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表现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80590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现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表现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表现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数学探究SHUXUE TANJIU 教师TEACHER 0272023 年 11 月Nov.2023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作出新的部署,提出了“教学评价牵引行动”的口号,并指出:“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作用,丰富创新评价手段,注重过程性评价,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政策颁布后,如何改进教学评价成为一线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表现性评价是一种注重评价表现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行为的评价模式。将表现性评价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满足方案对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工作的具体要求,同时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进一

2、步发展。为此,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做好表现性评价的相关研究工作,根据相应教学理论、实践教学经验积极完善表现性评价应用方案,为应用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一、表现性评价的内涵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依据(一)表现性评价的内涵顾名思义,表现性评价即对表现的评价。这里的“表现”指的是除客观测验之外的行为表现,包括阅读、口头表达、观察、记录、实验操作、实践应用等。针对表现性评价,国内外学者有以下看法。小学低年级数学表现性评价的行动研究1一文的作者季露露认为,表现性评价是以具体课程教学标准为基础的,通过布置真实学习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并对学生任务学习行为过程及行为结果做出评价的一种评价方式。丁吉念与王新华在中小

3、学教育质量评价改革亟待破解的四个问题 背景下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思考2一文中表示,表现性评价要突出重“学会”也重“会学”的评价导向,教师既要指出学习问题,指导学习方法,也要测评阶段性学习结果,抓差补缺。综合国内学者论述内容,可以明确,表现性评价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以促进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创造能力等关键学习能力的发展为评价应用目标。(二)表现性评价的应用依据表现性评价的应用理论依据主要有人本主义理论、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等。其中,人本主义理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创立,其主张教学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如学习动机、学习情感、学习兴趣

4、等。该理论同时提出学生有发展的潜能,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机会,就可以推动学生不断进步。人本主义理论对表现性评价的应用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根据人本主义理论,教师可以综合学生的学习内在动机、外在行为表现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体系,借助表现性评价挖掘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以此增强学生的课程学习认同感,同时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由布鲁姆(B.S.Bloom)提出,他指出人类认知发展要经历六个阶段,分别是知道、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其中,知道指的是对事物的具体认识或抽象认识,具体可表现为记忆、识别、陈述等认知行为;理解指的是理解事物内涵,具体可表现为说明、描述、解释、区别看

5、待等认知行为;应用指的是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方法解决问题,具体可表现为论证、实践、解决问题等认知行为;分析指表现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林国添摘 要:表现性评价以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为主。将表现性评价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文章采取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表现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研究,指出教师可按照“优化设计”“灵活应用”“及时反馈”等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表现性评价,从而规范学生的数学行为习惯,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作者简介:林国添(1979),男,福

6、建莆田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3-06-30 文章编号:1674-120X(2023)31-0027-03关键词:表现性评价;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埭头第一中心小学,福建 莆田 351166)数学探究0282023 年 11 月的是阐述事物原理,具体可表现为检查、实验、组织、比较等认知行为;综合指的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具体可表现为组织、开发、计划、系统建构等认知行为;评价指的是对事物本质价值的理性判断,具体可表现为证明、鉴定、评论等认知行为。二、表现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一)有益于培养学生数

7、学关键能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要“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3。应用表现性评价,满足 新课标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相关要求,对落实新课标相关内容有着积极意义。同时,新课标指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此视域下,教师在应用表现性评价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应更关注学生的数感、量感、符号意识等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情况。在表现性评价的指导、诊断作用下,学生自然能够意识到自身在数学观察、数学分析、数学抽象等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评价内容改正自身问题,从而提升其数学学科相关的关键能力。(二)有益于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水平根据人

8、本主义理论,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学习潜力,教师采取恰当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有可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内在动机,从而实现对其学习潜能的有效挖掘。4区别于传统评价,表现性评价专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而不会给予学生刻板评价,以至于学生产生负面的学习态度。同时,表现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认同学生的可塑性,其常根据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给出针对性的点评,用以启迪学生的学习智慧。非刻板的且富有启发意义的教学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良好的学习态度,由此增强学生的课程学习内驱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久而久之,在表现性评价的指导下学生能养成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主动探究问题

9、的学习习惯,其分析思维、抽象思维、推理思维等数学思维水平也自然获得提高。三、表现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一)优化设计,奠定表现性评价应用基础在落实表现性评价之前,教师需要明确评价目标,同时拟定评价规则。因此,做好设计工作是尤为必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综合数学课程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等多方因素设计表现性评价方案,并依据方案内容实施教学评价,才能保证表现性评价的应用效果。下面,文章将结合人教版数学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案例,论述优化表现性评价方案的设计策略。1.明确目的,指明评价工作方向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有益于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开展表现性评价工

10、作之前,教师有必要明确评价实施的目的,确定目的后再规划评价路径、组织评价内容,方能更好地促进表现性评价的落实。与终结性评价不同,表现性评价侧重于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主张通过此类评价矫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基于表现性评价特征,教师可以先分析学生学情,再分析教学内容,最后综合分析结果确定表现性评价实施目的,为评价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比如,在“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中应用表现性评价,教师需要先明确此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再确定评价目的,为评价工作的有序实施指明方向。在分析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当综合新课标相关要求分析该课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确定课程以培养学生抽象意识,提升

