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草坪病害的综合治理.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832424 上传时间:2025-03-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草坪病害的综合治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草坪病害的综合治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草坪病害的综合治理 作 者 姓 名: 段 鑫 鑫 学 院: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学 号: 201002050093 授 课 教 师: 杨 玉 锋 完 成 日 期: 2012年06月01号 草坪病害的综合治理 病害依据致病原因不同,草坪病害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生物寄主(病原物)引起的,有明显的传染现象,称为侵染性病害;另一类是由物理或化学的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无传染现象,称为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主要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类菌质体、线虫等,其中以真菌病害的发生较为严重。单一种植易感病草种或品种,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内因。环境条件如气候、土壤和栽培管理条件是病害发生的外因。在北方常见的草坪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褐斑病褐斑病是草坪上最为广泛的病害,是早熟禾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常造成大面积草坪枯死。(1)特征:被侵染的叶片首先出现水浸状,颜色变暗、变深,最终干枯、萎蔫,呈浅褐色。在暖湿条件下,枯草斑有暗绿色至灰褐色的浸润性边缘,系由萎蔫的新病株组成,称为“烟状圈”,在清晨有露水时或高温条件下,这种现象比较明显。留茬较高的草坪则出现圆形枯草斑,无“烟状圈”症状。在干燥条件下,枯草斑直径可达30厘米,枯草斑中央的病株较边缘病株恢复得快,结果其中央呈绿色,边缘为黄褐色环带。草坪草染上该病,草死后会被藻类所代替,使地面形成蓝色硬皮。(2)诱发因素:主要是由于高温条件下过量施用氮肥、环境不通风、枯草层过厚等因素所诱发的。(3)管理措施: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防止大水漫灌或积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清除枯草层和病残体,减少菌源。使用世高、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井冈霉素等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预防浓度一般为800倍,治疗时可用300至500 倍液。2.腐霉病(1)特征:高温高湿条件下,腐霉菌侵染草坪草会导致根部、根茎部和茎、叶变褐并腐烂。草坪上突然出现直径2至5厘米的圆形黄褐色枯草斑。修剪较低的草坪上枯草斑最初很小,但迅速扩大。剪草较高的草坪枯草斑较低,受害植株腐烂、倒伏,紧贴地面枯死,枯死秃斑呈10至15厘米不等的圆形或不规则形。枯草斑内病株叶片暗褐色水浸状腐烂,干燥后病叶皱缩,色泽变浅,高温时有成团的绵毛状菌丝体生成。多数相邻的枯草斑可汇合,形成较大的不规则的死草区,这类死草区往往分布在草坪最低湿的区段。(2)诱发因素:高温高湿条件下,白天最高温30℃以上,夜间最低20℃以上,相对湿度高于90%,且持续14小时以上。低凹积水,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通气差,缺磷,氮肥施用过量。主要危害期在6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高温高湿季节。(3)防治方法:改善立地条件,避免雨后积水。