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1,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主要内容,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2,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和民主的斗争,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3,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和民主的斗争,1.,国际形势特,点,2.,美苏对华政,策,3.,国内形势的特,点,4.,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4,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1.,国际形势特点,雅尔塔会,议三巨头,1945,年,2,月,为了讨论欧洲战后事务的处理和对日战争问题,英、美、苏三国首脑及其外长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签署了,雅尔塔协定,。形成了美苏共同划分势力范围的,“,雅尔塔格局,”,。,5,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1.,国际形势特点,帝国主义力量大大削弱,世界人民的力量空前壮大,德意日战败;英法大伤元气;美国大发战争横财。,社会主义有了新发展;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共产党的力量进一步增长;工人运动有新的发展。,对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既有利又不利,对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有利,6,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2.,美苏对华政策,美国:,从完成其全球战略目标出发,实现中国在国民党领导下的“统一”,使中国成为美国的附庸。,扶蒋反共,7,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抗战胜利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关于美国对华短期援助的立场,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在中国基本的长期目标是,促进一个独立、统一、对美国友好的、并且能够有效地阻止苏联在远东可能侵略中国建立一个稳定的、代议制政府。不过,由于中国的混乱状况,短期内能够实现的最重要目标是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8,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2.,美苏对华政策,美国:,从完成其全球战略目标出发,实现中国在国民党领导下的“统一”,使中国成为美国的附庸。,苏联:,从实现其东方的战略利益和对抗美国的国际战略出发,维护它与美国所共同确立的划分中国势力范围的“雅尔塔格局”。,对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斗争很不利,扶蒋反共,只承认国民党政府,9,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3.,国内形势的特点,一方面,经过八年抗战的锻炼和考验,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革命力量有了很大发展。,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实现其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基本要求的时机,已经到来了。,”,10,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3.,国内形势的特点,蒋介石在国民党第六大上就声称“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达到我们的任务。”,另一方面,,国民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坚持独裁内战政策,妄图依靠美帝国主义的支持,消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革命武装。,11,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3.,国内形势的特点,毛泽东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中指出:“,从整个形势来看,今后就是建什么国的斗争。”,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12,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4.,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方针,(,2,)重庆谈判,:,1945.8.2910.10,(,3,)政治协商会议:,1946.1.10,(,4,)维护和破坏政协协议的较量,13,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中共中央于,1945,年,8,月,25,日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三大政治口号。,蒋介石采取了发动战争和进行谈判的两手策略,大肆玩弄“和平”阴谋。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共同商讨”,“国家大计”进行和平谈判。,(1),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方针,14,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中国共产党高举“和平、民主、团结”旗帜的原因,一是因为和平建国的方案最符合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二是由于国共两党合作、和平发展的新阶段的可能性存在;,三是即使国民党最终堵死了一切通向和平改造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也不会对中国革命事业造成损害。,15,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国民党蒋介石采取两手策略的原因,三是如果谈判不成,即放手发动内战,并把战争责任转嫁给中共。,一是以此敷衍国内外舆论,掩盖其正在进行的内战准备;,二是诱使中共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以期不战而控制全中国;,16,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图片为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向送行的人们告别,17,沁园春,雪 词朗诵,18,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2,)重庆谈判,:,1945.8.2910.10,谈判中双方争论的焦点是人民军队问题和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问题。两个关键问题最终未达成协议。,19,毛泽东在重庆会晤各界人士,20,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21,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以,双十协定,确认国民党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等。这是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斗争的重大成果,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于和平民主的诚意,揭露了蒋介石的和平阴谋。教育了人民,争取了中间人士,有力地推动了国统区的民主运动。,重庆谈判取得的主要成果,22,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代表:有国民党,8,人、共产党,7,人、民盟,9,人、青年党,5,人和无党派人士和社会贤达代表,9,人共,38,人。,五方面代表,基本上代表了中国社会存在的三种政治力量。,会议的焦点: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问题,(,3,)政治协商会议:,1946.1.10,23,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3,)政治协商会议:,1946.1.10,政治协商会议的意义,不同程度上有利于人民,不利于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中共在会议中,团结了广大中间派,揭露和孤立了反动派,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24,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4,)维护和破坏政协协议的较量,严格履行政协协议,:,揭露蒋介石的内战阴谋。,大力做好应对全面内战的准备。,拒不履行政协协议,:,加紧部署内战,向解放区发动进攻。镇压人民民主运动。,25,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中国共产党,为了应对全面内战:,1945,年,9,月,“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全国战略方针;,1945,年,12,月,“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提出“练兵、减租与生产是目前解放区三件中心工作”。,1945,年秋,新四军第三师,4,个旅共,35000,人离开苏北向东北进军,26,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1.,全面内战爆发:,1946.6.26,2.,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3.,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27,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1.,全面内战爆发:,1946.6.26,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全面内战爆发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形势是极为严峻的。,28,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项别,数目,比例,兵力(人),我方,1 20 000,1,:,3,.,58,敌方,4 300 000,地区面积,(平方公里),我方,2 285 800,23.8%,敌方,7 311 720,76.2%,城市(座),我方,464,23%,敌方,1545,77%,人口(人),我方,136 067 000,28.6%,敌方,338 933 000,71.4%,全面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表(,1946.7,),29,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2.,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下的反革命、反人民的性质。,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30,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图为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的地点,31,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1947,年,5,月上海,文萃,译载的,论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从本质上看,帝国主义和反动派是纸老虎,但又是真老虎,会吃人的。,”,因此,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32,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3.,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政治方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孤立敌人。