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组合作评改习作的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890690 上传时间:2025-03-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组合作评改习作的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组合作评改习作的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习作评改”邂逅“小组合作” ——浅谈小组合作评改习作的策略研究   经常看到许多语文老师因忙于批改作文而疲惫的身影,也经常听到许多语文老师要求改革作文批改方法的呼声。新课程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扮演主导者、学习是参与者的角色,而整个学习过程要最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叶圣陶先生给我们指出了作文评改的方向,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活动中,笔者积极尝试让学生小组合作评改习作。学生互评、互改同学的作文,在批改别人作文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伴的评价更能够贴近孩子的思想与生活,走进孩子的心灵,从而产生“共同语言”。这样,不仅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而且经过实践取得的学习效果也非常好。一个小舞台竟能给我们一份大惊喜,何乐而不为呢? 所谓的小组合作评改作文,就是将全班同学按照四到五人的数量分为数个小组,每个小组中选出一位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组长的主要任务是对作文的赏评活动进行组织和主持。各小组成员间按照相应的分工进行作文的互评。在小组合作评改作文的过程中,老师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提高其评改作文的效果,实现提升自己的学习目标。 一、读——让美丑在朗读中呈现。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小组合作评改习作时,首先选择小组中一个学生的作文进行例文阅读,其他学生则要分别完成以下任务:阅读者要及时发现文中的错别字,聆听者要分别找出文中的语句不通顺、语法错语以及文章精彩之处,将错别字、语句不通、语法错误进行修正。在赏评别人的作品时,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以学习的态度将文章中的精彩片段找出来,大家共同欣赏、共同批注,说明该句的精彩之处体现在何处,比如想象力丰富、描写到位或者成语运用十分到位等等。当然也要发现不足,即对语句不当之处要做讨论,找出修改的方法,使得整篇文章语句通顺、措辞恰当。总之,读是评改的第一步,一切的美丑尽在朗读中现形。 二、说——让想法在畅谈中交流。 刚开始习作评点,孩子们都无从下手。因此,我就引导孩子们商议、讨论评改的方法、标准。从而针对标准进行集体评改,掌握评的一般方法。“说”的过程由一般评说走向重点评说,主要解决学生从哪里开始评的问题。 (一)一般评说:理清评的思路 一般评说关注的是习作评点的起步程序和方法。主要策略是:在组长的带领下大家共同来评改一篇文章,组员各自发表读后感受,经过分类,归纳出习作评点的一般方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文章,不同人关注角度不同,意见也不同。因此,孩子们在评说时,必然涉及到习作的方方面面,有的关注到错别字,有的关注到语句的通顺,有的关注到文章布局……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基础上,引导大家把关注到的内容进行分类。明白在评的过程中可以从哪几个方面人手。经过各小组的讨论与归纳,我们把它编成了一首《习作评改歌》: 一看中心与选材,题材应绕中心挑。安排详略要得当。 二看内容与构思,切忌空洞要充实。前后呼应自然好。 三看条理与语句,有条有理语句美。修辞方法用得巧。 从学生中来,用学生喜欢的儿歌的形式,既便于记住,又便于操作,解决了评说时“无从下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问题。在小组评说的过程中,小组成员按照《习作评改歌》的评改标准分工合作,每位成员有不同的关注点,边听朗读边评价。同时朗读的同学根据其他组员的评改要求恰如其分评判其优劣并多些鼓励,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建议,与其他组员交流取得一致意见后写下评语。 (二)重点评说:集中评的指向 习作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在评说过程中,不求面面俱到,而应有重点地进行。这样,学生才能把评说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在某一方面,不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重点评说在一般评说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不仅要发表自己的观点,还要提出修改的意见。