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企业学院:...../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Shop/40.shtml
《总经理、高层管理》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Shop/38.shtml
《中层管理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Shop/39.shtml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Shop/41.shtml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Shop/44.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
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Shop/49.shtml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
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Shop/42.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
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Shop/43.shtml
《财务管理学院》
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Shop/45.shtml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Shop/46.shtml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Shop/47.shtml
╳╳╳╳-╳╳-╳╳实施
╳╳╳╳-╳╳-╳╳发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
QB-╳╳-╳╳╳-╳╳╳╳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CM-IMS试点
多媒体电话及补充业务规范
China Mobile CM-IMS Trial
- Multimedia Telephony and Supplementary Service Specification
版本号:1.1.0
前 言
本标准对中国移动IMS(下简称CM-IMS)试点多媒体电话及补充业务的业务实现过程中需要规范的内容提出全面要求,是CM-IMS多媒体电话及补充业务的业务实现所需要遵从的纲领性技术文件。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业务概念、业务开放范围、业务特征、业务流程、业务管理和计费等。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计划部提出,由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标准归口部门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亚晨、赵婷
目 录
1 范 围 4
2 引用标准 4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6
4 业务概述 7
4.1 业务概念 7
4.2 业务分类 8
4.3 业务开放范围 8
4.4 用户类型 8
5业务特征 9
5.1补充业务业务特征 9
5.2提示放音播放 10
5.3补充业务之间的冲突与关系 10
6 业务流程 13
6.1业务订购 13
6.2业务退订 13
6.3多媒体电话业务流程 13
6.4 补充业务流程 13
7.业务管理 14
7.1个人用户 14
7.2运营商管理员 14
8.计费结算 15
8.1资费结构 15
8.2计费原则 15
8.3计费点 15
9. 编制历史 15
1 范 围
本标准对CM-IMS试点多媒体电话及补充业务的业务需求提出规定,原则上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部使用,用于在业务开展及招标选型方面为集团公司和省公司提供技术依据;适用于未来移动通信网络IMS网络环境。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 IETF RFC 3261,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2] IETF RFC 3262, “Reliability of Provisional Responses in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3] IETF RFC 3264, “An Offer/Answer Model with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SDP)”
[4] IETF RFC 3265,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Specific Event Notification”
[5] IETF RFC 3323, “A Privacy Mechanism for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6] IETF RFC 3455, “Private Header (P-Header) Extensions to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for the 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7] IETF RFC 3515,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Refer Method”
