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药用植物学》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1.Moraceae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特征是
A黄酮类 B强心苷 C皂苷
D生物碱类 E酚类
2.马兜铃花的特征是
A花被管基部球形 B花被管顶端向一侧扩大 C花被管顶端3裂
D雄蕊12 E雄蕊6
3.具有单性花的科是
A马兜铃科 B蓼科 C小檗科 D葫芦科 E天南星科
4.具有托叶的科是
A豆科 B木兰科 C桑科 D罂粟科 E 蓼科
5.蓼科植物的特征是
A木本植物 B草本植物 C花两侧对称
D花辐射对称 E托叶形成鞘状
6.何首乌花的特征是
A花被外侧3片背部有翅 B花被5裂 C花被6裂
D花被外侧3片背部无翅 E花白色
7.百合科植物的果实是
A瘦果 B蒴果 C胞果 D浆果 E核果
8.商陆科植物的特征是:
A单叶互生 B全缘 C单被花 D重被花 E子房上位
9.Caryophyllaceae的特征是:
A草本 B单叶 C复叶 D特立中央胎座 E中轴胎座
10.为Campanulaceae的植物是
A太子参 B党参 C沙参 D华山参 E人参
11.具有两侧对称花的科是
A毛茛科 B百合科 C豆科 D天南星科 E唇形科
12.属于Ranunculaceae的属是
A天南星属 B乌头属 C铁线莲属 D百合属 E黄精属
13.花两侧对称的科或属是
A乌头属 B唇形科 C百合科 D木兰属 E忍冬科
14.沙参属的特征是
A有白色乳汁 B花钟形 C具心皮柄 D聚合果 E蒴果
15.Paeoniaceae的特征是
A草本 B灌木 C雄蕊离心式发育 D具有花盘 E聚合果
16.小檗科的特征是
A草本 B灌木 C聚合果 D单雌蕊 E单性花
17.Araliaceae主要特征是
A含有皂苷类化合物 B常为木质藤本 C花单性
D雄花的雄蕊通常6 E伞形花序
18.Schisandra属的特征是
A藤本 B乔木 C单性花 D辐射对称花 E浆果
19.具油细胞的科是
A罂粟科 B木兰科 C石竹科 D芸香科 E姜科
20.papaveraceae的特征是
A有乳汁 B无乳汁 C两侧对称花
D辐射对称花 E二体雄蕊
21.Leonurus属的特征是
A花萼上唇2齿,下唇3齿 B花萼上唇3齿,下唇2齿
C花冠上唇全缘,下唇3裂 D花冠上唇3裂,下唇全缘
E雄蕊2强
22.Solanaceae的主要特征是
A浆果 B蒴果 C侧膜胎座 D中轴胎座 E花萼宿存
23.Rubiaceae的特征是
A具托叶 B无托叶 C叶对生 D叶互生 E子房下位
24.具有子房下位的科是
A菊科 B木兰科 C忍冬科 D葫芦科 E百合科
25.败酱科的特征是
A全株具有强烈的臭气和香气 B叶互生 C雄蕊3枚
D雄蕊5枚 E子房下位
26.Cucurbitaceae的主要特征是
A草质藤本,卷须与叶对生 B草质藤本,卷须生于叶腋 C单叶掌状分裂
D单叶,掌状复叶 E中轴胎座
27.Compositae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倍半萜内酯 B黄酮类 C生物碱类 D聚炔类 E香豆素类
28.植物体有白色乳汁的科是
A马兜铃科 B防己科 C桔梗科 D夹竹桃科 E罂粟科
29.Gramineae的主要特征是
A单叶互生,排成2列 B单叶对生,排成2列 C叶鞘一侧开裂
D叶鞘闭合 E颖果
30.Liliaceae主要特征是
A常为木本 B花两侧对称 C花3基数 D雄蕊6枚 E浆果
31.具有叶鞘的科是
A姜科 B天南星科 C百合科 D薯蓣科 E禾本科
32.桔梗科植物的特征是
A草本植物 B木本植物 C有白色乳汁 D花3基数 E蒴果
