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要把不让老实人吃亏落到实处.docx

上传人:qwe****66 文档编号:8829268 上传时间:2025-03-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要把不让老实人吃亏落到实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要把不让老实人吃亏落到实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要把不让老实人吃亏落到实处 落到实处 邓国江 不让老实人吃亏,这句话并不陌生,是很多领导干部在涉及干部选拔任用时经常想到而又在大会小会上经常提及的一句话。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确有一些老实人,这些老实人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也确有吃亏的现象。诚然,这对于老实人来讲是有失公平的,对于倡导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的社会风气是不利的。随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不断完善,如何不让老实人吃亏,是一个必须探讨的重要话题。 哪些人是干部队伍中的老实人呢。我认为他们有下列一些共同的特 点。一是只干不推。只要组织上安排了,无论什么工作,无论困难有多大,无论条件有多艰苦,无论付出多少心血,他们都不会推诿,不讲价钱,不讲条件、不讲回报,只是埋头苦干。二是只干不说。在工作中他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努力把工作做好。脑子里想的是如何把工作做好,如何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他们不愿夸夸其谈、不善宣传自己,总是低调干事、低调做人,不声不响、不张不扬。三是只干不要。工作踏踏实实干,从不伸手向组织上索要什么。他们有的在艰苦地区工作几十年,从没有向组织上要求调动过,有的在一个职位上干了十几二十年,也没有任何怨言,还是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工作或生活中即使遇到很大困难,也不给组织 上提任何要求,自己一个人坚强地撑着。四是只干不跑。干工作不会有半点含糊,如果工作上需要到基层、到群众中去,他会马不停碲、不知疲倦地跑个没完没了,但是要他为自己的事走走后门、巴结领导、跑点关系,他不会干也不愿干。五是只干不贪。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从不去考虑如何为自己谋点私利、捞点好处,不该要的不要、不该拿的不拿,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总是保持清醒的头脑。这些老实人,踏实工作干了许多,却鲜为人知。在工作中敢抓敢管、坚持原则,可能还得罪了不少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老实人吃亏在所难免。所以,如何让老实人不吃亏,如何使干部选拔任用更显公平公正,是当前干部工作必须认真面对的。 首先要勇于接受老实人。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实干,常言道,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我们党历来倡导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些年来,正因为我们党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带领全国人民实干苦干,才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干部队伍中都有一大批老实人在那里默默无闻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虽然他们不被人注意,但在事业的推动中却发挥了重要作用。州委州政府提出各级党员干部要认真落实“三实三创”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用求实、务实、落实的精神去实现创业创新创优的目标。现代化事业只有通过实干苦干才能推动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迫切期盼在领导干部中能有一大批实干苦干的老实人。李源潮同志指出,要重视关心老实人、正派人、不巴结领导的人,防止任人唯亲、唯近。所以,从心理上接受老实人、从观念上认可老实人,在干部任用中重视关心老实人,是事业所需,是人心所向。 其次要善于发现老实人。由于老实人干事是不声不响,不张不扬,不拉关系,不巴结领导,不阿谀奉承,总是躲在深山人未知。谁是老实人,我们要擦亮眼睛,用老实人的标准去认真辨认。一要从基层群众中去发现。老实人和上级领导接触少,但和普通群众打交道多,群众最有发言权,他们对干部的评价自有标准,他们会直言不讳的说出喜欢的干部是谁,不喜欢的干部是谁。二要从长期的工作表现中去发现。看一个人不能看一时一事,要看他长期以来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以及各方面的表现。老实人总是始终如一,组织上安排的每一项工作他会去尽其所能地做好,从不推诿、不讲价钱、不求回报,实干苦干是长期的一贯表现。三要从艰苦的环境中和繁重的工作岗位上去发现。一旦老实人被安排在边远地区或繁重工作岗位上工作,一般情况他们是不会主动向组织上提调动要求的,往往一干就十几年几十年。艰苦环境和繁重的工作岗位是难以留住人的地方,老实人能为组织分忧、能为他人分忧。所以要发现老实人,就要多关注艰苦的边远山区和繁重工作岗位上的同志。四要从陌生群体里去发现。由于老实人向来低调,很少有领导熟悉他们,甚至组织上对他们的情况了解也不会很多,只有走进陌生群体,才能发现他们。五要从干部群众推荐中去发现。通过走访谈话,让干部群众推荐出他们心目中的老实人,这是发现老实人的重要渠道,也是推崇老实人的较好方式。要发现老实人,我们得学习老实人、亲近老实人、努力成为老实人。 第三,要敢于任用老实人。选拔任用老实人,不仅是让老实人不吃亏的具体体现,更重要的是能在干部队伍中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能鼓励一大批干部去实干苦干,这对党的事业的推动是非常有利的。如何选拔 任用老实人呢。如果采取现在普遍使用的民主推荐方法,老实人是难以被推荐出来的,所以不让老实人吃亏落实起来也极为困难。