[8] IETF RFC 3840, “Indicating User Agent Capabilities in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9] IETF RFC 3841, “Caller Preferences for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10] IETF RFC 3959, “The Early Session Disposition Type for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11] IETF RFC 3960, “Early Media and Ringing Tone Generation in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12] 3GPP TR 23.002, “Network Architecture”, v7.1.0
[13] 3GPP TR 23.003, “Numbering, Addressing and Identification”, v6.9.0
[14] 3GPP TR 23.218, “IP Multimedia (IM) session handling; IM call model; Stage 2”, v7.1.0
[15] 3GPP TS 23.228,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Stage 2”, v7.2.0
[16] 3GPP TS 24.228, “Signalling flows for the IP multimedia call control based on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and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SDP); Stage 3”, V5.14.0
[17] 3GPP TS 24.229, “Internet Protocol (IP) multimedia call control protocol based on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and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SDP); Stage 3”, v7.3.0
[18] 3GPP TR 29.228, “IP Multimedia (IM) Subsystem Cx and Dx Interfaces; Signalling flows and message contents”, v7.1.0
[19] 3GPP TR 29.229, “Cx and Dx interfaces based on the Diameter protocol; Protocol details”, v7.1.0
[20] ETSI TS 183 004,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converged Services and Protocols for Advanced Networking (TISPAN); PSTN/ISDN simulation services: Communication Diversion (CDIV); Protocol specification”, v1.1.1
[21] ETSI TS 183 007,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converged Services and Protocols for Advanced Networking (TISPAN); PSTN/ISDN simulation services; Originating Identification Presentation (OIP) and Originating Identification Restriction (OIR); Protocol specification”, v1.1.1
[22] ETSI TS 183 008,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converged Services and Protocols for Advanced Networking (TISPAN); PSTN/ISDN simulation services; Terminating Identification Presentation (TIP) and Terminating Identification Restriction (TIR); Protocol specification”, v1.1.1
[23] ETSI TS 183 009,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converged Services and Protocols for Advanced Networking (TISPAN); PSTN/ISDN simulation services; Call Waiting (CW); Protocol specification”,v0.0.8
[24] ETSI TS 183 010,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converged Services and Protocols for Advanced Networking (TISPAN); NGN Signalling Control Protocol; Communication Hold (HOLD) PSTN/ISDN simulation services”, v1.1.1
