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盐城市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8800501 上传时间:2025-03-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盐城市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盐城市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 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 一八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总经理、高层管理》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中层管理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 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 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 52套讲座+ 一三920份资料 《财务管理学院》 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盐城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 文(正题) 2008.4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一五0分钟。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用0.5毫米的黑色水笔填写在答卷纸上。 甲、必考内容 一、语言文字应用(一八分) 1.下列每对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仿佛/佛教 弹劾/弹冠相庆 折耗/损兵折将 B.削皮/削减 地壳/金蝉脱壳 吭声/引吭高歌 C.栅栏/光栅 咀嚼/咬文嚼字 食谱/箪食壶浆 D.伺机/伺候 绿洲/绿林好汉 商贾/余勇可贾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有些领导总是埋怨农民不积极配合,是否也应该反躬自省,自己的某些做法是否切合实际呢? B.达赖集团蓄意制造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破坏西藏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其结果必然是火中取栗,自绝于祖国和人民。 C.火箭队连胜22场,以为再没有哪一支球队能与其分庭抗礼,结果3月19日被凯尔特人队以94∶74终结了连胜风暴。 D.央视主持人久久不愿走下神坛,正襟危坐,与公众的距离越来越远,有一些失误出现时,观众也就很难贴心地理解。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组委会在特意把奖杯送到袁隆平海南的水稻实验基地后,这些闻名世界的科学家就在田地里接过了“2007十大经济年度人物奖”奖杯。 B.江苏省政府昨天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07年度江苏国税百强排行榜,省电力公司、南京卷烟厂、徐州卷烟厂位列百强榜榜首。 C.我国环境保护转机的曙光虽然隐约可见,但由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巨大惯性,生态变化的不可逆性,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并不容乐观。 D.2008年奥运会圣火取火仪式前,伊格娜迪欧表示,作为最高女祭司必须拥有一张典型的希腊面孔,个子要高,能够表现出高贵优雅的气质。 4.下面的文字针对“紫外线辐射”说了哪几层意思?请简要概括。(不超过40字)(5分) 阳光中的紫外辐射虽然只占太阳总发射能量的5%左右,但是它对于地球生命系统却有很大的伤害能力,且能量越高,伤害越大。能量最高的部分,在平流层以上就被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氧所吸收。接下来到波长290纳米之间的一段,被平流层臭氧分子全部吸收。波长为290~320nm的辐射段也有90%被臭氧分子吸收,从而大大减弱了它到达地面的强度。如果平流层臭氧的含量减少,则地面受到紫外辐射的强度将会增加。因此,臭氧层就成为一道天然屏障,保护地球上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臭氧透过的少量紫外线,还可以杀菌防菌,对生物大有裨益。 紫 外 线 辐 射 40 5.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注:“2”位置上的旗帜是足球比赛边裁手中的示意旗。 (1)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2分) 6 (2)简要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20个字)(2分) 20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一八分) 滕元发,字达道,东阳人。性豪隽慷慨,不拘小节。九岁能赋诗,范仲淹见而奇之。举进士,廷试第三,授大理评事、通判湖州。孙沔守杭,见而异之,曰:“奇才也,后当为贤将。”授以治剧守边之略。 