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疆移动2014年
乌鲁木齐室内分布系统优化服务项目
项目总结报告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19日
目录
1 项目背景 3
2 项目计划、目标 3
2.1 项目计划 3
2.2 项目目标 4
2.3 项目完成率 4
3 项目完成情况 5
3.1项目开展周期 5
3.2项目完成情况 5
3.3 取消站点原因 6
3.4 报告输出情况 7
4 达标站点指标提升 8
5 室分主要问题、排查流程及整治方案 9
5.1室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9
5.2室分问题排查流程及整治方案 10
6 现场问题统计 26
6.1 信源问题 26
6.2 设备(直放站)问题 28
6.3 传输问题 31
6.4 无线参数问题 32
6.5 直放站设置参数问题 32
6.6设计方案问题 33
6.7外部干扰 33
6.8无源器件问题 34
6 经典案例 36
6.1恒宇银座C座M 36
6.2天合大厦M 37
6.3美居物流园H座M 38
7 项目总结 42
1 项目背景
随着室内分布网络的不断规划建设,网络容量和覆盖已逐渐完善,伴随着新业务的开展和数据业务的发展,手机用户对网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突显中国移动优质网络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无线用户使用感知。
目前乌鲁木齐室内投诉中影响用户感知的主要因素为网络服务质量,通过对用户投诉的进一步发掘,发现大部分问题是在用户家里或办公室等室内场所内产生,其中弱覆盖及通话质量问题对客户感知影响占比较大。解决室内信号覆盖、通话质量问题成为本年度乌鲁木齐室分优化的重点工作。
共涉及1595个室分小区,主要工作是以提升室分网络质量为宗旨,重点保障高校、写字楼、酒店宾馆、商住楼等特殊场景室分网络覆盖质量以及用户感知度。
2 项目目标
本次室分专项优化开始与2014年4月15日截止2014年12月18日为期8个多月,项目计划完全达标站点70个,目标任务站点为65个。
2.1 项目计划
在项目开始我们本次专项优化计划完成目标为65个站点,通过本次8个多月的专项整治,将完成目标我们分为三个阶段,截止目前我们已经超额完成本年度项目计划65个站点数,实际确认完全达标75个站点,超额完成10个站点,初步达标19个站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如下图所示:
2.2 项目目标
目前我们本次目标站点是完成70个站点,具体如下图所示:
2.3 项目完成率
经过本次室分专项优化,我们的计划完成任务为100%,目标率为115.38%,超额完成率为15.38%。
3 项目完成情况
3.1项目开展周期
本次新疆室分专项优化的周期为8个月,开始于2014年4月中旬---结束于2014年12月底,总共分三个阶段实施,如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2014年6月) (2014年10月) (2014年12月底结项)
3.2项目完成情况
经过8个月时室分专项优化很好的提前超额完成了2014室分优化任务,其中计划完成率为100%,目标完成率115.38%,超额完成率15.38%。
3.3 报告输出情况
通过对147个站点的梳理和优化,目前已经完成75个全部达标的站点和17个初步达标站点验收报告输出。
报告输出占比为:
4 达标站点指标提升
项目开展8个月的时间里,在移动网优中心的领导和代维、集成厂家的大力配合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8个多月的时间里,共分配给我们166个站点,其中18个站点因为部分原因取消,达标75个站点,剩余78个站点还在继续处理中。
下面对达标的75个站点处理前后的KPI对比(,所有指标取每个时段的平均值):
