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姜种植效益分析.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849537 上传时间:2025-03-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姜种植效益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生姜种植效益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姜种植效益分析 1、生姜在我地什么季节播种为好? 答:生姜在我区2-4月均可播种,一般来说在适播期内,提早播种,姜的生长期较长,可获得较高产量。而播种过晚,姜的生长期过短,产量会明显下降。所以姜在我地的播种期以3月上旬--4月上旬播种较为适宜,农谚曾有“清明芋头,谷雨姜。”,就是这个道理。     2、我地目前栽培的姜以哪些品种为主?     答:我地目前栽培的姜品种主要有:山农一号  3、姜的播种量一般是多少?种姜块以多重为宜?     答:姜的播种量一般每亩用姜种350-450公斤,因为种姜姜块的大小对姜的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种姜愈大,产量愈高,正所谓“本大利大。”。种姜块一般以50-80克为宜,过小则影响群体生长,降低产量,过大则造成用种量高,增加成本。     4、生姜播种前应注意哪些环节?     答:生姜播种前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①、精细挑选姜种;     ②、种姜消毒;     ③、 种姜催芽;     ④、种姜切分。     5、如何精选姜种?     答:姜在播种前必须精细挑选姜种,选用块大肉厚,芽头钝圆、表皮新鲜颜色黄亮、姜肉鲜黄、质地较硬、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害及无病虫危害和机械损伤的健壮姜块作种姜,   有条件的地区尽量使用脱毒生姜种,经对比试验使用脱毒姜种比不脱毒姜种产量高30%-50%。     6、种姜的消毒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     答:种姜的消毒方法分别有:     ①、用1:1:120的波尔多液浸种20分钟;     ②、用600倍的多菌灵浸种15分钟;     ③、用1000倍高锰酸浸种10分钟;     ④、用4000倍农用链霉素浸种12小时; ⑤、种姜块的切口醮些新鲜的草木灰。 7、种姜的催芽如何进行? 答:种姜催芽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 ①、酿热物温床催芽:选一背风向阳地块,挖宽1.2--1.5米,深0.4--0.5米,长度视姜种量多少而定的凹床(以东西向为好),床底铺上一层0.2米厚的新鲜猪牛栏粪,淋湿水后踩紧踏实,上面覆盖一层约0.05米厚的细土,将消毒过的种姜依次排放于床内,姜块芽头朝上,上面再盖一层稻草,用薄膜封好保温保湿,约10--15天种姜就开始发芽。     ②、室内覆盖保温催芽:在室内选一向阳的地方,地面上铺一层厚稻草,将消毒过的种姜依次排放上面,姜块芽头朝上,上面再盖一层稻草,用薄膜封好保温保湿,约20--30天种姜就开始发芽。     8、如何切分种姜块?     答:种姜块的切分应在播种前进行,将催好芽的种姜,按每块重约50-80克,从基部切分,并按大小分级,每个种姜块选留1-2个壮芽,其余全部抹除,切口用新鲜草木灰醮一下,可利于切口愈合,达到减少病害的目的。     9、如何培育健壮姜苗?     答:培育壮苗是获得生姜丰产的首要环节,只有健壮的幼芽才能长出茁壮的幼苗,为植株的旺盛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达到丰产的目的。要培育出健壮的姜苗,必须注意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①、严格挑选姜种;     ②、种姜要进行消毒;     ③、种姜要经过催芽;     ④、种姜块的重量要在50克以上。     10、如何选择种姜地块?     答:姜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不论是沙土、壤土或粘壤土,均可良好生长。但不同的土壤对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种姜的地块应选择地势高、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丰富,呈微酸性的壤土。且前作至少2年以上未种过姜、芋、红薯、马铃薯、番茄等作物的田块。