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哈市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度
高二学年下学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F-19 C-12 Mg-24 S-32 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012年 12月21日,圆通速递公司违规流通危化品致1死9中毒事故经媒体报道。“夺命快递”元凶竟是氟乙酸甲酯。氟乙酸甲酯是一个重要的含氟化合物,在染料、医药、农药等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和发展前景。其分子式为C3H5FO2。下列有关氟乙酸甲酯说法错误的是
A.相对分子量为92.0 B.是一种烃 C.是无色透明液体 D.具有易燃特性
2.下列关于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所以,CH2Cl2有两种不同构型
B.甲烷可以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因此,可以使氯水褪色
C.甲烷能够燃烧,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因此,是矿井安全的重要威胁之一
D.甲烷能使KMnO4溶液褪色
3.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4Fe(OH)2(s)+2H2O(l)+O2(g)===4Fe(OH)3(s) ΔH<0
B.CH3CH2OH(l)+3O2(g)―→2CO2(g)+3H2O(l) ΔH<0
C.Al(OH)3(s)+NaOH(aq)===NaAlO2(aq)+2H2O(l) ΔH<0
D.H2(g)+Cl2(g)===2HCl(g) ΔH<0
4.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牺牲阳极的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
C.将铁制成不锈钢 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
5.下列有关烷烃的叙述:
①都可以燃烧 ②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
③相邻两个烷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甲基,其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③ B.②和③ C.只有① D.①和②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c(OH-)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B.常温下,pH=6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C.电解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产物不同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弱电解质
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 HCOOH + H2OHCOO- + H3O+ B. CO2 + H2OHCO3- + H+
C. CO32- + H2O HCO3- + OH- D. HS- + H2OS2- + H3O+[学。。
8.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全部正确的是
编号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NaCl
HF
Cl2
B
NaHSO4
NaHCO3
CCl4
C
Ba(OH)2
HCl
Cu
D
AgCl
H2S
C2H5OH
9.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物;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水浴加热;乙烯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使溴水褪色
10.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OH-而显碱性
B.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乙醇具有氧化性
C.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
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25 ℃时,a mol·L-1一元酸HA与b mol·L-1 NaOH等体积混合后,pH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不正确的是
A.a=b B.a>b
C.c(A-)=c(Na+) D.c(A-)<c(Na+)
12.(2012·银川质检)常温下,稀释0.1 mol·L-1 Na2CO3溶液,下图中的纵坐标可以表示
A.CO水解的平衡常数
B.溶液的pH
C.溶液中HCO的数目
D.溶液中的c(CO)
13.某同学按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B为两种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当K闭合时,在交换膜处SO从右向左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溶液中A2+浓度减小
B.B的电极反应:B-2e-===B2+
C.Y电极上有H2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D.反应初期,X电极周围出现白色胶状沉淀,不久沉淀溶解
14.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表示的溶液中c(OH-)=10-11 mol/L
B.a、b点表示的溶液中相等
C.c点表示CH3COOH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
D.d点表示的溶液中c(Na+)>c(CH3COO-)
15.将 1 mol乙醇(其中的羟基氧用18O标记)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成的水分子中一定含有18O B.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
C.可能生成45 g乙酸乙酯 D.不可能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 88 的乙酸乙酯
16.将100 mL 1 mol/L的NaHCO3溶液等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少许冰醋酸,另外一份加入少许Ba(OH)2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两份溶液中c(CO)的变化分别是
A.减小、减小 B.减小、增大
C.增大、增大 D.增大、减小
17.有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使用两块吸附气体的海绵状金属作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向两极分别通入CH4和O2,其电极反应为X极:CH4+10OH--8e-===CO+7H2O;
Y极:2H2O+O2+4e-===4OH-。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入甲烷的一极为电池的负极
B.放电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C.在标况下,通入5.6 L氧气,完全反应后,有1 mol电子发生转移
D.放电时,1 mol甲烷在X极反应时有2 mol氧气在Y极反应
18.已知室温下,Al(OH)3的K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 )
19.糕点包装中常见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脱氧过程是吸热反应,可降低温度,延长糕点保质期
B.含2.24g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672mL(标准状况)
