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概 况
(一)目的、任务
1、目的
湖南省高速公路设备租赁有限公司新化县炉观镇双江采石场是新化县炉观镇吸进外地资金于2000年开办,开采矿种为玄武岩。在新化县国土资源局办理了《采矿许可证》,现《采矿许可证》已到有效期,申请办理延续手续。根据《湖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件》需委托的有资质的单位编制有关资料报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和备案,因此,委托我站按照新化县国土资源局划定的矿区范围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报告》。
根据娄底市国土资源局[2006]22号文件《娄底市普通建筑用砂石、粘土矿产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报告》中估算资源储量,概略评价采石场开采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作为采石场占用资源储量实行有偿处理的地质依据;针对资源赋存与开采技术条件,设计简要的开采方案和保障开采方案实施的安全措施,指导企业守法和规范安全生产;对地质环境进行简单评估,促进企业遵守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使开采具科学性和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2、任务
基本查明采石场的地形、地层、构造、可采矿体的特征、质量、开采技术条件,估算采石场的资源储量。
编制符合《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小型露天矿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的要求。
根据现场调查采石场开采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现状,进行预测评估,对采石场开采可能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保护方案和防治措施的建议。
(二)交通位置与开采范围
该采石场位于新化县炉观镇云溪村,在新化县城的西部,距县城直距19公里。新化县城至文田镇公路在矿区范围内经过,往南、往东
接S1808省道,新化县城有湘黔铁路经过,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开采范围见下表:
交通位置图
采石场开采范围拐点坐标表
点 号
X
Y
点 号
X
Y
1
3060950
37506770
8
3068570
37508230
2
3070240
37507290
9
3068295
37508540
3
3069000
37507950
10
3067920
37507855
4
3069040
37508030
11
3068220
37507700
5
3068850
37508140
12
3068300
37508780
6
3068880
37508050
13
3068600
37507620
7
3068480
37508230
14
3068560
37507520
开采标高+470~+270m
面积1.38KM2
(三)矿山开发概况
2000年,新化县炉观镇为了搞活当地经济,安排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经多次努力引进了外地资金兴办采石场,开采矿种玄武岩。该采石场已投资近480万元,建设了生产、生活设施。开采的玄武岩经三级破碎销售给高速公路作路面材料,已具一定的生产规模。开采范围内没有资源矛盾。
(四)编制依据
1、《矿产资源法》、《安全生产法》;
2、《湖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3、《新化县地质矿产图》;
4、《新化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5、《娄底普通建筑用砂、石、粘土矿产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娄国土资发[2006]22号)。
6、《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
7、设计委托书。
二、资源储量评价
(一)以往地质工作
1958年,原地质部湖南省地质局区调队进行过1:20万的区域调查,大致划分了该区地层。过去,玄武岩只是作为制造铸石的原料,我省尚没有在这方向做过利用,也未对玄武岩进行地质工作。2001年,418队根据玄武岩作为高速公路路面材料是一新用途,用量大,价格高,但有严格的物理力学性能的要求。我省高速公路用玄武岩基本从外省运入的实际情况,对省内玄武岩分布情况进行了资料收集,对交通便利又便于开采的地点进行了踏勘,编写了《湖南省高速公路路面用玄武岩踏勘小结》。但因经费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对样品未进行化验,报告也未经批准和备案。当时该采石场所处的位置、交通尚不便,出露面积又小,故418队未对其踏勘。经查阅《湖南省固体矿产储量表》未对玄武岩矿体的储量进行登记和备案。该采石场开采的玄武岩属零星分散的矿产资源。过去所作地质工作较少。
本次的现场调查是为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划定开采范围的矿产资源提供地质依据而进行的地质工作。
