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3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文艺复兴(强化训练)(思想史).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8830310 上传时间:2025-03-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文艺复兴(强化训练)(思想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3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文艺复兴(强化训练)(思想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文艺复兴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20题) 1.(2022·广东惠州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11)学界一般认为,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发轫于古希腊。约公元前6世纪后,古希腊的地理学家们对地球的形状、大小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形成了一套地理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这主要源于古希腊(  ) A.民主政治的发达 B.对外贸易的活跃 C.传播宗教的动力 D.地理位置的独特 【答案】B 【解析】料中可看出古希腊自然科学的发展。公元前6世纪,随着古希腊进入到古典时代,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的频繁,对地理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的信息可知,当时该城邦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地理学的产生,故选B。民主政治的发达,与地理学科的产生关系不大,排除A。C、D与材料的信息明显不符合。 2.(2022·清华大学2021年10月高三诊断性测试·32)古希腊人信奉一句名言: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古希腊将具有健、力、美的躯体视为神的馈赠,创造了很多裸体雕塑,并将其作为追求和崇拜的目标。古希腊大量裸体雕塑(  ) A.标志人类自我意识觉醒 B.闪耀着人文思想的光辉 C.深受宗教神学思想影响 D.代表人类艺术创作巅峰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创造了很多裸体雕塑,并将其作为追求和崇拜的目标”可知古希腊人对健康躯体和力量的崇拜,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表现,故选B项;材料主旨是古希腊的雕塑追求人的美,与自我意识觉醒没有关系,排除A项;据材料“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可知,裸体雕塑体现人体之美,而非宗教神学的影响,排除C项;据所学,“创作巅峰”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3.(2022·百师联盟高三开学摸底联考·17)古希腊伯利克里时代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说: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使用它。尤其不为妇女施行堕胎手术杀害生命。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如果我违背誓言,天地鬼神一起将我雷击致死。这一誓言反映出当时(  ) A.民主政治推动医学进步 B.人文观念影响职业道德 C.迷信思想充斥各行各业 D.婚姻领域缺乏平等理念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尤其不为妇女施行堕胎手术杀害生命。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可知该誓言体现了医者关爱生命,遵守医者行医原则的高尚情操,故选B项;“尤其不为妇女施行堕胎手术杀害生命”体现了作者关爱生命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无法体现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排除A项;誓言体现了作者的个人价值取向,不属于迷信活动,排除C项;否定堕胎手术体现的是作者的人文关怀,与婚姻平等观念无关,排除D项。 4.(2022·湖北高三开学考试·11)公元前5世纪,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在其作品中开始对神表示怀疑,同情穷人和奴隶,拥护民主,反对虐待妇女,如他在《伊翁》《酒神的伴侣》等剧中责备天神嫉妒、残忍、不道德,害死了很多好人。该剧作家的作品(  ) A.摆脱了神学思想的束缚 B.具有人文精神色彩 C.凸显了戏剧创作的繁荣 D.说明公民范围扩大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开始对神表示怀疑”“同情穷人和奴隶……反对虐待妇女”可知,该剧作家站在了“人”的角度进行创作,正视了“人”的价值,具有人文精神色彩,故选B项;“神学思想的束缚”这一现象主要指的是中世纪天主教会对人的精神约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仅从一位剧作家的作品无法看出戏剧创作的整体发展,排除C项;该剧作家的作品描写的重点是神与人的关系,无法看出公民范围是否扩大,排除D项。 5.(2022·安徽A10联盟高三摸底考试·17)希腊悲剧作家的笔下,命运是核心主题。无论是传说中的英雄,还是世俗的凡人,面对命运的不公,都是勇于抗争而非盲目顺从,如巫女美地亚因命运被喜新厌旧的丈夫遗弃,她不甘屈辱,奋起对丈夫进行了惨烈的报复。这体现出古希腊(  ) A.女性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B.人文主义思想植根于文化传统 C.社会不公影响了悲剧创作 D.文学创作渗透进取的理性精神 【答案】D 【解析】据题干“无论是传说中的英雄,还是世俗的凡人,面对命运的不公,都是勇于抗争而非盲目顺从”,说明古希腊文学作品中充斥着进取的理性精神,故选D项;题干中“巫女美地亚”仅是一个例子,不能扩大为“女性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排除A项;题干中述及的是“无论是传说中的英雄,还是世俗的凡人”,不仅仅有“传说”,还有“世俗”,排除B项;题干中述及了古希腊悲剧创作的核心主题,但是没有述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排除C项。 