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110∕T 008-2021 天麻萌发菌、蜜环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商洛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88319 上传时间:2022-06-2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7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110∕T 008-2021 天麻萌发菌、蜜环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商洛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6110∕T 008-2021 天麻萌发菌、蜜环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商洛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6110∕T 008-2021 天麻萌发菌、蜜环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商洛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6110∕T 008-2021 天麻萌发菌、蜜环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商洛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6110∕T 008-2021 天麻萌发菌、蜜环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商洛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B38DB6110商洛市地方标准DB 6110/T 0082021天麻萌发菌、蜜环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of Gastrodia Elata Bl.germination fungi and armillaria mellea2021 - 12 - 08 发布2022 - 01 - 08 实施商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6110/T 0082021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生产环境与设施.25 萌发菌、蜜环菌菌种的制备.36 菌种质量.57 入库.5

2、8 标志、包装、运输、贮藏.69 生产档案.6附录 A 培养基配方(规范性附录).7DB6110/T 008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丹凤县永福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提出。本文件由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丹凤县永福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丹凤县良种天麻产业园、丹凤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建民、梁富斌、王秋颖、杨丹军、黄涛、庆立红、王晓敏、梁育凡、王新悦。本文件由丹凤县永福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联系方式如下:单位:丹凤县永福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电话:0914-31778

3、81地址:丹凤县峦庄镇河口村丹凤县良种天麻产业园邮编:726202DB6110/T 00820211天麻萌发菌、蜜环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天麻萌发菌、蜜环菌菌种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与设施、萌发菌和蜜环菌菌种的制备、菌种质量、入库、标志、包装、运输、贮藏以及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麻萌发菌和蜜环菌菌种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

4、料及制品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12728食用菌术语NY/T 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 237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NY 5099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GB/T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使用方便,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12728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3.1天麻(Gastrodia elata BL.)天麻,又名赤箭、神草、鬼督邮、定风草等。多年生兰科草本异养植物,以干燥的块茎入药,药材名称天麻。3.2萌发菌(germination fungi)为天麻种子提供营养的石斛小菇、紫其小菇等小菇属真菌。3.3蜜环菌(ar

5、millaria mellea)为天麻提供营养物质的伞菌目小皮伞科蜜环菌属真菌。3.4母种(stock culture)经各种方法选育出来的具有结实性的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也称一级菌种、试管种。3.5原种(mother spawn)由母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的菌丝体纯培养物,也称二级菌种。DB6110/T 008202123.6栽培种(cultispawn)由原种移植、扩大培养而成用于栽培的菌丝体纯培养物,栽培种只能用于栽培,不可再次扩大繁殖菌种,也称三级菌种。3.7菌索(rhizomorph)真菌菌丝体集合而成的绳索状结构。3.8蒴果(capsule)呈倒卵形、卵形或纺锤形的天麻果

6、实。4生产环境与设施4.1场地菌种生产车间应建在空气新鲜,无污染,交通便利的地方,水、电方便。4.2车间设置和布局应设置原辅料仓库、原料处理场地、洗涤室、配料室、灭菌室、预冷室、接种间、培养室、质检室、保藏室、贮藏库等,布局科学合理。4.3建筑要求车间内地面应平整且经硬化处理,便于清洗消毒和机械作业,且不易沾染杂菌孢子。4.4设施要求4.4.1灭菌室应配备高压或常压灭菌设备,水电安全方便,通风良好。4.4.2预冷室应配备降温、空气净化设备。4.4.3接种间为封闭式房间,设作业通道,更衣室、缓冲间、风淋室、无菌室等,室内平整光滑,配有紫外灯和臭氧等消毒设施。4.4.4培养室应配备控温、控湿和新风

7、系统设施。4.4.5保藏室配备冰箱或冰柜,用于保藏母种和原种。4.4.6贮藏库应配备制冷降温设备,通风良好,避光凉爽,用于贮藏栽培种。DB6110/T 008202135萌发菌、蜜环菌菌种的制备5.1采集分离材料5.1.1萌发菌种菌每年5月6月,在有野生天麻分布的山林下,收集枯枝落叶,与天麻蒴果拌匀后覆土,两个月后取萌发的原球茎作为分离材料; 或在野外采集的原球茎中将侵入原球茎的萌发菌分离出来, 获取萌发菌种菌。5.1.2蜜环菌种菌蜜环菌种菌分离材料主要有蜜环菌菌索、带菌索的天麻块茎、蜜环菌子实体和孢子等。5.1.2.1蜜环菌菌索在夏秋季节雨晴之后,采集枯树枝或枯树桩上白色生长点及红色幼嫩的蜜

