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七章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声源、传声途径和接受者。
2、一个向周围媒质辐射声波的振动系统叫声源。
3、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称为声功率。
4、有声波传播时,压强随声波频率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其变化的部分,即有声波时的压强与静压强之差,称为声压。
5、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上的单位面积内的平均声能量称为声强。
6、描述一个简谐声波只需要频率(音调)和声压幅值(响度)两个独立变量。
7、人耳能够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约在20 Hz~20000Hz。
8、音色取决于谐频分量的构成。
9、在应用声学中,通常用倍频程和1/3倍频程来表示声音强度。
10、倍频程的中心频率为31.5 Hz、63 Hz、125 Hz、250 Hz、500 Hz、1000 Hz、2000 Hz、4000 Hz、8000 Hz、16000Hz。
11、上下限频率值之差,称频程宽度,简称频带宽。
12、所谓一个倍频程,就是上限频率比下限频率高一倍
13、1/3 倍频程的上限频率为下限频率的1.26 倍。
14、波阵面是空间中相位相同的相邻点构成的面。
15、声线是声波的传播途径。
16、平面声波向前传播,声音不衰减。球面声波要衰减。
17、所谓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
18、A声级是参考40方等响曲线,对500Hz以下的声音有较大的衰减,以模拟人耳对低频不敏感的特性。
19、等效连续A声级是某一时间间隔内A计权声压级的能量平均意义上的等效声级,简称等效声级。
20、在对不稳态噪声的大量调查中,已证明等效连续A声级与人的主观反映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我国使用该量作为噪声评价指标。
21、L10=70dB,表示测量时间内有10%的时间,噪声超过70dB。
22、通常,在评价交通噪声或其他噪声时,多用L10,L50,L90。
23、NR评价曲线是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建议用于评价公众对户外噪声的反应。
24、点源和球源,距离增加一倍,衰减6dB。
25、线源和柱源,距离增加一倍,衰减3dB。
26、空气的吸收性能可用空气的衰减常数表示,其值主要取决于空气的相对湿度,其次是温度。
27、室内声场是含直达声、反射声等的混合声场。
28、在声源停止发声后衰减60dB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
29、混响半径是在直达声的声能密度与反射声的声能密度相等处,距声源的距离,也称临界半径。
30、舒适的住宅声环境有两方面的含义:低噪声、声音私密。
31、我国住宅分户墙及分户楼板空气声隔声等级一级标准是≥50dB,二级标准是≥45dB,三级标准是≥40dB。
32、我国住宅楼板撞击声隔声标准隔声等级一级标准是≤65dB,一级标准是≤75dB,三级标准是≤75dB。
3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0类标准~4类标准昼间分别为50dBA、55dBA、60dBA、65dBA、70dBA,夜间分别为40dBA、45dBA、50dBA、55dBA、55dBA。
3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dB执行。
3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1类标准。
3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3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38、透声系数是透射声功率与入射声功率之比。
39、离声源一定距离处测得的隔声构件设置前的声功率和设置后的声功率之差称为插入损失。
40、环境噪声控制的原则是“闹静分开”、改变噪声传播的方向或途径、充分利用天然地形的吸声、降噪作用、采取声学措施,包括吸声、消声、隔声、隔振和减振等噪声控制技术。
41、城市噪声主要来自交通噪声、工厂噪声、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
42、城市噪声的控制方法包括:消除噪声源、切断传播途径、合理规划城区。