6.(2021·福建漳州三模·12)表1是公元前7世纪一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学者的一些主张摘录。 表1 古希腊学者 主张 泰勒斯 “水”是世界的本原 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 “逻各斯”是追求关于“善”的理念,是心智中的最高级思维 据此可知,它们都(  ) A.强调知识的重要性 B.推崇公德的构建 C.提倡人文主义精神 D.蕴合理性的精神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出泰勒斯对世界本原的思考,苏格拉底认识到人的价值和知识的作用,柏拉图肯定“善”的价值,这反映出古希腊学者对世界本原和人的价值的思考,体现了理性的精神,故选D项;泰勒斯的主张是对世界本原的思考,未体现知识的重要性,排除A项;泰勒斯的主张是对世界本原的思考,未体现公德的构建,排除B项;泰勒斯对于世界本原的思考并未体现提倡人文主义精神,排除C项。 7.(2021·湖北武汉高中毕业班4月质量检测·11)公元前6世纪后期,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弟子们认为思考是最高级的善,个人需从邪恶的肉欲中净化出来;认为事物的本原是抽象的数,并提出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这反映了古希腊人(  ) A.寻求规律预见未来的特点 B.初步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C.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的关系 D.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答案】A 【解析】毕达哥拉斯强调人的思考,强调事物的本源,这是寻求事物的规律,“毕达哥拉斯定理”是解决几何问题的重要工具,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希腊通过规律来预测未来的追求,故选A项;材料的内容体现了毕达哥拉斯对规律的探寻,初步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的是智者学派,排除B项;材料的内容体现了毕达哥拉斯对规律的探寻,没有涉及到自然界和人类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的内容体现了毕达哥拉斯对规律的探寻,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的是苏格拉底,排除D项。 8.(2022·湘豫名校联盟高三11月联考·17)希腊神话将现实生活与幻想紧密结合,对人性的真善美和世俗百态进行剖析与展现,神是人的化身,神与人同形同性。这反映出古代希腊文化(  ) A.宗教意识淡薄 B.具有人文精神 C.理性占据主导 D.注重物质生活 【答案】B 【解析】神与人同形同性,说明古希腊神话已较多关注人类自身及自己周围的世界,具有了人文精神,故选B项;宗教意识强调的是对神等崇拜对象的虔诚和敬畏心理,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理性占据主导是在启蒙运动时期,古希腊文化中理性并不突出,排除C项;希腊神话属于精神文化的产物,无法反映出注重物质生活,排除D项。 9.(2022·四川省巴中市高三“零诊”考试·32)有一则寓言故事,讲的四个盲人站在一头象的周围,通过抚摸分别得出了大象像一根管 子、一把扇子、一根柱子、一堵墙的不同结论。与这一寓言故事包含的哲理相符合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我思故我在 D.凡存在即合理 【答案】A 【解析】盲人抚摸不同的部位,得出不同的结论,可见这与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即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哲理相符合,故选A项;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观点,且苏格拉底并不认同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排除B项;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而我思故我在强调的是思考的价值,排除C项;按照人的感觉判断事物,并没有探讨存在与合理的问题,排除D项。 10.(2021·广东深圳光明区第一次调研测试·11)苏格拉底的学生色诺芬借苏格拉底之口称,雅典公民大会中,漂洗工、补鞋匠、泥瓦匠、铁匠、农人、商人以及贩夫走卒占大多数,他们掌握大会的风向,大肆嘲讽精英政治人物。这可以用来说明,在古代雅典(  ) A.野心家控制了更多权力 B.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 C.民主政治制度趋于瓦解 D.公民大会性质出现异化 【答案】B 【解析】据材料“雅典公民大会中,漂洗工、补鞋匠、泥瓦匠、铁匠、农人、商人以及贩夫走卒等不了解政治的人掌握大会的风向,大肆嘲讽精英政治人”可知,雅典的直接民主虽然保障了公民的参政权力,但是由于公民的政治素养参差不齐,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选B项;材料中“掌握大会风向的是大部分的不同公民”可知掌握更多权力的普通公民而非野心家,排除A项;苏格拉底时期民主制度并未趋于瓦解,只是弊端越来越多的暴露,排除C项;材料中只体现公民大会中平民对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大,没有体现性质出现异化,排除D项。 11.(2021·山东滨州高三5月模拟考试·10)苏格拉底指出,“良善的生活”绝不是像伯里克利等人那样,简单地向城邦公民发放津贴补助,以期引起公民关注和参与城邦生活,因为这只能导致公民的贪婪与物欲的增长。苏格拉底这样说是为了(  ) A.凸显知识和美德的重要性 B.激发公民参政热情 C.宣扬人文精神 D.缓解城邦财政压力 【答案】A 【解析】苏格拉底认为伯利克里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只能导致公民的贪婪和物欲的增长,说明苏格拉底认为不能仅仅关注物质,应当更多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即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和美德,故选A项;苏格拉底反对向公民发放津贴,不利于激发公民参政热情,排除B项;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与作用,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苏格拉底否定发放观剧津贴,是因为这容易引发公民的贪欲,而非增加城邦财政负担,排除D项。 12.(2021·安徽蚌埠一模·15)有人指责古雅典的某项制度导致了陪审法庭的腐败,接受贿赂而判决不公;批评家们还指出它导致了雅典社会风气的堕落,雅典人不像以前那么节俭和自食其力了;柏拉图也认为它使得雅典人变得懒惰、胆怯、夸夸其谈和邪恶。