33.鸢尾科植物的主要特征是
A蒴果 B浆果 C花被4 D雄蕊3 E子房下位
34.属于Araliaceae的药用植物是
A西洋参 B党参 C手参 D人参 E太子参
35、膜荚黄芪主要特征是
A小叶6-13对 B小叶12-18对 C小叶两面有白色长柔毛
D小叶下面密生短柔毛 E荚果被黑色短柔毛
36、豆科云实亚科的主要特征是
A雄蕊10枚,9枚联合 B雄蕊10枚,分离 C蝶形花冠
D假蝶形花冠 E荚果
37、Papaveraceae的特征是
A草本植物 B均有白色乳汁 C花均为辐射对称
D雄蕊10枚以上 E雄蕊6枚
38、Ranunculaceae的主要特征是
A均为单被花 B均为重被花 C均为辐射对称花
D聚合果 E雄蕊多数
39、大黄属的特征是
A瘦果 B雄蕊常为9枚 C雄蕊常为6枚
D具托叶鞘 E翅果
40、属于裸子植物的科是
A败酱科 B姜科 C松科 D麻黄科 E芸香科
41、Panax属的特征是
A 木本 B 草本 C 复伞形花序 D 伞形花序 E 双悬果
42、当归的主要特征是
A 二回三出式羽状全裂叶 B 花白色 C 每棱槽中有1油管
D 每棱槽中有2油管 E 合生面有2油管
43、Caryophyllaceae的主要特征是
A 雄蕊与花瓣同数 B 雄蕊是花瓣数目的2倍 C 特立中央胎座
D 中轴胎座 E 蒴果
44、Oleaceae的主要特征是
A花两性 B雄蕊2枚 C雄蕊4枚 D花冠4裂 E 草本植物
45、龙胆科主要特征是:
A单叶对生全缘 B单叶互生全缘 C子房上位 D中轴胎座 E蒴果
46、夹竹桃科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A 黄酮类 B 生物碱类 C 酚类 D 强心苷 E 蒽醌类
47、Liliaceae的主要特征是:
A 多为高大乔木 B 多为两性花 C 蒴果 D 浆果 E 花3基数
48、Labiatae主要特征是
A 叶互生 B 叶对生 C 草本 D 蒴果 E 坚果
49、Solanaceae的主要特征是
A 辐射对称花 B 两侧对称花 C 蒴果
D 花冠5裂 E 花冠6裂
50、Scrophulariaceae的主要特征是
A 木本 B草本 C叶对生
D 雄蕊4枚 E 雄蕊6枚
51、Rubiaceae的主要特征是
A均为木本 B木本或草本 C花辐射对称
D浆果 E蒴果
52、Cucurbitaceae的主要特征是
A 单叶掌状分裂 B 鸟趾状复叶 C 单性花
D 侧膜胎座 E 中轴胎座
53、Iridaceae科的主要特征是
A 草本 B 叶基有套折叶鞘 C 子房下位
D 离生心皮雌蕊 E 浆果
54、败酱科的主要特征是
A 有强烈的臭气或香气 B 叶对生或基生 C 叶互生
D 子房上位 E 瘦果
55、Lilium的主要特征是
A 无被鳞茎 B 有被鳞茎 C 羽状复叶
D 单身复叶 E 蒴果
56、具有白色乳汁的科是
A 马兜铃科 B 毛茛科 C 兰科
D 夹竹桃科 E 萝藦科
57、具有单性花的科是
A 天南星科 B 姜科 C 兰科 D 薯蓣科 E 禾本科
58、靠孢子繁殖的是
A 被子植物门 B 裸子植物门 C 蕨类植物门
D 苔藓植物门 E 地衣植物门
59、麻黄科的主要特征是
A 输水组织为导管 B 花具有假花被 C 浆果
D 两性花 E 单性花
60、Moraceae的主要特征是
A 重被花 B 具有白色乳汁 C 两性花
D 具有隐头花序 E 单被花
61、景天科的特征是
A均为草本植物 B雄蕊与花瓣同数 C雄蕊为花瓣的2倍
D复雌蕊 E心皮基部有一鳞片状腺体
62、Rosaceae中梅亚科的主要特征是
A周位花 B下位花 C子房上位 D子房下位 E单果
63、Leguminosae的主要特征是
A蝶形花冠 B假蝶形花冠 C雄蕊9枚 D角果 E荚果
64、膜荚黄芪 的主要特征是
A小叶12-18 B小叶6-13 C果实无毛