召试,为集贤校理、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谏院,……拜御史中丞。 京师郡国地震,元发上疏指陈致灾之由,大臣不悦,出知秦州。神宗曰:“秦州,非联意也。”留不遣。馆伴契丹使杨兴公,开怀与之语,兴公感动,将去,泣之而别。河北地大震,命元发为安抚使。时城舍多圮,吏民惧压,皆幄寝茇(在草间住宿)舍,元发独处屋下,曰:“屋摧民死,吾当以身同之。”瘗死食饥,除田租,修堤障,察贪残,督资贼,北道遂安。除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颖投杖仰谢,失伛所在。 历青州、应天府、齐、邓三州。会妇党李逢为逆,或因以挤之,黜为池州,未行,改安州。流落且十岁,犹以前过贬居筠州。或以为复有后命,元发谈笑自若,曰:“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忧哉。”遂上章自讼有曰:“乐羊无功,谤书满箧;即墨何罪,毁言日闻。”神宗览之恻然,即以为湖州。 元发治边凛然,威行西北,号称名帅。河东十二将,其八以备西边,分半番休。元发至之八月,边遽来告,请八将皆防秋。元发曰:“夏若并兵犯我,虽八将不敌;若其不来,四将足矣”。卒遣更休。防秋将惧,扣阁争之。元发指其颈曰:“吾已舍此矣,头可斩,兵不可出。”……九上章争之。 以老力求淮南,乃为龙图阁学士,复知扬州,未至而卒,年七十一,赠左银青光禄大夫,谥曰章敏。 (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一》)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察贪残,督盗贼 督,责罚 B.颖愤而致伛,扶杖诉于庭 致,引来,招致 C.遂上章自讼 讼,诉讼,打官司 D.夏若并兵犯我,虽八将不敌 敌,抵挡,抵抗 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滕元发性格豪隽慷慨的一项是(3分) ①馆伴契丹使杨兴公,开怀与之语 ②元发一问得实,反其金 ③屋摧民死,吾当以身同之 ④元发治边凛然,威行西北 ⑤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忧哉 ⑥吾已舍此矣,头可斩,兵不可出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⑤⑥ D.②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范仲淹和孙沔看到滕元发都认为他是个有奇特才能的人,以后定将成为德才兼备的将领,在腾元发的“治边”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点。 B.腾元发奉命担任地震灾区的安抚使,而对大量房屋坍塌,官员大都住在帐幕和草野中,人心浮动的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成功安抚百姓。 C.滕元发在给皇上的奏章中,以乐羊与即墨遭受毁谤为例,说明自己遭人中伤与排挤,引动皇上的悲伤同情之心,于是让他到湖州任职。 D.滕元发对形势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有时甚至不惜拼着性命来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凛然不可侵犯,因此,威行西北,被称为著名将帅。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民王颖有金为邻妇所隐,阅数尹不获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妇党李逢为逆,或因以挤之,黜为池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落且十岁,犹以前过贬居筠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石头城 (宋)刘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1)“绿到台城旧苑东”中的“绿”用得很有特色,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头明月雁声中”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一夜空江烟水冷”中的“空江”,与唐朝刘禹锡《石头城》“出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的“空城”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2)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 (5)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6)________________,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一五题。(20分) 收藏阳光 余继聪 ①深冬的早晨,太阳慢慢升高,屋顶上敷着的厚厚白霜,渐渐融化,潮湿了黛青的屋瓦和太阳红的瓦松。明媚的阳光,奢华地倾泻进农家小屋里来,绿色的藤萝窗纱,被金子般的阳光浸透,室内弥漫着浓浓的、暖暖的浪漫和温馨味道。女孩静静地坐在窗前的阳光里,一边衲花鞋,一边沐浴着幸福的阳光,一边梳理着心事。甜甜的笑容,很阳光很温暖地从她美丽的嘴角漾开来。 ②楼顶上挂着的一串串红辣椒和苞谷穗子,也在滋滋地吮吸和收藏着冬日温暖的阳光。用盐巴腌浸透的腊肉,用夹杆串起的豆腐肠,一挂挂晾晒在屋檐下,收藏着阳光。摘回家的老南瓜,一个个圆溜溜的卧在楼月台上。挖回家的红薯都堆在院子一角,嵫嵫地吸收收藏着阳光。水牛和山羊都散窝在山坡上,收藏和反刍着阳光。