这一制度是(  ) A.抽签选举制度 B.陪审制度 C.公民大会制度 D.津贴制度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津贴制鼓励雅典人积极参政而给补贴,一定程度上会出现腐败、懒惰现象,故选D项;抽签选举制会导致不同素养的人都可能参与国家大事的管理,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陪审制度指陪审员参与法庭审判,并不会导致出现腐败、懒惰,排除B项;公民大会制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凡雅典公民都能参与公民大会,管理国家事务,这项制度是雅典民主的体现,并不会导致材料中的现象,排除C项。 13.(2022·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11月测评·11)泰纳在《艺术哲学》中这样评价文艺复兴运动:“感官的诱惑太强,幻象的波动太迅速……一有机会,平时聚集的浪潮便一涌而出,把一切由责任与法律筑成的堤岸全部冲倒”由此可知,文艺复兴(  ) A.注重理性表达 B.否定法律作用 C.形成社会运动 D.过分推崇人性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一有机会,平时聚集的浪潮便一涌而出,把一切由责任与法律筑成的堤岸全部冲倒”,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过度追求主观感受,容易导致忽视法律和社会责任,这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的体现,故选D项;理性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核心思想,排除A项;材料只是列举了文艺复兴时期过度推崇人文主义的局限性,排除B项;文艺复兴主要在上层知识分子中流行,缺乏群众基础,很难形成大规模的社会运动,排除C项。 14.(2022·天一大联考高三上期中考试·18)14世纪,意大利的家庭住宅设计打破了以前生活和劳作没有严格区分的布局,日益注重住宅中私人空间的建设和设置,如威尼斯的贵族家庭重视房间的采光度,认为这有利于健康和精神舒畅以及净化空气。这一建筑理念(  ) A.旨在炫耀贵族阶层富有 B.表明了社会贫富差距加大 C.体现了社会生活人文化 D.助推了享乐主义日益泛滥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意大利的家庭住宅设计打破了以前生活和劳作没有严格区分的布局,日益注重住宅中私人空间的建设和设置”可知,14世纪意大利的住宅更加人性化,是社会生活人文化的反映,故选C项;据材料“意大利的家庭住宅”可知,这一理念是存在于家庭住宅设计中,并非只在贵族阶层,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贫富差距问题,排除B项;据材料“如威尼斯的贵族家庭重视房间的采光度,认为这有利于健康和精神舒畅以及净化空气”可知,这一理念只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非享乐,排除D项。 15.(2022·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高三模拟·32)拉斐尔的圣母画像体现出母性温情和青春健美;但丁的神曲赞美人的才能和智慧;《十日谈》赞美爱情,谴责禁欲主义;《最后的晚餐》把人物的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这些作品(  ) A.旨在反对宗教信仰 B.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C.倡导人类平等自由 D.彰显资产阶级的贪婪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拉斐尔的圣母画像体现出母性温情和青春健美;但丁的神曲赞美人的才能和智慧;《十日谈》赞美爱情,谴责禁欲主义;《最后的晚餐》把人物的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带有明显的人的情感与深情,具有人文精神,故选B项;文艺复兴不反对宗教信仰,排除A项;启蒙运动倡导自由平等,排除C项;现实主义文学彰显资产阶级的贪婪,排除D项。 16.(2022·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上期中·15)在宗教的前提下,人文主义者的世俗生活更多地停留在心灵层面上,世俗观念的过度发展又使得人文主义者找不到实际的约束力量。人文主义者通过宗教批评来纯洁宗教,他们在宗教方面否认的东西恰恰又是他们在设定世俗生活时所大力提倡的。这段话表明(  ) A.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同时进行 B.人文主义者宗教观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C.文艺复兴脱离了世俗社会生活 D.人文主义者主张人性与神性的统一性 【答案】B 【解析】题干中人文主义者在世俗与宗教间难以一致,纯洁宗教的方法是宗教批评,但是他们大力提倡的世俗生活中的东西又是他们宗教方面所否定的东西,这表明他们在宗教观方面自身具有矛盾性,而且又具有复杂性,故选B项;题干中只提到了人文主义者在世俗与宗教间的纠结,且文艺复兴并不是与宗教改革同时进行的,排除A项;题干提到的是人文主义者具有世俗生活,只是更多的停留在心灵层面上,而不是脱离了世俗社会生活,排除C项;由“他们在宗教方面否认的东西恰恰又是他们在设定世俗生活时所大力提倡的”可知,人文主义者并不主张人性与神性的统一,二者应该是分离的,排除D项。 17.(2022·河南省许昌市高三质量检测·33)14世纪中叶,发生在中亚里海一带的黑死病扩散到到欧洲,在黑死病流行过程中,许多传教士忘却了自己拯救灵魂的圣职,趁机大发其财,黑死病也使现实主义开始出现,死亡阴影对人们的价值观、思想观念有了巨大冲击,使人们信仰开始瓦解。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黑死病的流行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B.黑死病的流行充分暴露出教会的贪婪和腐败 C.黑死病的流行客观上加速了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时代的到来 D.黑死病的流行彻底瓦解了人们传统的宗教信仰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在黑死病流行过程中,许多传教士忘却了自己拯救灵魂的圣职,趁机大发其财,黑死病也使现实主义开始出现,死亡阴影对人们的价值观、思想观念有了巨大冲击,使人们信仰开始瓦解”,可知黑死病导致传教士的真实面目逐渐显现出来,也使得人们对教会的盲目信仰出现动摇,从而为文艺复兴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故选C项;材料主要强调黑死病流行时期人们的思想变化,排除A项;黑死病只是暴露了一部分教会的贪婪和腐败,排除B项;黑死病的流行知识动摇了人们对教会的信仰,排除D项。 