一般来说,集中评是在小组个别习作评说的基础上进行的总体性的有重点的评说。评说的重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确定:单元习作的主题;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共同问题;习作教学中的某个点.如:怎样取题目、怎样开好头等等,学生在评说时就会有的放矢。在具体的评说过程中,教师或组长要选取比较典型的问题进行引领。如习作:写拔河比赛。很多孩子的开头都是“今天我们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于是,我把大家的开头拿出来,以小组为单位征集“医治”的“良方”,孩子们在复读、讨论的过程中,感到了这样的开头千篇一律,味同嚼蜡,没有新意,不吸引读者。小组讨论后进行了汇总,有的组长汇报说:“我们一小组认为这样的开头,语言太朴实,不能抓住读者的心。可以改成:‘岁月象湍湍激流,不断冲刷我的记忆,许多事情已经模糊,但在我心灵深处,有一件事一直令我难忘。那就是前不久我们班举行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有的小组汇报说:“我们觉得学校生活丰富多彩,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活动,所以开头用上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可能更吸引读者。如‘我的校园生活就好比一个装满了趣味的故事的瓶子,里面装着许多令我难忘的故事。而这天,我不小心打翻了这个“瓶子”,里面的一个“小调皮”就趁机溜了出来……那便是一场有趣的拔河比赛。’”还有小组汇报说:“我们这场拔河比赛很激烈,加油声响彻云霄,我们小组觉得可以用加油声来开头,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如‘加油!加油!耳边的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咦!发生了什么事情?哦,原来是五(2)班的同学正在举行激动人心的拔河比赛呢!’”……看,小组合作的力量真是无穷无尽啊! 这样的评说,抓住了习作中存在的一两个主要问题,大家共同来评点,重点突出,分析深入,学生印象深刻,有助于学到规律性的东西。 二、仿——让表达在临摹中顺畅 口头的评说为孩子们撰写评语打下了基础,然而,有的孩子口头评说没有问题,一到评语撰写,就出现了表达不清的现象。因为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是一个质的提升。书面表达的意思要求更加紧凑集中,对语言的要求更高,要帮学生过好这个“坎”。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采用模仿的策略,帮学生逐步学会能较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提供“仿”的模板 为了实现由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的过渡.根据学生表达的需要,我提供了以下句式:在欣赏别人优点的时候,可以用“我觉得……用得特别好。写出了……”“读了这段文字,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如:“我觉得‘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两个词用得特别好,充分写出了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心情。”发现不通顺的语句,可以在旁边写上“这个地方看不明白,意思表达不清楚。”或者“此处这样写,你觉得合适吗?”等,提醒作者进行修改。如果评改者有能力,则可在旁边帮助他纠错修改。内容评点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第一是问题式,用来引发习作者的思考,如:“拔河比赛获胜了,你的心情怎样?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可以写一写哦!”第二是建议式,看到不足的地方,给一个建设性的意见,让作者明确哪些地方可以进行进一步地修改、如何改?如:如果把拔河时同学们的神态写得再具体一些就更好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评语撰写的一般方法,尤其是对于后进生,这种帮扶显得更有实效。 (二)拓宽“仿”的路径 除了教给孩子一些固定的句式之外.还要让他们多看多听多学,通过不同的途径具体了解评语的各种表达方式,让孩子逐步走出格式化的评写模式。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做法: 1、评改得好的文章,无论是书上、报纸上看到的,还是网上查阅的,都会出现在“班级板报”下的成果展示栏。小组轮流负责,两周一更新,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2、平时多练习评改。每周的小作都进行小组合作评改,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评改,写得好的语段和评语也会出现在成果展示栏中,不仅对学生本人是一种鼓励,还为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当然,“仿”的路径多多,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促进学生从一般化、格式化的评改评逐步走向有创意的、个性化的评改。 