达标站点KPI对比
指标名称
整治前指标
整治后指标
指标提升
TCH话务量
1.591
2.337
0.746
无线接入性(率)
98.30%
99.06%
0.76%
TCH掉话率(含切换
1.85%
0.44%
1.41%
上行质量0-5级占比
88.86%
97.97%
9.11%
下行质量0-5级占比
94.55%
98.94%
4.39%
切换成功率
92.73%
96.86%
4.13%
严重上行干扰比例
5.63%
0.66%
4.97%
整治后TCH话务量提升:
整治后上行质量提升:
整治后下行质量提升:
5 室分主要问题、排查流程及整治方案
5.1室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室分网络问题从用户感知的角度看,主要存在手机无信号、呼叫困难、通话断续、单通、通话掉线等感知,但用户感知只是一种用户主观感觉,并不能直接引导优化人员进行问题处理,需要通过一些网络指标关联分析,定位,解决问题。
可通过如下“八加一”个维度来定位问题:
(1)弱覆盖;
(2)高干扰;
(3)高质差;
(4)频繁切换;
(5)外泄;
(6)超低或超高话务;
(7)接入困难;
(8)高掉话;
(9)高用户投诉。
其中,前八个维度的问题易于量化,它们与用户感知、常用KPI指标关联见下表:
室分问题的定位
弱覆盖:信源问题、有源设备故障或参数不合理、天线设计不合理
信号外泄:无线参数设置不合理、有源设备故障、天线设计不合理
高干扰:同邻频干扰、有源设备故障或参数不合理、无源器件问题、CDMA或私装直放站等外部干扰
高质差:信源问题、无线参数设置不合理、弱覆盖、有源设备故障或参数设置不合理、无源器件故障
低接通率:信源问题、干扰、弱覆盖、有源设备故障或参数设置不合理
超低话务:弱覆盖、无源器件故障、信源故障
频繁切换:无线参数设置不合理、弱覆盖
掉话:硬件故障、有源设备参数设置不合理
5.2室分问题排查流程及整治方案
5.2.1弱覆盖
5.2.1.1整治流程
弱覆盖排查处理流程图如下:
5.2.1.2流程分析
BTS硬件故障需要在后台首先排查。
排查完基站硬件故障问题后,在后台排查无线配置参数设置是否有误。
天线布放不合理问题:现场排查时,首先需要排除弱覆盖是否由天线布放不合理问题引起,如果天线口功率满足设计要求但还是存在弱覆盖的情况,则说明天线布放不合理,如果天线口功率不满足设计要求则应该重点检查有源设备及分布系统的问题。
有源设备问题:当确认弱覆盖不是由设计方案引起,而是由天线口功率与设计不符引起时,可以首先排查有源设备是否存在问题,若存在问题依次判断是有缘设备故障造成的问题还是调测不当造成的问题。
天馈系统问题:排除了有源设备问题,则需要详细检查整个分布系统。
5.2.1.3整治方案
设计方案问题排查整治
有源设备问题排除整治
天馈系统问题排除整治
5.2.2信号外泄
5.2.2.1整治流程
信号外泄排查处理流程图如下:
5.2.2.2流程分析
首先结合KPI指标和CQT/DT确定外泄室分小区。
然后对BTS参数核查,主要核查射频参数、层参数、接入参数和切换参数。
接下来检查有源设备输出功率是否合理。
接下来检查靠近室外的天线选型、安装和输入功率是否合理。
5.2.2.3整治方案
BTS参数排查整治
有源设备排查整治
天线排查整治
5.2.3高干扰
5.2.3.1整治流程
高干扰排查处理流程如下:
5.2.3.2流程分析
基站后台统计信源基站KPI指标,如话务量、频点号、小区级和载频级干扰等级,并获取站点基础信息资料,通过直放站网管中心查询直放站告警和参数设置情况。
分析是否是部分频点受到干扰,且分布没有规律,则可判断为同邻频干扰。否则进入无源器件干扰分析。
将基站设置为全模拟发射或调大TRX发射功率,对于无源分布系统,如果此时干扰增加,则判断为无源器件干扰。对于有源分布系统,如果在关闭所有有源设备的情况下干扰增加,则判断为无源器件干扰。
如果在增加基站TRX发射功率或设置全模拟发射,干扰没有增加,则判断为设备底噪干扰和外部干扰,逐台关闭有源设备,如果系统随着关闭设备的增加底噪逐步降低,则可判断为有源设备底噪干扰。如果在上一步中干扰增加,但关闭所有有源设备后干扰没有增加,就判断为有源设备下行输出反射干扰。否则判断为外部干扰。
