形式和内容:以番禺区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研学后教”课型教学评价表为准。
阅读材料1:(5分钟)
因素分析法是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法”就是找出与研究对象(事物、事件)相关联的影响因素,即将反映事物性质、状态、特点等变量,通过“因素分析”简化为少数几个能够反映出事物内在联系的、固有的、决定事物本质特征的因素。在课题研究中因素分析法可以使复杂的研究课题大为简化,并保持其基本的信息量。
因素分析法的操作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如下:
研究对象A
影响因素a1
影响因素a2
影响因素a3
影响因素a4
研学练习:1、请利用“因素分析法”就我校如何实施《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研究调查》绘制出思维导图。(10分钟)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
2、研究方案设计:设计出有关“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研究或调查方案(15分钟)
(知识小贴士:研究或调查方案设计原则:1、科学性;2、价值性; 3、可行性、4、创新性。)
研究或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研究或调查课题:
1)研究或调查目的:
2)研究或调查地域:
3)研究或调查时间:
4)研究或调查对象:
5)研究或调查方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考查法□、其他: )
6)研究或调查实施方案(可用流程图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
3、小组交流讨论(5分钟);
4、小组代表展示(5分钟);
5、独立完成以下评价表: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请在□打“√”)
情境目标
体会“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分享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A:完全达成目标 □
B:基本达成目标 □
C:离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因素分析法”思维导图方法进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A:完全达成目标 □
B:基本达成目标 □
C:离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
知识目标
学会“因素分析法”, 初步掌握研究或调查方案设计方法。
A:完全达成目标 □
B:基本达成目标 □
C:离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
总评:优秀(3A或2A,1B);良好(3B或一个A,2B);合格(1B,2C); 不合格(3C)
研学拓展:
各小组设计出有关“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研究调查”的方案完善并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