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传媒经济学专业(050336)
传媒经济学是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范围主要体现了经济学、管理学和传播学的交差和融合。本专业培养既懂得传播学的理论,具备经济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掌握传媒经济的特殊规律,又了解传媒产业的政策法规,熟悉传媒产业经营管理实践的高级专业人才。具体培养目标为:
⑴为各高校和研究机构输送传媒经济理论的研究人才;
⑵为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培养高层次传媒经济管理人才;
⑶为传媒企业培养高层次的经济管理人才。
1.传媒产业管理方向
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我国传媒产业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牢固掌握系统的传媒产业分析理论和方法。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管理理论,站在国家传媒发展战略的高度探讨传媒政策与法规及其与传媒经济管理的互动关系,认真分析和总结我国关于传媒发展的政策与法规的历史轨迹、经验教训及其政策启示;深入研究传媒市场规律以及我国传媒产业经济管理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对传媒产业的组织深入研究,提出传媒组织运行的规律特征和管理措施;对传媒产业的集团化经营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传媒集团化经营的前提条件、目标战略和管理措施等。本方向研究生适合从事传媒产业的管理研究与实际工作。
2.国际文化贸易方向
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的飞速发展呼唤既懂国际文化贸易理论,又熟悉国际文化市场的高级人才。国际文化贸易是一个崭新的,集传媒经济、国际贸易、文化研究、经济学、传播学等知识为一体的跨专业学科领域,瞄准国际文化贸易发展的前沿问题和最新动向。以国际文化贸易理论、文化市场理论、国际传播、传媒与文化经济学、影视贸易、图书版权贸易、演出会展贸易、应用传播学、WTO与国际文化贸易等为主干专业课程,重点培养掌握国际文化贸易基本理论与方法,广泛了解国际文化贸易前沿问题,熟练掌握国际文化营销与策划、市场运作、谈判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能在文化部门、媒体机构、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构从事文化外贸管理、调研、开发和策划等方面工作的专业型、实用型、创新型高级人才。
3.文化产业管理方向
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急需大量既懂得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又熟悉市场经济和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现代的文化产业管理已经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文化艺术学、产业政策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领域,属于交叉学科,并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研究方向从文化产业的基本发展规律出发,既注重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的宏观领域研究,也注重对文化产业组织经营管理效率的微观领域研究,通过科学的专业训练,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专业素质和宽厚的知识背景,能够熟练掌握理论研究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能够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本研究的毕业生应该能够在国家的政府管理部门、文化产业研究机构或者文化产业组织从事政策研究、产业管理、项目策划和运营等方面的工作。
4.影视项目管理方向
本研究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智慧又有创造能力、既懂艺术又懂经济管理和市场运作的影视策划人、制片人、发行人及其他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影视项目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影视项目(包括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及其他影视产品)的经营管理及市场运作规律。
影视项目管理是一门交叉型学科,从学科上看它是影视艺术与经济管理的结合,要求既要懂得艺术又要懂得经济管理和市场运作;其次它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强调在提高学生综合理论素养的同时注重对学员创作实践能力及商业运作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的培养。
本专业的导师都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艺术创作实践及项目运作经验,既懂理论又有实战经验,在科研及艺术创作方面均有显著成果。
本专业将聘请有业界有名望、业绩突出而有深厚功底的著名制片人担任兼职导师,与校内导师一起负责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教学,兼职导师则主要负责指导艺术实践。
▲传媒经济学(050336)
01传媒产业管理
02国际文化贸易
03文化产业管理
04影视项目管理
24(4)
①101政治
②201英、202俄、203日选一
③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
④810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940传媒经济管理综合
J114传播学
J215经济学基础
媒体管理学院
传媒经济学(050336)
01传媒产业管理
02国际文化贸易
03文化产业管理
04影视项目管理
01卜彦芳
02李怀亮、王雪野
03冷述美
04陈晓春、刘洁
2年
传媒经济学
文学
51
77
340
