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煤矿三违现象剖析及其预防对策
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三违管理规定》学习辅导材料煤矿
“三违”行为及预防对策
煤矿“三违”行为及预防
一、“三违”的含义
“三违”是指矿山企业职工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或行为。“三违”是安全生产的大敌,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1.违章指挥
违章指挥是指煤矿领导对矿工下达违反《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的指令,并强迫矿工执行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危害性是很大的。违章指挥是领导的特定行为。煤矿企业班组长以上的各级领导都有可能发生违章指挥行为,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指挥、发号施令的权力。
违章指挥很可能给煤矿生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造成违章指挥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凭老经验办事,认为过去这样做行之有效,忽视了指挥的科学性原则;二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把安全置于脑后。
领导拥有一定的权力,虽然煤矿规定矿工对于违章指挥可以拒绝执行,但是领导权力给矿工的心理影响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因此违章指挥行为往往会带动、促进矿工的违章作业行为,使之具有连锁性,即领导的违章指挥和矿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会同时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导者的违章指挥行为的危害性往往要大于矿工的违章作业行为。
思考:
为避免违章指挥情况的发生,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有怎样的要求。
2.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就是违反《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不懂安全常识及技术或不听从有关人员的劝告及阻止,冒险蛮干进行操作及作业的行为。这是人为制造事故的行为,是造成矿井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带电检修电气设备、井下爆破时不检查瓦斯等。违章作业主要发生在矿工和直接操作的班组长身上,尤其班组长是矿工组织中的核心人物,其行动会对矿工的行为造成很大影响。个别班组长违章作业,会影响部分矿工效仿班组长的违章作业行为。因此,在制止违章作业方面班组长起着重大的作用,为了杜绝违章作业,应对班组长提出严格要求,使他们成为维护安全的模范。
启示。基层管理人员要树立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榜样。
3.违反劳动纪律
第1页共8页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三违管理规定》学习辅导材料煤矿
“三违”行为及预防对策
违反劳动纪律,即违反企业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的现象和行为。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在任何单位都经常发生,煤矿虽然制定了严格的劳动纪律,并有严格的惩罚制度,但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还是时常发生,如井下吸烟、睡觉、晚下井、早上井、脱岗等。
劳动纪律是煤矿企业对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的不规范行为的约束,它对煤矿安全生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煤矿职工成千上万,分工细密,如果缺乏铁的劳动纪律,成千上万的职工将会成为一盘散沙,各工序将会混乱不堪,无法进行正常生产。纪律是生产的保证,劳动纪律可以保障矿工的安全。
反思。企业中实施惩罚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二、“三违”的危害
煤矿由于“三违”而造成的重大伤亡事故,全国每年有上千起,伤亡数千人。安全事故与“三违”有着直接联系。据调查90%以上的煤矿事故均是由“三违”造成的。我们职工队工中的有些人,由于综合素质较差、安全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三违”现象时有出现,屡禁不绝,严重地威胁了矿井的正常生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甚至造成了矿井的惨重灾难,其影响极坏、危害极大。因此,对“三违”的现象和行为,绝不能宽宽恕、忽视。我们只有坚决与“三违”作斗争,才能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三、“三违”产生的原因
导致“三违”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心理及生产环境、管理等因素都会对“三违”行为的产生有所影响。
1.从业人员的素质
⑴煤矿的员工尤其是生产一线的员工往往文化素质较低,这就直接导致其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萄位,对安全生产作业技能掌握不够,对违章作业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
(2)煤矿生产的复杂性、艰苦性等特点致使技术工人严重缺乏。职工学技术的积极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志愿到煤矿一线工作的人数逐年减少。目前,煤炭企业所需的技术工人出现“青黄不接”现象。
(3)受利益驱动,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争时间抢速度,不严格按工艺流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操作,在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仍以生产为主。
2.“三违”心理的表现
职工的文化素养、工作阅历、家庭情况以及性格因素都会对其心理造成影响。“三违”行为的心理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麻痹大意心理。麻痹就是失去警惕或疏忽大意,麻痹心理的形成往往与经验有直接关系。有的人由于从事某项工作时间较长,认为情况熟、作业环境熟,导致思想麻痹,对作业中出现的。
第2页共8页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三违管理规定》学习辅导材料煤矿