43、工程上通常采用125Hz、250 Hz、500 Hz、1000 Hz、2000 Hz、4000Hz的吸声系数来表示一种材料和结构的吸声特性。
44、250Hz、500 Hz、1000 Hz、2000Hz四个频率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值称为降噪系数。
45、吸声量是用以表征某个具体吸声构件的实际吸声效果的量,它等于吸声构件的面积乘以吸声系数。
46、强吸声结构的吸声系数要求达到0.99以上。
47、单层墙每增加1倍,或入射频率每增加1倍,隔声量增加6dB。
48、消声器是一种允许气流通过、又能有效阻止或减弱噪声向外传播的装置。甚至可降低噪声20~40dB。
49、高频噪声选择阻性消声器,中低频噪声选用抗式消声器。
50、利用电子设备产生的背景噪声掩蔽令人讨厌的噪声,以解决噪声控制问题,则该背景噪声称为掩蔽噪声。该背景噪声通常被比喻为“声学香料” 或“声学除臭剂”。
名词解释
1、声功率
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单位为W。
2、声强
衡量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声音强弱的物理量,单位W/m2。人耳能听到的下限声强为10-12W/m2,上限声强为1W/m2。人耳的容许声强范围为1万亿倍。
3、分贝
分贝:所谓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例A1和A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声压级LP=20lg(P/P0)。
4、A声级
参考40方等响曲线,对500Hz以下的声音有较大的衰减,以模拟人耳对低频不敏感的特性。
5、等效连续A声级
某一时间间隔内A计权声压级的能量平均意义上的等效声级,简称等效声级。在对不稳态噪声的大量调查中,已证明等效连续A声级与人的主观反映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我国使用该量作为噪声评价指标。
6、统计声级
累计分布声级就是用声级出现的累计概率来表示这类噪声的大小。累计分布声级Lx,是表示测量时间的X%噪声所超过的声级。通常,在评价交通噪声或其他噪声时,多用L10,L50,L90 。
7、混响时间
在声源停止发声后衰减60dB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
8、混响半径
在直达的声能密度与反射声的声能密度相等处,距声源的距离,也称临界半径。
9、降噪系数
工程上常把250、500、1000、2000Hz四个频率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降噪系数。
10、消声器
消声器是一种允许气流通过,又能有效阻止或减弱噪声向外传播的装置。甚至可降低噪声20~40dB,分为阻性消声器、抗式消声器和阻抗式消声器。其中高频噪声选择阻性消声器,中低频噪声选用抗式消声器,宽频噪声选用阻抗式消声器。
11、掩蔽噪声
利用电子设备产生的背景噪声掩蔽令人讨厌的噪声,以解决噪声控制问题,该背景噪声称为掩蔽噪声。掩蔽噪声通常被比喻为“声学香料” 或“声学除臭剂”。
简答
1、山西永济莺莺塔共13层,高36.76米。敲打石阶转角处有一大石上三两个凹坑,游人可以听到10余种不同的回音现象,其中主要的一种就是这种听起来很像蛙鸣的声音。试从声学观点予以解释。
答:根据研究表明主要有三个原因:
(1)塔的地形地貌,塔的地势特别高,周围特别平坦。它可以接受大范围内传出来的声音。
(2)它的建筑结构,它的每层塔檐都呈凹形,可以聚集反射波。
(3)它的建筑材料,在古代全部采用青砖所做的,表面特别光滑,可以大大提高声波的反射系数。
因为塔高低不同,时间不同,一棱一棱的就形成了酷似青蛙的叫声了
2、简述噪声控制的原则。
答:① “闹静分开”的原则
②改变噪声传播的方向或途径
③充分利用天然地形的吸声、降噪作用
④采取声学措施,包括吸声、消声、隔声、隔振和减振等噪声控制技术
3、什么是消声器?叙述消声器的分类及特点
消声器是一种允许气流通过,又能有效阻止或减弱噪声向外传播的装置。甚至可降低噪声20~40dB。可分为阻性消声器、抗式消声器和阻抗式消声器。
阻性消声器:利用吸声材料消声的吸收型消声器。
抗性消声器:依靠管道界面的突变或旁接共振腔等在声传播过程中引起阻抗的改变,从而产生声波的反射、干涉现象,从而降低由消声器向外辐射的声能,达到消声的目地。
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由阻性消声器与抗式消声器组合而成。微穿孔板消声器是阻抗复合式消声器一种特殊形式
高频噪声选择阻性消声器,中低频噪声选用抗式消声器,宽频噪声选用阻抗式消声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