在选拔任用老实人的方法上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经验,要大胆探索和尝试。一是扩大参加民主推荐人员范围。让更多的基层干部职工群众参加民主推荐,特别是让服务对象参加民主推荐,使老实人脱颖而出。二是从少数推荐人的谈话中了解老实人的情况。特别是基层干部职工群众的谈话,认真分析他们对老实人的评价,然后由组织上研究确定考察对象。三是由组织上直接推荐考察。通过平时对老实人大量的了解,由组织上研究直接明确为考察对象。四是建立老实人花名册。通过基层推荐提供老实人的名单和有关情况,经比较筛选建立老实人花名册,组织上有目的地关心关注并进行培养,一旦条件成熟就大胆选拔任用。五是先考核考察后再民主推荐。在进行民主推荐之前,对符合推荐条件的干部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和各方面表现情况进行初步考核考察,并公布考核考察情况,让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在熟悉被推荐人员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再进行推荐,使老实人在民主推荐中不吃亏。 对老实人的选拔任用,要不断探索,认真总结,建立机制,把不让老实人吃亏真正落到实处,使全社会尊重老实人、争做老实人蔚然成风。 (作者系黔南州人民防空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 第二篇。不让老实人吃亏用什么样的人,不用什么样的人,体现用人导向,关乎党风民意,关系事业发展。 干事创业,是实现党在每一阶段目标任务的根本之道。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全党同志“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我们讲的老实人,不是那些庸庸碌碌、无能无为的人,而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的人。与老实人相对照,也有一些投机钻营者,不讲党性、不重品行,为了个人私利和宦途升迁捞资本、做虚功、拉关系、搞奉迎,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造势”和“谋官”上。我们队伍中这种人多了,不仅于事业发展无利,而且会严重涣散党的干部队伍,对党的形象是极大的损害。因此,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历来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我们就是要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引导各级干部扑下身子、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积极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和历史检验的政绩,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 不让老实人吃亏,关键在于各级领导者要把选人用人的眼光更多地投向那些在艰苦环境和岗位上做出政绩的干部。这些人注重埋头做事,不善声张“造势”,辛苦和业绩往往不易广为人知;他们清正自守,不好拉拉扯扯、吃吃喝喝,往往“人脉”不广;他们不跑不送,不找不要,不善奉迎,往往引不起别人的关注。这些干部专注干事不会来事,讲原则不懂圆滑,往往还会得罪人。对于这样的老实人,各级领导者更有责任慧眼识金,积极地发现他们,主动关心他们,旗帜鲜明地支持他们,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让广大干部群众熟悉他们、了解他们。 不让老实人吃亏,根本在于形成科学的用人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干部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客观公正地看待干部,科学准确地识别干部,保证那些扎扎实实为群众干实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优秀干部能够进入组织选拔的视野。要改进民主推荐工作,搞好民意调查工作,积极扩大群众参与,认真贯彻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提出的换届选举“十个严禁”的要求,使那些一心干事、实绩突出的老实人能够推荐得上来。要切实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选人用人,大力选拔那些埋头做事、清正廉洁的优秀干部,在干部队伍中形成老实人受尊敬、受重用的良好导向。 第三篇: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 严宝康 2009-07-09解放日报02版:要闻 “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近日在全国组织系统启动。中组部要求“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要讲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要求组织部长寻找老实人,主动与不跑不要的干部谈心沟通,不让老实人吃亏。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找“老实人”,引起舆论的高度关注。 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别让老实人在视线里“走失”》的文章,提出领导干部要格外关注十类老实人:不和你套近乎但积极配合你工作的人;不和你多走动但能体谅你良苦用心的人;不往你家里跑但常往基层跑的人;不关注你的生活私事但能帮下层排忧解难的人;不当面恭维你但能帮组织树立威信的人;不向你表态但能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的人;不爱表功但能创造性工作的人;不爱提个人要求但表现积极的人;不看你脸色行事但能秉公办事的人;不喜欢给在职领导“烧香”却给离职领导“送暖”的人。关注老实人,是因为老实人不跑官、不要官,把精力用在谋事上,而不老实的人则把心思花在算计上;老实人闷声不响只做事,而不老实的人则每天一个电话汇报;老实人把人格看得格外重,而不老实的人则“见兔子放枪,见老虎烧香”,不讲人格;老实人不善逢迎,有话直来直去,而不老实的人则“会捧会献,杰出贡献,会钻会溜,考绩特优”;老实人注重以绩取胜,而不老实的人却看重人脉资源;老实人总是依靠组织,而不老实的人傍的是领导个人;老实人因为不会“闹夜”而“无奶可吃”,不老实的人却往往因左右逢源,提拔重用。 