我校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
1.复试分三项内容。一是学校统一组织的专业笔试;二是各复试考核小组组织的考试,考试形式为面试或面试和笔试结合,一般情况下为面试;三是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复试中专业笔试科目见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其他两项考试详情复试时另行通知。
2.复试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
3.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必须加试所报考专业本科阶段的两门主干课程,具体科目名称见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4.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到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硕士招生主页下载相关表格,在复试报名时提供可以证明自身研究潜能的各种材料,包括攻读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设想、科研成果等。各类型考生请携带以下材料到我校报到。
①普通应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学生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学习成绩表、入学科研设想、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②往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本科毕业证及本科毕业证复印件、学习成绩表、入学科研设想、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③同等学力考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学生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学习成绩表、入学科研设想、论文及科研成果、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④同等学力考生(专科毕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专科毕业证及专科毕业证复印件、本科段八门课成绩单、入学科研设想、论文及科研成果、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⑤同等学力考生(本科结业生):准考证及复印件、身份证及复印件、本科结业证书及本科结业证书复印件、本科段成绩单、入学科研设想、论文及科研成果、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其他能证明自身能力的材料。
五、体格检查
复试时体检。凡参加复试的考生,复试时按规定时间到校医院参加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详见教育部网站)的要求。
六、录取
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录取,具体录取办法,复试时见当年度复试录取办法。
七、报考及录取类别
(一)报考类别:
1.国家计划内非定向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2.国家计划内定向生:培养经费由中央财政拨款,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定向单位,录取时定向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回定向单位工作。此类别仅针对教育部单列计划考生。
3.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生:培养经费由委托培养单位提供,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
4.国家计划外自筹经费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此类别仅限全日制专业学位考生。
(二)录取类别:
1.非在职硕士研究生:考生须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等转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2.在职硕士研究生:在职考生一律按照委托培养录取,考生将人事档案、户口、工资关系留在委托培养单位,录取时委托培养单位必须与我校签订合同书,毕业后考生按合同书就业。
3.教育部单列的其他专项计划按照有关文件执行。
八、奖学金
我校2010年开始推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设立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资助对象为全日制非在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主要用于资助优秀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培养费、生活费等方面的开支。
在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纳入培养机制改革范围,须按规定缴纳学费。
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基本评定程序如下:
1.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评定:统考生主要依据其入学的初试和复试成绩来确定;推荐免试生根据复试成绩(或结合本科段综合表现)来确定。
2.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或第三学年,奖学金的评定主要依据其入学后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进行评定。
3.硕士研究生享受奖学金资助的期限为2~3年(由各学院及专业的学制决定),延期不享受奖学金。
4.有关学业奖学金的具体评定办法,学校于2010年6月发布。
九、学习年限
我校各专业方向学制请参见《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各专业方向导师及学制目录》。
十、毕业生就业
