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玉器是怎么做出来的.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846830 上传时间:2025-03-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器是怎么做出来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玉器是怎么做出来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器是怎么做出来的 关于玉器制作的工艺过程,过去曾概括为“议、绘、琢、光”几个大的阶段。 一、 议 议,就是对玉料进行分析研究,看看用这块玉料设计制作什么产品为好。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行话叫“问料”或“审料”。尤其对一引起高级玉料,在决定用来制作什么产品之前,无论是过去和现在。画“活”师傅(即设计人员)常常要找有经验的同行一起研究,以便把玉料的性质和有关情况认识得更清楚更准确,从而对产品的设计确定得更恰当更完善,不致于在琢制过程中发生较大的困难和障碍。 问料,一般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看皮:玉料表面多半有一层或多层外皮。它的颜色和质地一般都 不同于玉料本身,利用价值较小。看皮,就是观察和分析玉料外皮的厚薄及其是否还有可供利用之处。2、看色:即观察和分析玉料里外层的颜色。看其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是浮在外层的,还是内含于一定深度的,然后根据颜色的不同情况及其所处的优劣位置进行适当设计。对一些有“俏”可找的颜色,要尽可能使之成为美妙的“俏色”作品。3、看性:玉性有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顶性(硬性)、卧性(软性)、拧性、爆性、冻性、糖性、干性、鸡爪性等等。在考虑一件产品的设计之前,除根据不同的玉种设计不同的产品之外,不必须把玉料的这种含性弄清楚,以便做到“顺性”设计。否则,如果做了“逆性”设计,那往往就琢不成这件产品,有时即使勉强把它作了出来,也一定不会美观,而且容易破损,其价值就差多了。4、看脏看绺:脏,是指附在玉面或含于玉肉内的杂质;绺是深浅、长短不一的断裂纹。在一件玉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把不应保留的脏和绺(特别是贯穿的“恶绺”、“断绺”)去除,这叫“挖脏去绺”;而对一些还可保留或难以去净的脏绺,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则要尽可能把它遮住,叫做“遮脏掩绺”。5、量料取材,依材施艺:问料后首先是确定这块玉料什么地方可取,什么地方应舍。这叫“量料取材”;接着是“依材施艺”。施艺的第一步是根据可取之材的大小及其自然形体和颜色进行设计研究。要尽可能使玉料的运用达到“物尽其用”、尽善尽美的最佳效果。 二、 绘 绘,就是在玉料上画出设计图稿。分“粗绘”和“细绘”两类。粗绘,即把设计腹稿的大轮廓画在玉料上。