“三违”行为及预防对策
安全隐患熟视无睹,或者虽然引起注意,但行动上没重视,仍以习惯的经验方式作业。也有的因为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比较稳定,一些职工就不自觉地松懈下来,把规程措施抛至脑后。
⑵习惯心理。这种心理是长期逐渐养成的,并且一时不容易改变。有些工人不顾井下多变的场所和条件,沿袭原有习惯活动方式,把领导的教育提醒当作耳旁风,表面上答应,领导不在场时为省事而“习惯成自然”地违章作业。也有的由于工作内容和操作方式单一重复,有的职工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思想上不以为然。
警示。井下不是耍小聪明的地方。
⑶蛮干心理。啥都不在乎、啥都没有关系的一种逞能行为,不管违章不违章,磕磕碰碰不在乎,认为按规程束手束脚,活儿就没法干了;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也有些职工,只顾埋头干活,无视事前事中作业场所有否安全隐患,是否会造成事故,有的甚至发现隐患也不及时处理。
⑷侥幸心理。有些职工几次违章均没出事,就盲目自信,以为自控能力强,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把握,就摒弃自认;为与生产无关的安全规定,经常抱着投机取巧、侥幸过关的态度。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一是在井下干的时间长了,熟悉情况,认为抽烟、不抠柱窝等小违章不会出事;二是部分安监人员对“三违”查处不力;三是利用不正之风作掩护,违章了能有人说情庇护,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警示。井下无小事。人情埋藏了安全隐情。
⑸厌倦心理。有的职工因长年累月在井下作业,井下艰苦危险的工作环境,时有发生的工伤事故,思念亲人的情绪等,都可能使其产生厌烦情绪,有这种消极情绪的人,反应迟钝,工作起来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责任能力下降,对遵守作业规程,处理不安全因素持消极态度。
⑹唯心心理。个别职工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抱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错误想法,唯心地对待安全操作规程的实施。
警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⑺急躁情绪。完不成任务、遇到恶劣的生产条件时,都容易产生急躁情绪。还有的年轻人班后要去跳舞或看电影,都可能在工作中表现出急躁情绪。这种情绪,往往使人理智受到限制,意识范围狭窄,不能正确评价行为的后果,表现为感情冲动、行为鲁莽、不听劝阻、一意孤行。在这种情绪支配下,最容易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第3页共8页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三违管理规定》学习辅导材料煤矿
“三违”行为及预防对策
⑻懒惰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认为按程序作业麻烦,为了省事而减少工序,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即使发现隐患也熟视无睹,听之任之。
⑼无知心理。对本岗位的设备、技术、规程等知识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对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模糊不清,看到别人违章;作业没出事,也学着干,盲目从众,认为照别人的办法做不会错。
⑽马虎心理。有的职工在工作中一贯马马虎虎,粗枝大叶,当他遇到连续或特殊作业时注意力不会高度集中,依然我行我素,应付了事,易引发“三违”行为。
⑾逆反心理。表现为对某些人或某个领导的言行不满。产生抵触情绪。要求遵章守纪,我就偏不听、顶着干。
提示。管理人员要学会沟通。随时掌握员工工作状态。
⑿慌张心理。探亲及休假前后容易产生的一种心理。探亲前或休假前矿工归心似箭,表现为思想慌、干活慌、快干活、快升井、快回家、不沉着,急切忙乱,慌乱易出错。
⒀恐惧心理,也是一种恐惧情绪。初次接触陌生事物,过度紧张会带来一系列的行为紊乱。
⒁随意心理。表现为凭兴趣决定活动内容和行为方式,一切凭兴趣情绪来,自己想怎样干就怎样干。
⒂悲观情绪。悲观情绪的产生常常是由于受到事故的影响,或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而失去信心。悲观情绪使人信心不足,忧郁惆怅,抑制人的积极性,使队伍丧失战斗力。
⒃盲目乐观情绪。当安全生产取得一些成绩,受到上级表扬时,就骄傲自满、盲目乐观、放松警戒,往往接着就出事故。盲目乐观情绪易于导致麻痹、松懈、疏漏,只看到成绩,看不到潜伏着的危险,工作粗心大意,使安全生产在一定的周期内恶性循环。
3.环境因素
⑴作业条件恶劣。由于受矿井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工作环境恶劣艰苦,生产条件复杂多变,特别是不可预知的环境突变因素仍随着采矿业长期存在,职工在生理和心理上很容易产生疲倦,而引发各种不利安全的因素。
⑵社会环境影响。随着改革开放,职工接触社会生活面不断扩大。一方面,各种信息大量涌入,造成职工思想活跃,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或操作行为走样;另一方面,职工对收入期望值提高,与有的行业相比有差距,造成心理失落,引发思想不稳定;此外,职工家庭或亲属发生矛盾或遭遇生老病死等重大事件,也会造成职工思想情绪波动,导致安全行为上的失调。
⑶装备设施方面。我国大部分煤矿的生产工艺和装备设施与世界上其他主
第4页共8页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三违管理规定》学习辅导材料煤矿
“三违”行为及预防对策
要产煤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装备水平上不去,有的长期带病运转或存在不健全不完善,这一现象在国有重点煤矿存在较少,突出集中在地方或民营煤矿。
4.管理因素:
⑴管理不科学。主要体现在有的经济实体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干部不讲究方式方法,缺乏民主公正,动辄罚款、训斥、高压强管;一些干部不能以身作则,违章指挥,强行要求;职工违章作业,造成职工安全观念错乱;有的单位不从作业现场;的实际考虑,工作任务安排布置忽视安全,违章蛮干,这些都严;重挫伤了职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⑵规程、规章制度“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目前各单位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作业规程、施工措施、操作规程等应该说是比较齐全完善的,但贯彻落实不到位;