18.(2021·九师联盟<豫+皖+晋+甘+赣>高三9月联考·18)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圣母的形象端庄而朴实。达·芬奇的《圣母、圣婴与圣安妮》,圣母更像一位村妇,也是赤脚。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哀悼基督》,作品中的圣母形象,典雅而沉静,俯视着死去儿子的身体,表现出无奈与痛苦。这些作品(  ) A.鼓励民众崇尚朴素生活 B.宣扬人类是万物的主宰 C.以宗教题材否定基督教 D.提倡回归人的自然属性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合称“美术三杰”,他们的作品将人文主义思想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即便是宗教题材也绽放出人的本性之美,三人开创了现实主义艺术的新时代,故选D项;材料未体现“鼓励”民众崇尚朴素生活,排除A项;宣扬人类是万物的主宰与文艺复兴的精神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基督教相关内容,排除C项。 19.(2022·广东惠州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12)1678年,英国作家班扬在他的长篇小说《天路历程》中,描绘了主人公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到达天国,获得了灵魂拯救。作品一问世就大受欢迎,人们把它当成《圣经》一样反复阅看。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启蒙思想传播 B.革命运动兴起 C.人文主义发展 D.教会势力增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和历史解释的素养。从材料可知,主人公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到达天国,获得了灵魂拯救,倡导人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可见,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故选C。启蒙思想倡导自由、平等、民主,侧重于政治领域,故与材料不符,排除A。随着宗教改革,教会势力的影响衰落,排除D。B与材料的信息明显不符合。 20.(2021·河北邯郸高三摸底考试·12)1558年德国莱比锡大学规定的学程如下:第一学期(半年)学习希腊和拉丁文法、辩证法和诗歌;第二学期继续学习拉丁文法和辩证法,另外增加修辞学;第三学期在学习诗歌和修辞学之外,再加学物理学和数学。然后对各学科进行考试,通过者获得学士学位。这些规定(  ) A.提升了普通民众的科学素养 B.有利于人文主义的传播 C.使启蒙运动的走向得以改变 D.标志着近代教育的开端 【答案】B 【解析】德国莱比锡大学规定的学程是先学习语言和人文学科,后学习自然科学学科,而且人文学科所占比重远高于自然科学,这有利于人文主义的思想传播,故选B项;上述内容是莱比锡大学的规定,在1558年普通陪你过民众是很难进入大学的,排除A项;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进行的,而题干时间是1558年,二者时间不一致,排除C项;题干并没有与其他教育现象相比较,没法得出近代教育开端的结论,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2题) 21.(2022·甘肃白银市九中一模·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城邦时期,古希腊人在自然哲学的影响下,形成了将自然界物质作为整体的生态意识;城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追求,使得城邦时期的古希腊人形成了合理利用与改造自然界以适应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生态意识;随着古希腊人对自然界研究的深入,他们还认为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是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城邦时期的古希腊人在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宗教、哲学以及对经济发展追求的影响,形成了敬畏自然、利用并改造自然界和始终以人为中心的特点。 ——摘编自汪烽《城邦时期古希腊人的生态意识研究》 材料二 西汉儒家秉承先秦儒家“民本”“农本”“节用”“尚礼”等思想,如荀子思想被董仲舒吸收并加以发扬光大,他把天、地、人看作是合为一体的有机整体,形成了“天地人一体说”,确立了中国古代早期的生态系统论认识。这对生态保护而言,利大于弊。西汉儒家在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生态保护方面,继承了先秦儒家“用之有度,取之有时”的思想,在注意到开发资源可能导致生态灾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选择和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感恩等方面,对前人有所超越。但西汉盛行的“灾异说”把生态灾异政治化,使之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误导了人们对生态灾异真正原因的探求,影响了生态科学的发展。 ——摘编自赵杏根《西汉儒家生态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城邦时期古希腊人的生态意识的特点及其成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儒家生态思想发展的背景并做简要评价。(13分) 【答案】 (1)特点:整体生态观;敬畏自然;以人为中心;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利用与改造自然。(6分,答出三点即可)成因: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哲学及宗教的影响;人文精神的发展;城邦制度的保障。(6分,答出三点即可) (2)背景:西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小农经济的恢复与发展。(6分) 评价:适应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发展了儒家思想;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时的生态环境;(4分,答出两点即可)西汉儒家生态观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不利于生态科学的发展。