如果判断为外部干扰,根据载频级干扰数据分析,如果频点号越小干扰越大则判断为CDMA干扰。
如果判断为外部干扰,根据载频级干扰数据分析,如果移动和联通频段内的信号同时放大就应该为私装直放站干扰;如果移动频段内的上行噪声明显高于联通频段内的上行噪声时就应该是移动的自身直放站干扰。
如果判断为外部干扰,所有频点干扰等级接近,可以判断为其他系统干扰。
5.2.3.3整治方案
同邻频干扰排查整治
无源器件高干扰排查整治
有源设备高干扰排查整治
CDMA高干扰整治
私装直放站高干扰整治
其他系统高干扰整治
5.2.4高质差
5.2.4.1整治流程
1)下行质差整治流程
下行质差排查处理流程图如下:
2)上行质差整治流程
上行质差排查处理流程图如下:
5.2.4.2流程分析
1)下行质差整治流程分析
BTS硬件故障需要在后台首先排查。
排查完基站硬件故障问题,要在后台排查无线配置参数设置是否有误。
弱覆盖问题:首先应排除弱覆盖原因引起的下行质差。
下行干扰:下行干扰是引起下行质差最常见的因素,需要重点排查。
有源设备问题:排除干扰问题后,需重点排查是否是有源设备引起的下行质差。
分布系统问题:有源设备若没有问题,则需重点逐级检查分布系统。
当上述流程都排查完后,仍未解决质差问题,可检查基站隐形故障或传输问题,如由于各种情况导致的Abis接口、A接口链路等传输质量差,传输链路不稳定,也会导致下行质量差。
2)上行质差整治流程分析
排查完基站硬件故障问题,要在后台排查无线配置参数设置是否有误。
上行干扰:上行干扰是上行质差的重要原因,当发现既有上行质差也有上行干扰,应首先从解决上行干扰的流程出发,排除上行质差是由上行干扰引起的。
弱覆盖问题:网管后台排除了上行干扰的原因,应现场关注是否是由于弱覆盖造成的上行质差。
有源设备参数问题:关注室分小区下各有源设备的上下行ATT设置是否合理,定位出是哪些有源设备将上行底噪声提升。
有源设备问题:如果有源设备参数设置正确,重点检查直放站设备一些隐性问题,如上行功放、光收发故障,也会存在上行质差问题。
分布系统问题:如果有源设备没有问题,需要核查是否是由分布系统施工工艺造成的上行质差。
当上述流程都排查完后,仍未解决质差问题,可检查基站隐形故障或传输问题,如由于各种情况导致的Abis接口、A接口链路等传输质量差,传输链路不稳定,也会导致上行质量差。
5.2.4.3整治方案
1)下行质差整治方案
设备BTS硬件故障排查整治
无线配置参数统一排查整治
弱覆盖排查整治
干扰排查整治
有源设备问题排查整治
分布系统问题判断处理
基站隐形故障及传输问题排查整治
2)上行质差整治方案
设备BTS硬件故障排查整治
无线配置参数统一排查整治
上行干扰排查整治
弱覆盖排查整治
有源设备参数设置有误排查整治
有源设备故障排查整治
分布系统问题排查整治
基站隐形故障及传输问题排查整治
5.2.5低接通率
5.2.5.1整治流程
起呼困难排查处理流程图如下:
5.2.5.2流程分析
BTS硬件故障需要在后台首先排查。
排查完基站硬件故障问题,要在后台排查无线配置参数设置是否有误。
上行干扰:通过后台网管筛查上行干扰情况,如有上行干扰,应优先处理上行干扰问题,排除上行干扰引起的起呼困难。
弱覆盖问题:网管后台排除了上行干扰的原因,应现场关注是否是由于弱覆盖造成的下行质差。
有源设备参数问题:排除了弱覆盖问题后,重点需要关注有源设备上下行平衡参数设置是否正确,而数字有源设备特有参数也会影响上下行不平衡,因此要先区分数字与模拟有源设备,再针对性调整。
有源设备故障:若有源设备参数设置没有问题,则需要重点排查有源设备隐形故障。
当上述流程都排查完后,仍未解决质差问题,可检查基站隐形故障或传输问题,如由于各种情况导致的Abis接口、A接口链路等传输质量差,传输链路不稳定,也会导致上行呼叫成功率低。
5.2.5.3整治方案
设备BTS硬件故障排查整治
无线配置参数统一核查整治
有源设备参数设置有误排查整治
有源设备故障排查整治
基站隐形故障及传输问题排查整治
5.2.6超低话务
5.2.6.1整治流程
1)超低话务整治流程
超低话务排查处理流程如下:
5.2.6.2流程分析
1)超低话务整治流程分析
BTS硬件故障需要在后台首先排查。
