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答案).doc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8839828 上传时间:2025-03-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2022-2023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 道德与法治试题 本调研题闭卷作答,共 10 页,23 小题,总分为 90 分。建议完成时间为 6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2 年 7 月 1 日上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 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 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李家超宣誓就职第六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 A. 24 B. 25 C. 26 D. 27 【答案】B 【解析】 【详解】时政题,解析略。 (2) 2022 年 11 月 30 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相聚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 有两个航天员乘组在“太空 会师”,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神舟载人飞船来访。( ) A. 首次 B. 第二次 C. 第三次 【答案】A 【解析】 D. 第四次 【详解】时事题,解析略。 (3)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A. 创新强国 B. 中国式现代化 C. 法治建设 D. 高质量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时事题,解析略。 (4) 十年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 54 万亿元增长到 114 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 18.5%,提高了 7.2%,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 39800 元增加到 81000 元。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①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 ③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 ②③④:题干表述了十年来,我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这得益于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①: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①错误;故本题选 D。 (5) 党和国家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这体现了( ) ①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同时富裕是人民共享发展的必然要求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改善民生的理解。 ①③④:材料中的举措,体现了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说明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表明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故①③④说法正确; ②: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时富裕,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C。 2022 年,以立春之日的“一片雪花”拉开帷幕,在生机盎然的早春时节挥手作别,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兑现了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北京冬奥村利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为入住者提供便捷周到的生活服务体验;比赛场馆内,“最快的冰”让运动员们感受速度与激情的快乐。这表明( ) • 科技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 我国已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强国 • 科技创新是当前国家竞争的唯一因素 • 科技创新是北京冬奥会圆满举办的根本原因 (7)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短片结束时,一段以“立春”为主题的表演璀璨登场,借助现代科技手 段,展现了富有中华文化气息的二十四节气。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说,艺术是共通的,要坚定文化自信,相信外国观众能够感受到我们想传递的唯美意向。中华文化与现代奥运的美好相遇,让我们感受到 (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科技创新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唯一途径 ③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④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展现中国魅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6. A 7. C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坚持科技创新。 A:北京冬奥村利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为入住者提供便捷周到的生活服务体验;比赛场馆内,“最快的冰”让运动员们感受速度与激情的快乐。这表明科技创新让生活更美好,A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我国还不是创新强国,B 错误; C:“唯一”的说法过于绝对了,C 错误; D:科技创新是北京冬奥会圆满举办的原因之一,D 错误;故本题选 A。 2.本题考查弘扬中华文化。 ①③④:中华文化与现代奥运的美好相遇,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展现中国魅力。①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②:“唯一”途径的说法过于绝对了,排除;故本题选 C。 (8) 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行政要求( )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发挥道德的支撑作用 ②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③政府明确权责、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 ④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第 4 页/共 14 页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建设法治政府。 ②③④: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政府机关依法行政,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要求政府明确权责、防范行 政权力的滥用;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故②③④说法正确; ①: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 D。 9.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新时代需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因为 ( ) 10. 伟大建党精神是以勤劳勇敢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11. 伟大建党精神代表着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12. 伟大建党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13. 伟大建党精神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伟大的建党精神的理解。 C:新时代需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这是因为伟大建党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精神动力,故 C 说法正确; A: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A 说法错误; B: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故 B 说法错误; D: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故 D 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C。 A. 2021 年 10 月 12 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同时,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这些做法旨在 ( ) ①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③限定动物活动场所 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深度开发各地旅游资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 5 页/共 14 页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①②:材料中的做法旨在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②说法正确; ③:这歪曲了题文的主旨内容,③说法错误; ④:这与题文的主旨内容不符,故排除;故本题选 A。 B. 