如做人物产品,先绘出人物的形态轮廓,至于轮廓内的一些细部,像头部的眼、嘴、眉、鼻、发等 可以先不画。所谓细绘,是指在产品的大造型琢成之后,再把各个细部的形态如人物头部的眼、嘴、眉、发、鼻等,一笔一笔较细致地绘清楚。 无论粗绘或细绘,传统作法常常并不在玉料上直接绘出造型和形象来,而是以各种符号作表示。如在一条直线上画斜十字,表示在此处要把玉料断开;如画一片小点点,表示要把这块地方撤(也叫做“踩”、“轧”)下去;如符号是个圆圈,表示在这地方不要再动家伙了,等等。这种以符号代绘的作法,行话叫“打稿子”。 三、 琢 玉料经粗绘以后就可以开始绘制了。由于玉料比岩石坚硬,又含有各种各样的玉性,而且价值十分贵重,所以琢玉不是用刀子刻,也不能用凿子凿,而是以相应的铁制工具带动比玉料更坚硬的磨料(近代使用人工合成的金钢砂。50多年前大部使用一种天然的红砂,即石榴石)进行研磨切削。琢的过程大体是这样:1、去皮。即去除玉璞的外皮。采用的手法和合用的工具,依据玉料的性质和大小而定。去皮的一般手法,都是用“铡铊”或“錾铊”进行切削。对较软的如松石料等,直接用“冲铊”、“磨铊”就可把玉皮和一些杂质冲磨掉。对于玉皮的颜色如觉得还有可利用的地方,应在去皮过程中依据设计要求适当把它保留下来。白玉一般较少有皮,即使有也只是很薄的一层,而且颜色大都较好,所以常常不去皮。2、开料。就是把玉料断开。一般都是依绺来开,借此机会把恶绺断绺去掉。另外是依据设计的需要来开,也就是按照作品的大小、高矮、厚薄把玉料裁合适。这一种开料,一般都要依据产品的重心同时把底平也“断”出来,以便产品琢成之后能“立”得住,不会歪倒。也有个别产品,根据设计需要并不断底平,而是在产品琢成后通过配底使之立起来。还有两种开料:一是在组绘前的一次开料。有些玉料光从表面观察常常不一定能把内层的料质料性看得清楚,因此需要用铡铊先把它切出一个断面来进行观察,这叫“开门子”。二是把大块玉料截小。现在对于100公斤以上的大块玉料,已经很少用来只琢制一件产品,大都把它截成两块或多块,然后分别进行设计和制作。这种开料,一般不使用铡铊,而是用“拉丝”(拉丝弓锯)或“开料锯”进行研磨切割。3、活链:开料以后,如果要琢制一件带链子的产品,那么在琢制一件带链子的产品,那么在琢制大轮廓之前,就应当依据设计稿先从料上把链子取出来,这叫活链。活链是一项难度较高、风险较大的工艺,因此需要在“余肉”(应去除的多余部分的玉料)较多的时候先琢取玉链,以防一次取不成功(如发生断裂等情况),还可在其他余肉处取链。否则,如果先琢出产品的大造型,万一有所失误,那就很难再从其他地方取链了。活链的做法,在“抽条”(把链子的长、宽、厚度切割出轮廓)、起股(琢出链子的立股和卧股的大型)、分瓣(把一个一个链子瓣分割出来)之后,有人习惯用“打眼”手法(以金钢钻头或合金钢钻头做的钻杆在玉料上钻眼),在链环中连续钻眼去除“余肉”;有人习惯合用勾铊这各种小工具,把一个一个链环中的余肉磨除,再用细铁丝带动细金钢砂将环环之间和环与身相连部位拉开,这时整条链子就完全可以活动了,最后再用适当工具将每个链环的楞角磨顺,形成一条形体统一而规矩的链条。4、鹐外壳:就是把产品轮廓以外的玉料去除,琢也产品的大造型。鹐外壳是找型的第一步。常用的手法是:①抠:即用铡铊或錾铊在玉料上相连地切两铊,把一块呈角形体的余料切割下为,这种规律性的手法叫抠。②俵:即铡一铊子就把一块玉料切割下来,这叫俵。俵,是琢圆形体最适用的手法。要想把方形体琢成圆形体或扁形体,大都是从俵楞角做起。