D果实被黑色短柔毛 E小叶两面有白色长柔毛
65、Rutaceae的主要特征是
A含挥发油 B通常为单叶 C通常为复叶
D具有上位花盘 E具有下位花盘
66、花两侧对称的科是
A毛茛科 B罂粟科 C马兜铃科 D木兰科 E百合科
67、具有单性花的科是
A大戟科 B桑科 C天南星科 D百合科 E鸢尾科
68、Araliaceae的特征是
A木本植物,茎常有刺 B草本植物,茎常有刺 C子房上位
D子房下位 E具上位花盘
69、西洋参的主要特征是
A总花柄与叶柄近等长或稍长 B总花柄比叶柄明显长
C小叶片上面脉上疏生刚毛 D小叶片上面脉上几无刚毛
E 小叶片叶缘锯齿不规则且较粗大
70、Angelica属的主要特征是
A叶片三出式羽状裂或羽状分裂或羽状复叶 B全部为羽状复叶
C果实背腹压扁 D果实两侧压扁
E侧棱有阔翅
71、Bupleurum属的特征是
A单叶全缘 B羽状复叶,小叶全缘 C具平行脉
D具羽状网脉 E具有叶鞘
72、 柴胡属的药用植物有
A柴胡 B狭叶柴胡 C竹叶柴胡 D大叶柴胡 E银州柴胡
73、龙胆科的主要特征是
A草本,单叶对生 B草本,单叶互生 C雄蕊5枚
D雄蕊10枚 E子房上位
74、茄科主要特征是
A雄蕊与花冠裂片数同数 B花两侧对称 C特立中央胎座
D中轴胎座 E蒴果
75、Rubiaceae的主要特征是
A叶对生 B叶轮生 C雌蕊3心皮 D雌蕊4心皮 E核果
76、某一药用植物花为子房下位,具有上位花盘(花柱基),其可能属于
A唇形科 B芸香科 C五加科 D伞形科 E木兰科
77、具有2枚雄蕊的科是
A姜科 B木兰科 C唇形科 D木犀科 E毛茛科
78、具有下位子房的的科是
A忍冬科 B唇形科 C木犀科 D 茜草科 E 伞形科
79、 雄蕊多数的科是
A禾本科 B毛茛科 C豆科 D木兰科 E兰科
80、Campanulaceae的特征是
A花两侧对称 B花辐射对称 C心皮3枚 D心皮5枚 E 花两性
二、判断正误:
1. DNA是遗传物质,决定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 细胞的质膜具有选择透性和渗透现象。√
3. 所有的植物均有叶绿体。×
4. 在氧化过程中进行能量转化的细胞器是质体。×
5.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液泡、细胞壁和叶绿体。×
6. 加10%〆-萘酚的乙醇溶液,再加硫酸呈紫红色并很快溶解的细胞后含物是淀粉粒。×
7. 甘草、黄柏和葛根中具有晶鞘纤维。√
8. 细胞间有许多原生质丝,穿过细胞壁上的微细孔眼或纹孔彼此联系,这种原生质丝称为联络索。×
9. 导管、管胞、木纤维和石细胞加入间苯三酚试液和盐酸呈红色或紫红色反应。√
10. 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
11. 周皮即木栓层,为多层木栓化的细胞组成。×
12. 厚角组织具有不均匀加厚的次生壁。√
13. 次生壁外密嵌细小的草酸钙方晶的纤维称为晶鞘纤维。×
14. 姜科植物的分泌结构为分泌腔。×
15. 麻黄科植物的导管横壁被完全贯通,形成单穿孔板。×
16. 伴胞存在于管胞旁边,其细胞质浓稠、细胞核大,呼吸作用旺盛。√
17. 单子叶植物根的维管束为辐射型维管束。√
18. 大黄根状茎的髓中具有异型维管束,形成药材断面的“星点”。 √
19. 木间木栓指存在于木质部束之间的木栓层。×
20. 单子叶植物根具有内皮层。√
21. Magnoliaceae植物的果实是由花序形成的聚花果。×
22. Schizandra 属的果实类型是聚合浆果。×
23. Caryophyllaceae的胎座类型是特立中央胎座。√
24. Cruciferae 雄蕊类型是二强雄蕊。×
25. 柑果是Araliaceae科的果实类型。×