合理灌水,减少灌水次数,控制灌水量,减少根层(10至15厘米)土壤含水量,降低草坪小气候相对湿度。及时清除枯草层,高温季节有露水时不剪草,以避免病菌传播。平衡施肥,合理修剪,高温季节不要过多过频剪草,留茬不宜过低,一般5至6厘米。(4)药物控制:世高、百菌清、代森锰锌、恶霉灵等。 草坪要有适当的条件,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繁殖后代。当草坪受到不适宜的环境条件的影响,或者受到其他有害生物的侵染时,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如果病害严重时会造成成片草坪的死亡。草坪病害发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称为非传染性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另一方面是受到其他有害生物的侵染而引起的,称为传染性病害。   草坪主要病害及防治 1.锈病 锈病危害绝大多数草坪草,发生于世界的任何地方,是一种较严重的真菌病害。它主要危害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狗牙根及高羊茅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几天之内就会发生,造成严重的损失。  锈病发生初期在叶和茎上出现浅黄色的斑点,随着病害的发展,病斑数目增多,叶、茎表皮破裂从内散发出黄色、橙色、棕黄色、栗棕色或粉红色的厚孢子堆。病害发展后期病部出现锈色、黑色的冬孢子堆。最典型的症状是用手捋一下病叶,手上会有一层锈色的粉状物。这些粉状物就是锈菌的夏孢子和冬孢子。由于锈菌的危害,受害草坪生长不良,叶片和茎秆弯成不正常的颜色,草坪草生长矮小,光合作用下降,严重时导致草坪的死亡。   在发病地段,预先在禾草返青期用150倍的波尔多液或400~500倍的多菌灵液施行预防喷射,发病时可用敌锈钠石硫合剂、代森锌、萎莠灵、粉锈宁、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2500倍液、12.5%速保利(特普唑)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 2.白粉病   白粉病为禾草常见病害,世界各国都有分布。草坪禾草中以早熟禾、细羊茅和狗牙根发病较重,品种感病,生境郁蔽,光照不足时发病尤重,致使草坪发育不良、早衰,景观被破坏。   病害发生初期,在叶片,叶鞘和枝条的表面有一层白色的粉状物,这些粉状物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和菌丝体。病菌生长迅速,很快扩大并覆盖整个叶面,霉层变厚,呈灰色、淡褐色。发病后期其内生出许多黄色至褐色的小点,即白粉菌的闭囊壳。一般老叶受害比嫩叶严重。由于植物表面被白粉菌覆盖,导致光合作用下降,呼吸失调,引起窒息作用。植物表面出现褪绿斑,植物生长不良、凋萎,严重时植株枯萎和死亡,草坪不断稀疏,最终大片草坪被毁灭。   历年发病较重的地区应在春季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有效药剂有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以及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等。 3.草坪褐斑病   褐斑病是草坪草上比较重要而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在冷季型草坪上,当草坪比较低矮,空气湿度大,天气温暖时,受立枯丝核菌侵染的草坪,开始出现病斑,病斑发展迅速,从最初的几厘米扩大到几十厘米,病斑周围产生黑紫色或灰褐色的呈烟环状的边缘。这种烟环是真菌的菌丝体。在冷季型草坪上,草坪留茬较高,在多年生黑麦草、草地早熟禾或高羊茅的草坪上,主要引起浅棕色的环状病斑,很少形成烟环状,病斑直径一般有15厘米。在干燥的条件下,病斑可大到30厘米。受害草坪常出现凹陷的症状,形成环形斑,又称蛙眼斑。   发病时使用波尔多液或25%多菌灵可湿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1000~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 4.