俵去4个楞角,就出来8个楞角;再俵去这8个楞角,如此一次一次地连续俵椤,最后就会琢出一个无椤角的圆形或扁圆形体。③划:先用铡铊或錾铊在玉料上切出一排排平行的沟槽中间的玉肉掰去,这种去除余肉的手法叫划。这里作几点说明:①由于产品的底平往往并不在开料过程中“断”出,而是在鹐外壳时“断”出来的。所以也有人对鹐外壳习惯地概括为“抠、俵、划、断”四项工艺。②解放后由于有了在“锼弓子”这种工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叫丝子锼活机的电动机械,用它来鹐外壳(在玉料上钻个孔眼,把锼活机上的半钢丝穿过去,以丝子带动磨料在孔眼里沿着产品外轮廓的图线不停研磨,逐步可把产品的外轮廓“锼”成形),工效比使用铡、錾铊鹐外壳又快又好,鹐外壳的传统工艺开始起了根本变化。锼的办法,不仅可以鹐外壳,还可对玉料进行套裁,能起多方面的作用。③近三四十年来,由于有了一种碗状的铊子“弯铊”(也叫碗铊)于是琢制玉碗就不用鹐外壳了,过去琢一只玉碗需用一整块玉料,既要鹐碗的外轮廓,还要把碗膛里的玉肉吃掉,即费工又费料。现在,根据碗口的大小,可以先在玉料上打管钻,取出一个钻芯,然后使用碗铊在钻芯上直接掏碗,而且可以在一个钻芯上连续掏几个碗,碗一掏出来就大体成形,不需鹐外壳,也不需掏碗膛,既省工又省料。5、冲:经过上述抠、俵、划的琢制过程,一件玉器产品鹐出大型以后,接着需要用冲铊或磨铊把产品大型表面坑洼不平的地方冲磨平整,行话叫去麻岔。6、绘:对一件鹐出了大造型又冲磨平整的产品,就可以进行细绘,以便对产品的各个细部进行琢制。细绘,根据具体情况往往先绘一个局部。局部地细绘,局部地琢制。7、錾:以一种形体和作用类似铡铊但比铡铊小的錾铊,去除产品轮廓内较小地方的余料。采用的手法也是抠、俵、划、。錾,实际是对产品的细部找型。8、轧:是用轧铊把錾后坑洼不平的麻岔轧平整。产品细部的麻岔,不能再用较大型的冲铊、磨铊研磨,而要用比冲铊磨铊小的轧铊轧平。在这一点上,轧铊的作用相当于冲铊磨铊。轧铊制作可大可小,还可根据需要变化它的形态和铊口,如平口、切口、倒切口、薄夹空等等。使用轧铊也可能对产品进一步找型。如那里显得鼓了,需要把它“推”进去(也叫撤、踩、轧);那里显得瘪了,需要使之鼓起来(这叫搬),都可使用轧铊进行推搬。琢玉工艺的手法,只能去料,不能添料,怎么能把瘪处弄鼓呢?手法很简单:把需要使之鼓起的部位周围“推”进去,中间未“推”的部位自然就相应地鼓起来了。所以,推和搬实际是相互联系着的一回事。但关键是推。一般说来,玉器制作,除了鹐外壳和平刻(平面勾花)、镂空工艺,其他如琢制深浅浮雕的层次和圆雕的造型等,大都是通过推搬来找型的,只是使用的工具因需要不同有所变化而矣!9、打钻:是去除或取出产品轮廓内余肉的一种工艺。打钻有两类:一是钻眼(即前面说过的打眼),一是钻膛。钻眼必须把玉料钻透成孔,而钻膛是只取钻芯,并不透孔。这里所说的打钻,是对一件器皿产品经过铡、錾、磨、轧制成素胎以后,通过打钻来琢制它的内膛了。在我国商代以前,打钻显然是使用类似侱棍的工具。在玉石上硬顶硬钻,磨出孔磨成膛。进入商代不久,开始有了以青铜做的管子形工具“管钻”来钻孔了。管钻的使用,一直流传至今。只是后来使用的管钻,不再是青铜制品,而是以薄铁做了。以管钻代替侱棍钻孔钻膛,除了工效得到提高以外,与前不同之处还在于可用管钻在钻孔中取出一个钻芯来。而以侱棍(包括用金钢钻或合金钢做钻头的那种钻杆)钻孔钻膛,孔眼和膛内的余肉是不可能保留的,只能全部被磨除,既费工又费料。