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冰雪体育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推进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85942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冰雪体育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推进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冰雪体育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推进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冰雪体育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推进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体育文化导刊2023 年 9 月第 9 期Sports Culture Guide No.9 September 202341冰雪体育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推进路径马德1,2 张天阳3 刘哲剑2 贾文帅4 侯玺超4(1.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2.张家口学院体育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300;3.张家口学院冰雪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4.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长春 130024)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冰雪体育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提出培养模式及推进路径。现实问题:培养目标不系统,专业建设薄弱,培养方式单一,市场意识淡薄。从目标定位、内容设置、

2、方法实施、评价方式方面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推进路径:明确培养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丰富培养内容,强化人才实践能力;优化培养方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健全评价制度,推进人才有序流动。关键词:体育管理;冰雪体育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Path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in Ice and Snow Sports IndustryMA De1,2 ZHANG Tian-yang3 LIU Zhe-jian2 JIA Wen-shuai4 HOU Xi-chao4(1.Co

3、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2.Institute of Sport,Zhangjiakou University,Zhangjiakou 075300,China;3.Institute of Ice and Snow,Zhangjiakou University,Zhangjiakou 075000,China;4.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

4、30024,China)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the training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in ice and snow sports industry,constructed the training mode,and put forward the promotion path.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5、 in ice and snow sports industry:Training objectives are not systematic,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is weak,training methods are single,and market consciousness is weak.This paper constructed the training mode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from the theoretical mode,namely,cultivation objective orientat

6、ion,content setting,method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mode.Promotion path:We should clarify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enrich the training content 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talents,optimize the training methods to broaden the channels of tale

7、nt training,and improve the evaluation system to promote the orderly fl ow of talents.Keywords:sports management;ice and snow sports industry;interdisciplinary talent;cultivation mode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22TY003);张家口市科技冬奥技术集成应用与综合示范专题项目(21110003D)第 1 作者简介:马德,男,在读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运动与体质健康促进、体育教学与训练。通讯作者简介:刘哲

8、剑,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42党的十八大以来,借助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机遇和冰雪运动的热潮,我国冰雪体育产业步入新发展阶段,呈现出“冰雪+”产业复合发展的新特点。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契合度,新时代所需要的冰雪体育产业人才不再单纯的是竞技人才、赛事运营开发人才、冰雪体育培训人才等传统意义上的单一技能人才1,而是贯通冰雪运动与经营管理知识、能力和思维的复合型人才2。然而,目前国内人才发展水平同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需求仍有差距,复合型人才需求缺口巨大、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缺陷等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面对紧迫的冰雪体育产业复合型人才(以下简称“复合型人才”)需求,作为人才培养主

9、阵地的高校,理应通过健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探索有效培养路径,破解复合型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矛盾,全面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推进冰雪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工作提质增效,助力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鉴于此,在梳理国内 20 所本专科院校冰雪专业或冰雪课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笔者于2021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 月运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就职于北京体育大学、张家口学院、河北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 11 名专家就冰雪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工作展开调研交流。在准确把握当下复合型人才培养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相应推进路径,以期助力高校提升复合型

10、人才培养质量,为日后打造高质量冰雪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言献策。1 冰雪体育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现实问题1.1 培养目标不系统培养目标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3。国内现有冰雪体育产业专业多为冰雪专业下设的具体学科方向,尚未形成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性规划,培养目标宽泛、重复等现象较为突出。第一,培养目标宽泛。由于国家层面尚未明确冰雪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造成各院校设置的培养目标过于抽象,缺少对复合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首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冬季项目)为例,其培养目标仅简单提及“培养从事运动训练及相关体育工作的行业优秀人才”,并未涉及冬季项目人才所应

11、具备素养的具体指标。第二,培养目标同质化严重。一方面,不同院校相同学位的培养目标相似。以学士学位为例,北京体育大学、吉林体育学院等院校的冰雪专业(包含冰雪体育产业方向)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另一方面,不同学位层级的培养目标相似。以沈阳体育学院为例,冰雪专业(包含冰雪体育产业方向)的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均指向应用型人才。可见,高校培养目标趋同会导致培养的人才类型单一,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人才结构失衡,造成同一类型和同一层次的人才过剩。第三,培养目标设置片面。从国内开设冰雪专业或冰雪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多数院校的培养目标均侧重于培养为竞技冰雪运动发展服务的专业冰雪体育人才,包括高水平运

