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放废液中硝酸根含量的测定
1.方法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方法叙述了放射性废液中硝酸根测定原理,规定了分析步骤、结果计算及标准偏差要求。
本方法适用于中放废液中硝酸根含量的测定。
2.被检测物品类型描述
中放废液:含有放射性核素,其放射性浓度超过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排放限值的液态废弃物,其放射性浓度大于4×106Bq/L,小于或等于4×1010Bq/L。
3.被测定量的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硝酸根浓度在40g/L~400g/L的中放废液中硝酸根的测定。
4.主要设备及其技术指标、校准要求
酸式滴定管:A,25mL
电动磁力搅拌器:78-1型,江苏
三角瓶:250mL,天津玻璃仪器厂
电热板
5.所需的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K2Cr2O7)=0.05mol/L
准确称取在140℃~150℃烘干至恒重的重铬酸钾基准试剂14.7108g±0.0002g于烧杯中,用二次水溶于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备用。
硫酸亚铁铵溶液:c[(NH2)2Fe(SO4)2]=0.2mol/L
称取78.426g±0.0002g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6H2O],溶于200mL二次水中,加入50mL浓硫酸,冷却后,转入1000mL棕色容量瓶中,摇匀,定容,备用。
氯化铵溶液:20%(g/v)
称取20.0g氯化铵,溶于二次水中稀释至100mL。
亚铁灵指示剂:0.2%(g/v)
称取0.134g邻菲罗啉和0.066g硫酸亚铁铵溶于100mL二次水中即可。
浓硫酸:AR.ρ=1.84g/mL
6.对测试环境的要求
具备不锈钢防护手套箱、通风橱,工作房间有通畅的排风系统,温度及适度相对恒定。
7.操作步骤
7.1准确移取样品0.2074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5mL20%NH4Cl及少量二次水,放在电热板上煮沸赶除NO2-,取下冷却至室温;
7.2用滴定管准确加入20.00mL0.2mol/L的硫酸亚铁铵溶液于锥形瓶中,用量筒加入25mL浓硫酸,在电热板上加热,并不断摇动,溶液呈亮黄色时,取下冷却至室温;
7.3在溶液中加入8~10滴亚铁灵指示剂,立即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兰绿色为终点,记录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V2;
7.4 按照上述操作数步骤作空白试验(可不赶NO2-),记录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V1。
7.5计算公式:
cNO3-=
式中:
cNO3-—样品中硝酸根的浓度,g/L;
c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
V1—滴定空白时消耗重铬酸钾体积,mL;
V2—滴定样品时消耗重铬酸钾体积,mL;
V—取样量,mL;
62—换算系数。
8.记录内容与结果计算
8.1 样品空白的测定:在锥形瓶中不加任何样品,按照7.1~7.4步骤进行操作,平行测定六次,消耗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记为V1,数据如下:
V1 =12.94mL,12.96mL,12,94mL, 12,94mL,12.92mL
=12.94
8.2.样品的测定:本样品为微黄色液体,有少量沉淀,取样前需摇匀。按照7.1~7.4步骤进行操作,对样品进行六次平行测定,消耗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记为V2,按步骤7.5进行计算出样品中硝酸根含量记为Y,数据见表1:
表1 样品测定数据
次数(n)
1
2
3
4
5
6
V1(mL)
12.94
V2(mL)
11.20
11.20
11.18
11.22
11.18
11.20
Y(g/L)
52.02
52.02
52.61
51.42
52.61
52.02
(g/L)
52.117
标准偏差:
相对标准偏差:cv=×100%=0.86%
8.3 重加回收率计算:
8.3.1 硝酸根标准溶液的测定:将硝酸钠(分析纯)置于烘箱内在120℃条件下烘2个小时,冷却后称取7.1134g,用二次水溶解并定容于100mL容量瓶内,此溶液中硝酸根浓度为51.89g/L。为确定溶液中硝酸根的准确含量,按7.1~7.4步骤进行操作,平行测定三次,测得,消耗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为:11.18mL,11.18mL,11.16,按7.5计算结果为Y标=52.81g/L。
8.3.2 样品+标准的测定:准确移取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各10mL于小烧杯中,混合均匀后,按步骤7.1~7.4进行硝酸根含量的六次平行测定,,消耗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V2为:11.18mL,11.20mL,11,18mL,11.22mL,11.20mL,11.20mL。按7.5计算结果为Y样+标=52.11g/L。
8.3.3 重加回收率:
ω%=×100%=98.67%
8.4 方法的检测限:
本方法的检测限为空白溶液的标准偏差的3倍。按照8.1所测得的数据计算如下:S==0.022,
方法的最小检测限MDL=3S=0.066g/L
8.5 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在9个不同实验室,用不同实验设备对同一样品按照步骤7.1~7.5进行测定计算,测定结果及重复性(r)和再现性(R)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重复性和再现性
实验室数(p)
1
2
3
4
5
6
7
8
9
标准偏差
0.82
0.61
0.53
0.77
0.91
0.98
0.69
1.02
0.86
样品均值
52.02
52.61
52.61
52.02
52.61
53.21
51.42
52.02
51.42
S1=
52.02+52.61+52.61+52.02+52.61+53.21+51.42+52.02+51.42=469.93
S2=
52.022+52.612+52.612+52.022+52.612+53.212+51.422
+52.022+51.422=24541.0144
S3=
0.822+0.612+0.532+0.772+0.912+0.982+0.692+1.022+0.862=6.9629
=0.264189352
=2.303530377,修约为2.30
=2.724356493,修约为2.72
均值
=52.214444444修约为52.21
8.技术指标
(1)样品:样品中硝酸根含量为:52.117g/L;
(2) 测试数据:见表1;
(3)标准偏差:S=0.45;
(4)相对标准偏差:cv=0.86%;
(5)重加回收率:本方法在本次测试水平下的重加回收率为ω%=98.67%;
(6)方法的检测限:本方法的最小检测限MDL=0.066g/L;
(7)重复性(r):r=2.30;
(8)再现性(R):R=2.72;
9.研究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