与此同时,我还引导小组合作对例文进行总结性评价,这个阶段是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效果的关键环境,老师要循循善诱,针对文章主要的优缺点做出提示,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写下总评。总评可以不要求准确、到位,但是一定要中肯,可以体现出批改者自身的作文水平。对于写的较差的文章,也要认真的阅读,尽量找出其中的精彩之处,提高作者的学习自信心。最后,将批改过的文章在各小组之间轮流交换,各小组再对批改意见进行讨论,对批改意见写出“意见”,从而实现各小组间的借鉴、学习,并在各小组间选出一篇最佳习作。 三、品——让目光在比较中聚焦 通过“仿”,学生能够比较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在评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表达方式上的问题,因此,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还需要进一步地引导。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呈现评语一讨论交流一把握分寸”的方式,有意识地进行引导,进一步提高学生评语撰写的艺术。 (一)品“褒”与“贬” 每一篇作文都倾注了孩子的许多心血。不管交上来的作文写得怎么样,都是付出努力写出来的。他付出的心血当然渴望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赞赏。评点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尽量用鼓励的、带有启发性的语言来评写同学的文章。具体操作如下:我把孩子们的评语展示出来: 1、你的文章中错别字太多了,以后要注意。 2、这篇文章主要的事情是写出来了,要是过程再写具体一些会更好。比如说:要把人物的动作、神态写详细了。 3、这一段话太乱,看都看不懂。 4、你的字写得很漂亮,看你的文章我觉得很舒服。 5、这篇文章层次混乱,条理不清,能不能再改改。 6、读这篇文章好吃力,标点符号都点不好。 …… 于是,我让小组讨论:如果这些评语是在评价你的文章。你最喜欢哪种说法?为什么?在评价别人的文章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全班14个小组,大家讨论的结果几乎一致:都喜欢2、4号的评语,其他的评语看了心情不爽。于是我引导大家思考:那么,以后我们在写评语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通过这种心与心的交流,使鼓励型、委婉型、商量型、善于发现优点型的评语更深入人心,从而明确了评语撰写的主流方向——先肯定优点后委婉地提出建议。 (二)品“理”与“趣” 在一段时间里,孩子们能够有板有眼地进行评点,但我觉得理性有余、趣味不足,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同一个意思有很多种表达的方式。在评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能够有不同个性的表达。用同样的方法,我搜集了许多生动有趣的评语让孩子们欣赏: 1、你习作的题目取得太新鲜了,像春天的竹笋。又嫩又脆,让人忍不住想看下去。 2、朋友,你的错别字太多啦,就像树上的叶子一样密密麻麻,真希望冬日快快来临。 3、标点就像一个个身体器官,要是缺少了它们,可就“呼吸”不通畅了哦! 4、你写的字就像一个个淘气的小娃娃,扭来扭去的。抬头挺胸,堂堂正正才漂亮哦! 5、你文章中的优美词句真多,就像公园里的鲜花一般五彩缤纷,令人陶醉! 孩子们一边读着这些有趣的评语,一边笑,原来评语也可以写得这么有意思。在欢笑声中,大家懂得了:好的评语不仅可以给别人启发和鼓励,还可以写得妙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创——让个性在放手中飞扬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掌握了评语撰写的一些方法,通过积淀——模仿——再造,为创新奠定了基础。放是创的前提,因此,我采用的主要是“放”的策略,让学生自由评点。 孩子们是最有创造力的,在平等自由、思维碰撞的氛围中,撰写评语的方式也百花齐放:各人边自由默读或朗读边评写:评的同学和作者本人口头交流,作者记写评语;小组内,一人朗读、执笔,组员共同评改;评改小组七嘴八舌讨论后撰写综合性评语等。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孩子真正能够“我手写我心”,让他们的个性像野花一样生长。在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字功底,独到的文字体验,独具的文字形式。 文章是改好的,因为修改是思维的深加工,是习作者思维和情感发展更紧要的一环。教会学生撰写评语,就像是为孩子打开了一扇走进习作殿堂的大门。让他们体悟如何尊重别人,领会如何流畅表达,体验习作带来的乐趣。小组合作评改习作,这是一个小舞台,但这个小舞台却能演绎出一般的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