排查完基站硬件故障问题,要在后台排查无线配置参数设置是否有误。
同时通过网管查看该站点是否存在干扰或质差,排查干扰及质差问题导致用户接入困难。
弱覆盖:现场应首先查看室分整体是否存在弱覆盖区域而导致低话务。
接入困难:排除覆盖问题,应现场查看是否存在起呼困难,导致用户无法接入,从而产生低话务。
如果以上都没问题,应具体摸清站点用户规模,确定是否是由于用户量本来就少造成的低话务。
如果用户数正常,需要重点查看室内用户主要活动区域是否存在弱覆盖情况。
接下来通过CQT/DT测试判断是否存在高入侵现象,导致用户主要话务区域占用室外宏站信号。
5.2.6.3整治方案
无线配置参数统一排查整治
高入侵排查整治
5.2.7频繁切换
5.2.7.1整治流程
乒乓切换排查处理流程图如下:
5.2.7.2流程分析
检查BTS无线参数设置是否合理。
通过KPI数据分析室分小区是否存在质差问题。
通过CQT/WT分析是否存在邻区问题。
结合KPI数据和CQT/WT分析室分小区是否存在弱覆盖问题。
通过CQT/WT判断是否高入侵问题,是则首先通过设置合理的参数避免乒乓切换。
如果参数设置作用不大那就判断是否可以通过增强覆盖的方式来解决。
如果无法增强覆盖可以通过高低分层并使用专用频点的方法解决乒乓切换。
5.2.7.3整治方案
BTS无线参数设置排查整治
质差排查整治
邻区问题排查整治
弱覆盖排查整治
高入侵排查整治
5.2.8掉话
5.2.8.1整治流程
掉话排查处理流程图如下:
5.2.8.2流程分析
BTS硬件故障需要在后台首先排查。
接着通过KPI指标分析判断是否是射频掉话占主导,如果不是那么应优先处理传输等其他问题。
同时通过KPI指标察看是否存在高干扰,如果存在则转入高干扰排查整治流程。
接下来通过CQT/WT测试判断是否有弱覆盖。
接下来通过分析KPI指标、CQT/WT和扫频测试判断是否有质差问题。
接着通过KPI数据及CQT/WT测试判断是否存在乒乓切换和出入口切换问题。
5.2.8.3整治方案
切换失败率高带来的高掉话在室分覆盖里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乒乓切换引起的高掉话,一种是出入口切换带未做好带来的高掉话。结合KPI指标就可以分析出切换失败率高的原因,而从切换失败率原因比例中我们可以大致知道切换失败率高的原因,如上下行通话质量切换失败、上下行弱信号切换失败等等,在现场可以根据这些切换原因进行相应的测试,定位出切换失败率高的原因和发生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 现场问题统计
在对147个站点处理中,发现主要造成站点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信源问题、设备问题(直放站)、传输问题、无线参数配置问题、设备(直放站)参数配置问题、设计方案问题、外部干扰、无源器件问题等。下面是对这些站点问题的统计:
下面对每类问题分别进行阐述:
6.1 信源问题
在排查过程中,发现3个站点的信源存在问题,问题及处理方法如下:
信源类型
问题分类
涉及站点数目
处理方法
备注
FLEXI EDGE
信源输出功率波动1-8dBm
1
更换ERGA(合路器)后功率波动问题消失
FLEXI MCPA
信源输出下行质差严重
2
更换MCPA,信源输出下行质量达标
测试方法:
信源输出功率波动问题
按照如下图方式,将信源和仪表连接起来,查看信源的输出功率变化(,存在1-2dBm波动属于正常范围),若输出功率变化过大,需对信源进行排查。
信源输出下行质差严重
为了更好的模拟室分系统,需将室分天线连接到信源上(,如下图),然后在机房内做CQT测试。信源侧连接方式如下:
例:按照上图连接方式,对“美居物流园H座M(CI:18399 BCCH:71)”进行信源测试。连接测试手机和电脑后,对主小区进行锁频测试。测试结果如下:
由上图可知,该站点下行质差很严重,若不将此问题处理,其他问题无法继续排查。
6.2 设备(直放站)问题
对147个站点的排查,发52个站点由于设备硬件问题导致站点指标不达标。由于牵扯到硬件问题,不是简单的调节直放站参数就能解决的,只能通过对设备返厂维修或者将故障设备更换才能真正的解决站点故障。下面主要对常见问题进行说明:
直放站问题统计
问题分类
问题描述
解决方案
备注
上行杂散大
上行杂散大主要体现在2方面:1、上行毛刺信号多;2、上行底噪偏高。
更换故障远端机
上行增益低
光路正常和天馈系统正常,且上行增益全部设置为0后,上行还是弱覆盖,说明该设备上行低噪放增益变低,不能满足覆盖要求
更换上行低噪放或者更换远端机
下行输出功率低
输入信号和光路正常,直放站的下行衰减值全部设置为0的情况下,下行输出功率远低于直放站额定功率
更换远端机
上行杂散测试方法及结果
按照下图所示连接频谱:
为了保证系统正常工作,通过反接6dB耦合器将频谱仪和直放站连接进行测试。若发现上行杂散大的站点,可通过排查法确定问题设备。确定干扰设备后,需对其覆盖区域进行扫频测试,若没有外部干扰的情况下即可判断设备问题;若存在外部干扰,需解决外部干扰后再继续确认该设备是否正常。
下面是上行杂散大的2种测试图片:
上行杂散信号多
上行底噪高
下行输出功率测试方法及结果
在测试下行输出功率时,按照如下图所示连接仪表:
在测试下行输出功率时,需考虑设备的额定功率。在输入信号和光路正常的情况下,设备的最大输出功率不应比额定功率低太多。
例:
“金碧华府”的设备输出功率为10W,且输入信号和收光都在正常要求范围,下行衰减值全部设置为0 ,测试结果如下:
输出功率为19.64dBm 输出功率为1.26dBm
在对直放站的排查过程中,发现52个站点的直放站出现各种故障,导致站点指标达不达标。下面是对这52个站点的直放站统计:
乌市专项直放站故障统计
直放站厂家
站点总数(个)
故障站点数目(个)
故障设备数(台)
国人
49
17
38
京信
46
15
24
万瑞
14
8
23
威力克
20
12
37
由以上表格可知,国人、威力克、万瑞的直放站故障率比较高,建议多准备国人、威力克、万瑞设备的备件,且在后期可以加大对这3个厂家的直放站的监管力度。
6.3 传输问题
通过对多个站点的光路进行排查,发现多个站点由于传输问题导致设备未工作或者设备非正常工作。由于不同的直放站厂家和直放站型号,对光功率的要求也是存在差异。在对光路问题处理时,需考虑直放站厂家和直放站型号。下面是对解决传输问题的简单看法:
多种型号及厂家的直放站的收光的光功率要求大于-10dBm,若低于-10dBm可能会导致直放站不能工作或者非正常工作(,主要体现在直放站的增益变低,导致直放站输出功率低或到达基站的信号变弱)。
导致收光弱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导致设备收光弱的问题
问题分类
解决方法
备注
跳纤损耗大
更换跳纤
光法兰盘损耗大
更换光法兰盘
传输光纤损耗大
通过对红光更换传输光纤,若没有备用光纤或者备用光纤损耗大需反馈给移动公司及时处理
光模块发射功率低
更换光模块或者更换直放站
注:
1、 在核查GRU设备的传输时,一定要对收发的光模块进行检查,不能将同波长的光模块配对使用;
2、 在对光分器测试时,需将每个端口的输入输出进行测试。
6.4 无线参数问题
通过对站点CQT测试和后台参数的核查,部分站点在无线参数方面存在同邻频、邻区不完善的问题等,通过后台参数规划和邻区完善将问题规避,下面对站点存在的无线参数问题进行简单的分类:
无线参数问题
问题分类
涉及站点数目
解决方法
备注
干扰方面
14
协调规划频点,将同邻频的频点优化
切换方面
14
修改切换参数(接入电平、切换门限、层间切换门限等),增加邻区关系
功控方面
4
修改功控参数,减少干扰和越区覆盖
质差方面
7
修改质量参数,优化通信质量
6.5 直放站设置参数问题
在对直放站排查过程中,发现部分站点直放站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站点指标达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直放站参数设置不合理
问题分类
问题描述
解决方案
备注
上行衰减大
由于上行衰减值设置过大,导致上行弱覆盖。
减小上行衰减值
在对直放站上下衰减值调整时,需参考KPI中的上下行电平值。
上下行链路不平衡