[25] ETSI ES 283 003,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converged Services and Protocols for Advanced Networking (TISPAN); IP Multimedia Call Control Protocol based on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and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SDP) Stage 3 [3GPP TS 24.229 (Release 7), modified]”, v1.1.1
[26] IETF RFC 4244, “An Extension to th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for Request History Information”
[27] ETSI TS 181 002 V1.1.1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converged Services and Protocols for Advanced Networking (TISPAN); Multimedia Telephony with PSTN/ISDN simulation services”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下列术语、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缩略语
英 文
中 文
AS
Application Server
应用服务器
AKA
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
鉴权与密钥协商
AUTN
Authentication TokeN
鉴权TokeN
B2BUA
Back-to-Back User Agent
背靠背用户代理
CCF
Charging Collection Function
计费收集功能
CDR
Charging Data Record
计费数据记录
CK
Ciphering Key
加密密钥
CN
Core Network
核心网
CSCF
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
呼叫会话控制功能
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NS
Domain Name System
域名系统
ECF
Event Charging Function
事件计费功能
FQDN
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
全资格域名
GGSN
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
网关GPRS支持节点
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归属用户服务器
I-CSCF
Interrogating-CSCF
查询-CSCF
ICID
IM CN subsystem Charging Identifier
IMS计费标识
iFC
Initial Filter Criteria
初始过滤准则
IK
Integrity Key
完整性密钥
IM
IP Multimedia
IP多媒体
IMPI
IM Private Identity
IP多媒体私有标示
IMPU
IM Public Identity
IP多媒体公有标示
IMS
IP Multimedia Core Network Subsystem
IP多媒体网络子系统
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er
国际移动用户标识
IOI
Inter Operator Identifier
内部运营商标识
IPSec
IP Security
IP安全
ISC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Service Control
IMS业务控制
ISIM
IMS SIM
IMS 用户标识模块
LIA
Location-Info-Answer
位置信息响应
LIR
Location-Info-Request
位置信息请求
MAA
Multimedia-Auth-Answer
多媒体鉴权响应
MAC
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消息验证码
MAR
Multimedia-Auth-Request
多媒体鉴权请求
MCC
Mobile Country Code
移动国家码
MRFC
Multimedia Resource Function Controller
多媒体资源功能控制器
MPTY
Multi-party Call
多方通话
MRFP
Multimedia Resource Function Processor
多媒体资源功能处理器
MTAS
Multimedia Telephony AS
多媒体语音业务服务器
ODB
Operator Determined Barring
运营商控制用户会话闭锁业务
PLMN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
PST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交换电话网
P-CSCF
Proxy CSCF
代理CSCF
PSI
Public Service Identity
公共业务标识
RAND
RANDom challenge
随机询问
RES
RESponse
响应
RT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实时传输协议
S-CSCF
Serving-CSCF
服务-SCSCF
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会话描述协议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会话发起协议
UA
User Agent
用户代理
UAA
User-Authorization-Answer
用户鉴权响应
UAC
User Agent Client
用户代理客户端
UAR