12、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对冰雪体育产业赛事运营开发人才、冰雪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人才、冰雪体育传播人才等培养目标设定鲜有提及。如东北三省及京津冀地区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均未出现关于冰雪体育传播人才和场馆运营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内容。1.2 专业建设薄弱专业建设是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师资队伍的规划与建设以及教学改革与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4。良好的专业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冰雪体育产业作为国内冰雪专业的具体培养方向,起步时间晚、发展时间短,专业建设相对滞后、专业建设薄弱的问题依旧突出。第一,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不足。冰雪体育产业课程大多参考或改进冰雪专业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对冰

13、雪专项知识及运动技能的掌握,但忽视了产业知识的学习,导致冰雪体育产业本身的专业性课程设置相对较少,未能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造成冰雪体育产业专业或方向学生的专业素质不突出。另外,对比国内冰雪专业或冰雪课程人才培养方案后发现,多数冰雪体育产业相关知识仅为简要概述,课程设置严重不足。以吉林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等体育院校的冰雪课程为例,主要为滑冰、滑雪等43乏市场导向。高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育人过程中容易忽视或滞后于市场需求因素,学历教育理论也较难迅速地做出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造成高校与市场在职业发展需求上吻合度较低。以冰雪场馆运维岗位为例,市场对冰雪场馆运维人员的需求注重于实践能力,而

14、哈尔滨体育学院等院校在冰雪专业的课程设置上缺少冰雪场地设备使用与维护等专业内容,与市场岗位职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较低8。第二,忽视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市场仅被高校视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输送出口,较难发挥其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造成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情况长期不匹配、不对称,制约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9。如哈尔滨体育学院作为黑龙江省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会因相关部门对人才就业保障的忽视,面临普遍的冰雪体育产业人才外流现象10。第三,校企合作程度不深。市场意识淡薄是阻碍校企合作协同发展的重要原因11。当下的校企合作仍停留于人才培养、实习实践等方面,合作规模相对较小、层次

15、不高。同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往往会演变成企业单向提供资源,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支持,造成校企合作程度不深,制约着企业的积极性。2 冰雪体育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2.1 目标定位: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是前提,是准确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的关键一环12。复合型人才是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在助力冰雪体育产业全面、健康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复合型人才是为适应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和满足产业与市场需求而培养的兼具理论、实践以及综合能力的多功能人才,具备冰雪体育产业管理、冰雪体育服务等多种能力。复合型人才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目标层面,它根据冰雪体育产业

16、特点及人才就业现状,培养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具备组织管理、社会服务、技能教学等多种类型能力为目标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加速推进冰雪体育产业发展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是一个较为复冰雪理论与实践课程,与体育产业相关的体育专业理论、实践课程以及公共学科课程较少5。第二,师资队伍有待加强。目前冰雪专业师资队伍中的人员多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缺乏滑冰、滑雪等冰雪运动项目的实践指导经验;另外,尽管部分省市正在积极鼓励和引导退役运动员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但多数退役运动员对冰雪体育产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知识了解有限,较难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教学需求,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1.3

17、培养方式单一培养方式指为完成人才培养目标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或形式,一般包括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组织方式等6。科学合理的培养方式有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率,满足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但目前国内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单一。第一,教学方式上,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授课方式仍是主流。在冰雪体育产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受限于冰雪场地、冰雪器材、运动安全等因素,教师往往通过描述课本、播放课件等方式对学生开展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冰雪体育产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造成学生综合素质较低,无法适应新时代冰雪体育产业市场对人才的复合性和综合性要求。第二,学习方式上,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现象严重。教学方式最终要落实在