组织部长主动与不跑不要的干部谈心沟通,老实人吃亏的现象就会减少。但是,这首先需要领导干部有鉴别老实人的能力。三国时魏国思想家刘劭说过,“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领导自身能力强、水平高,就会慧眼识别老实人,当然,这还不够,还必须从用人导向上激励老实人,从选人视野上聚焦老实人,从评价机制上去鉴别老实人,从考核体系上凸现老实人。 寻找老实人对于负责组织工作的干部来说并不困难,关键在于是否真心去找。坐在车里“察”民情,隔着车窗“看”基层,会议室里搞调研,宾馆里面听汇报,是永远找不到老实人的。要想找到老实人,还需要干部转变作风。“入深水者得蛟龙,涉浅水者见鱼虾”。既要“身”入,更要“心”入,才能把“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老实人从茫茫人海中找出来。 官员的道德风尚引领着社会风气,寻找老实人就是寻找良好的社会风气。老实人是吃亏还是吃香,与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有很大关系,这次“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群众寄予厚望。但愿今后在用人问题上,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真正让老实人扬眉吐气。 第四篇:有感于不让老实人吃亏有感于“不让老实人吃亏” 老实人的话题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很远。但最近一个时期以来,老实人的论述再度升温,成为国人关注和议论的焦点,网上点击量、跟帖和评论屡创新高。究其原因,不仅中央领导同志一再强调要重用老实人,《人民日报》连续刊发署名“仲祖文”的《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等文章,而且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不让老实人吃亏”的用人导向,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 何谓“老实人”。 “老实”的本义是忠厚、本分,讲诚信、守规矩,不惹是生非,不违法乱纪。毛泽东同志曾说:“什么人是老实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是老实人,科学家是老实人。”他还说:“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并要求全党同志“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周恩来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事实和历史的考验。”伟人的真知灼见启示我们,凡品行纯实、思想务实、生活朴实、作风扎实、绩效真实、不事张扬的人都可称为老实人。像董存瑞、雷锋、焦裕禄、孔繁森、袁隆平、沈浩、何祥美、龚曲此里等就是数以万计老实人的杰出代表,他们始终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对工作尽职尽责、对群众满怀真情,只讲奉献、不讲索取、任劳任怨、真抓实干,才使得我们国家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把“老好人”与“老实人”区分开来。所谓“老好人”,是指那信奉好人主义,明哲保身,不敢坚持原则的人。“老好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谁也不得罪,很少有纷争,很少有冲突。他们虽然可以与群众打成一片,但“老好人”没有是非观念,缺少党性原则。而“老实人”的特点是吃苦不叫苦、流汗不流泪、干事不挑事、拈重不惧重、担责不塞责。有人曾形象地说现在干部队伍“瓦匠多了,木匠多了,而铁匠少了”。言外之意是和稀泥的干部多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干部多了,而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的干部少了。无数事实证明,“老好人”不仅不利于事业发展,而且会严重涣散党员干部队伍,对党的形象是极大的损害。“老实人”则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基石,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老实人”缘何会吃亏。 曾几何时,“老实”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和褒奖。然而时过境迁,在当下一些人眼里,“老实”俨然成了无能和软弱的代名词,说某某人是个老实人,潜意识里是在蔑视和嘲笑这个人。十八世纪法国著名文学家伏尔泰的代表作《老实人》,描写的就是一位纯朴善良头脑简单的老实人,信奉导师邦葛罗斯关于“世界尽善尽美”的哲学,在旅程中遭遇了种种不幸,作者以此表现社会现实的残酷。 当前,确实存在着部分老实人吃亏的现象,特别是在提拔使用、调职晋级、评选先进、福利待遇等事关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老实人真的很“受伤”。究其原1 因,一是不善于做表面文章。老实人只知埋头苦干而不玩花拳绣腿,干的都是些打基础、管长远之事,短期内难以收到成效,自然也就很难进入领导的视野、吸引公众的眼球;二是不善于宣扬自己。老实人善琢磨事而不善琢磨人,几乎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在许多事情上都礼让三分、低调谦让,自己的优点与能力、辛苦和业绩常常不为人知,给人的印象很平常;三是不善于交际。老实人会干事而不会“来事”、只说真心话而不说奉承话,不善奉迎、不跑不送,关系和人脉不广。因此,在是非颠倒之下,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老实人自然被渐渐冷落,吃亏也就在所难免。这不能不说是当前社会转型中的一大悲哀,与弘扬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格格不入,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凭啥才能“不让老实人吃亏”。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传递“不让老实人吃亏”的信号,折射的不仅仅是正确的用人导向,更主要的是凸显了党中央从严治党、从严治官的坚定决心。