User-Authorization-Request
用户鉴权请求
UE
User Equipment
用户设备
UICC
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
通用集成电路卡
URI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统一资源标识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统一资源定位
USIM
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通用用户标识模块
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扩展标记语言
4 业务概述
4.1 业务概念
本规范主要对IMS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电话业务和补充业务进行描述。多媒体电话业务内容包括基本话音、视频以及其他补充业务。
4.2 业务分类
CM IMS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电话基本业务主要包括:
Ø 点到点语音业务
Ø 点到点视频业务
CM IMS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电话补充业务主要包括:
Ø 主叫号码识别显示(CLIP)
Ø 主叫号码识别限制(CLIR)
Ø 无条件呼叫前转(CFU)
Ø 遇用户忙呼叫前转(CFB)
Ø 遇无应答呼叫前转(CFNRy)
Ø 未注册呼叫前转
Ø 呼叫等待(CW)
Ø 呼叫保持(HOLD)
Ø 黑/白名单
Ø 多方通话(MPTY)(仅限语音业务)
Ø 运营商控制用户会话闭锁业务(ODB)
4.3 业务开放范围
本技术标准描述的业务面向IMS网络的用户。
4.4 用户类型
ü 1类用户:SIP软终端;
ü 2类用户:SIP硬终端;
ü 3类用户: 通过SIP IAD或SIP AG接入IMS的POTS的用户
ü 4类用户: 非IMS用户,即中国移动手机用户(2G/3G)
5业务特征
下面分类描述各个业务的业务特征。
多媒体电话业务:是完成两个用户通信的基本的功能,本规范描述的基本业务须支持语音通话和视频通话。
补充业务:在多媒体电话业务的基础上增加方便用户进行通信的一组业务。用户可以选择开通该业务并进行维护,也可以撤销该业务的使用。
5.1补充业务业务特征
l 主叫号码识别显示(CLIP) —— 被叫用户的补充业务,用户接收呼叫时,网络向被叫终端发送主叫用户的地址,被叫终端将其显示给用户。该业务用户可以登记后使用,也可以撤销。若主叫用户有主叫号码识别限制(CLIR)业务,则无法在被叫终端上显示主叫用户的地址。对于电路域主叫用户显示的是Tel格式的号码,对于IMS域的主叫用户显示的是用户的IMPU。
l 主叫号码识别限制(CLIR) —— 主叫用户的补充业务,用户作主叫不希望自己的地址显示给被叫时,可以限制网络向被叫用户显示主叫地址信息。该业务用户可以登记后使用,也可以撤销。如果被叫有主叫号码显示限制逾越权限,即使主叫即使登记了该业务,其号码仍然会显示在被叫终端上。
l 无条件呼叫前转(CFU) —— 本业务允许用户将他的所有来话呼叫转移到另一个预先指定的地址,而不管用户是在什么状态下。该业务用户可以登记后使用,也可以撤销。无条件呼叫前转优先于遇忙呼叫前转、无应答呼叫前转、用户不可及呼叫前转。前转一般有最大次数的限制,其具体值可以配置。
l 遇用户忙呼叫前转(CFB) —— 本业务允许用户将他的来话呼叫在遇忙时均自动转到另一个指定的地址。该业务用户可以登记后使用,也可以撤销。遇忙呼叫前转优先于呼叫等待业务(CW)。
l 遇无应答呼叫前转(CFNRy) —— 如果用户登记了本业务,则当呼叫该用户的电话在预定的时间内无应答时,将呼叫转移到另一个指定的地址。该业务用户可以登记后使用,也可以撤销。无应答呼叫前转优先于呼叫等待业务(CW)。
l 用户未注册呼叫前转 —— 如果用户登记了本业务,有来话呼叫此用户,网络在发出呼叫后,收到被叫侧的响应消息,其原因码为用户未注册,即将呼叫转移到另一个指定的地址。该业务用户可以登记后使用,也可以撤销。
l 呼叫等待(CW) —— 登记呼叫等待业务的用户A,当A用户正与B用户通话,C用户试图与A用户建立通话连接,此时A用户收到呼叫等待提示音,表示另有用户等待与之通话。同时C听呼叫等待音。该业务用户可以登记后使用,也可以撤销。
l 呼叫保持(HOLD) —— 本业务允许用户在一个已经存在的连接上中断通信,然后在需要的时候恢复这个通信。该业务用户可以登记后使用,也可以撤销。
l 多方通话(MPTY) —— 本业务允许多于两个用户同时进行语音通话。
l 黑名单/白名单——“黑白名单”业务允许用户设置自己的“黑白名单”。
l 运营商对用户会话进行闭锁(ODB) —— 网络运营商可以闭锁用户所有入呼叫和用户所有出呼叫。
5.2提示放音播放
多媒体电话业务系统应该能够支持播放提示音的功能。包括基本回铃音,失败通知音和业务提示音。
5.3补充业务之间的冲突与关系
补充业务之间的冲突与关系见表1。
表1 IMS补充业务、彩铃/彩像之间冲突与影响关系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CLIP
CLIR
CFU
CFB
CFNRy
CFNRc
CW
HOLD
MPTY
CB
M-CRBT
M-CLI
1
CLIP
Y1-B
Y1-E
Y1-F
Y1-G
Y1-H
Y1-I
N
N
N
N
N
2
CLIR
Y2-A
Y2-E
Y2-F
Y2-G
Y2-H
N
N
N
N
N
Y2-N
3
CFU
Y5-A
Y5-B
Y5-F
Y5-G
Y5-H
N
N
N
Y5-L
N
N
4
CFB
Y6-A
Y6-B
Y6-E
N
N
X
N
N
Y6-L
N
N
5
CFNRy
Y7-A
Y7-B
Y7-E
N
N
Y7-I
N
N
Y7-L
N
N
6
CFNRc
Y8-A
Y8-B
Y8-E
N
N
N
N
N
Y8-L
N
N
7
CW
Y9-A
N
N
X
Y9-G
N
N
N
Y9-L
N
N
8
HOLD
N
N
N
N
N
N
N
N
N
N
N
9
MPTY
N
N
N
N
N
N
N
N
N
N
N
10
CB
N
N
Y12-E
Y12-F
Y12-G
Y12-H
Y12-I
N
N
Y12-M
N
11
M-CRBT
N
N
Y
Y
Y
Y
Y
N
N