18、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多数高校普遍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冰雪教学,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致使其学习主观能动性不能较好发挥7。第三,组织方式上,高校仍是单一主体。在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以高校为单一主体的组织方式容易造成办学体制高度集中、管理手段相对固化、社会参与度偏低等问题,限制了培养效能和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导致高校对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的管理活力不足,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偏低,出现“就业难”与“用人荒”并存的局面。1.4 市场意识淡薄面向市场需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目前多数高校持有复合型人才“不愁就业”的观点,在冰雪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上普遍缺乏市场

19、意识,严重阻碍了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第一,缺44雪管理、冰雪服务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又能通过实习培养方式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方面,实施实践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优势,搭建校校合作实践平台,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从而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担任专业课“教师”角色,提升学生的学习和教学能力。另外,通过训练与比赛、学生社团等形式,为学生搭建实践能力培养平台,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如河北体育学院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建立高校、职校合作,加强对管理型、服务型人才的培养,为适应市场多元化的人才需求提供

20、切实保障。另一方面,实施实习式教学方式。实施校企合作模式,加强高校与各滑雪场和冰场之间的有效合作,形成开放性教学模式。利用校企合作方式展开和实施以实习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学校教育教学+企业实习”模式开展专业实践教学。2.4 评价方式:智慧化的人才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培养评价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层面,是检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的重要方式。完善的评价方式,是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环节。在智慧治理背景下,需要利用智慧化的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冰雪体育产业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不断更新。第一,评价对象应该多元化,包括冰雪方面的体育产业专家、运动管理者、体育市场运营者、体育设备维修与服务者、体育产业营销人员、体育指导

21、员、体育教练员等人才信息,为企业获取信息搭建服务平台,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适应动态化的市场需求。第二,评估过程应更加科学化、系统化,通过智慧平台和专家评估相结合的创新评价方式,优化评价环节、提升评价质量和效率,为人才科学培养和促进校企合作提供重要支撑。第三,评估信息应更加全面化,包括人才评估、引进、安置等信息,旨在促进人才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实现资源分配最优化和冰雪体育产业发展效益最大化,建立市场机制,从而有效对接市场需求。此外,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还应涵盖冰雪行业、协会和高校的相关信息,为供需两端互动提供平台,进而增强人才培养的市场意识。杂的过程,需要多主体参与其中,共同制定专门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22、计划和课程体系,提升人才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运行。2.2 内容设置: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内容层面,包括课程内容设置和安排、专业建设等环节。目前专业体育院校开设的冰雪课程内容主要为冰上和雪上两个方向的课程,具体包括冰雪相关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如哈尔滨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专业体育院校的冰雪运动课程主要包括冰上和雪上两个方向的课程,具体包括滑冰、滑雪、冰球、冰壶、冰雪健走、冰上表演等本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其培养内容既应该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两个方面,也应该形成冰雪课程与多学

23、科交叉、融合的态势。一方面,应注重冰雪专业建设水平,以人才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人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既注重个体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又注重个体在群体中的创造能力和团体协调能力。另一方面,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针对性地安排课程内容,提升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应以课程内容体系为支撑,构建“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其他相关理论及其实践课程”培养内容体系。如组织管理型人才培养应以“冰雪专业课+管理学”课程为主;社会服务型人才培养应以“冰雪专业课+社会指导服务实践能力”课程为主,形成课程的融合和交叉,以精准适应不断升级的社会及市场需求。2.3 方法实施:理论与实

24、践有效融合的教学模式培养方法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层面,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以“冰雪课程与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设置培养内容,构建复合式教学方法体系。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施理论与实践有效融合的教学模式,有效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如哈尔滨体育学院与融创文旅集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整合教学、场地、人才等资源,建立专业化的实验、实习、实训基地,既能培养专业化的复合型人才,即具备冰雪运动、冰453 冰雪体育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路径3.1 明确培养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明确培养目标是前提与核心。我国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本质而言是冰雪运动与教育等多个领域的融合,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

25、,力求培养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多元化市场需求。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协同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明确目标,探寻人才培养的具体思路。通过发挥学校体育在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水平中的基础性作用,丰富复合型人才的理论和实践认识,提升其综合能力和素质。第一,明确培养的方向。应以培养服务社会,推动冰雪体育产业规范、健康发展为宗旨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冰雪复合型人才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冰雪运动理论及实践能力,冰雪教学与培训能力,冰雪体育产业管理、服务、组织、策划等综合能力,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第二,把握培养的重