炭疽病   炭疽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发生在大多数草坪草上。它是一种常见的叶部病害,主要由真菌无性世代的分生孢子引起。特别是对早熟禾及匍匐剪股颖危害特别严重。   在较冷凉潮湿的条件下,病原菌主要侵染根、根颈和茎基部,尤以茎基部症状最明显。病斑初水浸状,后发展成椭圆形灰褐色大斑,后期病斑上长出黑色小疣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盘中有黑褐色刚毛。根颈和茎基部严重发病时整株或部分分蘖生育不良,变黄枯死。叶片发病早衰。叶片上生椭圆形、长圆形红褐色病斑,病叶相继变黄、变褐以至枯死。病草坪上产生直径数厘米至数米的枯草斑,初红褐色,后枯黄色,最后变褐色。   在防治上,加强草坪管理,清除病残体,平衡施用氮、磷、钾肥,避免在炎热干旱时施肥,减少灌水次数,不在下午和晚间灌水,以降低环境湿度。栽植免疫或高抗早熟禾品种,必要时喷施杀菌剂。 5.尾孢叶斑病   发生于剪股颖、高羊茅、狗牙根草和钝叶草等禾草草坪。叶片和叶鞘上生椭圆形、不规则病斑,褐色至紫褐色,大小4毫米×1毫米,后期病斑内部枯黄色至灰色,生有灰白色霉层,严重时病叶枯死,草坪稀薄。   防治措施:合理使用肥料,有利于该病的控制。改善草坪环境,清除草地周围的树木和灌木,以保持草地通风,有充足的阳光照射。选育抗病品种,目前已培育出抗尾孢叶斑病的品种,如钝叶草。使用杀菌剂能有效地控制叶斑病的发生。 6.红丝病   草坪的重要病害,为害剪股颖、黑麦草、早熟禾以及其它多种草坪禾草。病草坪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病草斑,直径5~50厘米不等。病草水渍状,迅速死亡。草地上出现枯黄色死叶是早期识别特征之一。病株叶和叶鞘上生水渍状病斑,由叶尖向叶茎逐渐枯死。在饱和湿度下病部覆盖着粉红色、橘红色至暗红色菌丝体,形成长达10毫米的红色丝状菌丝束以及直径可达10毫米的棉絮状节分生孢子团,此时枯草斑呈红褐色,易于识别。   防治办法:防治该病首先要平衡施肥,增施氮肥。禾草品种间抗病性不同,应避免种植高度感病品种。必要时发病草坪喷施代森锰锌、福美双或其它杀菌剂。 7.腐霉病   几乎绝大多数草坪草都会受到腐霉菌的危害,特别是冷季型草坪受害更为严重。这是一类破坏性很大的病害。在适宜的条件下,此病能在一天之内大发生,使草坪毁坏。   种子萌发和出土过程中被腐霉菌侵染,出现芽腐、苗腐和幼苗猝倒。幼根近尖端部分表现典型的褐色湿腐。发病轻的幼苗叶片变黄,稍矮,此后症状可能消失。   防治方法:改善草坪立地条件。建植之前应平整土地,粘重土壤或含沙量高的土壤均需改良。要设置地下或地面排水设施,避免雨后积水,降低地下水位;加强草坪管理。枯草层厚度超过2厘米后及时清除,高温季节有露水时不剪草,以避免病菌传播。平衡施肥,避免施用过量氮素追肥,增施磷肥和有机肥;种植耐病品种。耐病品种有较强的生理补偿作用,发病后通过增强根系发育而减轻损失;药剂拌种,防治烂 种和幼苗猝倒。高温高湿季节应及时对草坪喷布杀菌剂。对腐霉菌有效的杀菌剂如乙磷铝、甲霜灵、百菌清、甲霜灵锰锌、杀毒矾等可防治本病。 夏季是草坪病害防治的重要时期,病害发生时,轻者草坪上出现失绿斑块,使草坪失去整齐的绿色,重者甚至形成一片片坏死枯草区,严重的会使草坪大面积死亡。     一、夏季草坪发生病害的主要种类:1.褐斑病本病是夏季发生最严重的病害。病原菌侵染叶、茎及根部,产生水渍状小褐斑,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病斑,很多病斑汇聚相连,叶片迅速枯死。严重发病时,感病草坪上首先出现圆形变黄枯草斑,逐渐发展,周围形成一圈草坪草坏死的现象,甚至整个枯草斑内草坪草枯死倒伏,清晨或雨后湿度大的情况下在枯草斑边缘能看到多数菌丝缠绕形成的“烟圈”。2.腐霉菌枯萎病病害在高温和高湿季节发病严重,尤其是低洼积水地段和浇水过重的草坪易发病,夏季适宜条件下易暴发,可以称为夏季第二大病害。病原菌侵染根茎部及芽,产生褐色椭圆形坏死斑,有的须根死亡,病株易整株枯死,草坪上也产生成片不规则黄色枯死区。3.镰刀菌枯萎病病株根及根茎部位呈褐红色椭圆形病斑,逐渐变褐干腐,病死株呈直立状,病草坪出现黄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枯死斑,在潮湿条件下根茎及茎基部有白色菌丝。病原菌尚能侵染幼苗及种子,造成烂芽和苗枯。枯草层过厚、高温、土壤干旱尤其夏季高温强日照等条件易发生该病。4.锈病发病初期叶片上生成许多夏孢子堆,逐步突起,呈鲜黄色至橙红色,卵圆形或长椭圆形,散生或集生无规律。