由于直放站上下衰减不平衡,导致指标不达标
参考KPI中的上下行电平调整直放站的上下行衰减
6.6设计方案问题
在对站点排查过程中,发现3个站点由于设计问题,部分区域未做室分系统,导致部分区域存在弱覆盖。
例:“键龙大厦”室分设计初期没有将电梯进行覆盖,导致电梯内存在严重弱覆盖,如下图所示:
6.7外部干扰
在对这些站点的排查过程中,发现有7个站点存在外部干扰,导致站点指标不达标。下面对外部干扰进行简单的分析:
外部干扰问题
干扰类型
问题描述
涉及站点数目
解决方案
备注
电信CDMA干扰
电信CDMA下行底噪抬升过高,并落入移动GSM900上行频段内,影响移动信号质量。
5
协调电信公司在故障电信设备上添加滤波器或者更换故障电信设备
私装通信装置
个别公司在楼宇内安装自己内部通信设备,且频段在900MHz-905MHz,导致该站点上行高干扰。
1
1、协调该公司关闭其通信系统;2、通过频点优化,规避900MHz-905MHz ;3、将GSM900的设备更换为GSM1800的设备;
其他干扰
1个射灯在频繁重启,产生电磁干扰,落入移动GSM900上行频段内。
1
协调物业,将该射灯修理好后,干扰消失
在核实外部干扰时,需用八木天线连接频谱仪进行扫频测试。
例:在对恒宇银座C座22F进行扫频测试发现存在CDMA干扰,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电信CDMA下行底噪抬升过高,落入移动GSM900上行频段,且移动天线和电信天线距离太近,会影响移动GSM900站点的信号。
6.8无源器件问题
在对无源系统的排查过程中,发现有112个站点的无源器件的三阶互调值不达标,对移动网络造成一定的影响。下面是这112个站点无源器件摸排的汇总:
乌市室分专项无源器件替换情况汇总
厂家
负载
二功分器
三功分器
3dB电桥
耦合器
备注
国人
14
22
1
16
15
京信
41
35
2
43
75
威力克
22
33
8
34
34
万瑞
11
16
0
16
31
其他厂家
16
11
0
3
8
总计
104
117
11
112
163
下面是对无源器件的三阶互调的指标要求:
无源器件三阶互调指标
器件类型
指标(PIM3)
备注
3dB电桥
≤-77dBm@2x43dBm
耦合器
≤-77dBm@2x43dBm
功分器
≤-77dBm@2x43dBm
下面是对三阶互调不达标的无源器件测试值: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京信(非高性能器件)、国人、威力克、万瑞4家厂家的无源器件三阶无源互调达标率低,建议可以后期对这些厂家的无源器件进行重点排查。
7 经典案例
7.1恒宇银座C座M
站点信息:该站点设备为威力克光纤宽带直放站,覆盖范围为高层住宅楼。
通过KPI分析,发现该站点由于高干扰导致上行质差,如下所示:
将频谱仪连接到近端机,对直放站上行底噪进行测试,发现近端机的上行杂散大,如下所示:
从上图可知,该站点上行杂散大,通过断开光纤的方法,确定导致上行杂散大和高干扰问题来自于恒宇银座C座23F电井内的远端机。为了确定导致上行杂散大的问题来自于远端机还是外部干扰,需对23F远端机的覆盖区域进行扫频测试。
通过扫频测试,在对恒宇银座C座22F进行扫频测试发现存在CDMA干扰,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电信CDMA下行底噪抬升过高,落入移动GSM900上行频段,且移动天线和电信天线距离太近,会影响移动GSM900站点的信号。
为了验证确实是电信CDMA下行对GSM900上行造成干扰,故在对22F覆盖的天馈系统之前添加了10dB的衰减器,并重新测试,发现底噪15dB(如下图所示),通过几天的观察,发现该站点指标已经达标。
7.2天合大厦M
站点信息:该站点设备为宽带直放站,覆盖区域为高层办公楼及高层住宅楼。
通过KPI分析,发现该站点存在上行干扰且上行质差严重,如下所示:
通过将频谱仪连接到近端机,测试直放站上行底噪进行测试,发现如下所示:
从上图知,直放站波形异常,且是从低频段往高频段下降,可以初步判断为CDMA下行干扰。通过断开光纤的方法,将问题点定位在天合大厦写字楼18F处的远端机。在对18F远端机排查时,将频谱仪接到天馈系统上,发现上行波形跟近端机测试的波形相似,可以判断为干扰源为外部干扰。通过对室分系统的排查,发现电信的天馈系统和移动天馈系统连接到一起,如下图所示:
将电信天馈系统和移动天馈系统断开后,干扰消失(如下图所示),通过几天的观察,发现站点指标达标。
移动与电信天馈系统断开后 移动天馈系统和电信天馈系统断开后,从近端机测试到的上行底噪
7.3美居物流园H座M
站点情况:该站点高端商贸区,人流量大,该站点设备为国人数字光纤选频直放站。
通过KPI分析,发现该站点存在干扰且上行质差,如下所示:
在现场进行CQT测试发现,该站点整个区域覆盖良好,但是现场出现掉话、断断续续的现象。以美居物流园H座2F为例,如下所示:
美居物流园H座2F (CI:18399 BCCH:71)RxLev大于-85dBm的占整个测试区域的97.8%,满足95%以上的区域场强≥-85dBm的要求。但是 RxQual小于3的占整个测试区域的78%,不满足95%语音质量≤3的要求。导致该站点通话断断续续、掉话等现象。由于下行质差严重,需对信源进行核实。
通过在信源侧连接天线,并关闭所有远端机后在机房进行CQT锁频测试,如下所示:
由上图可知,基站下行输出质差严重,需处理基站问题。
更换MCPA后,重新对信源进行测试,并关闭所有远端机后在机房进行CQT锁频测试,发现下行输出质量改善很大,偶尔C/I会变差。
对覆盖区域京信重新测试,发现信号改善不大,依然存在通话断断续续、掉话的现象,并发现在同一片区域TA值变化很大,如下所示:
TA(时间提前量):时延及手机到基站的距离。TA显示1大约550米,以此类推。在GSM系统中,在通信过程中,如移动台在呼叫期间向远离基站的方向移动,则从基站发出的信息越来越迟到达移动台,与此同时,移动台的信息也越来越迟到达基站。而时延过长会导致这一种情况:基站收到移动台在本时隙发送的信息与其下一个时隙收到的呼叫信息重叠起来,从而引起干扰,因此引入了时间调整(TA)。我们可以通过TA值来判断信息的时延情况,现网直放站应用中,会遇到手机接收到基站A信号,也接收到直放站B的信号,虽然信号强度很强,但是下行质差非常严重,这种质量恶化其实是由码间干扰造成的。
从上可知,该站点覆盖区域信号很好,但是下行质差的问题是由于直放站时延造成的,因此需对直放站时延参数进行调整。
通过前后台配合,并选出一个基准点,对直放站的时延参数进行调整,如下所示:
由上图可知,对远端机设置参数里的数字光模块时延补偿进行调整,可以改变TA值。对远端机TA值全部清0,对现场重新测试发现,通话断断续续、掉话的现象消失,但是不长时间,数字光模块时延补偿值发生变化,覆盖区域恢复到以前情况。通过和国人研发工程师沟通,这种情况是由于直放站会自动调整时延从而改变数字光模块时延补偿值,因此需将近端机“网管参数”里的自动时延调整开光关闭,如下图所示:
并将所有远端机的数字光模块时延补偿值重新清0,对覆盖区域重新测试,发现通话断断续续、掉话的现象完全消失。以美居物流园H座2F为例,如下所示:
美居物流园H座2F (CI:18399 BCCH:71)RxLev大于-85dBm的占整个测试区域的100%,满足95%以上的区域场强≥-85dBm的要求。但是 RxQual小于3的占整个测试区域的95.8,不满足95%语音质量≤3的要求。
通过几天的指标观察,发现该站点之前问题已经全部消失。
8 项目总结
在室分项目排查过程中,之前遇到一些问题,影响到了工作效率和项目进度,主要罗列出以下几点:
1、 部分站点的图纸找不到;
2、 代维对部分站点现场情况不了解;
3、 部分站点物业阻挠,进场困难;
4、 由于没有GSM1800设备的备件,这些站点整治进度相对比较缓慢;
5、 代维处理站点故障速度缓慢;
6、 部分返厂维修设备仍存在故障,导致重复上站;
通过8个月的室分排查,发现设备问题、无源器件问题、传输问题、无线参数问题、直放站参数设置问题是导致站点故障的主要问题。希望在以后的站点维护中,可以结合KPI和现场网络情况,这样站点维护的效率会高很多。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