26、点。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破堵点与协调推进的重要方式,能够超越和突破现有培养模式的不足。一方面,促进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利用学科交叉、融合思维,拓宽涉猎知识领域,推动各专业多元知识融合,丰富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拓宽专业和理论知识面。另一方面,推进多元产业融合。促进相关领域产业资源深度整合,形成良好的优势互补态势,加强产业间的交流和互动,有利于各产业领域人才的流动,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商业思维的培育,为适应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培育优秀的复合型人才。第三,瞄准培养的关键。在实践环节中,应深入实施校企合作模式,促进冰雪运动与管理、教育等多学科融合发展,同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促

27、进复合型人才全面发展。应促进授课模式创新,一方面,采用小班授课模式和导师制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拓宽专业视野,丰富教学内容,增强专业实践和应用能力。3.2 丰富培养内容,强化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内容是关键要素,主要包括冰雪运动技能、冰雪体育产业管理能力、冰雪体育产业服务能力等。优化培养内容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应强化复合型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明确其服务对象、服务方向等内容,了解各类人才差异化特征,针对不同类别的人才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确定与不同类型人才相匹配的培养内容,积极构建多元化、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创新途

28、径。第一,针对实践型冰雪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各院校应以开设冰雪专业实践课程为主,主要培养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冰雪运动技能。各体育类院校应完善和健全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重视专业技能型人才和社会体育指导型人才以及科研人员等的培养。第二,针对管理型冰雪体育产业人才,各院校应开设冰雪运动的实践课程和多元化的管理理论课程,增强人才的管理能力,以培养适宜体育行政部门、冰雪场馆的冰雪体育产业管理型和服务型人才。第三,针对服务型冰雪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各院校需要开设冰雪运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服务实践能力,如培养冰雪运动教练员和指导员,以服务冰雪场馆指导工作。具体而言,冰雪体育产业发展需要具备管

29、理、服务、营销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人才的培养也需要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等培养主体共同参与和出谋划策。第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政府、高校、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形成高校主导、社会协助、市场调节、行业参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格局,协同推进冰雪体育产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以进一步适应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3.3 优化培养方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培养方式是关键途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需要响应市场及产业发展需求,推动资源深度整合,增强冰雪体育产业市场人才培养力量。为响应冰雪体育产业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应从资源整合角度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优化培养方式,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第一,

30、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冰雪运动与多学科资源深度融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46升。针对当前各高校冰雪课程开设和人才培养的情况,明确优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内容与要素,构建校校合作培养模式,促进冰雪运动与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构建冰雪体育产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一步明确培养方案。第二,促进资源整合。应发挥冰雪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冰雪自然资源和冰雪体育产业资源,积极培养应用型、实践型人才。促进学校与各类社会资源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冰雪场地等资源优势,促进资源共享,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广泛吸纳多元主体参与复合型人才培养,促进各主体共同参与、

31、主动融合,拓展培养主体。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促进校企双方资源有效整合,培养优秀的应用型、融合型冰雪体育产业人才,以不断适应高校、企业和社会等多方发展需求。如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与 20 余家企业进行合作,促进了企业与学校资源的有效融合,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实现了学校、企业互利共赢13。3.4 健全评价制度,推进人才有序流动评价制度是行动准则。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完善和健全人才培养评价制度,主要包括人才评级制度、人才引进制度、人才保障制度等,其健全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有序流动。第一,完善评级制度。目前,除教练员、指导员等冰雪体育技能具有相关等级认证标准外,冰雪体育经

32、理人、冰雪器材装备操作人员等人才的技能等级认证机制尚不明确。为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健全和完善复合型人才的技能认定与评级机制,为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清晰的评级标准。第二,完善评估制度。目前,缺乏人才信息公共服务平台14,现有冰雪人才的数量信息与就业信息统计不清晰。因此,需要搭建智慧化的人才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有效监控人才就业情况,同时加强冰雪企业与人才的交流互动,解决人才就业率低的问题。此外,还应制定明确、开放、透明的人才评估制度,打造开放、融合的人才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人才信息数据库,促进复合型人才有效引进。第三,完善保障制度。针对目前人才安置、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利用新型互联