26. 锦葵科植物具有单体雄蕊。√
27. Violaceae主要化学成分类型是生物碱。×
28. 属于Umbelliferae具有平行脉的属是当归属。×
29. Oleaceae的雄蕊数目是4枚。×
30. Gentianaceae茎的维管束类型是周木型维管束。×
31. 夹竹桃科植物具有副花冠和花粉块。√
32. 金银花属于忍冬科植物。√
33. Labiatae的子房完整,花柱顶生。×
34. Solanaceae的胎座类型是侧膜胎座。√
35. Scrophullariaceae的花冠类型常为唇形花冠。√
36. 败酱科植物的叶序是互生。×
37. Cucurbitaceae为子房下位,两性花。√
38. Campanulaceae花为辐射对称。√
39. Compositae含有菊糖,并为单体雄蕊。×
40. Ranunculaceae的雌蕊类型是离生心皮雌蕊。√
41. 姜科植物的唇瓣是由退化雄蕊联合形成。√
42. 薯蓣科为单性花,子房下位,3心皮合生成3室。√
43. 知母属于Liliaceae科药用植物。√
44. 罂粟科药用植物普遍含生物碱。√
45.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维管束包括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
46. 药材中的根皮类药材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
47. 次生木质部内的木栓层带称为木间木栓。√
48. 半夏叶柄上的小块茎是由不定芽形成。√
49. 起源于韧皮部之外,位于皮层内侧成环包围初生维管束的构造称为初生韧皮纤维。√
50. 天南星科药用植物均为单性花。×
51. 双子叶植物叶片主脉维管束的木质部位于向茎面,韧皮部位于背茎面。×
52. 蒲公英的花序中,边缘为舌状花,中央为管状花。×
53. 大戟科药用植物均为单性花。√
54. 蔷薇科苹果亚科植物为子房上位。×
55. 整个花序发育形成的果实称为聚花果,又称复果。√
56. Magnolia属植物每心皮中有4个以上胚珠。×
57. Papaveraceae药用植物均有乳汁。√
58. Leguminosae药用植物的花冠为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
59. 蒙古黄芪果实呈环状或镰刀状弯曲,密被刺毛状腺体及短毛。×
60. 堇菜科植物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
61. 侧根是由胚根直接发育形成的。×
62. 百合科植物如洋葱、贝母具有假鳞茎。×
63. 豆科植物的胎座为边缘胎座。√
64. 木兰科植物玉兰的花由多轮花被组成,每轮3枚所以称为重被花。×
65. 藻类植物均具有细胞核。×
66. 由2心皮边缘胎座的雌蕊形成,果实成熟时两边开裂的果实类型为荚果。×
67. 菊科植物头状花序在开花期间花轴形成花序托不能伸长所以是有限花序。×
68. 杭白芷学名Angelica dahurica(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 Var. formosana(Boiss.)Shan et Yuan中“f. ”表示变型。√
69.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中如青木香有明显的髓射线。×
70. 单子叶植物如百部的根最外层数层染成红色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为木栓层。×
71. 侧生分生组织包括木栓形成层和维管形成层。√
72. 厚角组织是一种机械组织。√