我们应从保持促进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充分认识老实人的宝贵价值,树立尊敬、信赖、呵护与重用老实人的良好导向,切实改变老实人吃亏、投机钻营者得利的不良现象。 一是科学准确地识别老实人。胡主席深刻指出。“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这为甄别老实人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科学依据。各级应坚持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凝聚党心民心出发,确保那些扎实为群众干实事、真心为群众谋利益的老实人能够进入组织选拔的视野。 二是真心实意地关心老实人。要做老实人的好朋友和贴心人,在尊重老实人、爱护老实人、服务老实人方面发挥表率作用,不但关注工作还要关注生活,不但关注成长进步还要关注挫折失败,不但政治上关心还要生活上优待,不但关注本人还要关注他们的家庭,切实解决好老实人的后顾之忧。 三是公道正派地使用老实人。要克服一切私心杂念,打消一切思想顾虑,排除一切干扰阻力,公平对待老实人、公道评价老实人、公正选拔老实人,善于利用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因人而异将其安排到最适合发挥特长的岗位上去,让想干事的老实人有机会、能干事的老实人有舞台、干成事的老实人有位子。 四是大张旗鼓地宣传老实人。要积极挖掘身边老实人的先进事迹,利用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扬他们的感人事迹,真正让老实人叫得响、站得住、吃得开,切实形成老实人受尊敬、受重用的良好导向。 第五篇: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心得体会:把好干部标准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中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心得体会:把好干部标准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 中 “国以贤兴,政以才治,为政之要惟在用人。”习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xx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修订后的《干部任用条例》,体现了中央对干部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吸收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经验新成果,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严把“品德关”,树立选人用人导向。在xx年《干部条例》的基础上,新《条例》将对官员品德操守的考察提升到首要位置。除了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总体原则外,还特别提出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任用原则。同时,在对干部的考察中突出考察政治品质、道德品行、行为操守等方面的情况。强化廉政情况考察,深入了解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保持高尚情操和健康情趣,慎独慎微,秉公用权,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等情况。可以说,新的《干部任用条例》将好干部标准写进了总则,丰富发展了“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时代内涵,为干部成长了树立了正确导向,也为干部选拔提供了基本遵循。 严把“入口关”,规范选人用人标准。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在干部提拔上的唯分、唯票、唯年龄的做法,挫伤了很多干部的积极性。新条例的出台,提出注重结合干部一贯表现,加强对考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严把入口关,规范了选人用人的标准。比如,旧条例未明确哪些人不被列为考察对象,而新的《干部任用条例》明确规定六种情形,不得列入考察对象,即除了“裸官”,群众公认度不高的,近三年年度考核结果中有被确定为基本称职以下等次的,有跑官、拉票行为的,受到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纪处分影响使用的,其他原因不宜提拔的也不被列入考察对象。这一明确规定既堵死了问题官员或疑似问题官员晋升的渠道,减少带病提拔的可能,更呼应了近年来的公众诉求,可操作性更强,选人用人标准进一步明确。 严把“责任关”,追究用人失察责任。在15日公布的新《条例》中明确指出,凡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本地区本部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以及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查处不力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追究党委(党组)主要领导成员、有关领导成员、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领导成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这一举措给干部人事和组织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让有为者有位,历来是群众的期盼。新条例严把责任观,强化选人用人责任意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顺应了人民的期盼。干部选拔任用公道了,那些私德官德不淑的干部,跑官要官、拉票贿选的不正之风,那些带病提拔的腐败分子,就会被整肃,就不会成为失去民心人心的“滑铁卢”。在选人用人上公正、公平、公心,干部心齐气顺了,干事才有合力。 第15页 共15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