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Vlog短视频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85759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Vlog短视频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Vlog短视频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Vlog短视频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6 数码教育DIGITAL EDUCATION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制造业的不断发展,短视频已经成为自媒体时代的新潮流。在中国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文章以大众记录生活的 Vlog 短视频为研究对象,结合汉语课堂教学环节和课后练习实践活动,对 Vlog 短视频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促进学习者在提高汉语水平,增进对于中国国情及文化的了解。研究问题自媒体(We Media)被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与克里斯威理(Chris Willis)定义为:“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自媒体所具有的去中心化、交互化、碎片化等特征

2、,使得 Vlog 短视频在当下社会中成了越来越多人分享内容、表达观点的新形式。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制造业的不断发展,短视频已经成为自媒体时代的一个新潮流。根据第 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 2020 年 12 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 8.73 亿,占网民整体的 88.3%,用户数量占比极大。因此,在自媒体背景下研究 Vlog 短视频的发展势在必行。国际中文教育主要对象包括线上、线下的留学生和海外华人等。他们无论是在海外使用 Youtube、TikTok,还是在国内使用 Bilibili(以下简称 B 站)、微博等平台,都对短视频有一定的了解。舒笑梅、董传礼研究指出,对于短视频

3、的题材内容而言,留学生更关心中国当下的发展情况和普通中国人的生活。而 Vlog 短视频正是“以专业或非专业的视频制作者为主角,通过视频的内容形态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记录下来,并放置在社交网站或视频平台上”,其长度多为 410 分钟,时间较短,展现的内容都是具体人物在中国的日常生活,这正好与留学生的关注点重合。一方面,Vlog 短视频大多有人物讲述的音频和字幕,对于留学生进行听力、阅读的练习有一定的帮助。在Volg短视频中,主人公大多会在不同生活场景中进行讲解,时常与他人进行对话,语言大多偏日常化、口语化,具有真实性且自然地道,适合留学生进行语言输入、练习其听力理解。因而可以使用 Vlog 短视频作

4、为留学生语言、文化学习的素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学生简单的 Vlog 制作方式,让学生课下进行 Vlog 短视频制作练习,撰写拍摄策划和文案,同时在拍摄中锻炼其汉语口语能力。因此,本文拟将此二者结合,让 Vlog 短视频既作为教学资源,又作为练习形式来进行利用,将其应用于国际中文在线教育中,充分发挥其作用。研究现状关于短视频在语言教学方面的应用研究开端为 Goua X 和 Zhangb P 发 表 的 文 章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n English Micro Video Teaching Resources。该文对短视频应用于英语教学的意义进行了阐述

5、。随后,英语教学界越来越多学者对短视频应用进行研究。而在第二语言教学方面的短视频应用研究,主要是采用教学实验方法,如Masruddin 在外语口语教学方面,分析了使用短视频前后的教学效果,发现引入短视频后,外语学习者的口语有了显著提高。关于短视频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则起步较晚,研究成果集中于最近两年。李靖将短视频和电影进行对比,分析了短视频应用于文化教学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短视频的选取依据;张玉、修临斐都讨论了将李子柒短视频应用于文化教学的可行性,并给出了相关教学设计;陈子柔、冯文通过对 TikTok(或称“抖音”)中的汉语教学相关的短视频进行分析,并开展了相关问卷调查,总结其优缺

6、点,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张雨晨在抖音短视频应用于对韩汉语教学方面进行了实践,针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宫本佳奈研究了 YouTube“李姐妹 ch”的面向日语母语者的汉语教学短视频,分析其内容与教学方法,并进行了相关访谈和问卷调查,针对其教学短视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郝佳瑶、李靖都讨论了在汉语网络教学中加入短视频的可行性,也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孟显、于冬妮都将短视频应用于初级汉语教学中,并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Vlog 短视频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分析文/程子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27DIGITAL VIDEO TIMES综上所述,短视频应用于语言教学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很多学者

7、的关注。但是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应用短视频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教师课堂进行展示,而对于学生练习板块的应用研究较少。且国内的短视频来源多为抖音短视频,其时长过短,内容多碎片化,一方面对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系统性有所影响,另一方面也不便于学生进行语言的篇章学习。因此,本文选取时间相对较长、内容较为完整的“Vlog 短视频”作为应用资源和视频形式,结合教师课堂引入和学生实践作业,对 Vlog 短视频在国际中文在线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更多样的研究。具体研究设计Vlog 短视频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根据课型的不同分为文化课、口语课以及综合课。因为 Vlog 视频中的语言多为日常表达,语速适中,所