73. 同一植物同一器官上只有一种气孔轴式。×
74. 裸子植物的气孔轴式和双子叶植物相同。×
75. 茎的次生构造横切面上可见年轮呈同心环状。×
76. 石细胞具有不均匀加厚的初生壁。×
77. 细胞细长类似于韧皮纤维,通常具厚壁及单纹孔,纹孔数目很少称为韧型纤维。√
78. 所有导管分子的横壁完全打通,形成一个大孔。×
79. 木纤维即存在于木质部的纤维。√
80. 果实为柑果的是芸香科植物。√
81. 松科植物的分泌结构是分泌道。√
82. 麻黄科植物的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输导组织是管胞。×
83.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植物和种子植物均有维管束。×
84. 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只具有初生构造。√
85. 双子叶植物的根的初生构造的维管束类型为无限外韧型维管束。×
86. 药材中的根皮类药材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
87. 百部、麦冬的表皮分裂成多层细胞,细胞壁木栓化称为木栓层。×
88. 茎的初生构造中木质部的分化成熟方向为外始式。×
89. 等面叶的叶肉均为栅栏组织。×
90. 缠绕茎上面具有卷须、不定根等攀援器官。×
三、解释名词
1.圆锥花序和总状花序
2.角果和荚果
3.灌木和半灌木
4.羽状复叶和三出羽状复叶
5.单性花和两性花
6.有被鳞茎和无被鳞茎
7.定根和主根
8.厚角组织和薄壁组织
9.浆果和核果
10.托叶鞘和叶鞘
11.落皮层和内皮层
12.隐头花序和头状花序
13.外胚乳和胚乳
14.蝶形花冠和假蝶形花冠
15.荚果和角果
16.定根和不定根
17.内皮层和落皮层
18.单体雄蕊和聚药雄蕊
19.头状花序和隐头花序
20.瘦果和颖果
21.蒴果孔裂和蒴果纵裂
22.蔷薇果和聚合瘦果
23.灌木和半灌木
24.小鳞茎和鳞茎
25.羽状网脉和掌状网脉
名词解释答案:
总状花序—花序轴细长,其上着生许多花梗近等长的小花,如十字花科,刺槐等。
圆锥花序——复总状花序花序轴细长有分枝,周围多数小花,小花具长短近相等的小花柄,如女贞、南天竹、槐。
角果——十字花科特有。2心皮合生,侧膜胎座,假隔膜将子房隔成2室。果实成熟后,果皮沿两侧腹缝线开裂,成2片脱落,假隔膜仍留在果柄上。长角果(萝卜、油菜)、短角果(菘蓝、菥蓂、荠菜)。
荚果——豆科特有。单心皮,成熟时沿背、腹2条线开裂成2片。开裂者——黄豆、绿豆;不开裂者——皂荚、紫荆、刺槐、落花生;节裂者——含羞草、山蚂蝗;螺旋状——苜蓿;念珠状肉质——槐。
灌木——主干不明显,植株矮小,在近基部发生数个丛生植株,如海桐、夹竹桃等。
亚灌木(半灌木)——介于木本与草本之间,仅基部木质化,如草麻黄、草珊瑚、牡丹等。
羽状复叶——叶轴长,小叶片在叶轴两侧排成羽毛状。若羽状复叶的叶轴顶端生有一片小叶,则称为单(奇)数羽状复叶,若羽状复叶的叶轴顶端具有两片小叶,则称为双(偶)数羽状复叶。
三出羽状复叶——又叶轴上着生有三片小叶的复叶,而且顶生小叶具有叶柄的称为羽状三出复叶如大豆、胡枝子等。
两性花——一朵花中具有雌蕊和雌蕊的花,如桔梗、油菜等的花。
单性花——仅具雄蕊或仅有雌蕊的花,称单性花。
无被鳞茎——鳞叶狭,呈覆瓦状排列外无被覆盖的如百合、贝母等。
有被鳞茎——鳞叶阔,内层被外层完全覆盖如洋葱。
定根:直接或间接由胚根生长出来,有固定的生长部位如主、侧、纤维根均是定根
主根:植物最先生长出来的根,是由种子胚根直接发育而来的,它不断向下生长,这种根称为主根。
不定根:非直接或间接由胚根形成,从茎、叶或其它部位长出,产生无一定位置,玉米等茎基节上须根,人参芦头上不定根(艼),秋海棠、落地生根叶上,桑、木芙蓉扦插(枝条)