⑶落实规程、规章制度“重形式,走过场”。各种技术规程、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严肃性、实效性不足,缺乏铁面孔、铁手腕、铁心肠的“三铁”精神。在查处“三违”方面,对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执行较严,而对于违章指挥的责任追究,特别是没造成重大事故或伤亡事故的违章指挥的责任追究则失之于宽,这是在安全管理上的偏差,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深处分析,违章指挥要比后两者严重得多,因为有违章指挥资格的都是管理人员,都有一定的公共权力。
对于违章指挥,明目张胆的管理人员可以说是没有,但“隐性”违章指挥的居多。隐性违章指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职工违章作业持默许和回避态度;二是没有给单位职工创造一个安全的生产。工作行业环境;三是关注结果,不注重过程,只对工作的最后结果关心,而对完成工作的措施、流程漠然置之。隐性违章指挥的危害性在于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全在于具体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只负相应管理责任,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无其直接或硬性违章指挥的有力证明,这是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
⑷“四个关系”处理不好。在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上,一遇到具体问题往往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造成抓生产增效益,忽视安全抓产量,给安全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心理学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在当时的思想意识、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心理活动的过程,首先是通过自己的感知觉器官,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感觉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大脑的思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形成思想,指挥行动,产生行为。所以,只要有不安全思想,就必然会造成不安全的行为和事故隐患,也就存在着演变成事故的可能性。
四、煤矿“三违”防范对策
1.运用安全心理学控制人的违章行为⑴正确运用激励机制
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和荣誉感的,要激发和鼓励职工的上进心。正确运用
第5页共8页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三违管理规定》学习辅导材料煤矿
“三违”行为及预防对策
激励机制,才能让职工全身心地做好本职工作。如何正确选用激励方式,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掌握信息,了解情况,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正确选择激励手段,一般来说,正面表扬或资金奖励容易调动积极性。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惩罚、批评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应以教育说理为主,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要为被激励者排忧解难,改善不良的心理反应,引导他们产生积极的行为。
实践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表扬、奖励一个单位或一个人就能鼓舞一大片人;惩处、通报一个单位或事故,能以儆效尤,教育一大片人。再则奖惩激励要及时。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利益主体的互相转化,对个人、整体都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心理反应。因此,采取激励手段要及时,不要等问题积累成堆了或产生不良后果才着手处理。
⑵正确运用自我调节机制
自我调节就是要自我控制,从而做到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保证安全生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精神状态与工作效率成正比。但是,精神状态与安全状态不一定是正比的关系。精神状态的组中值是精神稳定期,这时能力发挥稳定,工作起来有条不紊,不易发生事故。
据此,要努力提高职工的个人修养,学会自我调节精神状态,要有自制力。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最容易冲动,要告诫自己保持冷静、淡然的心态,记取乐极生悲的教训,而遇到困难和挫折打击时不要气馁,要有广阔的胸怀,要想得开,宠辱不惊,努力摆脱不利影响。在工作压力大或精神状态欠佳的时候,要合理安排工作,劳逸结合,业余时间多参加文娱、体育健身活动,忘却烦恼,或找知心朋友、同事、领导倾诉,沟通思想,释放压力,自我调节紧张状态。
⑶运用相互调节、制约机制相互调节、制约就是要相互提醒、相互帮助、相互制约、共同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人际关系之间的相互理解、默契和支持,会对双方心理状态产生重大的影响。稳定的心理状态与人的安全行为紧密相关,因此,相互调节、制约对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相互调节、制约包括群众调节和制约、领导调节和制约、组织调节和制约。
群众调节和制约,就是人与人之间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相互提醒。看到违章现象时要立即制止和纠正。在同事遇到危险的紧要关头,要敢于挺身而出,理智地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因一句话、一挥手而避免和防止了事故发生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相互调节、制约就能使我们的周围形成人人、事事、处处讲安全的良好氛围。
领导调节和制约,就是要求领导个人,一方面要以身作则,遵纪守法率先垂范,绝不违章指挥;一方面要敢抓敢管,认真组织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坚决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一个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要真正落实行政一把手就是安全生产
第6页共8页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三违管理规定》学习辅导材料煤矿