最好选用生地,若是生地,应提前1-2个月,深耕晒地,可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结构,减少病虫、利于作物生长。     11、为什么说生地种姜比熟地种姜好?     答:生地一般多指那些从来未种过作物的开荒地,由于从未种过其他作物,因而病虫就很少,尤其没有生姜栽培中的毁灭性病害---姜瘟病。故用肥沃的开荒地来种姜,姜的产量不但较高,而且品质也比较优良。而熟地由于连年种植, 病虫害多且重,甚至因严重发生姜瘟病,造成严重减产,直至失收。    12、生姜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如何?     答:生姜属喜肥耐肥作物,但其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吸收是不同的。一般在幼苗期生长慢、生长量小,对养分的吸收亦少,。进入旺盛生长时,吸收速度快、吸收量大增。据测定,每生产1000千克鲜姜,约吸收氮6.34千克、磷0.57千克、钾9.27千克、钙1.3千克、镁1.36千克。若以磷为1计,则氮:磷:钾:钙:镁之比为11:1:16:2.3:2.4。可见生姜在整个生长期中,对钾的需要量最大,其次为氮,再次为镁、钙、磷等。因此在栽培中,合理施用氮、磷、钾肥,特别是增施钾肥,不但可增加姜的产量,且姜的品质优良,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13、生姜栽培中以多大的密度为好?     答:生姜种植的密度多大,应视种植地块的肥力、水肥条件、种姜块的大小而定。土壤肥力高,肥水条件好的地块,且种姜块在60--80克之间,行株距为0.65×0.2米,即亩植5000株左右;土壤肥力和肥水条件中等的地块,种姜块在50克左右,行株距为0.6×0.18米,即亩植6000株左右。     14、生姜栽培中,培土这一环节对姜的产量构成有什么影响?     答:生姜属于块茎作物,其收获的产品主要是块茎,且姜的块茎生长需要在黑暗湿润的环境下,才能生长良好。因此要想获得姜的高产,就必须为姜的根茎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栽培中的田间管理工作--培土,既可为姜的块茎生长创造黑暗湿润环境,保护姜块,又能增加植株抗倒伏能力。培土工作应随姜的生长不断进行,一般整个生长进行2-3次,培土工作可结合追肥、除草等同时进行。     15、生姜栽培中,遮阴这一措施对姜的生长有何作用?     答:生姜属于耐阴性作物,不耐高温,特别是生姜的幼苗生长期,正处于炎热的夏季,温度高、阳光强烈,必须采取适当的遮阴措施,才能使姜幼苗生长良好,否则易导致姜苗矮小而造成减产。     在生产实践中,我地农民常在种植生姜时,播种后在姜田铺一层芒箕草,为出苗后的幼苗遮阴。芒箕草不但有遮阴作用,且通透性很好,这就为姜苗的生长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环境,同时还可避免姜田出现草荒。通过盖草,使姜地畦面处于黑暗湿润环境,有利于姜的生长发育和块茎膨大,因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16、姜的采收方式有哪几种?     答:生姜的采收方式有:收种姜(姜娘)、收嫩姜、收鲜姜。 收种姜:生姜与别的蔬菜作物不同,种姜在发芽长成植株形成新姜后,种姜内部组织完好,没有干缩腐烂,可回收利用。种姜收获可与收获鲜姜一同进行,也可提前在幼苗生长后期(夏至前后)进行,注意保护好姜苗。      收嫩姜:嫩姜收获是在生姜植株旺盛生长期进行,这时姜块组织柔嫩,纤维含量少,水分大,辛辣味较淡,宜于腌渍、糖渍等加工。但收获嫩姜产量太低。      收鲜姜:11月霜降后,姜的地上部植株开始枯黄,块茎已充分膨大成熟,选晴天采收。收获后的鲜姜要带有少量湿润泥土,不用晾晒直接入窖贮藏。     17、如何防治姜瘟病?     答:姜瘟病又叫姜腐烂病,姜株受到病菌侵染后,不论茎叶或根茎都能表现受害症状。根茎发病初期呈水浸状,黄褐色,无光泽,以后内部组织逐渐软化,仅残留外皮,挤压病部可流出灰白色水状液体,有臭味。生姜根部受害后也呈现淡黄褐色、并最终全部腐烂。地上茎被害呈现暗褐色,茎部组织变褐腐烂,残留纤维。叶片受害侵染后出现凋萎状,并从下至上变成枯黄色,边缘卷曲。     防治:①、注意轮作,尤其是在多年种姜的老姜田,最好实行4年以上的轮作;②、严格选种,消除种姜带菌隐患;③、施用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姜田要选地势高燥、排灌良好的地块,高畦栽培;④、药物防治上可用:发病初期用农用链霉素1000-1500倍液;或30%琥胶肥酸铜500倍液;或用70%敌克松600倍液灌根防治。     18、如何防治姜叶枯病?     