8、环菌菌索作为分离材料;或者将有蜜环菌菌丝的枯树枝、枯树桩带回室内培养,待其长出蜜环菌菌索后,将幼嫩菌索作为分离材料。5.1.2.2带菌索的天麻块茎在天麻采收季节,挑选健康的、带菌索的白麻、母麻或营养繁殖茎作为分离材料。5.1.2.3蜜环菌子实体在天麻种植区域或野生蜜环菌生长的地方,采取发育正常、无病虫害、尚未开伞的子实体作为分离材料。5.1.2.4孢子收集子实体成熟后散出的孢子作为分离材料。5.2母种的制备5.2.1PDA 培养基配方配方应符合附录 A.1 的规定。5.2.2萌发菌母种的制备选取健壮的原球茎,清除泥土,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后,置于经灭菌处理的培养皿中,用0.1

9、%氯化汞溶液浸泡3min5min,用灭菌小剪刀将原球茎剪成2段3段,在链霉素液中蘸一下,接入PDA平面培养基中,25培养5d10d,待发出菌丝后,挑取菌丝接入PDA平板培养基,如此反复几次,即可得到纯化的母种。5.2.3蜜环菌母种的制备5.2.3.1菌索制备法切取部份蜜环菌菌索组织,用无菌水冲洗2次3次,放入0.1%氯化汞溶液中浸泡0.5min1min,再次用无菌水冲洗2次3次,洗去残存的药液,在链霉素液中蘸一下,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附着水后,接入PDA培养基中,在25培养3d4d,可发现接种点处开始发出少许绒状白色菌丝,继续培养至接种点DB6110/T 00820214处刚产生菌索分枝时,立即

10、用接种铲截取其中生长旺盛且幼嫩的菌索部分,接入PDA培养基中,25恒温培养,菌索长满培养基后即为纯化的母种。5.2.3.2带菌索的天麻块茎制备法清除带菌索的天麻块茎表面泥土, 用无菌水冲洗2次3次, 在0.1%氯化汞溶液中浸泡1min1.5min,再次用无菌水冲洗2次3次,将带有蜜环菌菌索的天麻块茎剪成1cm的小段或小块,在链霉素液中浸泡片刻,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附着水后,同菌索制备法进行培养和分离获得纯化后的母种。5.2.3.3子实体制备法清除蜜环菌子实体表面泥土,切除菌柄基部,用75%酒精擦拭表面2次3次,将子实体撕开,在菌盖和菌柄交界处或菌褶处挑取小块组织接入PDA培养基中,在25培养5d

11、7d,在接种处刚产生菌索分枝时,同菌索制备法进行培养和分离获得纯化后的母种。5.2.3.4孢子制备法开伞的子实体截去菌柄的下半部,用75%的酒精擦拭表面2次3次,然后菌褶向下插在孢子收集装置的支架上,将支架置于无菌培养皿中,盖上钟罩,收集孢子。待孢子落于皿内后,用无菌水制成孢子悬液接种于PDA培养基,在25培养3dd天,在接种点处开始发出少许绒状白色菌丝后,同菌索制备法进行培养和分离获得纯化后的母种。5.2.4鉴定5.2.4.1萌发菌萌发实验挑取萌发菌母种连同培养基少许, 转接在经灭菌处理的阔叶树树叶上, 25培养至菌丝长满树叶时,取长满萌发菌的树叶和天麻蒴果拌匀,放入组培瓶内海绵上于22培养

12、,期间加无菌水保持海绵湿润。2个3个月后,若有原球茎,证明该菌种即为萌发菌,即可对其扩繁。5.2.4.2蜜环菌伴栽试验采取天麻常规种植的拌栽试验对蜜环菌进行鉴定。5.3原种的制备5.3.1原种培养基配方萌发菌和蜜环菌原种培养基配方应符合附录A.2的规定。5.3.2萌发菌原种的制备将萌发菌原种培养基装入菌种袋或瓶中,装袋或瓶以容积的4/5为宜,高压灭菌1.5h2h或常压灭菌8h10h后,移入预冷室冷却至室温,接入萌发菌母种,25培养至菌丝长满整个培养基后,所得菌种即为原种。5.3.3蜜环菌原种的制备将蜜环菌原种培养基装入菌种袋或瓶中, 同萌发菌原种的制备方法, 25培养至菌索长满整个培养基后,所