Y13-L
N
12
M-CLI
N
Y14-B
Y
Y
Y
Y
Y(tbd)
N
N
N
N
注:YN-C - 表示两种业务之间可能存在关联或冲突 (具体关联及冲突描述见后)。
N - 表示两种业务之间无关联或冲突。
X - 表示对某特定用户来讲,不允许同时激活两种业务。
说明:
1、Y1-B (Y2-A) - CLIP业务与CLIR业务之间存在冲突。如果主叫用户申请了主叫号码显示限制,同时,被叫用户申请了主叫号码显示业务,要求CLIR业务优先于CLIP业务。
2、Y1-E Y1-F Y1-G Y1-H (Y5-A Y6-A Y7-A Y8-A) - CLIP业务与呼转类业务的关系。如果一个呼叫经过呼转到达最终接收方用户,同时该接收方用户申请了CLIP业务,在主叫未申请CLIR业务的情况下,接收方用户可以显示主叫的身份(号码)信息。
3、Y1-I (Y9-A) - CLIP业务与呼叫等待(CW)的关系。如果某用户签约了CLIP业务,同时该用户被通知有一个呼入正在等待,在主叫没有订阅或激活CLIR业务的情况下,该用户可以接收到主叫方的身份(号码)信息。
4、Y2-E Y2-F Y2-G Y2-H (Y5-B Y6-B Y7-B Y8-B) - CLIR业务与呼转类业务的关系。如果主叫已经激活CLIR业务,则主叫用户的身份(号码)信息不能在呼转业务的实际接收方显示,除非呼转业务的实际接收方有Override能力。
5、Y5-F Y5-G Y5-H (Y6-E Y7-E Y8-E) - CFU与其它呼转类业务的关系。CFU优先于其它呼转类业务。
6、Y7-I (Y9-G) - CFNRy与CW的关系。接收方激活CFNRy业务的情况下可同时提供呼叫等待业务,只有在CFNRy在应答前业务计时器超时,则CFNRy业务激活,呼叫被转移,同时呼叫等待业务停止。被叫同时签约CW和CFNRy,只有在被叫忙的情形之下触发CW,当等待时间超过CFNRy的定时器时,触发CFNRy前转。
7、Y5-L Y6-L Y7-L Y8-L - 呼转类业务与CB的关系。如果用户B激活了呼出限制到C,那么B将无法前转呼叫到C,即CB呼出优先于前转。
8、Y12-E Y12-F Y12-G Y12-H - CB与呼转类业务的关系。如果用户B激活了呼出限制到C,那么B将无法前转呼叫到C,即CB呼出优先于前转。
9、Y13-L(Y12-M)- 彩铃与CB业务的关系,如果用户签约了呼入限制的情况下,则先进行限呼处理,将不会播放用户的彩铃。
10、Y14-B(Y2-N)- 彩像业务与CLIR业务之间存在冲突。如果主叫用户申请了主叫号码显示限制,同时,被叫用户申请了彩像业务,要求CLIR业务优先于彩像业务。
11、呼转类(CFU、CFB、CFNRc)业务优先级高于彩铃(听到的是被连号码的铃音);对于CFNRy和彩铃,先听到被叫彩铃后听到被连用户彩铃。
12、彩铃与CW:CW优先;
13、呼转类业务与彩像的关系:彩像和CFU、CFB、CFNRc——被连用户显示主叫彩像;彩像与CFNRy——被叫和被连用户同时收到主叫彩像;
14、彩像与CW的关系:被叫收到主叫彩像;
6 业务流程
6.1业务订购
业务订购指用户申请多媒体电话业务并得到受理和开通。业务订购需要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即:以BOSS系统为标准。用户需要通过营业厅开通多媒体电话业务。
BOSS系统在受理了用户开通业务的请求后,需要通过实时的接口将新增的业务订购关系通知用户归属的多媒体电话业务平台、HSS以及相应的ENUM DNS。
6.2业务退订
业务退订指用户取消对该业务的订购关系。退订后用户将无法再使用该业务。
与业务受理及开通流程类似,业务退订也需要遵循一个原则,即:以BOSS为准。用户需要通过营业厅退订多媒体电话业务。
BOSS系统在受理了用户退订业务的请求后,需要通过实时的接口将变更后的业务订购关系通知多媒体电话业务平台、HSS以及相应的ENUM DNS。
6.3多媒体电话业务流程
多媒体电话业务流程包含了点到点语音业务和视频业务。业务流程参见《IMS试验网多媒体电话及补充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6.4 补充业务流程
补充业务流程参见《IMS试验网多媒体电话及补充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7.业务管理
7.1个人用户
个人用户通过Web门户可以对其个人业务进行设置和管理,包括:
l 用户密码重置:重置用户的Web登录密码和IMS域登录密码;
l 设置“主叫号码识别显示”。被叫可以设置显示主叫的号码类型。例如E.164号码、SIP URI;
l 设置“主叫号码识别限制”。
l 设置各类“呼叫前转”;
l 设置无应答呼转计时器的持续时间;
l 设置“免打扰”;
l 等。
7.2运营商管理员
运营商管理员可以通过运营商管理门户管理所有的用户。
运营商管理员具备的管理功能如下:
l 创建,修改和删除用户;
l 业务集和业务集模版:创建,修改和删除“业务集”,可以给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业务集”,使其具备不同的用户权限(不可见/可见且可修改/可见但不可修改, 允许使用/禁止使用) ;
l 号码分配:为用户分配需要的号码段。
8.计费结算
8.1资费结构
资费结构包括通信费和功能费,描述如下:
l 通信费是指:话音业务产生的通信费;
l 功能费是指:补充业务设置使用发生的费用。
8.2计费原则
多媒体电话通信费按照通话时长计费,补充业务功能费按月收取。
8.3计费点
多媒体电话业务的计费点:IMS核心网元CSCF和多媒体电话业务平台。
计费话单要求参见《IMS试验网多媒体电话及补充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9. 编制历史
版本号
更新时间
主要内容或重大修改
V 0.0.1
2006年6月
初稿
V1.0.0
2009年02月01日
版本管理更新
V1.0.1
2009年03月05日
4.2章节业务分类中删除“被连号码识别显示(COLP)
”、“被连号码识别限制(COLR)”两个业务。
V1.0.2
2009年03月06日
根据补充业务业务特征,业务分类中添加黑/白名单业务,用户类型添加2G/3G用户。
V1.1.0
2009-3-9
生成下发省公司的初始版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