人事档案不转入学校的研究生,毕业后应回原单位工作或自谋职业,学校不负责就业。如原为在职人员,在学习期间发生原单位由于撤消、合并等原因不能接收,按学生入学时签定的定向委培协议书有关条款执行。其他研究生按国家和学校有关就业政策办理
中国传媒大学
2010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笔试主要参考书目
专业
考试科目
(代码)
参考书目
作者
出版社
产业经济学
901
经济学综合(含系统经济知识)
①《系统经济学探索》
②《产业经济系统研究》
③《中国传媒经济》(1-4)
昝廷全
昝廷全
昝廷全
科学
科学
科学
902文化产业管理与经营
①《文化创意产业参考》(1-6卷)
范周 吕学武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②《文化创意产业参考》杂志(2008年-2009年)
③《区域经济学》
④《文化市场学》
⑤《文化产业投融资》
903娱乐产业管理运营
①《文化创意产业参考》(1-6卷)
范周 吕学武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②《文化创意产业参考》杂志(2008年-2009年)
③《文化娱乐产业的评价与发展》
谢伦灿
中国经济出版社
④《艺术产业运营学》
谢伦灿
人民出版社
国际关系
904
当代国际关系
①《当代国际政治析论》
王逸舟
上海人民
②《国际政治概论》
李少军
上海人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905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①《当代世界思潮》
邢贲思
中共中央党校
②《“西方马克思主义”命题辞典》
陈学明
东方
90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睢国余
群众
②《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
90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①《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
哈艳秋
中国广播电视
②《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
陈力丹
复旦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908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①《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张耀灿
高等教育
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郑永廷
高等教育
③《传播学总论》
胡正荣
中国传媒大学
909
传媒政治
①《传媒政治》
李宏
中国传媒大学
②《传播学总论》
胡正荣
中国传媒大学
910
政治传播学概论
①《转型期的中国政治社会化研究》
赵渭荣
复旦大学
②《政治传播学概论》
周鸿铎
中国纺织
文艺学
911
文艺美学
①《文艺美学》
胡经之
北京大学出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912
应用语言学
①《应用语言学概论》
于根元
商务印书馆
913
对外汉语教学
①《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赵金铭
商务印书馆
914
自然语言处理
①《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
王晓龙 关毅 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
汉语言文字学
915语言学概论
①《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
916
中国古代文学史
①《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
②《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等主编
人民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917中国现当代文学
①《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②《中国当代文学史》
钱理群等
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918中国文学史 (包括古代和现、当代)
①《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
人民文学出版社
②《中国现代文学史》
程光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③《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闻学
919
新闻史
①《外国新闻史教程》(修订版)
李磊
中国传媒大学
②《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
哈艳秋
中国广播电视
③《国际新闻界》(期刊)、《新闻大学》(期刊)、《现代传播》(期刊)
920
新闻理论
①《新闻理论》
雷跃捷
中国传媒大学
②《邓小平新闻宣传理论研究》
雷跃捷等
中国传媒大学
③《新闻理论教程》
何梓华
高等教育
④《媒介批评》
雷跃捷
北京大学
⑤ 与专业相关学术刊物
921
新闻业务
①《广播新闻业务》
曹璐、吴缦
北京广播学院
②《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王振业
北京广播学院
③《新闻报道新思路》
陈作平
中国广播电视
①《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
邓炘炘
北京广播学院
②《网络传播学》
吴风
中国广播电视
922
报刊理论与实践
① 《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版面研究》
王武录主编
中国传媒大学
②《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评论研究》
③《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党报》
王武录主编
王武录主编
同心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
④《全能记者必备:新闻采集、写作和编辑的基本技能》
莱特尔(美)
中国人民大学
传播学
923