C.脱氧过程中碳做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2H2O+O2+4 e-=4OH-
D.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
20.将0.1 mol/L某二元弱酸(H2X)溶液和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变化),下列关系式中错误的是
A.c(HX-)+c(X2-)+c(H2X)=0.05 mol/L
B.c(HX)>c(X2-)
C.c(Na+)>c(HX-)
D.c(H+)+c(Na+)=c(OH-)+c(HX-)+2c(X2-)
三、填空题
21.(10分)已知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D是饮食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F是一种有香味的物质,F中碳原子数是D的两倍。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F和高分子化合物E,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A的结构式为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3)实验室怎样区分B和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9分) (1)室温下,如果将0.1 mol NH4Cl和0.05 mol NaOH全部溶于水,形成混合溶液(假设无损失),
①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等于0.1 mol。
②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粒子的物质的量之和比OH-多0.05 mol。
(2)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
A.c(Cl-)>c(NH)>c(H+)>c(OH-) B.c(Cl-)>c(NH)>c(OH-)>c(H+)
C.c(Cl-)>c(H+)>c(NH)>c(OH-) D.c(NH)>c(Cl-)>c(OH-)>c(H+)
①若溶液中溶解了一种溶质,该溶质的名称是____,上述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关系中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________。
②若上述关系中C是正确的,则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该溶液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________c(NH3·H2O)(填“>”“<”或“=”,下同),混合后溶液中c(NH)与c(Cl-)的关系c(NH)________c(Cl-)。
23.(10分)如下图装置所示,C、D、E、F、X、Y都是惰性电极,甲、乙中溶液的体积和浓度都相同(假设通电前后溶液体积不变),A、B为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将直流电源接通后,F极附近呈红色。
请回答:
(1)A极是电源的 ,一段时间后,甲中溶液颜色 。
(2)若甲、乙装置中的C、D、E、F电极均只有一种单质生成时,对应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现用丙装置给铜件镀银,则G应该是 (填“镀层金属”或“镀件”),电镀液是 溶液。
(4)若将C电极换为锌,其他装置都不变,则甲中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5)电解一段时间后取出电极。向甲装置的溶液中加入19.6g的Cu(OH)2,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与电解前相同,则电解时电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
四.实验题
24. (11分)某实验小组拟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食醋的总酸量(g/100mL),现邀请你参与本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Ⅰ.实验药品:
市售食用白醋样品500mL、0.1000 mol·L-1NaOH标准溶液、蒸馏水、0.1%甲基橙溶液、
0.1%酚酞溶液、0.1%石蕊溶液。
Ⅱ.实验步骤
(1)用移液管移取10.00mL市售白醋样品,利用煮沸的蒸馏水配制100mL食醋溶液。
(2)用 取待测食醋溶液20.00mL于锥形瓶中。
(3)盛装标准NaOH溶液,静置后,读取数据,记录为NaOH标准溶液体积的初读数。
(4)滴定,并记录NaOH的终读数。重复滴定2-3次。
Ⅲ.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
1
2
3
4
V/mL
20.00
20.00
20.00
20.00
V(NaOH)/mL(初读数)
0.00
0.20
0.10
0.00
V(NaOH)/mL(终读数)
14.98
15.20
15.12
15.95
V(NaOH)/mL(消耗)
14.98
15.00
15.02
15.95
则c(样品)/mol·L-1= ;样品总酸量g/100mL= 。
Ⅳ.交流与讨论:
(1)乙同学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另一市售白醋样品溶液时,滴定过程中使用pH计将溶液的pH变化情况记录如下表。
V(NaOH)
mL
0.00
10.00
18.00
19.80
19.98
20.00
20.02
20.20
22.00
溶液pH
2.88
4.70
5.70
6.74
7.74
8.72
9.70
10.70
11.70
由表可知:如果滴定误差在±0.1%以内,pH突变(滴定突跃)范围为__________。
所以可选择__________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 色变为 色。
五.计算题
25。(10分)(1) 常温下在20mL0.1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HCl溶液40mL,溶液中含碳 元素的各种微粒(CO2因逸出未画出)物质的量分数(纵轴)随溶液pH变化的部分情况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 写出H2CO3的电离方程式
② 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CO (填:“能”或“不能”) 大量共存。
③ 当pH=7时,根据图像可以看出溶液中所有离子其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等量关系: 。
④ 已知在25℃时,CO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即水解常数Kh= =2×10-4,
当溶液中c(HCO) :c(CO) =2 :1时,溶液的pH为 。
化学试卷答案
一、 1-5 B C C D D 6-10 A C D C D (每题2分)
二、 11-15 D C D C A 16-20 B B C B B (每题3分)
21题(10分)
:(1) (2分)
(2)2CH3CH2OH+O22CH3CHO+2H2O (2分)
氧化反应 (1分)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2分)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1分)
(3)分别取待测液于试管,滴加少量石蕊指示剂,溶液变红,则所取待测液为乙酸,余下一种为乙醇(或其他合理方法) (2分)
22. (9分)答案:(1)①NH3·H2O NH ②NH H+
(2)①氯化铵 A ②NH4Cl和HCl
③< =
23(10分)
(1)正极,逐渐变浅 (2分)
(2)1∶2∶2∶2 (2分)
(3)镀层金属, AgNO3 (2分)
(4)Zn+ Cu2+ Cu +Zn2+ (2分)
(5)0.8mol (2分)
24.(共11分)
Ⅱ.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 (1分)
Ⅲ.0.75 4.5 (各2分,共4分)
Ⅳ.7.74~9.70, 酚酞, 无色, 红色(各1分,共4分)
BC (2分)
25.(10分)
①H2CO3 H++HCO3- HCO3- H++CO32-(2分)
②不能(2分)
③ (3分)
④10(3分)
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