答:姜叶枯病主要为害姜株叶片,呈现黄白叶斑,梭形或长圆形,斑点细小,长2--5毫米:斑点中部变薄,易破裂或穿孔。严重时斑点密布,姜叶似星星状点点状,病部可见针状分生孢子。发病后期病株全叶变褐凋萎。     防治:①、避免连作,可行的情况下实行2-3年以上的轮作;②、低洼地最好不种姜,姜田应选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的地块;③、注意肥料的合理配比,在施用氮肥的过程中也要施磷钾肥,特别是钾肥;④药物防治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75%百菌清1000倍液,于发病初期全株叶面喷雾防治,隔7-10天喷一次药,连喷3次。     19、如何防治姜炭疽病?     答:姜炭疽病主要为害生姜叶片,发病时首先从叶尖及叶缘出现病斑,最初是水浸状褐色小斑,逐渐扩大成梭形或椭圆形等褐斑,整个病斑会连成大片病块,使叶片发褐干枯。空气潮湿时病面出现许多黑色小点,即分生孢子。     防治:①、严格实行2-3年以上的轮作制度;②、以农家肥为主,不偏施氮肥,合理施用氮、磷、钾肥;③、要避免姜株徒长,姜田不能积水;④、药物防治可用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300倍液,于发病初期对姜株叶面喷雾防治。     20、如何防治姜螟危害?     答:姜螟又名钻心虫、玉米螟,成虫体表黄灰色,幼虫初孵出为乳白色,老熟幼虫呈淡黄色,华南地区每年发生4--6代,世代重叠,幼虫孵化出2--3天后便侵入姜株叶鞘,被害叶片变成薄膜状,叶面上有残留粪屑,茎叶常被咬食成环痕,幼虫在孵化出第四至第六天,多在茎杆中上部蛀食,造成茎杆空心,使水分运输受阻,姜株上部凋萎。未代老熟幼虫在野生杂草茎杆上越冬。成虫白天隐伏在作物或杂草中,傍晚开始飞行,夜间交配。     防治:①、彻底清洁姜田并异地烧埋;②、人工捕捉幼虫或用诱虫灯诱杀成虫;③、用赤眼蜂、杀螟杆菌等进行生物防治;④、药物防治可用50%杀螟松500--600倍液,或80%敌敌畏10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全株喷雾防治。     21、如何防治小地老虎?     答:小地老虎成虫深褐色,幼虫灰黑色,其生长世代重叠,华南地区每年发生6代,成虫夜间活动、交配产卵,卵多产在5厘米以下的小杂草上,成虫对黑光灯、糖、醋、酒等有较强的趋性。3龄前幼虫为害不大,3龄后白天在土表中潜伏,夜间出来危害,咬断幼苗,造成缺苗。老熟幼虫有假死性,受惊缩成环形。小地老虎喜欢暖潮湿环境,若姜田周围杂草多、蜜源植物多,会引起严重为害。     防治:①、清除田边杂草,以防小地老虎成虫产卵;②、用诱虫灯、糖醋液等诱杀成虫;③、在生姜播种前,可用小地老虎爱吃的苦荬菜、白茅、苜蓿等堆放田边,诱杀小地老虎幼虫;④药物防治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倍液,或20%青戍菊酯3000倍液,或灭杀毙8000倍液,于小地老虎1--3龄幼虫期,全株喷雾防治。 山农大姜引种服务热线:15866569895 时间 工作 工作内容 注意事项 2月下旬至3月上旬 拿姜种/晒姜种、催芽 晾晒2-3天(中午),选种,困姜,催芽适温20-23℃,湿度在40-60% 15℃以下不能晾晒,密闭催芽 3月中旬至4月上旬 播种 露天地膜栽培可于4月上中旬播种,小拱棚栽培可于3月底4月初进行播种,大拱棚栽培可在3月20日前后播种,提起打沟施肥,播后喷除草剂,覆膜。 行距60-70厘米,株距20-25厘米,深度15厘米,覆土2-3厘米。 4月上旬至5月初 破膜放苗,防治小地老虎 及时破膜放苗,进入4月中旬及时防治地老虎 防“烤苗”,慎浇水 5月 遮阴,浇水 从5月上旬开始,即可为姜苗遮荫,可采用搭架遮阴,或地面覆草遮阴,或间作遮阴,或黑色地膜遮阴 避免用玉米秸秆,施肥时应少施,勤施。 5月至6月 防治蓟马,浇水,施肥 发现蓟马时,一般5-7天防治一次 交替用药 6月上中旬 防治钻心虫 一般6月5日左右防治第一次,7天一次,连防3次 交替用药,兼治蓟马 6月下旬至9月 防治甜菜夜蛾,棉铃虫等,撤膜,撤遮阴网,小培土 一般7-10天一次 交替用药,培土时不可过深或过浅, 7月至9月 浇水,防涝,培土,施肥 一般10天左右浇水一次,雨后排涝,结合浇水培土施肥 田间不能有积水,地表保持湿润 7月下旬至8月中旬 培土,施肥 分3次进行,立秋前10天一次,立秋一次,立秋后10天一次施高氮高钾肥30-50公斤 培严,培实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收获 初霜前收获完毕 分级贮藏 11月后 贮藏 前期注意通风,后期注意保暖 夏天不能晒透,冬天不能冻透 新浪语录 AdpC4nK7YL60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