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①《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与广播电视》
胡正荣
中国广播电视
②《中西新闻比较论纲》
童兵
新华出版社
③《新闻媒介通论》
袁军
北京广播学院
④《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与实践》
胡正荣
中国广播电视
924
应用传播
①《电视收视率解析》
刘燕南
北京广播学院
②《受众分析》
刘燕南等译
中国广播电视
③《媒介经营管理》
凌昊莹
复旦大学
④《媒体创意导论》
宫承波
中国广播电视
⑤《文化创意产业总论》
宫承波
中国广播电视
⑥《新媒体概论》
宫承波
中国广播电视
925
传播研究方法
①《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
柯惠新等
北京广播学院
926
电视文化传播
①《传播学总论(第二版)》
胡正荣
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文化研究读本》
罗钢 刘象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③《重组话语频道》
罗伯特·C·艾伦编,麦永雄柏敬则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④《电视学》第二辑
刘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927
媒介与女性
①《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
刘利群
中国传媒大学
②《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张敬婕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③《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
(美)朱丽亚•T.伍德
暨南大学出版社
928
国际传播
①《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
[法]阿芒·马特拉
中央编译
②《国际传播学》
关世杰
北京大学
③《传播的观念》
陈卫星
人民出版社
④《国际政治传播》
李智
北京大学
国际新闻学
929
国际新闻
①《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传播学》
鲁曙明、洪浚浩
中国人民大学
②《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徐耀魁
新华
③《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
蔡帼芬、徐琴媛
北京广播学院
④《事实与虚构: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蔡帼芬、刘笑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当代西方新闻媒体》
李良荣等
复旦大学出版
⑥《中外新闻传播史》
刘笑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⑦《国际传播学导论》
郭可
复旦大学出版
⑧ 杂志 《China Media Research》2006-2008
广播电视新闻学
930
广播电视史
①《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
哈艳秋等
中国广播电视
②《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上/下)
赵玉明
北京广播学院
③《外国新闻史教程》
李磊
中国广播电视
931
外国广播电视
①《当代西方新闻媒体》
李良荣等
复旦大学
②《美国新闻史》
麦克尔﹒埃默里等
新华
③《世界广播发展研究》
张彩
中国传媒大学
932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
①《电视学系列教程》中的《电视新闻节目研究》
叶子
北京师范大学
②《电视采访学》
叶子、赵淑萍
北京师范大学
③《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
何苏六等译
中国传媒大学
④《电视新闻摄影》
任金州
北京师范大学
933
广播理论与实务
①《广播新闻理念与实务创新研究》
②《广播新闻业务》
③《动力与困窘--中国广播体制改革研究》
曹璐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曹璐、吴缦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邓炘焮
中国经济出版社
舆论学
934
舆论学原理
①《新闻理论》
雷跃捷
中国传媒大学
②《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
韩运荣
北京广播学院
③《新闻作品评析教程》
王灿发
中国传媒大学
④《新闻叙事学》
曾庆香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编辑出版学
935
编辑出版理论
①《管理学》
[美]罗宾斯等
人民大学
②《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上海辞书
③《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
上海辞书
④《经济学》
萨缪尔森等
人民邮电
936 媒介融合
近两年的《编辑学刊》(期刊)、《现代传播》(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期刊)
广告学
937
广告综合理论
①《有效的品牌传播》
张树庭、吕艳丹
中国传媒大学
②《广告策划》
黄升民
中国传媒大学
③《广告调查与数据库运用》
黄京华
东南大学
④《媒体与广告》
⑤《中国广告图史》
钟以谦
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
人民大学
南方日报
公共关系
938
公共关系专业理论
①《公共关系原理》
陈先红
武汉大学
②《公共关系实务》
弗雷泽·P·西泰尔
清华大学
③《公共关系案例研究》
齐小华 等著
武汉大学
④《广告主营销推广趋势报告》
黄升民、杜国清等
社科文献出版社
⑤《危机管理》
⑥《卓越公共关系与传播管理》
罗伯特·希斯
【美】詹姆斯·格鲁尼格等著 卫五名译
中信出版社
北京大学
传播心理学
939
传播心理学
①《大众传播心理学》
刘京林
北京广播学院
②《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刘京林等编著
中国传媒大学
③《新闻心理学概论》
刘京林
北京广播学院
④《广告心理学》