“三违”行为及预防对策
第一责任人。只有把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和安全生产具体工作者及职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安全工作合力,实现齐抓共管的局面。
组织调节和制约,就是单位要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尤其是安全心理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根据流动分散、点多线长的特点,可以分层次、分专业、分对象、分期分批进行培训。当前,应着重抓好“三级安全教育”和特殊工种的安全教育及持证上岗工作。既抓一般的全员教育,又突出抓重点对象的安全教育,形成人人懂安全、人人要安全的安全文化环境。
4.调整安全心理状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一个人对环境因素或外界信息刺激的处理程度,决定了人的行为性质,与人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各级领导、安全技术人员,特别是操作者要学习安全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活动规律,在事故发生前调节和控制操作者的心理和行为,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无疑将对安全生产起到积极的作用。
⑴运用人体生物节律的科学原理,事前预测分析人的智力、体力、情绪变化周期,控制临界期和低潮期,因人、因事、因时地做好政治思想工作,调节心理状态,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⑵努力改善生产施工环境,尽可能消除如黑暗、潮湿、闷热、噪音、有害物质等恶劣环境对操作者造成的不良的心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的干扰,使操作者身心愉快地去工作。
⑶要加强职工政治思想工作,经常和职工交流思想,了解掌握思想动态,教育职工热爱本职工作,进而随时掌握职工心理因素的变化状况、排除外界的不良刺激。
⑷要切实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使操作者注意力集中,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保证安全生产。
⑸要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加班加点超时疲劳工作。人在疲劳状态下,易引起心理活动变化,注意力不集中,感觉机能会弱化,操作准确度下降,灵敏度降低,反应迟钝,造成动作不协调、判断失误等,从而引发事故。
5.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使之牢固地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真正把“安全第一”的方针变成自己的第一需要,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是矫正矿工违章行为的主要途径。
政治思想工作可以激发职工的爱党、爱国家、爱集体的热情,使他们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意识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自己的行为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他人的幸福和安全。这样,可以抑制非理智行为的产生,使职工克服困难和干扰,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政治思想工作是克服非理智行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任何管理者都不能放弃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但一定要注意针对不同的对象和原因,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既有大道理又有小道理,切忌空话、
第7页共8页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三违管理规定》学习辅导材料煤矿
“三违”行为及预防对策
大话和无关痛痒的说教。
6.“三违”人员“过五关”
一是过登记检讨关。就是“三违”人员要到安监部门进行登记,并自我检查。这些,要进入个人的安全档案。这是“三违”人员要过的第一关。
二是过井口喊话关。就是“三违”人员必须在上下井时间,到井口向职工喊话,一方面是自我悔悟;另一方面,对井下职工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
三是过学习关。凡是属于“三违”人员,必须进“三违”人员学习班,至少学习一星期,只拿生活费,不发奖金,学习完规定的内容后,经考试合格者方可出学习班。否则,还要参加第二轮学习,直到合格为止。
四是过交纳“三违”抵押金关。规定凡是“三违”人员,必须向财务部门交纳一定数额的押金,如果3个月内不再违章,如数退还本人;如果再发现违章行为,抵押金就充作矿安全生产基金。
五是过请保人作保关。“三违”人员经过以上四道关以后,必须在本单位找一个保人,“三违”人员向保人作保证,并签署约定,保人要向安监部门作保证,找不到保人的不能上岗工作。
经过这五关,对“三违”人员从政治上、经济上、群体上增加心理压力,使其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迹,这种印迹所保持的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甚至若干年。
这在心理学上讲,对“三违”情况建立档案,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违章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可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进行教育。
⑴建立职工违章档案,为跟踪帮教提供依据。实践证明,建立违章档案,能够为排查薄弱人员、薄弱环节、事故隐患,实行跟踪教育和跟踪监督提供依据。其作用是:
①从违章的时间和内容找规律,抓苗头,做到超前预防,达到防患于未然之目的。
②从违章的地点和类型发现薄弱环节,确定现场监督检查的重点。③从违章人员的构成发现安全薄弱人物,确定跟踪帮教的重点。
④从违章次数多少看职工自主保护意识,为评先树优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⑵利用档案资料,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①建立井口宣传“一条线”,搞好形象化教育。②举办“三违”人员学习班,搞好定期教育。③举办安全展览,进行回顾反思教育。④进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⑤发挥家属委员会协管组织作用,实施跟踪帮教。
第8页共8页
第17页 共1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