厚角组织:是初生的机械组织,有生活细胞构成,细胞内含有原生质体,具有一定的潜在分生能力,厚角组织常具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
厚壁组织:细胞都是具有全面增厚的次生壁,并大多为木质化的细胞壁,壁常增厚,常有明显的层纹和纹孔,细胞腔较小,成熟细胞没有原生质体,成为死细胞。
薄壁组织:也称为基本组织,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布广、体积大,如根、茎的皮层,髓部,叶肉细胞,花的各部分,果实的果肉,种子的胚乳全部或主要由薄壁组织构成。机械、输导等组织则常包括在薄壁组织之中。
浆果——单心皮或合生心皮雌蕊、上位或下位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外果皮薄,中果皮和内果皮肉质多浆,内有1-多枚种子。——葡萄、枸杞、番茄;——忍冬
核果——典型者由单心皮雌蕊,上位子房发育形成,内果皮坚硬、木质,形成坚硬的果核,每核内含1粒种子。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如桃、李、梅、杏。
托叶鞘:托叶联合成鞘状,并包围于茎节的基部,如大黄、何首乌等蓼科植物
叶鞘:有些植物的叶柄基部或叶柄全部扩大成形成叶状,称为叶鞘如当归、柴胡等伞形科植物。
落皮层:一般木栓形成层只活动数月,依次再在其内方产生新的木栓形成层。老周皮内方的组织被新周皮隔离后逐渐枯死,这些周皮以及被它隔离死亡组织的综合体,因常剥落,故称落皮层(又称外树皮)。△落皮层呈鳞片状(白皮松)、环状(白桦)、纵沟(柳、橡)、大片脱落(悬铃木)、不脱落(黄柏、杜仲)
内皮层——皮层最内一层,紧密整齐,无间隙,壁特殊增厚。
头状花序——花序轴极缩短,在总花梗顶端形成平顶或圆顶的盘状总花托,外围有多数苞片组成的总苞,托上密生多数无柄的小花,如菊科植物。
隐头花序——花序轴肉质膨大而下凹,凹陷的内壁上着生许多无柄的单性小花,仅留一小孔与外方相通,为昆虫进出腔内传播花粉的通道。如无花果、辟荔桑科植物。
胚乳:是极核细胞和一个精子受精后发育来的,位于胚的周围,呈白色,含淀粉、蛋白质或脂肪等营养物质,供胚发育时所需要的养料。
外胚乳——大多数植物种子,当胚发育和胚乳形成时,胚囊外面的珠心细胞被胚乳吸收而消失,但也有少数植物种子珠心,未被完全吸收而形成营养组织包围在胚乳和胚外部,称外胚乳,如肉豆蔻、槟榔、胡椒、姜、甜菜、石竹等。
蝶形花冠——花瓣5枚,分离,上面一枚位于最外面且最大称旗瓣,侧面2枚较小称翼瓣,最下面的2枚最小,顶端部分联合,并向上弯曲称龙骨瓣,如甘草、槐花等植物。
假蝶形花冠——花瓣5枚,分离,龙骨瓣在外,旗瓣在内(云实亚科)
荚果——豆科特有。单心皮,成熟时沿背、腹2条线开裂成2片。开裂者——黄豆、绿豆;不开裂者——皂荚、紫荆、刺槐、落花生;节裂者——含羞草、山蚂蝗;螺旋状——苜蓿;念珠状肉质——槐。
角果——十字花科特有。2心皮合生,侧膜胎座,假隔膜将子房隔成2室。果实成熟后,果皮沿两侧腹缝线开裂,成2片脱落,假隔膜仍留在果柄上。长角果(萝卜、油菜)、短角果(菘蓝、菥蓂、荠菜)。
瘦果——果实内含有1粒种子,成熟时果皮易与种皮分离如白头翁、毛茛等。
颖果——果实内含有1粒种子,果皮薄,成熟时果皮与种皮愈合不易分开,禾本科特有。
单体雄蕊——雄蕊多枚,花丝连合成1束呈圆筒状,花药分离(远志科、楝科、锦葵科)
聚药雄蕊——雄蕊的花药连合成筒状,花丝分离如红花、白术等菊科植物的雄蕊。
蒴果孔裂——合生心皮复雌蕊发育成。1-多室,每室多数种子,成熟时顶端呈小孔状开裂,种子从小孔散出如罂粟、虞美人、桔梗、金鱼草等。