(二)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该区为低山地形,溪流切割,沟谷发育,总的趋向北高南低,文田小溪在矿区内经过。山体坡度大,较为陡峻,植被发育。本区域内的最高标高+693m,是彭家岭山峰,位于开采范围北向东侧。文田小溪在开采范围内经过,位于开采范围内的文田小溪最低标高+265m。
2、地层
矿体范围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寒武系、震旦系。
第四系:(Q)为棕黄色亚粘土、粉砂土等,厚0~10m。与下覆地层不整合接触。
寒武系:(E)为黑灰色、深灰色、灰黑色板状、溥层状硅质板岩,泥灰岩中夹小量溥层灰岩,厚度大于300m,假整合于震旦系上。
震旦系:(Z)黑色中厚层状硅质岩,局部含透镜状灰岩,灰绿色~深绿色块状冰碛岩,砾径100~200m。最大达500mm。本系为含玄武岩的矿体,厚度100~1100m。
3、构造
本区域沟谷发育断裂较多,文田小溪为矿体南北方向的断裂,巴蕉冲为矿体东西方向的断裂,老屋里为复式断裂构造。这些断裂对矿体的赋存有一定的影响。
(三)矿体特征
1、矿体特征
震旦系玄武岩为岩浆岩,无定向排列,矿体赋存与山体形状基本一致。震旦系江口段含玄武岩矿体,矿体上部有褐~灰黄变质岩,矿体顶部见气状小孔,内无岩体充填物。上部岩体抗压强度低,不能作公路的路面材料和铁路的轨枕石,只能作为公路的垫底材料。下部为灰绿色~灰黑色块岩,矿体中见条带薄层状紧附在玄武岩石上的乳白色晶质岩体,赋存不规则,影响对沥青的粘附性。
该采石场开采的玄武岩经手选或剥离附在玄武岩矿体上的乳白色条带溥层状的晶质岩体后,才能达到高速公路的路面材料的要求。其它的玄武岩可作为建筑用石、轨枕石、砼用石。
2、矿石质量
高速公路路面用玄武岩对矿体成分要求较为严格,该场的产品已用于京珠高速公路衡枣路段。以下为该采石场于2003年经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检验报告,其主要指标如下:
检验项目
技术标准
检验结果
单项结论
磨耗值(%)
≤28
15.9
合格
压碎值(%)
≤30
11.5
合格
坚固性
≤12
1
合格
对沥青的粘附性
≥4级
4级
合格
冲击值(%)
≤28
11.8
合格
软含石量(%)
≤5
0.4
合格
磨光值
≥42
50
合格
砂光量(%)
≥60
71.1
合格
该场生产的玄武岩可以达到公路路面用料的质量要求,乳白色晶质岩体影响对沥青的粘附性,建筑、轨枕等用石没有此项要求,可以满足建筑轨枕石的要求。
(四)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1、水文地质条件
震旦系玄武岩,泉水出露较小,无定向的排列。该采石场为露天正地形开采,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地表迳流条件较好,地形条件有利于采场内积水自然排放,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2、工程地质条件
覆盖层厚0~10m,平均5m,采前剥离覆盖层。矿体岩层坚硬,稳定性能好。工程地质条件简单。
3、环境地质
据史料记载,新化县城附近曾发生过三次3.5~4.5级地震,属弱震区。矿体与山体形状基本一致,岩石坚硬,一般不易诱发地质灾害。但局部覆盖层厚,如坡体处理不当和对植被的破坏,会产生局部的滑坡现象。采石场开采,无有毒、有害的水流出,不会造成对地下水的危害和地表水的污染。
综上所述,该采石场开采技术条件中等。
(五)资源储量估算
1、估算范围
采石场平面范围为划定拐点坐标圈定的范围,即1.38km2。根据矿体赋有情况断裂构造和地形条件划为三个区段:
第一区段:
北起文田,南至芭蕉冲分水岭北侧,无钻探资料和采场揭露,储量级别应为334。
此区段内房屋密布,矿体上为梯田,矿体主要赋存于文田小溪西侧。如要开采,必须在永丰桥新建桥梁一座,再沿溪向北修建长约2.5km的公路。山体陡峻,开采易诱发地质灾害。经综合分析,在目前的价格上开采不合理,故对储量不进行计算。
第二区段:
北起芭蕉冲分水岭的南侧,南至老屋里复式断裂处,长600m。有开采工程揭露长100m,局部地段岩体裸露,储量级别为122。
此处区段内矿体大部赋存在文田小溪东侧。区段内新化至文田的公路经过,标高约+400m,内有零散房屋六栋,为一层土木结构,建于70年代前,并已经老化,且二栋村民已搬走,没有住人。经综合分析,此区域开采较为经济,故估算了资源储量,是本方案设计的主要开采对象。
第三区段:
老屋里断裂处,无采场揭露,无钻探资料,无岩体裸露,储量级别应为334。
虽公路经过此过此区,给开采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房屋密布,矿体覆盖层上为稻田,且覆盖层厚,局部达10m,山体陡峻,开采后易诱发地质灾害。经综合分析,在目前价格下,开采不合理,故不进行储量计算。
综上所述,划定的开采范围面积达1.38KM2,只有第二区段开采是经济的,计算及储量实际开采面积约66000m2。
2、工业指标
本采石场主要生产玄武岩经破碎用于高速公路的路面材料,其矿体中夹有灰白色隐晶质的岩体影响了质量,使其供高速公路路面材料的玄武岩只占50%。其它矿体虽不能作路面材料,但可以用作建筑碎石和铁路的轨枕石。
3、储量计算结果与说明
经过本次地质工作,基本控制了石灰石床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基本查明了矿床质量与性能。
虽+270m标高为规定的最低采标高,但经过开采范围内公路的标高为+400m为矿山宜采用露天正地形开采,故本方案把+400m为估算储量的最低标高。
点 号
矿体垂高
点 号
矿体垂高
点 号
垂 高
H11
15
H21
10
H31
15
H12
20
H22
20
H32
30
H13
30
H23
28
H33
38
H14
40
H24
42
H34
50
H25
48
矿体长600m,宽110m,+450m为限采高程,作三条剖面线求得平均高度为30.1m,储量计算公式见下:
Q=S·H·t/m3×G
=(600×110)×30.1××2.7×60%
=321.8(万吨)
Q—资源储量(万吨) G—含矿率,取60%
S—开采范围面积。 t/m3—体重一般为2.7t/m3
H—矿层平均厚度。
(六)开采技术经济效益评价
1、矿山开采的基本条件
经现场进行勘查,估算了储量。本矿山系露天正地形开采,开采规模小,所作地质工作基本能满足矿山开采的要求。新化至文田镇公路在开采范围内经过,且路面已经硬化,交通便利。矿山供电正常,备有柴油压风机,已生产多年,基本具备开采的基本条件。
2、技术经济效益评价
根据调查和采石场提供的数据,该采石场已投资480万元,经三级破碎,生产高速公路路面建设的碎石已达到质量要求。玄武岩碎石出厂价60元/吨,其生产成品20元/吨,税费10元/吨,对当地的赔偿4元/吨,每吨获利润26元/吨,生产高速公路路面材料的生产能力为3万吨,则每年获利润78万元。
高速公路路面材料对玄武岩要求高,对不能达到要求的玄武岩,采石场应经一级破碎后,作为建筑水泥路面的碎石和铁路的轨枕石,其价为15元/吨,生产成本6元/吨,税费4元/吨,每吨利润可达5元/吨,年产3万吨,年获利15万元。
投资回收期=总投资额÷年利润
=480万元÷(78+15)万元/年
=5.2年
虽该采石场投资回收期长,但随着高速公路建设量的增大,而我省玄武岩分布不广,且生产企业少,其价格会上涨的趋向。再随着生产能力的加大,年利润将会增加,当然投资回收期也会缩短。投资回收期间每年上交税费为42万元,投资回收后,每年上交税费72.69万元,企业纯利62.31万元。该采石场解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对当地经济起促进作用,具开采价值。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一)矿山开拓
1、设计利用储量、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本采石场估算的321.8万吨储量,本设计全部利用。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其中3万吨为高速公路路面材料,3万吨为建筑碎石。
服务年限按下式计算
T=
Q ·K
(A×B)
T=
321.8×60%
6×1.4
=23.0(年)
T—服务年限 Q—储量
K—地质影响系数 A—生产能力
B—储量备用系数
该采石场应根据市场的需求,扩大生产能力。
2、开采方式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矿体赋存状况,岩层坚固,适宜露天正地形开采,也是该矿最经济的开采方式。
3、开拓运输方案
露天开采,生产规模小,采用农用小拖拉机运输至破碎场。
(二)采石场开采
1、采矿方法与采场布置
本方案设计该采石场为一个采场,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台阶式开采,利用地形,先剥离覆盖层,形成开采平台。其主要参数如下:
台阶高度<5m 工作平台宽度>2m
台阶坡面角<5° 边坡稳定角<55°
剥采比0.1:1
采场内采用TYP-26型风钻凿岩;微差爆破,挖掘机装运。
爆破后的矿体露天堆放于矿场,先剥离粘附在玄武岩乳白色薄层状的变质岩,然后再运往破碎场破碎为高速公路的路面石,其它的岩体破碎成建筑碎石等。
1、产品方案
该采石场根据用户需求,出售高速公路的路面用石和建筑碎石。
2、设计开采率
露天开采,因需留设边坡角,设计矿体开采率为80%。
3、运输方案
采石场内采用小型拖拉机运输,爆炸后的石灰石由挖掘机装入小型拖拉机,运至破碎场。
场外为汽车运输,岩体经破碎经筛分卸入料场,铲车装汽车外运至用户。
4、排土方案
开采范围内局部覆盖层采前剥离,由挖掘机装入小型拖拉机,运至开采范围外低凹处堆积,为今后恢复植被植树造林用土。
(三)防治水方案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露天正地形开采方式,开采范围周围挖掘排水沟。大气降雨呈自然排放于排水沟引入山塘或场外排放,既控制降雨的流失,又防止场外水进入开采范围内。
(四)主要安全措施与工业卫生
1、主要安全措施
采石场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场长(经理)全面负责矿场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落实责任制,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保障不发生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减少工伤事故,本设计提出以下主要措施。
①必须建立爆破物品专用库,经公安局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②爆破器材必须设专人管理,24小时人员看守;建立严格的领取、清退制度,严格乱放、乱扔、私存和转让他人。各工种必须先经培训,经考核领取资格证才可上岗;特别是爆破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并由公安部门发给的“爆破员作业证”方准作业。
③设立警戒区,放炮前撤离警戒区内的所有人员,禁止车辆通行。
④爆破作业必须实行严格的定时制度,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禁止在雷雨天、夜间和雾天进行爆破作业,严格在工作时间内放炮,严格放糊炮。严格控制钻孔装药量,实行微差分段爆破、定向爆破,控制飞石。
⑤采剥工作面禁止形成伞檐、根底和空洞;严格“掏采”和“一面墙开采”,台阶平台保持平整,平台最小宽度必须保证在2.0m以上。