(3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形成了将自然界物质作为整体的生态意识”可知整体生态观;由材料一“形成了敬畏自然、利用并改造自然界和始终以人为中心的特点”可知敬畏自然,以人为中心,利用与改造自然;从材料一“他们还认为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是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可知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小问成因,据材料一“城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追求”可知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材料一“古希腊人在自然哲学的影响下”可知自然哲学及宗教的影响;从材料一“随着古希腊人对自然界研究的深入”可知人文精神的发展;据材料一“城邦时期”可知城邦制度的保障。 (2)第一小问背景,背景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据所学西汉的阶段特征可知,政治上西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思想上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经济上小农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第二小问评价,据唯物史观可知评价应该辩证的分析,据材料二“形成了‘天地人一体说’”结合所学可知,适应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由材料二“在注意到开发资源可能导致生态灾难、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选择和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感恩等方面,对前人有所超越”可知发展了儒家思想;从材料二“继承了先秦儒家‘用之有度,取之有时’的思想”可知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时的生态环境;由材料二“但西汉盛行的‘灾异说’把生态灾异政治化,使之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可知西汉儒家生态观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由材料二“影响了生态科学的发展”可知不利于生态科学的发展。 22.(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三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个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文艺复兴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线。文艺复兴代表了理性思考和思想的巨大变化,而不是物质上的巨大变化。文艺复兴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到现世。文艺复兴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玉春生《论文艺复兴的历史影响》 解读材料,提炼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现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 观点:文艺复兴所提倡的“人文主义”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推动了近代欧洲科学革命的诞生。(2分) 文艺复兴对近代科学革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所提倡的“人文主义”,对人的关注和对人价值的肯定,破除了对神圣不可侵犯的信条的迷信,培育了自由探索的精神,它还引导人们去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和现实世界。首先,文艺复兴促使自然哲学的崛起。在漫长的中世纪,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对思想的禁锢,是科学发展的棚锁。然而文艺复兴运动冲击了基督教神学教条主义的束缚,宣扬人文主义,传播科学主义,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自然哲学。著名科学思想家布鲁诺高举唯物主义自然哲学的旗帜,发展了哥白尼的宇宙学说,提出了宇宙元限性的思想。其次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科学研究发生根本性变化。学者们更多的是从理性和事实出发来研究问题,更加注重观察和实验的科学方法,这为近代科学革命奠定了基础。文艺复兴还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高举天文学革命的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等人都出现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8分) 因此,近代科学革命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产物,也是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几乎是同步的。(2分) 【解析】 首先分析材料,提炼观点,如从材料中梳理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个思想文化运动”、“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等信息,结合文艺复兴的影响,得出观点:文艺复兴所提倡的“人文主义”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推动了近代欧洲科学革命的诞生。其次,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文艺复兴内容,如人文主义对人的关注和对人价值的肯定,推动人思想的解放;再结合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一大批科学家,如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等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得出近代科学革命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产物。最后,总结观点,表述成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