夏孢子堆破裂后散发粉状的夏孢子,堆积在叶面上,叶片呈锈黄色,严重时整个草坪变成锈黄色,景观受到严重破坏,草坪生长亦受抑制。5.其他病害白绢病、全蚀病及离蠕孢叶枯病、弯孢霉叶枯病、德氏霉叶枯病等病害。     二、夏季草坪病害发生的主要特点1.发生集中几种主要病害从春季就开始发生,但为害较轻,表现不明显。进入7月,由于温度、湿度适宜,病害严重发生,管理不好的草坪在这时会出现大量枯草斑。8月中旬后病害发展减慢。2.发展迅速条件适宜时,病害发展极快。腐霉菌枯萎病发展更为迅速,往往一夜之间病害发展至整个草坪布满枯草斑。3.症状复杂草坪草群体密度很大,个体症状表现不典型,同时,病害在不同草种、不同修剪高度、不同湿度的症状表现也有差异,病原菌的复合侵染以及草坪草的混播更增加了症状的复杂性。4.防治困难夏季为害严重的种类主要是根部病害。病原菌在土壤中存活,侵染根系,也侵染地上部分,且病原菌在土壤中能够逐渐积累,条件适宜时会暴发。根部病害由于土壤环境复杂、病原菌的积累、施药方式及药剂的作用问题,防治上有一定的难度。     三、病害的诊断1.病害诊断由于症状的复杂性很难单从症状上来准确判断,且诊断真菌病害的重要依据是病征,在草坪上不容易出现。病原菌的复合侵染有时不容易判断谁是主要病原菌。腐生菌的干扰,也很容易混淆真正的病原,又增加了难度。2.正确诊断的程序(1)全面观察:对发病区地形、地势、土壤条件、气象条件、施肥、灌溉、修剪等了解和观察,更要观察枯草斑在整个草坪上的分布状况,是成片还是零星,是否有从一点向周围扩展的趋势,以此大体判断是否因缺肥、害虫为害或是其他原因引起的。(2)枯草斑观察:枯草斑的有无、大小、位置、形态以及枯草斑内外植株表现,是很多病害正确诊断的重要依据。(3)病草单株观察:最好取枯草斑边缘病草和健康草交界的病草观察,观察受害根或叶片,病斑形状、颜色、大小,病斑边缘的特点,以及是否有特殊病原物产生。(4)病原物观察:进行以上步骤后,还不能正确诊断,就需观察病原物,可请专业人员进行鉴定。四、病害的防治夏季草坪病害管理须强调综合管理,在加强栽培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化学防治。1.栽培管理应注意的问题(1)灌溉:主要病害的发生与蔓延一般要求有较高的湿度条件,因此,夏季浇水切忌漫灌,减少灌水次数,避免土壤积水。避免叶片经常湿润,不要傍晚浇水。(2)清除枯草层:厚的枯草层往往存在大量病原物,是新病害发生的重要侵染来源;同时厚的枯草层减弱了通透性,使病害易于发生,要及时清除。(3)施肥:在氮肥过多的情况下几种病害都发生严重,所以,不宜过量施用氮肥。春末追施肥料,更不宜多施氮肥,以保证草坪的健康生长,增强其抗病能力。2.药物防治在黑麦草、早熟禾等夏季发病严重的草坪上必须用药。在使用杀菌剂时,应当在正确诊断病害、明确病原菌种类、掌握病害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对该种病原菌有效的杀菌剂及适当的防治手段。(1)褐斑病:病原菌主要在土壤中存在,可用五氯硝基苯施入土中,或用粉锈宁等杀菌剂稀释后在病区灌根或喷洒叶片。7月上旬用药可减少后期大量枯草斑的形成。笔者近年试验用微生物农药防治有较好效果。(2)腐霉菌枯萎病:由于病原菌广泛存在,难于完全控制,使用农药要及时。可用甲霜灵、乙磷铝、百菌清等早期及时喷洒,对发病草坪有防治效果。(3)镰刀菌枯萎病:在病区草坪以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或喷施1次,10天左右在病区再施用1次,可以控制病害发展。甲基托布津、苯来特等药剂也可使用。(4)锈病:秋季雨水渐少,天气变凉,一般病害逐渐减轻,但草坪锈病在秋季发生严重。秋季发生草坪锈病的病原菌应当是外来菌源,病害发生非常迅猛,必须提早防治。华北地区一般7月中旬可在草坪上喷洒药剂保护,并于发病早期喷洒农药。粉锈宁对锈病有很好的效果,使用浓度一般为1000至1500倍,同时注意与萎锈灵、速保利、甲基托布津等农药交替使用。(5)叶斑类病害:这类病害在生产上要控制病原菌侵染根系,防治时期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在发病初期,对发病中心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或以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定期喷药防治,有很好的防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