用管钻来钻膛,一般不把玉料钻透成孔,钻芯的根部同玉料本身仍然相连,怎么把它取出来呢?工艺是这样的,当管钻带动金钢砂对玉料研磨钻进到需要的深度时,先把管钻抽出来,用水把钻口内的磨料刷净,再用冲子顶住钻芯上口的一侧,以小铁锤轻轻一敲冲子,钻芯根部就会断开,脱离玉体。一个较粗较短的钻芯不容易被冲断怎么办?一般都是对这样的膛口先后交叉着打两个或更多的钻,然后逐个地把钻芯冲断取出。10、串膛:一般器皿的膛肚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打钻取出钻芯以后,还要把膛肚研磨成需要的形体,这项工艺叫串膛。串膛用的工具是铁制串锤和弯子。除了串一个口小膛大的那种膛子越磨越大,使用的串锤也就要随时调换大的。串锤的形体有多种多样。串一个扁形口的膛肚,要用能伸得进膛口的扁形串锤。在串锤磨不着的那些弯度较大的地方,就要用弯子来研磨。弯子这种工具的一个特点,是可以按膛肚形体的需要随时都可用手力来调整其弯度。串一个口小膛大的膛子,使用弯子这种工具是再妙不过了。薄胎烟壶,轻如浮萍薄如纸,丢在水里不会沉底,人们叫它水上漂。这种作品就是靠弯子在胎(膛)内不停研磨制成的。11、活环:传统的玉器造型,往往带有一些环子作装饰。琢制玉环的工艺和活链基本一样。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活环或是活链。在打钻去除余肉时,每钻一个孔眼,都得插入一根竹签,以便紧挨着钻下一个孔眼时可使钻头定位,不致于钻偏。这种方法叫筑墙。自从有了钻石粉工具以至使用超声波打孔机进行活环活链以后,不再需要一个一个地来钻眼,这时也就无须筑墙了。12、下子口:器皿产品多半都有盖子。这就要在盖子和器身上琢出下盖子的子口和母口,这叫下子口。传统玉器的盖形有很多,既有圆的方的,又有扁圆形,瓜楞形、斜角形的,近几十年来又有了螺丝口的,无论什么形体的盖子,下子口都要求做到不认口,正反面下盖都可以,因此工艺上有一定的难度,制作起来必须严格掌握一定的规矩,不可稍有偏差。13、顺活:一件玉器的素胎,经过上述工艺,可以说是得活了,接着,要用轧铊和小侱子之类工具,分别把大面和小地的一些麻岔平一平,顺一顺,这叫顺活。顺活以后,就可以进行上花了。14、上花:玉制器皿除纯属素件的以外,都要琢制圆雕、浮雕、阴刻或镂空雕的花纹。这叫做面子,也叫上花。上花,一般都是先啃头。也就是给素胎的盖、耳、足琢花头。这种花头多半是立体型的,传统题材有蟠龙、夔凤、鸮鸟、象犀、鱼蚕的变形体,近代发展到以狮子和各种花卉为装饰。啃头的手法和琢制小件产品基本相同。先用錾铊、勾铊、钉子(钉子表的小铊子)等工具剔除余料,再以轧铊进行推搬找型。对较软的玉料也可直接用轧铊进行推搬找型。啃头,特别是啃禽兽头,对于头脸的神态和手脚的形象啃得像不像,带劲不带劲,这里面很有些讲究,必须济意不断积累经验。啃头以后是做面子花。也就是在器皿素身上琢花纹。一般的做法是把事先画好的纹样图稿贴在产品做花的平面上进行拓样,然后根据拓样来落墨琢制。也有直接在产品上起稿、绘图进行琢制的。面子花大体有这样几类:勾彻花:也就是浅浮雕。先用勾铊把设计的纹样引出虚线,然后沿着虚线勾出整个花纹,再用轧铊把勾线的一侧彻下去即成。对勾出的花纹不彻,而是往里嵌金丝银丝,这叫嵌丝花。嵌丝花纹的勾法,要求做到外口小内膛大,这样才能合嵌进的丝子夹得紧,不易脱落。顶撞花:也就是深浮雕。第一步也是勾彻。然后用小钉子工具把花纹的地子顶撞到需要的深度。圆雕花:即立体型的面子花。