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瞧我这串冰糖葫芦
——谈班主任工作且行且思创新篇
句容市崇明小学 赵宏荷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可酸里边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边它透着酸”,每每听到这首歌,我的心里会不由得掀起丝丝涟漪,有时也会觉得我就是那串起冰糖葫芦的竹签儿,串起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生活点滴,许是酸中带甜,许是甜中透酸!不管是什么滋味儿,我都很享受,因为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深深感染着我,让我更加热爱我的教育事业。来吧,朋友们,和我一起分享和孩子们在一起的那些事儿。
一、镜头回放,一群随性的孩子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有瑕的真玉。哺育世间万物的太阳虽然有“黑子”,但并不影响人们对它的赞美和热爱。”我们的学生也许确实有些不足,但他们都是鲜活的个体,有自己的个性,对他们来说在学校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他们每天都在不断尝试、不断纠正中成长。和孩子们在一起,每天都是繁琐但并快乐着!下面,就请跟我来,和我一起回放一些镜头吧:其一,某个地方,一个头扬得高高的、背懒散的靠在椅子背上。——呵呵,两条小腿还悬着直晃荡。气不过喊他站起来,瞧:那小屁股用劲往前扭一扭,脚尖点地才站起来。其二,课堂上,我们要求孩子们举手用右手,可每当你的问题一出总会有那么几只高高举起的左手,那架势好像恨不得马上变成长臂手直接伸到你的面前,有时我就在想:嗯,他们一定是左撇子,这样注重开发右脑说不定就开发出一批神童。其三,爱举手回答问题固然是件好事,老师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可是总有那些个说不停的,不说完不罢休的,几次请他坐下都不行,真叫人“又爱又恨”呀!其四,相信每一位一年级的老师都跟我有同样的经历:每天放学总能在教室里捡起几只散落在地的、或长或短的、形形色色的铅笔,把它们收集起来装了一罐又一罐,其间更有趣的是当你举着这些铅笔替它们寻找主人时,却很少有人把它领回去。再看看那一地的碎纸片,经常是捡完了又悄然出现。
孩子们就是这样随着自己的性子来做事,每天在琐碎的小事中快乐的成长,我想我们应该大度一些,用自己的宽容和理解去关爱他们、感染他们。这一个个镜头,就像一个个甜甜的、酸酸的冰糖葫芦,尝一尝,酸里裹着甜、甜中透着酸,令我回味。
二、破茧化蝶,一次成功的蜕变
前苏联一位教育家说过:“学生是脆弱的,就象春天的花儿,要让她长出丰硕的果实,园丁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学生需要爱护,这种爱护不仅是物质上,更多应该是精神上的抚慰。用赏识的尺子,去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班里有这么一位男孩,他的改变让我懂得了“蹲下身子来看孩子”,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更新教育理念,这样你和孩子们相处才会更加融洽,开展工作才会得心应手。一次课间我正在班里批改作业,一路改下来,都非常顺利,一个又一个钩从我的手中漂亮的划出。可是,改到这本作业时卡壳了,心想:这么简单的抄写作业、统共就六个字还给我抄错了两个字,不像话!我用红笔重重地圈了出来,并让学生把他"请"到我的身边,一脸严肃地对他说:"写完字,你仔细检查了吗?"说完,我抬头严肃地看了他一眼,想从他脸上找到悔过的表情。他没有说什么,只是眼神从字移到了我的脸上,眼睛睁得大大的,我蓦然发现一种从心底流淌的渴望,一种对学习的热情正在悄悄地消逝,我的心为之一颤。等他走后,我又重新审视这份作业,又和前面的作业进行了对比,突然发现原来“上天入地”的字,"个子"一下子缩小了许多,原来“歪歪扭扭”的字一下子工整了不少,一笔一画写得重重的,十分清晰有力。透过这份作业,我仿佛看到他心底里的那份渴望——得到老师画上的大大的“优”。猛然间,我一下子明白他那期待的眼神所有的含义,这是一个孩子用心写的作业!虽然有错误,但是我可以让他订正好,争取把自己的小眼睛炼成孙悟空的火眼金睛,错误自然就少了。于是我在他的作业本上工工整整写上了一个"优",画上了三颗鲜红的"星",还特意画上一张迟到的笑脸。课上,我又大大地表扬了他,在大家的掌声中,我发现他开心的笑了!从此,他改变了,变得更认真了,更有自信了。
在他看来老师的赏识与鼓励就像妈妈一样,甜甜的滋润着他的心田,使他成功的完成了一次美丽的蜕变!如果把这段故事也比喻成冰糖葫芦,那么我想这串糖葫芦就是老字号的,它经典而又美味,时常让我想起那甜滋滋的味道。
三、我心飞扬,反思中不断前行
开头说了,我就是那串起冰糖葫芦的竹签儿,串起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生活点滴,这些事儿,这一串串“冰糖葫芦”,深切地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班主任的辛劳和责任的重大,你唯有做好在职的每一天,才能品尝到那如冰糖葫芦般酸酸甜甜的滋味儿,体会到辛劳之后的快乐!
反思之一:态度决定成败。约翰·康派尔说:“我不能去做所有的事情,但是可以去做一些事情。我肯定不能做好所有的事情,但是我肯定能做好一些事情。”众所周知,除了少数的天才之外,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呢?是工作态度!如果你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用心做好在职的每一天工作,那么,你就可以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是的,班主任工作是我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敬业能让我更具有竞争力。其实我们自己是敬业最大的受益者,因为一种对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和忠诚感一旦养成之后,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所以我是幸福的,孩子们爱我,我也爱他们。
反思之二:学会换位思考。孩子们是向往快乐,追求快乐的。如果我们的管理顺应了孩子们的天性,那么我们的班级、我们的课堂焉能不生机勃勃、充满快乐?虽然我们都希望孩子们听话、省心,但他们是鲜活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想法,我们应该理解和包容,试图去改变而不是无情的扼杀。面对班里那些调皮的孩子,我想可以换一种教育思维。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画了一幅画,题目叫《蜜蜂追小熊》,她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猜猜这些小蜜蜂为什么要追小熊。一家人猜的都是:“小熊偷吃了蜂蜜。”,“小熊踩坏了花丛”,“小熊欺负了蜜蜂”,“小熊打坏了蜂箱”。小女孩撅着嘴说:“你们都错啦!你们别把小熊想得这么坏,好不好?那是因为小熊的裙子像花丛!”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中要借鉴这只小熊的思维,小熊把自己的裙子装点得像花丛,吸引了众多的小蜜蜂追随其后,虽说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但作为教师,这却是梦寐以求的期待。教师如果也能像小熊一样,不硬“逼”学生被动地达成老师的教育教学目标,而是用自身的品德、智慧、学识给孩子以正确的、有效的精神引领,那么就能培植出学生主动积极的向师情感,让学生如小蜜蜂追小熊般愉悦前进,达到不令而行的理想效果。在直面学生的时候要借鉴这些小蜜蜂的思维,小蜜蜂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捕捉到了小熊身上的闪光点,从而一路追随。如果教师也能淡化学生的缺点,把顽皮、叛逆当作学生成长的可爱,像小蜜蜂一样“糊涂”地去亲近自己本来不喜欢的学生,教师的心中不就总是阳光明媚了吗?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