余小梅
北京广播学院
传媒教育
940
教育学
①《教育学》
王道俊、王汉澜
人民教育
或《教育概论》
叶澜
人民教育
②《简明中国教育史》
王炳照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③《外国教育史》
王天一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④《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
人民教育
传媒政策与法规
941
法学基础
①《法理学》
葛洪义
中国政法大学
②《宪法学导论》
张千帆
法律
③《民法学》
江平
中国政法大学
④《新闻传播法教程》
魏永征
中国人民大学
⑤《影视法导论》
魏永征、李丹林
复旦大学
⑥《大众传播法学》
魏永征、张鸿霞
法学
传媒经济学
942
传媒经济管理综合
① 《经济学原理》
曼昆
机械工业
② 《管理学》
周三多
高等教育
③ 《媒介经济学》
霍斯金斯
暨南大学
④ 《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
李怀亮
广东人民
⑤ 《文化产业与政策导论》
何群
高等教育
⑥ 《 传媒经济学教程(07版)》
周鸿铎
首都经贸大学
⑦《传媒经济学:理论与案例》
卜彦芳
中国国家广播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
943
播音主持与实践
①《中国播音学》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②《播音语言通论》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③《语言传播文论》(共三集)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944
汉语普通话教学与水平测试
①《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
商务印书馆
艺术学
945
艺术作品评论
①《中外艺术关键词》(上、下)
施旭升
江苏人民
音乐学
946
音乐技术理论
①《曲式与作品分析》
吴祖强
人民音乐
②《和声学》
斯波索宾等
人民音乐
③《基本乐理教程》
晏成佺、童忠良、钟峻程
人民音乐
美术学
947
美术或影像创作
不指定
948
美术专业理论
①《中国美术简史》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青年出版社
②《外国美术简史》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青年出版社
③《艺术发展史》
E·H·贡布里希
天津人民美术
设计艺术学
949
设计艺术史论
①《世界现代设计史》
王受之
中国青年
②《平面设计艺术》
芦影
人民大学
③《视觉文化读本》
罗岗、顾铮
广西师范大学
950
广告设计
①《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
芦影
人民大学
②《中国美术史》
不指定
不指定
③《西方美术史》
不指定
不指定
④《世界现代设计史》
王受之
中国青年
戏剧戏曲学
951
戏剧作品分析
不指定
电影学
952
电影作品分析
①《中国优秀电影电视剧赏析》
刘书亮
北京广播学院
②《世界经典电影分析与解读》
潘桦
中国广播电视
③《当代欧美名片评析》
胡克
北京广播学院
④《当代电影》杂志
953
影视制片管理
①〈独立制片〉
高福安等
北京广播学院
②《电视剧制片管理》
张明智等
电视剧制片人持证上岗培训教材
广播电视艺术学
954
电视文化与艺术理论
①《电视艺术学》
高鑫
北京师范大学
②《电视文化学》
陈默
北京师范大学
③《电视艺术哲学》
苗棣
北京广播学院
④《电视的观念:胡智锋自选集》
胡智锋
北京广播学院
⑤《电视节目类型学》
徐舫州、徐帆
浙江大学
955
电视作品分析
①杂志《中国电视》、《当代电视》、《当代电影》《现代传播》 (2008/1-2008/12)(2009/1-6)
956
电视文艺作品分析
①杂志《中国电视》、《现代传播》 (2008/1-2008/12)(2009/1-6)
957
影视剧作品分析
①《故事》
(美)罗伯特﹒麦基
中国电影
②《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美)悉德﹒菲尔德
中国电影
③《当代欧美名片评析》
胡克
北京广播学院
④《中国优秀电影电视剧赏析》
刘书亮
北京广播学院
958
影视作品分析
①《摄影构图艺术》
李兴国
北京师范大学
②《影视摄影的艺术境界》
刘书亮
中国广播电视
③《电视剧鉴赏》
刘晔原
高等教育出版社
959
录音节目分析及后期制作
①《录音声学》
林达悃
中国电影
②《艺术录音基础》
伍健阳
中国广播电视
③《立体声拾音技术》
李伟
中国广播电视
④《数字影像声音制作》
王珏(译)
人民邮电
960
广播电视语言艺术
①《播音发声学》
徐恒
北京广播学院
②《播音创作基础》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③《中国播音学》(修订版)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④《播音语言通论》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⑤《语言传播文论》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动画学
961
动画创意与命题论文
①《动画概论》
贾否、路盛章
北京广播学院
②《中外美术史》
任选
任选
③《动画创作基础》
贾否
清华大学
④《世界电影史》
任选
任选
⑤《中国动画年鉴》2006、2007、2008
廖祥忠主编
数字媒体艺术
962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考试方式:命题论文写作)
①《艺术发展史》
贡布里希
天津人民美术
②《世界现代设计史》
王受之
中国青年
③《世界电影史》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译者:陈旭光
北京大学,2004
④《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五版)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
中国传媒大学
⑤《数字媒体导论》
Richard Lewis、 James Luciana著 郭畅译
清华大学
⑥《现代传播》和《CGM》杂志近一年各期
游戏
963游戏策划与游戏产业
①《数字游戏策划》
黄石 丁肇辰等
清华大学
②《深入理解游戏产业》
陈根浪等译
机械工业
应用数学
964
计算方法
①《数值分析》(第四版)
李庆扬、王能超等
清华大学
96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
盛骤、谢式千等