33、网手段,加快信息传播与获取,促进复合型人才有效安置。同时,政府应建立健全复合型人才引进、保障、安置机制,创新“育引结合、多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规范复合型人才安置,重视对冰雪体育产业高端人才的引进和保障,利用政策工具吸引高端人才流向冰雪体育产业领域。4 结语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办举办推动了我国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飞跃式发展。在此重大机遇下,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冰雪体育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可以为“以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冰雪运动大发展”等冰雪强国建设目标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本文构建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后期我国冰雪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应加快构建“以

34、高校培养为主、社会培养和引进为辅”的冰雪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实施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做出新贡献。参考文献:1 吕婵,阚军常,吴晓华.我国冰雪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20(10):1-7,39.2 张国平,王开田,施杨.“四位一体、四维融合”的新商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22(11):50-52.3 庞岚,吕军,周建伟.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地质类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1):62-66.4 胡燕,李伟,王恬.高校专业建设研究浅探J.江苏高教,2016(6):82-85.5 王翔宇,宋学岷,孙来爽.

35、我国高校户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2):146-149.6 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6.7 刘利新,成钰.新时代高校冰雪运动发展的价值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9,37(2):50-53.8 杨佳,李保玲,杨春媛.冬奥会背景下冰雪人才培养47的困境与模式创新 以哈尔滨体育学院本科为例J.冰雪运动,2021,43(6):63-66.9 沈云慈.市场经济视角下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其化解J.中国高等教育,2010(Z3):42-44.10 阚军常,王飞,徐金庆,等.政府职能视域下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发展探究J

36、.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33(6):48-52.11 李剑锋.校企合作的利益冲突及调适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2):21-23.12 王晓微,陈俊萌.论加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必要性J.体育学刊,2014,21(1):49-52.13 平萍.上海体院办体育经营管理类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沙龙N.中国体育报,2016-07-15(7).14 黄海燕,张林,姜同仁.我国体育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措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4(3):1-5.6 米雪,卢文云.美国运动促进健康老龄化模式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40(3):10-17.7 United S

37、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Healthy people:the surgeon generals report on health promo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R.Washington,D.C.:Department of Health,Education and Welfare,1979.8 薛泽林,吴晨.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美国实践与启示J.电子政务,2022(4):91-100.9 吴铭,杨剑,郭正茂.发达国家身体活动政策比较:基于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的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5):77-89.10

38、LUNA-REYES L F,PARDO T A,GIL-GARCIA J R,et al.Digital government in North America: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olicy and program priorities in Canada,Mexico,and the United StatesM.New York:Springer,2010:139-160.11 胡逸芳,林焱.加拿大政府数据开放政策法规保障及对中国的启示J.电子政务,2017(5):2-10.12 谭溪.加拿大数字政府治理改革实践及反思J.中国行政管理,2021(7):

39、140-146.13 黄卓,孟超杰,陈圣逸,等.英美两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教育改革及启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2):85-90,127.14 张康平.英国青少年体育政策的演进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5(5):36-39.15 李罗季.英国社区体育实施全民健身的经验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7(5):58-63.16 詹国彬.英国数字政府转型:价值理念、技术工具与制度保障J.行政论坛,2021,28(6):136-143.17 章燕华,王力平.国外政府数字化转型战略研究及启示J.电子政务,2020(11):14-22.18 郇昌店,郑贺.数字化赋能全民健身的逻辑进路、现

40、实障碍与优化策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2,42(4):19-25.19 胡婕婷,王新建,杨建设,等.数字赋能与治理革新:智慧体育社区建设的生成逻辑、实践策略与优化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2,56(2):50-56.20 米雪,卢文云.健康中国视角下地方政府运动促进健康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及推进路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3,38(2):193-199.21 郑家鲲.“十四五”时期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机遇、挑战、任务与对策J.体育科学,2021,41(7):3-12.22 唐佳懿,王志华,傅钢强,等.我国智慧社区健身中心的建设模式、关键问题及路径优化J.体育学研究,2023,37(1):71-81,112.(上接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