做法和使用的工具如同做一个小件立体型产品。先是錾出轮廓,再用勾铊和小轧铊对细部找型。镂空花:就是在产品素身上琢制带孔眼的纹饰。如琢制一件花薰,薰盖上的花纹必须镂空,以便存放在花薰里的香料味能不断从孔眼处散发出来。琢制镂空花首先是按花纹图案的要求打眼透孔,然后用锼弓子和擦条等工具,把花纹锼成形,把花纹的孔壁擦平整。叠洼花:就是琢出有叠洼层次的花饰。这种花饰,有的地方使用轧铊进行推搬,有的使用小侱子穿枝过梗琢制。一件玉制器皿,经过上述琢的工艺,在水凳上可以说是走完了全过程。下一步就是对产品进行抛光上亮了。 四、 光 玉器抛光,实际就是把已经做成的玉件再打扮一下,让它穿上一层光泽鲜艳美丽的衣裳。这种美丽的光泽,本是玉料自身所含的一种特质,可是不经过一定的处理,这种特质往往被掩盖而很少有所表现。或根本没有什么表现,如同一块普通的石料。只有经过抛光,玉的这种特质才可以充分显露出来,以其夺目的光彩为人们珍视。玉的抛光工艺也比较复杂,大体过程是这样的:1、过胶去糙:以一种合成胶制成的铊子进一步研磨去除产品的糙面。因为在水凳上做成的产品,尽管已经用轧铊、侱子顺过面子,但由于这种顺活仍离不开使用金刚砂这种磨料,这就使产品的表面在顺过以后,仍会残留金刚砂磨擦所造成的糙面,对这种残留的糙面必须在抛光的初期先把它磨平,否则就不容易取得较好的抛光效果。合成胶是以紫草绒、松香、漆片这三种原料掺着等量的金刚砂或砂浆加热溶合制成。在对产品过胶之前,抛光人员先要根据需要,把合成胶在干凳上加热制成一定形体的胶铊,然后用它来对产品辗轧去糙,行话叫“过胶去糙”。由于过胶去糙,也会促使玉面发出一定的光亮,所以也有人习惯把这一道工艺叫作上胶亮。合成胶大体可分三种:以紫草绒、松香、漆片掺120号金刚砂合成的叫“糙胶”,掺160或180号金刚砂合成的叫二细子胶,掺泥浆合成的叫细胶。用哪一种合成胶制作的铊子来去糙、抛光为好,这要根据不同玉料的硬度和性质来定。如对硬度高的翡翠和对玛瑙、芙蓉石、木变石等性脆的亮岔子料(玉料的断裂面都呈贝壳状,而且显闪亮)过胶去糙,首先要过一道糙胶;而对白玉、碧玉等韧性较强的料上胶亮,可不过糙胶,一开始过一道二细子胶,接着过一道细胶就行了。对玉器产品过胶去糙,或进行其他抛光工序,都需要让铊子蘸着一定的磨料操作。不琮这些磨料已经不是各种型号的金刚砂,而是由使用过多次的金刚砂形成的比最细的金刚砂琮细软的“细砂卵”、“细泥浆”、“白泥浆”等作磨料。关于抛光、究竟对哪一种玉料使用哪一类铊子,蘸哪一种磨料为宜,可参阅附表。清水胶是指过胶去糙时,不需再蘸任何磨料,只蘸些泥浆碗里的水即可。这实际是抛光工艺的一种顺活过程,也就是对器皿表面还不太光的地方,再稍话找补几下的意思。2、勒木铊(勒亮):就是用柳木做成的铊子、侱棍对产品勒亮。这也是对玉器抛光上亮的一种方法。对于像玛瑙,木变石、芙蓉石和一些晶体类的亮岔子产品,在过胶去糙过程中,走了一道糙胶之后,直接勒木铊就可进一步去糙出亮,无须再过二细子胶或细胶。3、罩亮:这是另一类对玉器抛光的方法。根据玉性的不同,罩亮使用的工具也有所不同。一种是用葫芦铊罩亮。也就是用葫芦瓢做成各种各样的铊子对玉器抛光。葫芦瓢的性质,软里有硬,对过胶去糙后的翡翠和一些勒过木铊的亮岔子料抛光上亮,有较好的效果。对不需过胶去糙的软料珊瑚、松石以至岫玉、孔雀石等,直接用葫芦铊罩亮,也能起到去糙的作用。我国南方一些玉器生产单位,都不用葫芦铊抛光,而习惯用竹根制作的铊子抛光。他们认为竹根比葫芦更硬更有韧性,对玉料抛光速度较快,效果也不错。