,军事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33,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小 结,抗战胜利之后,中国历史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揭露国民党的假和平,真备战,积极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全面内战爆发时,中国共产党坚决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使国民党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34,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35,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二、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人民的包围中,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36,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人民的包围中,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1.,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三军挺进,两翼牵制,独特的,军事形势,进攻方式,37,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人民的包围中,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2.,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一方面,我们已用事实证明给老百姓看,我们有力量打倒蒋介石;另一方面,老百姓也不要蒋介石,就连上层分子(除了少数反动集团外)、中产阶级也不想给蒋介石抬轿子了,也要推翻他了。”,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88,页。,38,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人民的包围中,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向全国性的胜利。,”,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44,页,1947,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12,月会议(又称杨家沟会议),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2.,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39,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一、,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二、,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人民的包围中,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40,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人民的包围中,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1.,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耕者有其田,”,。通过开展清算斗争等,到,1947,年下半年,解放区,2/3,的地区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41,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人民的包围中,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1947,年,7,月至,9,月,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1.,从,五四指示,到,中国土地法大纲,42,土 地 改 革,43,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人民的包围中,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2.,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毛泽东手书党的土地改革的总路线,44,参军保田,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人民的包围中,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为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有近,100,万农民参军,东北解放区有,160,万人参军,晋冀鲁豫解放区仅,1947,年就有,30,万人参军。,2.,土地改革运动的热潮,45,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一、,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二、,学生运动的高涨和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人民的包围中,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46,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人民的包围中,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1,),政治上:蒋介石玩弄的政治欺骗迅速破产。,1946,年,11,月在南京伪国民大会,上演了“改组政府”和组织了“多党政府”。,(,2,)经济上,陷入深刻的无法摆脱的危机之中。,首先,表现在财政金融的破产、通货膨胀的恶性发展和物价的暴涨。,其次,表现在农村经济的急剧衰弱和民族工商业的大量破产。,1.,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47,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人民的包围中,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最终导致国民党统治区经济的总崩溃和人民群众的彻底失望;他的追随者更感到彻底的绝望。,号称蒋介石,“,文胆,”,的国民党国,策顾问陈布雷(左)于,1948,年,11,月,13,日自杀。国民党元老,反共,骨干分子戴季陶(右)于,1949,年,2,月,11,日自杀。,1.,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48,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人民的包围中,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2.,学生运动的高涨和人民民主运动的发展,学生运动的高涨,第二条战线的先声:一二一运动,第二条战线的形成标志:北平爆发反美抗暴运动,第二条战线的高潮:,“,向炮口要饭吃,”,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49,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人民的包围中,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人民民主运动的高涨,上海人民反内战游行,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台湾二二八起义,新疆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区革命,50,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人民的包围中,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二条战线形成的意义,第一,在政治上揭露和孤立了美蒋反动派,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第二,促进了若干重大问题的解决,直接推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第三,大大牵制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减轻了解放区的压力,积极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和三大战役的进行。,第四,锻炼了干部,向解放区输送了人才,配合了人民军队接管城市的斗争。,51,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人民的包围中,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小 结,蒋介石的独裁、内战、卖国政策,不仅使国民党统治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而且使蒋介石集团更加孤立和不得民心,,进而促使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走向中国共产党一边。,52,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四、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53,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一、各民主党派的组成和历史发展,54,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第一,在坚持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采取积极争取和团结的政策。,第二,尊重和维护民盟等民主党派的地位。,第三,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展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第四,坚持原则,,采取“动摇到底,我们亦争取到底”的方针。,55,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及原因,1.,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56,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2.,破产原因是什么?,帝国主义决不容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主义不容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蒋介石集团更不容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也决定了不能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所领导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从而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57,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3.,国民党当局对民主党派的迫害,李公仆,闻一多,“,在蒋介石统治下进行任何和平运动、合法运动、改良运动的最后幻想归于破灭”。,58,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4.,民主党派历史上的转折点,民主党派人士在香港共谋合作,标志着民盟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59,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949,年,1,月,22,日,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一致表示“在人民解放战争进行中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60,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新政协筹备会(,1949,年,6,月),标志着民主党派地位的根本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正式形成。这种崭新的政党制度,成功地解决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对国家政权的关系问题。,1949,年,6,月,新政协筹备会成立,常委们在中南海合影。,61,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4.,三权分立、多党制,政治上,民主党派在自己的纲领中都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法律上,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团结合作的友党关系,而不是互相竞争的在朝党与在野党、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行不通,62,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小 结,历史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中国各民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绝大多数人,经过实践的教育,确认了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的正确性;认识到只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才有光明的前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63,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二、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64,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1.,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65,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辽沈战役,: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1948,年,9,月,7,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的电稿。