8、以更加适用于对有一定汉语基础的学生进行辅助教学与练习。文化课文化课中使用 Vlog 短视频辅助教学,可以分为“教学实践展示”三个环节。具体操作阐释如下。1.教学首先要进行的是教学环节。总体分主题进行,大主题分为:中华文化介绍和中外文化对比。在中华文化介绍板块,细分不同的小主题,包括:现代化建设;旅游景点;传统文化;日常生活;饮食文化等等。以“现代化建设”主题为例,可以使用 B 站 UP 主(即视频发布者)“力元君”的“全网最快的男人?24 小时内穿梭 6 个城市 1000 公里!和高铁赛跑!”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高铁的快速、高铁与公交站相连的便携等特征。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在拍摄的上海

9、、宁波、杭州、南京、常州、苏州,这六个城市的镜头中,感受到中国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在观看完视频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聊一聊他们看视频前后或者是来中国前后,对于现代中国的认知变化。教师进行总结归纳,随后可延伸至相关的传统文化、中国精神。其后,可以播放“【武汉 Vlog】十几天建一所医院 中国的基建狂魔都是超人吗?”这一视频,展现中国基础建设从无到有的实际过程。同时也可以由疫情防控期间的基础建设速度,延伸到中国人团结、吃苦耐劳的精神上,从表层文化延伸至深层文化,并从历时的角度结合古代“都江堰”等基础建设,提炼出中国人从古至今的性格品质。在中外文化对比版块,也同样可以细分为和中华文化介绍类似的小主题。首先

10、用相关视频来引导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和类同的思考,鼓励学生举出一些相关例子,或是结合自己国家的体验来进行分享,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接着结合不同文化的差异和人类共有的特点,对交流分享中提出来的异同进行分析,再由教师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差异,并进行跨文化交际与传播。同样以“现代化建设”主题为例,可以播放B站UP主“我是郭杰瑞”关于医疗方面的视频“作为美国人在中国看病是什么体验?中美看病大不同!”,带领学生们一起总结UP 主“我是郭杰瑞”认为的中美看病差异,然后引导学生分别讲述自己国家看病的情况,并分析其中涉及对于疾病的看法,包括大病、小病、就医时间等等。接着,可以引入一部分中国人关于身体健康

11、的认知及中医文化,与学生国家的认知及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异同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由于 UP 主“我是郭杰瑞”是美籍犹太人,他的视频非中国官方制作,且多以个人经历和思考为主,因而可以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接受度。此外,郭杰瑞本身已经有着充分的经济实力,减少了为了流量收入而刻意迎合观众的可能性,因而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较为独特的“他者”视角,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共鸣与思考。在教学环节的最后,教师可以由视频的播放量引出对于 Vlog 视频评价标准的思考。引导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分析,划分层次,带领学生一起总结 Vlog 中文案的特点,简单讲解内容相关事物场景视频、图片的运用,提醒学生背景音乐和音

12、效的重要性,总结拍摄前的策划所应当包括的内容。随后,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剪辑软件,主要为简单易上手的类型,比如“剪映”“Finalcut”“Premiere Pro”等等,为后面的实践环节作铺垫。2.实践第二步进行实践环节。结合前面教学环节的主题,给学生布置课后任务:制作一个与文化相关的 Vlog 视频。在大类方面,可以是中华文化的介绍,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或是历时方面的文化发展过程,也可以是中外文化的对比。在主题方面,可以是出行方式、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礼仪文化等等涉及日常生活起居的内容,也可以是汉服、中国结、剪纸等可以体验类的文化,还可以是表情包、网络用语等语言文化,甚至有关时间观

13、念、生活态度等精神方面的文化亦可作为视频主题。具体制作要求上,学生应以个人为单位,选取一个特定的主题,从小的事例切入,并进行讲述、分析,言之有理,视频流畅,时长至少 3 分钟,拍摄、剪辑工具不限。通过此环节的具体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实践前期通过互联网搜索、文献资料阅读、询问身边的人等方式,尽可能多地搜集信息,从而对选择的文化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论了解。在实践中期,学生可以具体地从小切口感受文化,更容易体会、理解文化。并且,对于中华文化或文化比较的思考与分析,可以使文化教学不仅仅停留于表面的文化展示,而是能够促使学生对深层文化和精神进行挖掘探索,加深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而对于中华文化、文化对比的充分了

14、解,有助于学生的文化适应,也有助于培养真正的跨文化传播者。3.展示在收集完学生的作业之后,教师选择一个集中的时间进行展示与点评。点评包括视频总体评价、具体选题评价、内容框架评价、内容深度评价、画面声音评价等。罗军认为外国人来华拍摄短视频有着“以文化外交破128 数码教育DIGITAL EDUCATION解意识形态壁垒,唤醒他者的文化认同,利用视觉化传播优势克服汉字传播的难点,突破收看障碍,用数字化打破国家的边界,弥补公共外交的主体缺失”等作用,对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具有较大的价值意义。而 Vlog 短视频正是自媒体时代蓬勃发展的一类短视频形式。因其门槛低,操作简单,内容简明,因而拍摄制作一个简单