11、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等为主要工作内容。在分析教学内容时,教师应当对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数学思想渗透教学等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同时理清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思路。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教师再分析表现性评价的实施目的,如:通过实施表现性评价引导学生在观察实物的过程中了解抽象“角”的概念;通过实施表现性评价指导学生掌握角的基本特征;通过实施表现性评价培养学生观察几何图形、归纳几何图形特征的能力等。2.厘定规则,规范评价工作重点完成表现性评价的目标设计工作以后,教师还应当综合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经验设计确切的教学评价规则,为评价工作的精准实施提供依据。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理论指出,学生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会经历六个阶段,且在

12、每个阶段的学习表现并不完全相同。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教师有必要在拟定教学评价规则的过程中设计分层评价标准,之后根据不同层次评价标准设计恰当的评分准则,以确保表现性评价内容公正、客观且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以实现“以评促学”的目的。针对“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教师可设计如下教学表现性评价规则:学生是否能记忆角的形式、角的概念及角的特征;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并学会用直尺画角;学生是否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发现生活中的角,并将生活中的角画出来;学生是否能够在实验活动、操作活动中辨认角,并说出辨认角的原理;学生是否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比较角的大小;学生是否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判断生活中关于“角

13、”的常识的对错,并加以说明。通过设计分层评价标准能为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提供参考,从而提高学生认识角、理解角、应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效率。(二)灵活应用,提升表现性评价应用质量通常情况下,教师作为唯一的教学评价主体,要负责衡量学生在课上的学习行为表现,以及评判学生的学习成果。然而,教师看待问题的视角与学生看待问题的视角并不完全相同,若以教师评价作为唯一的表现性评价方式,难免会影响教学评价的实施效果。为此,教师有必要灵活应用多种教学评价手段,组织学生参与到表数学探究0292023 年 11 月现性评价工作当中。可通过开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教学评价活动从不同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表

14、现,从而保证表现性评价的全面性。下面,文章将结合人教版数学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一课教学案例,论述灵活应用个人自评、学生互评等评价手段提高表现性评价应用质量的策略。1.通过组织自评促进学生反思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组织自主评价活动,可以使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分析自身学习行为,并从中反思学习表现,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在应用表现性评价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评价量规表,组织学生按照评价量规表内容评价自身的学习行为表现,确保学生在自评的过程中发现并改正自身的学习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反思。比如,在“面积”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发放评价量规表,在评价量规表中说明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

15、进率、掌握面积单位换算方法、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评价标准,为学生的自主评价提供参考。同时,教师还可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表现性评价的评价内容,如评价预习学习时的行为表现(包括阅读教科书的情况、完成预习导学案的情况等),评价课中学习时的行为表现(包括情境参与情况、课堂讨论情况、实验探究情况等),评价课后复习时的行为表现(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复习情况等)。这样,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评价量规表,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厘清了自主评价思路,有助于学生全面反思“面积”一课学习行为表现。2.通过学生互评培养良好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讨论教学、探究教学的同时组织学生互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

16、的过程中从评价者的角度出发分析他人的学习行为表现。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在分析他人学习问题的同时说明改正问题的方法或策略,使学生在批判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从而养成“以人为鉴”的学习习惯。比如,在“面积”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新知讲授、小组合作讨论、总结教学之后组织学生互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分别指出对方在学习“面积”相关知识时的优秀表现,促使学生“见贤思齐”;同时,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分别指出对方在学习“面积”相关知识时的问题,如马虎大意、思维不活跃等,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见不贤而自省”。(三)及时反馈,巩固表现性评价应用效果表现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

17、行为表现,还要关注学生经过学习后所产生的变化。5教师在应用表现性评价时,应当根据学生经过学习后发生的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反馈,通过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发展状况,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为此,教师有必要专注学生个体发展情况,并应用信息技术汇总学生课上学习数据,为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提供数据参考。基于此,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个人综合情况采用恰当的评价标准为学生反馈其学习行为表现及学习成果,同时为学生分析改良策略,使学生在表现性评价的反馈作用下巩固学习所得。以人教版数学教材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情境创设、新知讲授、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练习应用等教学活动中应用表现性评价给予

18、学生教学反馈,帮助学生认清自身发展不足。比如,在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模型建构意识时,教师可以评价学生的数学分析、数学联想、数学探究行为表现,同时对表现不佳的学生提出改正意见,帮助此类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再如,在练习应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在数学迁移、数学类比、数学运算、建构方程等方面的学习表现问题,同时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成因,并给出学习问题解决策略,确保学生能够在表现性评价的指导下解决学习问题。四、结语通过评价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行为表现指出学生在认识学习、理解学习、迁移应用学习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查漏补缺,引领学生持续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认识到表现性评价

19、的积极应用意义,同时根据教学需求将表现性评价合理用于教学过程当中,以此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学、促学、强学等功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表现性评价并不依赖于固定的评价模板,而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制定合适的评价方案。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摈弃传统的僵化的评价方案,同时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设计优质评价方案,并灵活应用多种评价手段落实表现性评价,为学生的自我反思、持续发展提供评价参考。参考文献:1季露露.小学低年级数学表现性评价的行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2 丁吉念,王新华.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改革亟待破解的四个问题总体方案背景下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思考 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2,36(12):45-65.3 胡吉振,席涵宇.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哲学视角解读 J.基础教育参考,2022(11):12-15.4 周善伟.小学数学生态课堂表现性评价的建构 J.小学数学教育,2022(20):12-13,24.5 何 斌.基于“双减”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的表现性评价 J.试题与研究,2022(30):117-1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