我国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今后,我们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一举措( ) ①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②能够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表明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现共同富裕。 ①③:材料中,我们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一举措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步富裕,故②说法错误; ④:经济建设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B。 C. 2022 年 3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我国各族人民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③在民族地区实行高度自治,才能更好地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④民族团结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已载入宪法和法律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 第 6 页/共 14 页 【详解】本题考查促进民族团结。 ①②:依据教材知识,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族人民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①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③:我国在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高度自治,③错误;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已载入宪法和法律,④错误;故本题选 A。 D. 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等,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 ) ①先发展经济,再保护生态环境 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不动摇 ③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 ④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②③④:要实现材料中的目标,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不动摇;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故②③④说法正确; ①:我们要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相协调,①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D。 E. 2022 年,人民网“捎句话”征集活动与“领导留言板”全新栏目“人民建议”深度结合,从国家大政方针,到社会治理,再到百姓衣食住行,邀请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建言献策,让闪耀人民智慧的人民建议直达全国两会。这些做法( ) ①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②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③彰显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 ④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愈加丰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第 8 页/共 14 页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参与民主生活。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①说法错误; ②③④:材料中,人民网“捎句话”征集活动与“领导留言板”全新栏目“人民建议”深度结合,这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愈加丰富;有利于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彰显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故②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D。 F. 2021 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吴天一是青海目前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是青藏高原医学研究的创始 人,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专家。50 多年来,吴天一推动高原医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用漫长艰辛的奋斗历程,向世人展现出医务工作者的“医者仁心”,以实际行动践行了 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 ) A. 文明 B. 敬业 C. 自由 D. 诚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题干表述了吴天一,50多年来推动高原医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用漫长艰辛的奋斗历程,向世人展现出医务工作者的“医者仁心”,这体现了敬业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AC:文明、自由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排除; D: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诚信的内容,排除; 故本题选 B。 G.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法律制度就有法治 ②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③党和国家要实现长治久安需要发挥法治的教化作用和劝导作用 ④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法治的重要性。 ②④: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②④说法正确; ①:有法律制度并不等于就有了法治,法治要求实行良法善治,①说法错误; ③:我们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和劝导作用,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C。 H. 马某某利用互联网专业特长,匿名创建网络群组,肆意歪曲捏造事实,极力传播各类谣言信息,发表所谓“独立宣言”,煽动分裂国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其涉嫌从事煽动分裂国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告诉我们( ) • 国家安全离我们太远了,与中学生无关 • 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只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就可以了 • 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反对分裂行为 • 要积极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权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 C:材料中,涉嫌从事煽动分裂国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告诉我们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反对分裂行为,故 C 说法正确; A: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故 A 说法错误; B:只要……就,这一说法过于绝对,故 B 说法错误; D: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故 D 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C。 I. 漫画中的举措有利于公民参与( ) • 民主监督 B. 民主协商 C. 民主选举 D. 民主决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A:漫画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这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有利于公民参与民主监督,A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CD:漫画表述的主旨与民主选举、政治协商、民主决策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J. 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党和国家之所以重视发展教育,是因为(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发展教育是解决社会所有问题的根本途径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教育的重要性。 ①②④:党和国家之所以重视发展教育,是因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①②④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③:此说法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解决所有问题”的说法过于绝对了,③错误;故本题选 B。 K. 2022 年 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 ‘幸福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实现中国梦,就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已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只要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发展,就是实现了中国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实现中国梦。 ①③:依据教材知识,实现中国梦,就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②:我国现在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没有实现,②错误; ④: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发展,这只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方面,经济的发展不等同于中国梦的实现,④ 错误; 故本题选 B。 二、非选择题(50 分) L.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以法治守护耳边安宁。 材料一 受疫情影响,居家办公、上网课成为不少居民的生活常态,噪声圈扰也进一步被突显出来。保障“安静的权益”,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2022 年 6 月 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重新界定了噪声污染的内涵,更有利于解决部分噪声污染行为在现行法律中存在监管空白等问题。这部法律完善了政府责任,将噪声污染防治纳入政府考评;加大了对违法企业的惩处力度,该法还提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同时依法享有获取声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噪声污染防治的权利。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公共场所管理者、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人员、志愿者等开展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形成多元共治的污染防治新格局。 材料二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生态环境侵权案件适用禁止令保全措施的若干规定》(简称环境禁止令司法解释)在 2022 年 1 月 1 日的正式实施,在噪声污染案件中,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在诉讼前或诉讼中的申请,出具禁止令,及时制止正在发生的噪声污染。今年 4 月,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发出全 国首份噪声扰民诉前禁止令,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群众的居家学习生活安宁。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两则材料如何体现我国用法治手段防治噪声污染。 【答案】制定科学完备的法律,努力做到科学立法;推进公正司法,让每个司法案件体现公平正义;明确政府职责,要求政府机关做到严格执法;全民守法,让防止噪声污染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法治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依法治国的要求等知识,从理解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施行,重新界定了噪声污染的内涵,更有利于解决部分噪声污染行为在现行法律中存在监管空白等问题→制定科学完备的法律,努力做到科学立法; 关键词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人在诉讼前或诉讼中的申请,出具禁止令,及时制止正在发生的噪声污染→推进公正司法,让每个司法案件体现公平正义; 关键词③:这部法律完善了政府责任,将噪声污染防治纳入政府考评;加大了对违法企业的惩处力度,该法还提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全民守法的内容;要求政府机关做到严格执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M. 广州:高质量发展谱新篇,老城市绽放新活力。材料一 以下数据反映了这十年广州的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材料二 过去十年,广州积极探索新时代老城市高质量发展道路。 1. 请概括材料信息,谈谈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 根据材料二,结合道德与法治所学的知识,分析广州市探索高质量发展道路带来的启示。 【答案】(1)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断能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我国努力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我国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新能力增强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小问 1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就的知识,从概括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广州十年 GDP 的变化、十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经济 实力的增强; 关键词②:广州积极探索新时代老城市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数据变化→科技创新断能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我国努力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 2 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就的知识,从概括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广州积极探索新时代老城市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数据变化→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N. 时代成就我们,我们不负时代。 2012 年至 2022 年,十年跨站,交出彪炳史册的时代答卷,时代成就着我们的人生,而我们的人生也没有辜负时代,某校组织九年级某班同学观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代表通道”采访活动,以下是同学收集到的资料 扎实推进共享发展的十年 十年来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彪炳史册、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 党的二十大代表通道杨宁代表 杨宁立志扎根苗寨,要努力让苗山更美、苗寨更富,苗家人更幸福。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之后,大学毕业返乡的杨宁瞅准紫黑香糯这一特色产业,偷偷卖掉家人为她准备的婚房,筹集 30 多万元,带领江门村 63 户贫困户种植紫黑香糯 120 多亩。那年秋天,香糯迎来大丰收,贫困户笑了。西瓜、香菇、木 耳……在这位苗妹子的带领下,一条条产业扶贫路子闯出来,村民们也实现脱贫摘帽。 扎实推进绿色发十年 十年来“推进绿色发展、酒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光盘行动、垃圾分类、旧衣回收等低碳生活方式的然成风,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植树造林约占全球人工造林的 1/4,单位的十年 6DP 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了约 34%。我国推动达成了巴黎协定,明确提出力争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二十大代表通道安长明代表 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深情讲述了三代塞罕坝人跨越 60 年的“绿色接力”。60 年前的塞罕坝是一片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三代塞罕坝人,初心不改、无私秦财,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每棵树木,创通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运用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为主题,写一简读后感,文中不得出现学校、姓名等信息。 【答案】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与奉献,通过我们的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党领导人民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人民艰苦创业;在这样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我们要勇于创新、努力创业;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注重保护环境,实现协调发展。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青少年承担历史使命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责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青少年,需要运用勇于创新、保护环境、奋斗等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十年来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②: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之后,大学毕业返乡的杨宁瞅准紫黑香糯这一特色产业→勇于创新、努力创业; 关键词③:“推进绿色发展、酒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光盘行动、垃圾分类、旧衣回收等低碳生活方式的然成风→注重保护环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第 14 页/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综合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