,66,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淮海战役,: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1948,年,10,月,11,日,,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电稿。,67,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平津战役,: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1948,年,12,月,11,日,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68,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2.,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上海,69,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二、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1.,为新中国绘制蓝图,70,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会场,71,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论人民民主专政,封面,72,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2.,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的制定,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图为会议期间的中南海新华门。,73,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74,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3.,新中国的成立,是人民历史性的选择,人民为什么抛弃国民党,选择共产党?,第一,,国民党,违背了全国人民迫切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这使它迅速失去民心;,中国共产党,始终考虑到广大人民对和平、民主的强烈愿望,一直努力争取和平民主,曾希望通过和平的途径对中国进行整治社会的改革,逐步走向新中国这个目标迈进。,75,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二,,国民党,政府和官员们贪污腐败,大发胜利财;,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队伍清正廉洁,绝大部分共产党人都是为革命献身,为人民服务的忠诚战士。,第三,,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拒绝实施社会改革,对广大人民横征暴敛;,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在解放区广泛实行了民主,而且实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和其他改革。,76,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四,,国民党,进行的战争得到了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具有明显的泛民族的性质,国民党政府不仅不敢反对帝国主义,而且严重依附美帝国主义,损害中国主权与尊严;,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敢于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反对美国在战后把中国殖民地化,反对国民党出卖中国利益,坚决维护中国主权与尊严。,77,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1.,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第一,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史与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结果。,第二,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的结果。,78,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三,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力量。,第四,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是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坚强力量。,第五,中国革命的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79,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1,)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80,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2),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法宝。,发刊词,81,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1,、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1,)统一战线包括两个性质不同的联盟:,一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二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82,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2,)革命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的关系,第一,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之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第二,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第三,正确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互相促进。,83,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2,、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84,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实现统一战线领导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以坚定同盟者的信心。,二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给同盟者以物质利益。,85,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1.,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中国民主革命没有和平道路可走,。,中国民主革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革命的其他斗争形式都是为着战争的。,86,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2.,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农民战争,(,1,)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87,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2,)农民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不同时期的中国革命的武装力量,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的农民。,(,3,)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88,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1.,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1,)党的建设有一个好的阶级基础,(,2,)党的建设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3,)党的建设有一个完整的建党学说,89,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2.,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的特殊困难,(1),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2),封建主义影响比较严重,(3),党的理论准备不足,(4),是由中国革命长期分散的游击战争决定的,90,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3.,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1,)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入党,以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2,)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教育。,(,3,),搞好思想建设的途径,是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91,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4,、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毛泽东亲自培育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七大会场,92,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关于执政党的党风建设问题,毛泽东强调,两个“务必”,。,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讲话。,93,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94,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5.,三大法宝之间的相互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毛泽东,95,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3,)国家政权问题,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96,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思考题,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何陷入人民的包围中并迅速垮台?,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3.,第三条道路幻想破灭的原因是什么?,4.,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是什么?,5.,人民为什么抛弃国民党,选择共产党?,97,为 新 中 国 而 奋 斗,阅读文献和参考资料,1.,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1945,年,8,月,13,日,),2.,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9,月,13,日,),3.,中国民主同盟一届三中全会宣言,(1948,年,1,月,19,日,),4.,朱宗震、汪朝光:,解放战争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5.,王功安:,国共两党关系概论,,武汉出版社,1995,年,6.,胡庆云:,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二条战线,,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通过,)8.,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9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