另一种是用皮铊罩亮。行话叫皮亮。皮铊是用单层牛皮或粘在一起的双层、多层牛皮制作的。需要上皮亮的玉料目前只是我国新疆产的白玉、墨玉,青玉等。因为这种玉含有一种油性,不大容易出亮。而以牛皮罩亮,可以起到压油性的作用。4、拉带子:除上述过胶去糙、勒亮、罩亮等抛光工艺之外,对产品上一些不容易伸进铊子或不容易充分发挥铊子作用的地方进行抛光,一般都采用拉带子、拉细线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用适当粗细的白布条或白线穿过需要抛光的地方,带着一定的磨料来回不停地拉动,这也可引起如同以铊子抛光上亮的效果。另外,对一些小件佩饰之类产品抛光,50年代以来不时兴一种把产品成批地放在一个胶皮袋里,掺上一定量的金刚砂浆和作为磨料的玛瑙碎渣,然后把胶皮袋放在一种特制的电动滚动机上使之不停地滚动,通过磨料和产品互相磨擦的作用,最后也能达到去糙上亮的目的。5、水洗:把经过上述抛光处理的产品,放在水池内进行洗刷(现在利用超声波代替人工洗刷),把里里外外沾附在产品上的泥浆和其他杂质洗刷干净,以便进行下一道工序。6、过蜡、喝蜡、喝油:这都是对玉器促亮保亮的一种方法。只是因为各种产品的玉性玉质有所不同,所以采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具体处理情况大体是这样:过蜡:对抛光上亮后又经过洗刷的玉器,上一道四川白蜡,叫作过蜡。先把产品放在烘箱里烘烤(或用铁蓖子托着产品在炭火上烘烤),在烘到摄氏80度左右时,趁热往产品上刮一些川蜡,待川蜡一溶化就用毛刷把蜡刷匀,然后用毛巾把产品擦亮,过蜡,至少能起这样一些作用:一可使产品增加光亮度、保持光亮度,使之有更好的质感;二可对产品上的一些细绺、合绺的作用。喝蜡:对于一些绺多或抛光后质感较差的产品,需放进化开的川蜡锅里煮一小时左右(蜡温不要过高,能保持不凝固即可),然后把产品取出晾干,再用毛巾把产品擦亮,这叫喝蜡。喝蜡,既能增强玉器的抛光质感,也能起一定的遮绺和包料的作用。对松石产品喝蜡的过程要复杂一些。因为一般松石料含的杂质较多,而且抛光以后也不容易把产品表面沾附的泥浆刷净,因些在喝蜡前需要先让产品蘸一下镪水,让镪水把产品表面的杂质咬去。为了不使镪水过分地咬料,最好把产品入在清水里泡一阵再蘸镪水,以减弱和蘸镪水对松石的浸蚀程度。在经过上述水泡和蘸镪水之后,还需把产品放入掺有一些镪水的水锅里煮两三开,以进一步咬去玉料表面的杂质。煮过之后再用冷水把产品泡六、七小时,以去除残余镪水的浸蚀力。经过这一系列处理之后,待产品凉干才可放进化开的川蜡锅里进行喝蜡。喝蜡一小时左右取出后要立即放入冷水中激亮。最后把产品凉干再用毛巾擦亮。7、喝油:对一般莹石类和亮岔子料,用火烤易炸裂,不宜过蜡,适合用喝油方法上亮遮绺。喝油,也就是把产品入入温度保持在摄氏80度左右的香油锅里煮4小时左右(锅里一般都放些棉丝,以保护产品不被碰伤)。然后取出产品用刷子刷去浮油,凉干后再用毛巾擦亮。8、剔蜡:产品经过喝蜡或喝油之后,在用毛巾搓擦前或搓擦的同时,要用竹签子把产品表面和附在细部的蜡或油剔除干净,以免影响产品的光洁度和质感。一件玉器产品,经过上述的议、绘、琢、光的层层工艺和工序之后,一般都要为它配一个适当造型和适当颜色的木座或其他座子,以便陈列展览;还要为它定做一个适当的锦盒,以便保存并维护其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