蒴果纵裂:果实成熟时沿心皮纵轴开裂,可分为室间开裂、室背开裂、室轴开裂三种,室间开裂—沿腹缝线开裂如蓖麻、马兜铃、杜鹃等;室背开裂—背缝线开裂——鸢尾、百合、紫丁香、泡桐、乌桕;室轴开裂——果皮虽沿腹、背缝线开裂,但隔壁仍与中轴相连如牵牛、曼陀罗等。
聚合瘦果——多数瘦果聚生在突起的花托上如毛茛、白头翁、委陵菜等;聚生在膨大的肉质花托上如草莓。
蔷薇果:多数瘦果聚生在凹陷成壶形的花托上如蔷薇、金樱子等果实特称为蔷薇果。
小鳞茎:有些植物在叶腋或花序处由腋芽或花芽形成的小鳞茎——卷丹、洋葱、大蒜、小根蒜。
鳞茎——球形或扁球形,茎极度缩短称鳞茎盘,被肉质肥厚鳞叶包围;顶端有顶芽,叶腋有腋芽,基部生不定根。
羽状网脉:有一条明显的主脉,两侧分出许多侧脉,侧脉间又多次分出细脉交织成网状,称为羽状网状如桂花、桃等。
掌状网脉:由叶基分出多条较粗大的叶脉,呈辐射状伸向叶缘,再多级分枝形成网状,称为掌状网脉如南瓜、蓖麻等。
四、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木兰属、五味子属、八角茴香属的异同点,每属举出一例药用植物,并说明其药用部分。
2.说明人参属主要特征和化学成分类型;举出2例药用植物,说明其药用部分。
3.说明益母草属属和鼠尾草属的主要特征,每属举出1例药用植物,写出药用部分。
4.比较忍冬科和茜草科的异同点,每科举出1例药用植物,写出药用部分。
5.比较半夏属和天南星属的主要异同点,每属举出1例药用植物,写出药用部分。
6.请说明百合科、 鸢尾科、薯蓣科、天南星科的主要区别,每科举出1例药用植物,并说明其药用部分。
7.某一药用植物描述如下:草质藤本。根状茎直生,肥厚,圆柱状。茎常带紫色。基部叶互生,中部以上对生,叶腋常有小块茎;叶三角形至三角状卵形,基部宽心形,叶脉7~9条。穗状花序腋生;花小,雌雄异株,辐射对称,花被6,绿白色;雄花雄蕊6;雌花子房下位,柱头3裂。蒴果具3翅,被白粉,种子具宽翅。
⑴该植物为哪一纲、哪一科药用植物?
⑵该纲药用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8.请举出5种果实入药的药用植物,分别说明这些果实的类型和特征及所属科的名称,说明其中3个科的主要特征。
9.说明五加科和伞形科主要特征,每科举出2种药用植物,写出其药用部分。
10.比较唇形科 和玄参科的异同点,每科举出2种药用植物,写出其药用部分。
11.比较毛茛科、木兰科、罂粟科、芍药科的主要特征,每科举出2种药用植物,写出其药用部分。
12.某一全草类药材的茎的横切面经观察,发现维管束散生,请问该药材为被子植物门哪一纲植物?该纲药用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是什么?
13.大黄属和蓼属药用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每属举出2例药用植物并说明其药用部分。
14.黄连、黄柏和黄芩分别为哪一科药用植物?这些科药用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5.如何从形态、显微构造说明双子叶植物根和根状茎的主要区别?举出属于双子叶植物纲的10种药用植物。
16.唇形科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以薄荷为例说明其叶片上分泌组织的主要特征?
17.蔷薇科药用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如何区分蔷薇科的蔷薇亚科、梅亚科和苹果亚科?
18.蔷薇科和豆科药用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9.如何从根的断面和形态上区分商陆科和五加科药用植物?
