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卓越安全文化的原则”之五
——认识核技术的特殊性和独特性
与常规电厂比较,由于核电厂潜藏着放射性风险。因此,它就存在着特殊的核安全问题。员工熟练掌握适合于工作岗位的反应堆及核电厂的基础知识,可以为可靠决策和良好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核电机组可能产生比设计功率高很多的能量
核反应堆是利用易裂变物质,使之发生可控的自持裂变链式反应的一种装置。
裂变反应是可裂变重核裂变成两个中等质量核并放出能量的反应,包括用中子轰击引起的裂变和自裂变。
如果每次裂变产生的中子数目大于引起核裂变所消耗的中子数目,那么有可能在没有外中子源的情况下,使得裂变不断持续下去。这样的裂变反应称为自持链式裂变反应。
根据裂变时释放中子的快慢程度不同,一般将放出的中子分为瞬发中子(在裂变后10的负14次方秒内放出,占全部裂变中子的99.35%,瞬发中子的平均寿命约2×10-4秒)和缓发中子(在裂变后一直持续几分钟的时间内陆续放出,占全部裂变中子的0.65%,缓发中子的平均寿命约13秒)。
因为长周期的缓发中子的存在,使得实现反应堆内链式反应可控成为可能。
如果仅仅由于瞬发中子就能使反应堆达到临界的状态,叫瞬发临界。假设增殖系数为1.001,则每秒内功率增长约140倍,这样,反应堆就无法控制了,因此,在设计中要求提棒或其他因素引入的正的增值系数不能过大。
电厂实施可能引起堆芯反应性变化的活动时应格外谨慎。切尔诺贝利事件后,通过计算得到的堆功率值在40秒内达到满功率的100倍!
2. 在核电厂换料或停堆期间,堆芯内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余热还需要进行长期冷却
燃料功率的大部分(93%的满功率)是由中子裂变产生的,其余部分(7%)则来自裂变产物的衰变。在裂变停止后瞬间,大约还有7%燃料功率(以AP1000为例,接近238MWth)主要来自裂变产物的衰变。这部分功率缓慢下降(在3小时后,大约保持在1%,即34 MWth)。
238MW=158,666×1.5KW(普通热得快功率)
34MW=22,666×1.5KW
由于衰变热,对核级设备提出了高要求(要求在全寿期内能够承受最苛刻的环境和最恶劣的工况组合);
由于衰变热,福岛核事故发生了氢爆;
由于衰变热,三哩岛核电站堆芯融化。
3. 核电厂堆芯裂变反应释放能量的过程也是放射性释放的过程
燃料包壳中可能泄漏的放射性元素:UO2在堆芯内吸收中子产生裂变反应,其裂变产物中有部分是以气体形态存在,如87Kr(氪)、131I(碘)、135Xe(氙)及222Rn(氡)等。另有碱金属元素(如Cs)等。
冷却剂中(慢化剂)中可能泄漏的的放射性元素:N-16(半衰期为7秒), O-19 (半衰期为27秒), H-3(半衰期为12. 3年),Co-60(半衰期为5.3年)。
根据纵深防御的设计原则,核电厂在放射性产物与人所处的环境之间,设置了多道屏障,力求最大限度地包容放射性物质,尽可能减少放射性物质向周围环境的释放。
第一道屏障:二氧化铀陶瓷芯块。裂变产物有固态的、也有气态的,它们中的绝大部分都被容纳在二氧化铀燃料芯块内。
第二道屏障:燃料元件包壳。气态的裂变产物能部分地扩散出芯块,进入芯块和包壳之间的间隙内。
第三道屏障:一回路压力边界。包壳一旦破损,裂变产物就将穿过包壳进入一回路冷却剂中。一回路压力边界将放射性产物包容在一回路冷却剂内。
第四道屏障:安全壳。安全壳即包容一回路的主厂房。它将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主要设备和主管道包容在内。它能阻止放射性产物向环境的释放。构成了反应堆与环境之间的最后一道屏障。
4. 核电厂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废物和乏燃料元件
核电厂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废物和乏燃料元件,必须对它们加以妥善处理。不然这些废物也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乏燃料在后处理前,贮存期限为0.5~7年。经冷却后,运输到后处理厂,通常需要进行以下处理:
后处理准备,将核燃料与结构部件分离,破坏燃料包壳;
以硝酸处理核燃料使其转入溶液状态;
水-溶剂萃取处理,提取可裂变核素U和Pu同位素;
用化学方法将低放核素和高放核素分离;
高放核素浓集在较小体积的高放废液中,并用化学方法将其固化(如玻璃类结构),并采用地层永久埋藏方法使其与生物圈隔离。
5.思考、讨论:根据以下特征,探讨对核技术的特殊性和独特性认识。
所有的决策和行动都要考虑核技术的特殊性。反应性控制、持续堆芯冷却、核裂变产物屏障的完整性是核电厂有别于其它常规电厂的重要特性。其特征为:
① 实施可能引起堆芯反应性变化的活动时应格外谨慎。
② 对专设安全设施功能的维持给予特别关注。
③严守设计和运行的安全裕度,只有慎重考虑后方可改变。特别关注维持裂变产物屏障的完整性和纵深防御的功能。
④ 精心维护设备,使其性能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⑤ 核电厂的日常活动和变更要考虑概率风险分析的结论。
⑥ 核电厂活动受全面的高质量的过程和程序控制。
⑦ 员工熟练掌握适合于工作岗位的反应堆及核电厂的基础知识,为可靠决策和良好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⑧ 工程建设,今天的工程质量就是明天的核安全。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