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题目 泉水
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
主 题:关爱他人
课 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一班学生
设 计 者:苌莉/巩义市鲁庄镇北侯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 认识文中的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材分析
本文的语言很美,意境很美。先让我们在耳边的琴音中,聆听到泉水的流淌,再让我们在姐姐的瓦罐里看到到泉水的慷慨大方,在杜鹃花的倒影里映出泉水的清澈透亮,在果树的畅饮中品味泉水的甘甜,在画眉鸟的欢唱中欣赏泉水的悦耳琴音。泉水,愿为他人奉献,愿为他人甘做绿叶,并将这种奉献的幸福感溢于言表。我们也应该从中明白,关心他人,奉献自己,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
3、 学情分析
孩子们已经在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初步理解了什么是奉献,并已在之前的学习中,会积累一些优美的词句。本单元以奉献为切入点,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奉献,并能从泉水的奉献中感受到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8个生字。
2、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泉水的奉献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评价任务
1、 认识本课8个生字。
2、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泉水的奉献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评价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活动一
孩子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她是谁?(出示泉水图片)。学生回答:泉水。
没错,她就是泉水。
板书课题:泉水。师一边书写题目,学生一边书空题目。
在课题导入中,认识生字“泉”。(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
学习生字
活动一
学习生字
1、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1)标出本文段落。
(2)把生字在文中加拼音,并圈出来。
2、学习生字。
(1)自读生字。
(2)自主识字,并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3)班级展示识字方法。
(4)学生自读生字。
(5)指名读生字。
相机校正读音,并作出适时评价。
(6)出示词语卡片,认读生字,会读词语。
活动二
(1)在句子中认识词语。
A、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
B、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泉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C、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D、泉水为画眉鸟清脆的歌声伴奏。
活动三
1、带着自己的收获读课文。
自主学习生字,说识字方法。(评价目标一)
在词语中,在句子中,在课文中认识生字。(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学习课文
活动一
整体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回答问题:泉水流过了哪些地方?都见到了谁?又说了些什么?
回顾课文,学生回答问题:
泉水流过了_________________,见到了__________________,泉水说__________________。
(2)据泉水回答,板书泉水的特点:多,清,甜,美。
(3)泉水流过了这么多地方,帮助了这么多人,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泉水呢?
乐于助人 无私奉献
这样的泉水,你喜欢吗?
(喜欢)
(4)喜欢的话,就再读一读课文吧!
活动二
细品课文
1、 播放泉水流动的声音。
(1)孩子们,你们听,听到了什么?(泉水流动的声音)
(2) 她像什么? (弹琴)
(3)是谁在弹琴? (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4)阳光灿烂的世界,多美啊,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泉水来到这样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高兴、急切、快乐)
(1) 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一读第一段。
(2) 师范读,生自读。
2、 泉水,带着兴奋,带着急切,开始他的旅行了!
(1) 泉水先来到了哪啊?见到了谁啊?
(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
(2) 创设情境:山里的姐姐来打水做饭了,很想来打点水,泉水见到姐姐,会怎么说呢?
生: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师:这边了一位妈妈,她走了好远好远的路,又累又渴,她很想找点水喝,泉水看见这位妈妈会怎么邀请妈妈呢?
你是泉水:
生: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3、泉水离开水池,又来到了哪啊? (山间的平地)
(1)他见到了谁啊?
(杜鹃花)
(2)创设情境:杜鹃花揉揉眼睛,伸伸懒腰,正打算起床呢。猛然见,看见身边流过一股清清的泉水,就对泉水说:
生:来让我梳梳头吧!
生:来让我照照镜子吧!
生:来让我洗洗脸吧!
你是泉水,你会说: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就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师:嗯,老师听出来了,这水真清,把杜鹃花装扮地真漂亮!
天上的白云,在天上,跑跑停停,不时地做出各种鬼脸,一低头,他看见,杜鹃花正在照镜子,就对泉水说:
生:来,让我也照照镜子吧!
师: 你是泉水,你会说:
生: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就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师:真清,我都看见我的鬼脸了!
3、 泉水告别杜鹃花,来到了哪啊?(山坡的果园)
(1)果园里有什么树啊?
(苹果树、梨树、枣树……)
(2) 创设情境:他们都好渴啊,特别想喝水,看到泉水从身边流过,一个个高兴极了,都伸长了脖子,想喝水。你是泉水,会怎么说?
生: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师:嗯,真甜,我都觉得我又长高一截了!
哟!这边还有一棵小枣树呢,弯弯曲曲的树枝,由于缺水,叶子都耷拉着脑袋,特别没有精神,看到泉水到来,都欢呼起来了。你是泉水,会说:
生: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师:嗯,泉水真甜啊!
4、 泉水离开果园,又来到了哪啊?(静静的山谷)
(1) 创设情境:静静的山谷里,绿意丛生,各种野花竞相开放,这时飞来一只画眉鸟,画眉鸟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不由得唱起歌来,泉水听到这么美妙的歌声,都陶醉了。猛然想起自己还会弹琴呢,就对画眉鸟说:
生: 我为你伴奏吧!
林中的黄鹂,听到这么悠扬的琴声,也飞来了,她也想唱歌,泉水怎么帮助她的呢?
生: 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5、 孩子们,泉水帮助了这么多人,我们看得出,泉水是个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泉水,你们觉得,泉水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她收获了什么呢?
(快乐、 幸福)
在课文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评价目标二)
整体感知泉水的特点。(评价目标二)
由泉水的丁冬声引入泉水。进而在课文的朗读中理解课文。(评价目标二)
在情境的创设中理解泉水的无私与奉献。(评价目标二)
根据课文内容生成情境,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一步步感受泉水的奉献与奉献的幸福感。(评价目标二)
感受泉水帮助别人的幸福感。(评价目标二)
理解课文,感受泉水奉献的幸福感。(评价目标二)
环节四
拓展与检测
活动一
拓展延伸
泉水帮助了这么多人,他带着快乐,幸福,又启程了,他还流过了什么地方呢?见到了谁,又说了些什么呢?(出示图片)
泉水流过了_________________,见到了__________________,泉水说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自我想象,并表述。
活动二
课堂检测
山里的姐姐 喝水 很甜很甜 大镜子
火红的杜鹃花 唱歌 很美很美 伴奏
果树 打水 很清很清 天然水塔 画眉鸟 照镜子 很多很多 结果子
在拓展中积累语言,深入理解泉水的奉献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回顾课文,检测课文内容识记。(评价目标二)
反思:
1、 在课堂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在合作交流中,学会自己可以学会的部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成为学习的主人公。
2、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如,书写,屏幕的移动,幕布等,不但能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过程的某一个环节,还可以让学生理解地更透彻,学得更轻松,教师教的也更轻松。
3、 学生课堂的氛围比较严肃,教师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幽默的语言与评价,让整个课堂更有活力,更加轻松,活泼,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提供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