20.某一药材断面具有“星点”,星点在显微镜下具有何特征?该药材为哪一科药用植物?该科药用植物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21.百合科百合属、黄精属和贝母属药用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问答题答案:
一、
五味子属
木兰属
八角茴香属
茎的质地
木质藤本
乔木或灌木
乔木或灌木
叶的质地
叶纸质或近膜质,罕为革质
叶革质或纸质
叶革质或纸质
托叶
芽为托叶包围,小枝上具环状托叶痕。
芽具多枝芽鳞,无托叶
花
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同株。
花两性
花两性
雄蕊与雌蕊
雌蕊群的花托发育时明显伸长。
雄蕊和雌蕊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雌蕊群无柄或具柄
雄蕊和雌雄轮状排列于平顶隆起的花托上
果实类型
肉质小浆果,聚合果长穗状
蓇葖果
蓇葖果
药用植物
五味子:果实
厚朴:根皮、干皮和枝皮与花蕾入药
八角茴香:果实
二、
人参属主要特征:
1. 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或肉质根不发达;
2. 地上茎单生,掌状复叶轮生茎顶;
3. 萼有5小齿;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花盘肉质。
4. 花两性或花杂性,排成顶生的伞形花序;
5. 核果状浆果。
2.主要化学成分:三萜皂苷
人参根;西洋参根;三七根,花
三、
益母草属主要特征:
1. 花冠上唇3齿直立,下唇2齿较长,靠合;
2. 花冠筒伸出,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下唇直伸或张开,3裂;
3. 雄蕊4前对较长;
4. 小坚果锐三棱形。
益母草 果实入药为茺蔚子能清肝明目,活血调经。
鼠尾草属主要特征:
1. 花冠唇形,上唇直立而拱曲,下唇展开;
2. 花冠多分为二唇形;
3. 雄蕊2枚。
丹参:根
四、
茜草科主要特征:
忍冬科主要特征:
异
草本,灌木或乔木,有时攀援状。
木本,稀草本
叶序也有轮生,有托叶
通常无托叶。
无
花冠有两侧对称
花冠4-6裂,稀多裂
花冠管状4-5裂,多5裂,有时二唇形
同
辐射对称,以聚伞花序排成圆锥状或头状,少单生
辐射对称,花两性,成聚伞花序或再组成各种花序
单叶对生
多单叶,对生
子房下位
子房下位
蒴果、浆果或核果。
蒴果、浆果或核果。
茜草:根入药能凉血止血,活血化淤,镇痛。
忍冬花蕾入药金银花;茎藤入药
五、
半夏属
天南星属
同点
草本有块茎。
草本有块茎
叶基生,叶片3-7裂或鸟跖状全裂
叶片3至多裂,放射状、鸟跖状全裂
子房上位,1室
子房上位,1室
浆果
浆果
异
叶柄中下部有小块茎(珠芽)
花序轴具细长附属体,佛焰苞内卷成筒状,有增厚的横膈膜;
肉穗花序具附属体,佛焰苞下部管状,上部开展;
花雌雄同序
雌雄异株
半夏入药部位块茎
天南星:入药部位块茎
六、百合科特征:
1、常为多年生草本,具鳞茎或根状茎、球茎或块根,少数灌木。
2、单叶,互生或基生,少数对生或轮生。
3、花序种种;
4、P 6,花瓣状,2轮排列,分离或合生。
5、A3+3,(3:3),中轴胎座,胚珠常多数。
6、蒴果或浆果。
薯蓣科主要特征
多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具根状茎或块茎。花单性异株或同株,辐射对称,花被片6,基部常合生;雄花雄蕊6,子房下位,蒴果具3棱形的翅,种子常有翅。
鸢尾科主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根茎、块茎或鳞茎。叶片条形或剑形,基部对折,成2列状套叠排列。花被片6,基部常合生成管;雄蕊3;子房下位,柱头3裂,有时呈花瓣状或管状。蒴果。
天南星科Araceae
特征:1、多年生草本,常具块茎或根状茎;热带少数为藤本。
2、单叶或复叶,叶柄基部常具膜质鞘;网状脉。
3、肉穗花序,具佛焰苞。
4、花小,两性或单性;单性者雌雄同株或异株。无花被;两性花具花被片4~6。
5、雄蕊1~8,常愈合成雄蕊柱;,由1~数心皮组成1~数室,每室1~数枚胚珠。
6、浆果,密集于花序轴上。
百合科
薯蓣科
鸢尾科
天南星科
多年生草本
多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
多年生草本
多年生草本
平行脉
平行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