⑥采剥工作面有浮石时,必须妥善处理。如未处理,不得在浮石危险区从事其他任何作业,并须制作醒目危险标志,禁止任何人在边坡底部休息和停留。
⑦进入作业现场的人,都必须佩戴安全帽。在距地面超过3m或坡度超过30°的台阶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绳。安全绳使用前必须检查,其安全系数大于5,拴在牢固地点,尾绳不超过1m,不得两人共用1根安全绳。
⑧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边帮管理,边帮管理人员发现有安全隐患时,有权下令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和设备,事后须向矿场负责人汇报。
未尽事宜按《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
2、采石场工业卫生
①矿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身体健康检查,不符合矿山作业者不得招聘。接触粉尘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②矿场作业点必须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坚持湿式作业,爆破后和装卸矿岩时,应进行喷雾洒水。粉尘浓度要达到国家工业卫生标准的要求。
③破碎场应选择对居住区无影响的区域,并实行喷雾破碎。
④作业场所的噪声不应超过85db(A);否则,应采取综合防噪措施。
⑤矿场应设简易保健站,备有电话、急救药品,采场应设饮水站,及时供给作业人员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⑥矿场应根据气候特点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和防冻避寒措施。
四、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一)采石场环境现状评价
1、水资源、水环境现状评估
开采范围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地表迳流条件较好,地下水资源呈自然状态、无污染。
2、矿业活动对土地资源、土石环境影响
开采范围植被发育,于采前剥离。
3、矿业活动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开采区内人居少,严格控制钻孔装炸药量,防止飞石伤害,破碎时空气中粉尘含量加大,但附近无居住房屋。
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本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制约了地质灾害形成的发展,属于地表地质灾害弱发育区。
矿区地表无大的断裂,岩体坚硬,覆盖于采前剥离,边坡稳定尚未引发地质灾害。
(二)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价
1、水资源、水环境预测
该采石场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露天正地形开采,地下水资源一般不会受到影响,岩体不含有害杂质,对水质也没有影响。
2、矿业活动对土石资源、土石环境的预测
该采石场露天正地形开采,采至底平面高于公路路面,可以利用开采后形成的小平台,稍加平整,作为村民的宅基地。废石是修建乡村公路的好材料,无废石堆积,一般不会造成影响。
3、矿业活动对人居环境影响预测评估
该采石场为露天开采,飞石对人居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增加,粉尘飞扬对环境有微弱影响。采石场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炮眼装药量,实行微差分段爆破,定向爆破,可以控制飞石,采取喷雾洒水破碎,降低粉尘浓度,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矿业活动诱发,地质灾害预测评估
覆盖层于采前剥离,诱发泥石流的可能性小;采场终止地表应与公路面一致,山体陡峻,不按设计开采易诱发滑坡;边坡留设不合理,可能造成小范围内的崩塌现象,故应按规定及时留设。
(三)边坡稳定性评估
该采石场开采底平面标高以山体陡峻,但公路西侧即公路的下方没有开采,没有破坏其稳定性,公路东侧即公路上方经过开采后,降低山体的高度将与公路标高一致,设计中按55°的坡度设计边坡稳定角。该采石场只要按设计从上而下逐层剥离的开采,按设计要求留设边坡,不会造成边坡失稳而诱发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四)地形环境影响综合评估
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估
本采石场的矿业活动,对地下水资源、水质量没有影响,对个别山塘的蓄水能力带来不利因素;破碎时空气中灰尘增加,但破碎场无人居住,对人居环境带来轻微影响,采取破碎前洒水,破碎时喷雾等措施,空气中的灰尘将减少。采石场按设计从上而下进行开采,对地质环境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2、对矿山建设的建议
①该采石场交通便利,资源储量可靠,开采技术条件尚可,对周边环境采取预防措施,可基本做到对地质环境无影响,具开采价值。采石场应根据市场需求,扩大生产能力。
②采石场作业时,必须设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和边帮管理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