13、得菌种即为原种。5.4栽培种的制备DB6110/T 008202155.4.1栽培种培养基配方萌发菌和蜜环菌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应符合附录A.3的规定。5.4.2萌发菌栽培种的制备将萌发菌母种接入PDA液体培养基中,25培养5d7d后,将培养好的液体接入萌发菌栽培种培养基中,或将萌发菌母种直接接入萌发菌栽培种培养基中,25培养至菌丝长满整个培养基后,即得萌发菌栽培种。5.4.3蜜环菌栽培种的制备5.4.3.1蜜环菌枝条菌将直径0.5cm1.5cm的树枝截成1.5cm2.5cm的小段,在水中浸泡48h,使树枝充分吸水后装入瓶中,装入量以瓶容积的4/5为宜,再加水至瓶口后封盖,高温灭菌后接入蜜环菌固体

14、或经活化培养的液体原种,25培养至菌索长满所有培养基,即得蜜环菌栽培种。5.4.3.2蜜环菌固体干菌将蜜环菌栽培种培养基装入菌种袋或瓶中, 同萌发菌原种的制备方法, 25培养至菌索长满整个培养基后,即得蜜环菌栽培种。5.5菌种保藏5.5.1母种保藏萌发菌和蜜环菌保藏条件相同,于 14下冰箱或冰柜中保藏。5.5.2原种和栽培种保藏萌发菌和蜜环菌保藏条件相同,46下保存在贮藏库中。6菌种质量6.1母种质量萌发菌母种菌丝应长满斜面培养基, 粗壮均匀, 无杂菌和异味。 蜜环菌母种菌索应长满斜面培养基,粗壮均匀,有锁状联合,无杂菌和异味。6.2原种、栽培种质量无杂菌,无害虫,上下一体,袋(瓶)壁有少量水

15、珠、无积水,菌块完整、不萎缩、不散碎、有弹性、无异味。萌发菌原种和栽培种颜色洁白,蜜环菌原种和栽培种呈白色至棕红色。7入库制备好的菌种,经检验合格后及时入库。7.1记录生产中各环节应详细记录备案。DB6110/T 008202167.2留样各级菌种都应留样备查, 母种留样的数量应为每个批号3支5支, 原种和栽培种每批次5瓶 (袋) 7瓶(袋),于06下贮存至正常生产条件下该批菌种生产出天麻止。8标志、包装、运输、贮藏8.1标志原种和栽培种标志内容应包含产品名称、生产单位、生产许可证号、保质期、保藏条件。8.2包装包装材料应按GB 4806.7规定的要求执行。8.3运输在0-15条件下运输,不得

16、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合运输。9生产档案建立生产档案,保存不少于2年。_DB6110/T 00820217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培养基配方A.1A.1PDAPDA 培养基培养基马铃薯 200g,葡萄糖 20g,琼脂 20g ,水 1000ml,pH 自然。A.2A.2原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A.2.1萌发菌原种培养基青冈、板栗等阔叶树的木屑 77.5%、麸皮 15%、玉米粉 5%、葡萄糖 1%、石膏粉 1%、磷酸二氢钾 0.3%、硫酸镁 0.2%。A.2.2蜜环菌原种培养基阔叶树木屑 87.5%、麸皮 10%、葡萄糖 1%、石膏粉 1%、磷酸二氢钾 0.3%、硫酸镁 0.2%。A.3A.3 栽培种培养基栽培种培养基A.3.1萌发菌栽培种培养基青冈、板栗等阔叶树的木屑 77.5%、麸皮 15%、玉米粉 5%、葡萄糖 1%、石膏粉 1%、磷酸二氢钾 0.3%、硫酸镁 0.2%。A.3.2蜜环菌栽培种培养基阔叶树木屑或阔叶树枝 87.5%、麸皮 10%、葡萄糖 1%、石膏粉 1%、磷酸二氢钾 0.3%、硫酸镁 0.2%。DB 6110/T 008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