15、的 Vlog 短视频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由此可以将其作为推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在征得学生同意后,可以由教师将视频分类,做成多个视频合集,分享到各网络平台上,也可以鼓励学生自行把自己的作品发布至各网络平台上,尤其是自己所在国的平台。此举可以通过传播效果反观自己对于文化的讲解是否到位,也能以此实现更广泛的互动交流的效果,同时为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提供一个“他者”视角下的自媒体传播途径。口语课语言的输出与输入相辅相成。在进行口语练习之前,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与本节口语课主题相关的,由中国人拍摄的带有大量对话的 Vlog 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同时给予学生标准、自然的语言输入,为

16、后续的语言输出做准备。随后,教师可以结合此条 Vlog 短视频内容,对视频中涉及的新词、新语法点等进行讲解,并进行简单操练。接着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的语言点,用叙述体的形式复述 Vlog 短视频内容,或是分为两人一组,在线模拟 Vlog 短视频中的角色和场景,进行交际练习。在布置作业环节,教师亦可以采用要求学生拍摄简单 Vlog 短视频的形式,所定的视频主题与此次口语课话题相关。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视频的形式完成作业,轮换着进行两人或多人对话的活动,通过屏幕录制的方式获得 Vlog 创作的原始素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要求所有人都出镜都进行口语对话交流,语言自然得体,符合所设定的主题场景。这样的

17、练习作业,可以让各个学生都有听力输入和口语输出的机会,同时可以在特定的场景中模拟进行交际练习,锻炼其自信心,减少社交恐惧,也有助于减少文化休克的影响。此外,反复观看实际的视频录像也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有效地找到自己口语发音、表达上的错误和不足,对自己进行详细的分析,以便后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比如某个音发得不正确,学生就可以关注自己当时发音的口型,仔细将自己的发音与标准发音进行对比,感受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不同,从而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除了让学生录制 Vlog 短视频以外,还可以给学生分享外国人的 Vlog 短视频,让学生找出其口语上的错误和不足,提出改进方法。这样的练习增加了学生进行

18、口语表达的机会,同时也有一定预测错误的作用,可以提醒学生自省,让学生尽量避免发生此类问题。当然,在母语干扰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考虑最好是分享母语语言和学生相近的二语习得者的 Vlog 短视频,这样能够更加有效地避免出现类似错误。在与口语课相关的练习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行录制 Vlog 短视频来练习汉语口语的长段篇章表达,比如选择录制“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生活”“外国留学生日常使用的APP介绍”“自己学习汉语中的难点、易混淆点”“用汉语教授自己的母语”“用汉语进行影视、时事评价”等等,都是很适合学生进行长篇表达、练习口语、找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的练习形式。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拍摄的Vlog

19、短视频发布至网络平台上,看看大家在评论区、弹幕上的反馈。在以交际为目的的前提下,不用刻意在语音语法上吹毛求疵,而是把关注点放到自己现在的口语表达水平能否达到不错的交际效果。后续还可以在评论区进行文字互动,或者是新录制视频来对前面的评论进行口头互动,以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综合课综合课涉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练习,由此结合 Vlog 短视频来设计教学也至少包括这四个部分。在课前导入部分,可以播放一个没有字幕、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较短 Vlog 视频,进行听力练习。询问学生听到的主题词汇,并引导学生由此拓展开来,形成完整的句子表达。之后,在练习口语表达的同时自然地引入课文。在课文内容讲解部分,对于一

20、些语言难点、文化难点,可以结合 Vlog 短视频中相关的部分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如果没有合适的语言点、文化视频片段,教师也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和日常语言使用,自行录制相关 Vlog 短视频来辅助教学。而在随后的练习部分,可以结合与课文主题相关的Vlog 短视频进行播放,让学生结合本课所学的新词、语言点进行口头、书面练习。可以是师生互动,也可以是学生间的分组练习。此外,课后的 Vlog 短视频录制与分享活动亦是听说读写的全面练习:在前期策划和文案撰写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中期拍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在前中期使用设备、软件和网站时,以及后期查看评论时,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

21、 Vlog 短视频的引入,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方位锻炼其听说读写能力,也有助于将语言和文化进行自然融合,推进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目标的双实现。结语在短视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大面积网络环境的时代,将短视频应用于国际中文教育之中是一项顺应潮流之举。而 Vlog 短视频在其他短视频对比下,具有贴近日常生活,时间稍长,内容更为完整的特点。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既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文化。中华文化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的交往实践进入世界各国的“日常生活”,而网络社交平台正是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将 Vlog 短视频引入国际中文教育之中,鼓励学生拍摄、分享相关的 Vlog 短视频,对于提高其自身的汉语水平和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