高等教育
966
抽象代数基础
①《近世代数基础》(修订本)
张禾瑞
高等教育
967
计量经济学
①《计量经济学》(第二版)
李子奈、潘文卿
高等教育
968
数据结构
①《数据结构》(C语言版)
严蔚敏、吴伟民
清华大学
电路与系统
969
数字电路
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阎石等
高等教育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970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①《电磁场与电磁波》(第四版)
谢处方等
高等教育
通信与信息系统
969
数字电路
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阎石等
高等教育
信号与信息处理
969
数字电路
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阎石等
高等教育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971
软件工程
①《软件工程》
张海藩
人民邮电
计算机应用技术
971
软件工程
①《软件工程》
张海藩
人民邮电
972
计算机图形学
①《计算机图形学应用基础》
彭群生、金小刚等
科学出版社
管理科学与工程
973
媒体管理综合
①《媒体管理概论》
高福安、孙江华
中国传媒大学
②《管理学教程》
周健临主编
上海财经大学
③《管理学(第七版)》
罗宾斯
中国人民大学
97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①《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
陈庄等
清华大学
②《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版)
薛华成主编
清华大学
企业管理
975
管理学综合
①《管理学》
罗宾斯
中国人民大学
②《组织行为学》
张一纯
清华大学
行政管理
976
公共管理学
①《公共管理学》(第二版)—— 一个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
陈振明
中国人民大学
②《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
法律的途径
[美]罗森布罗姆、克拉夫丘克
中国人民大学
③《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
[美]罗伯特·V·哈登特、珍妮特·V·哈登特
中国人民大学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
969数字电路
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阎石等
高等教育
集成电路工程领域
969数字电路
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阎石等
高等教育
计算机技术领域
971软件工程
①《软件工程》
张海藩
人民邮电
工商管理硕士
977 MBA综合素质测试
无
广播电视领域
978播音与主持艺术
无
979电视理念与实务
①《电视新闻节目研究》
叶子
北京师范大学
②《电视采访学》
叶子、赵淑萍
北京师范大学
③《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
何苏六等译
中国传媒大学
④《电视新闻摄影》
任金州
北京师范大学
946音乐技术理论
①《曲式与作品分析》
吴祖强
人民音乐
②《和声学》
斯波索宾等
人民音乐
③《基本乐理教程》
晏成佺、童忠良、钟峻程
人民音乐
980动漫与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创作
①《艺术发展史》
贡布里希
天津人民美术
②《世界电影史》
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美)
译者:陈旭光
北京大学
③《CGM》杂志近一年各期
981艺术管理学
① 《艺术管理学概论》
余丁
高等教育2008
② 《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
李怀亮
广东人民2005
③ 《电视节目策划学》
胡智锋
复旦大学2007
④《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
约翰·霍金斯
上海三联书店2006
⑤《电视剧制片管理:从项目策划到市场营销》
陈晓春等
北京大学2005
982移动媒体业务
①《内容产业论》
赵子忠
中国传媒大学
②《移动革命》
丹·斯坦博克著
电子工业
③《移动电视:DVB-H、DMB、3G系统和富媒体应用》
(印度)Amitabh Kumar著
机械工业
983文化市场学
①《文化创意产业参考》(1-6卷)主编:
范周、吕学武
中国传媒大学
②《文化创意产业参考》杂志(2008年-2009年)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984对外汉语教学基础
①《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赵金铭
商务印书馆
(以上书目仅供参考,如超出范围,均属正常)
往年的给你(其实还是要看这些的):
708:
①《传播学总论》 胡正荣 北京广播学院
②《传播学史》 <美>罗杰斯 上海译文
③《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美>沃纳·赛弗林 华夏
④《传播理论》 <美>斯蒂文·小约翰 中国社会科学
⑤《传播学在世界》 段鹏等 中国传媒大学
810:
《文史要览》(王振业)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708
传播学理论与历史
①《传播学总论》
②《传播学史》
③《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④《传播理论》
⑤《传播学在世界》
胡正荣
[美]罗杰斯
[美]沃纳·赛弗林
[美]斯蒂文·小约翰
段鹏等
北京广播学院
上海译文
华夏
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传媒大学
811
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文史要览》
王振业等
中国传媒大学
942
经济学基础
①《中国传媒经济》
②《系统经济学探索》
昝廷全主编
昝廷全著
科学
科学
943
国际文化贸易
①《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
李怀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