大片的庄稼地也在嵫嵫的吮吸和收藏着阳光,有的庄稼地已经被犁铧翻出了泥土,也在收藏着阳光。整个乡村世界,都在嵫嵫的吮吸和收藏着阳光o ③收藏了一秋和将近一冬的阳光,漫山遍野的山茶花,路边篱笆下的海棠和梅花,都早熟了,全身暖洋洋的,等不及春天来到,就已经绽开了她们很阳光很美丽的笑脸。 ④终于闲适了的母亲,在篱笆墙上闲适地晾晒着要淹制腌菜咸菜的蔬菜,或者在院子里的果树间搭上竹竿,晾晒蔬菜,或者晾晒拆洗过的被窝和冬衣。那么细心,那么惬意幸福。吸足了阳光,收藏了充足阳光的蔬菜,将会被切细拌上作料,然后盛装进陶罐里,再次放进阳光里晾晒,继续收藏阳光,酝酿成阳光味道充足的咸菜腌莱。全家人,整整一年,就可以慢慢品味和回味阳光的味道。 ⑤一边翻晒着被窝和衣服。母亲一边解开她的头巾,解开她的发髻,用竹蔑篦子细细梳理她黏结的、夹杂着细碎草茎枯叶的头发.也让满头花发像庄稼一样尽情吸收和收藏冬日暖暖的阳光,也梳理她逐渐板结的记忆和往事。 ⑥穿得鼓鼓囊囊的小脚老祖母们,也禁不住这暖暖冬阳的诱惑,蹒蹒跚跚地踱出门来,三三两两聚坐在大门外的坡坎上,一边说着、梳理着陈年往事,一边解开长长的包头布,让满头白发也吸收和收藏着金贵的温暖阳光。经历无数寒暑风霜,她们曾经飘逸乌黑的秀发,早已长成了这稀稀拉拉的白发,如同秋收后,晚秋时节庄稼地里残存的零星庄稼秆和枝叶,苍白,干枯,稀疏。老祖母们一边回忆着自己也曾经满头秀发长势旺盛,也曾经青枝绿叶、枝繁叶茂过的青春岁月,一边细细梳理和数着自己曾经收藏过的阳光,一边继续收藏着阳光。她们也曾经很阳光、很美丽过,也曾经青枝绿叶、枝繁叶茂过,也曾经花过果过。也曾经深深悲过真真喜过呢。 ⑦祖父们,三三两两地聚在村路边,或者谁家的院子里,一边嵫嵫地吃着一锅锅草烟,一边让自己花白的胡须、眉毛和头发,吸收和收藏着阳光。除了满头稀疏白发,胡子眉毛好像也是另一种庄稼呢。一生都忙碌着侍弄打理地里的庄稼,无暇顾及自身和身边,如今老了,才有闲心侍弄打理这些离自己最近的庄稼呢。这些庄稼越来越稀疏了。长势也越来越差,但是他们这些老伙计却很满意。一辈子,让多少庄稼吸足了水分。收藏了丰硕的阳光,也让多少的儿孙饱吸了阳光水分,长得茁茁壮壮枝繁叶茂啊! ⑧唉!一茬茬的乡村人,都是另一种庄稼呢,他们自己常常忘记了,甚至不知道呢。我们还是别打扰他们,让他们饱饱吸收和收藏点阳光吧! ⑨像收藏粮食一样。把阳光收藏满心屋,心里会多踏实啊!爱如阳光。也像收藏粮食和收藏阳光那样,把爱收藏在心里,阴郁的时候拿出来温暖自己,人生路上就该洒满了阳光吧! (选自2008年2月《中国散文选刊》网刊第一三期) 12.文章从哪些方面写收藏阳光?为什么要写收藏阳光?(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三.第⑥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特色?第⑧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五.文章最后说“爱如阳光。也像收藏粮食和收藏阳光那样.把爱收藏在心里,阴郁的时候拿出来温暖自己,人生路上就该洒满了阳光吧!”结合全文,探究这段话的深刻内涵。(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选考内容 (以下两类阅读题,考生只能选定其中一类作答,不得选做另一类中的题目)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一八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一八分) 当前散文创作中值得的注意问题(节选) 古 耜 ①为数不少的作家在文人心态和意趣的挥洒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了对社会下层普通劳动者历史命运和现实生存的关注与描写,并因此而导致了在新的社会矛盾面前的回避与缺席,这是近年来散文创作值得注意的问题之一。 ②纵观中国散文史,西方式的人道主义精神或许相对稀薄,但发源于儒家民本思想的对社会下层广大劳动人民的关注、同情乃至赞美,却是由来已久的传统。从晃错的《论贵粟疏》至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再到郑板桥的《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一直到鲁迅的《一件小事》、巴金的《一个女佣》,属于不同时代,拥有不同思想的作家们,都在一方面亮出了灵魂中的至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广大劳动人民命运的改变和地位的提高,众多作家更是在他们身上投注了空前充沛的热情和异常饱满的笔墨。显而易见,对于这样一种散文传统,如果我们不做过于偏执和绝对的理解,那么就应当承认,它为中国散文增添了难能可贵的人民性,并籍此而将散文同最广大的读者长久地、跨时空地联系在了一起o ③毋庸讳言,历史走到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规模的、激烈的阶级冲突已经不复存在;政治的、经济的利益关系及至整个社会结构日趋多元复杂;人们整体的生活水平有了程度不同的提高……面对那些情形,文学,特别是文学中极具个体精神与情感色彩的散文,还要不要坚持和强调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注与表现?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其个中理由也并不出常识和经验面:迄今为止,经历着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依然是普通劳动者占据着人口绝大多数,而这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劳动者,在因为注重效率而难免忽视公平的历史进程中,分明又一次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正面临着种种困惑与艰难,承受着远比其他阶层和团体大得多的生存压力……他们需要各方面的关怀,其中自然包括散文家 道义的支持与心灵的抚慰。 ④然而,近些年来的散文创作却在这一方面陷入了大面积的失语状态。在我们的视线之内,尽管还有张承志、梁晓声、肖复兴等作家,不时捧出一些闪耀着平民之光的散文篇章,但更多的散文家,特别是其中的职业和准职业写作者,却随着生存条件的改观和文学环境的宽松,而逐渐沉溺于文人角色的自恋与自赏,满足于一己心态的表露与挥洒。这时,他们笔下呈现的,每每是湖光山色的流连,书里卷外的遐思,生命哲理的体味,艺术情趣的张扬,甚至草木虫鱼的观赏,美食雅苑的把玩……而明显缺少的便是对现实生活里普通劳动者生存状态的描绘与揭示。创作主体对社会底层和弱势群体的关切目光与悲悯情怀,是一种博大而深沉的人道主义的力量。当然,时下的文人散文倒是不乏精英层面的人文启蒙与终极关怀。 但所有这些又常因内容的过于抽象或深奥,而远离了普通劳动者的现实痛苦和接受能力,所以并不能真正进入社会下层,无怪乎余杰要发出“我们离底层有多远”的询问和感喟。 ⑤我不是说散文不应当表达文人的意识和意趣,也不是说表达了文人意识和意趣的散文都不是好散文,更不是故意倡扬散文的“民粹主义”倾向。既成的事实是,一批书卷气很浓,知识性很强,文化味很足的文人散文,恰恰成了世纪之交散文领域里抢眼的风景。它们对于提升散文创作的整体品位,起到了有目共睹的积极作用。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如果旷远开阔的散文世界,仅仅以文人自己的生活和意趣为主流、为风尚,特别是用它挤掉和取代了对普通劳动者生存现实的关注与再现,那么这个散文世界,便不只是单调的、倾斜的,而且是退缩的、软弱的:它在无形中回避着现实,回避着矛盾,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自己守护人类良知、呼唤社会正义的责任以及应有的批判精神。而一个倾斜的、软弱的散文世界、究 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同时又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真实风貌呢? (选自2001年第6期《黄河文学》) 16.下列各项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当前散文创作中,许多作家满足于一己心态的表露与挥洒,放弃了对社会下层普通劳动者历史命运和现实生存的关注与描写。 B.中国现代散文在发展过程中,西方式的人道主义精神或许相对稀薄,却有发源于儒家民本思想的,对下层劳动人民关注的传统。 C.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劳动者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包括散文家道义的支持与心灵的抚慰在内的各方面的关怀。 D.一个回避现实、回避矛盾的倾斜而软弱的散文世界,无法真正地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也无以反映一个时代的真实风貌。 17.近些年来散文创作在反映现实方面陷入了大面积的失语状态,下列不属于其“表现”的一项是 ( )(3分) A.虽有部分作者不时捧出一些闪耀着平民之光的散文篇章,但更多的散文家沉溺于文人角色的自恋与自赏之中。 B.时下一些散文缺少对现实生活中普通劳动者生存状态的描绘与揭示,远离普通劳动者的现实痛苦和接受能力。 C.一些作者无形中回避现实与矛盾,很大程度上放弃了守护人类良知、呼唤社会正义的责任及应有的批判精神。 D.面对现实,文学特别是文学中极具个体精神与情感色彩的散文,应该坚持和强调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注与表现。 一八.从文章第④、⑤两自然段来看,散文有哪两种创作倾向?散文创作应如何在更大程度上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反映时代的真实风貌?(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认为当代散文创作应具有怎样的社会责任?依据是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一八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一八分) 恃才傲物的钱玄同 叶兆言 ①钱玄同的身世颇为奇特,对于今天的人来说,大家所熟悉的物理学家钱三强,是钱玄同的二公子。 ②钱玄同是章太炎的弟子,上世纪30年代初,他已经是很有名的教授,章太炎来北京讲学,他执弟子礼甚恭,马前鞍后唯唯诺诺,亲自为老师翻译,因为章的浙江话,很多北方同学听不懂。他的这种举动,一时传为尊师的美谈。其实他也只是做做样子,根据旧的家法,像他这种有违教晦的弟子,早就应该逐出师门。 ③当时不少学者都激烈偏执,但像钱玄同这么极端,还真不多见。他自号“疑古玄同”,对过去的大师,常持坚决否定态度。作为古文派大师章太炎的入室弟子,钱玄同受老师影响,有非常高的古文经学造诣,然而他后来也拜今文经学大师崔适为师,并自称“乃始专宗今文”。实事求是地说,对于古文和今文,钱玄同都是背离师门的。20年代初,钱玄同和大学刚毕业的顾颉刚讨论今古文,以《聊斋志异》上的故事举例,说明他们这一代学人治学应该有的态度。书生桑生先后接纳了两名女子,这两个不安分的女人,老是互相攻击,一个说对方是鬼,一个说对方是狐,桑生起初以为她们只是妒忌,说着玩玩,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发现她们果然是鬼是狐,事实证明两个女人说得都对。这个故事正好可以用来面对今古文之争,今文学家说古文经过刘歆伪造,说得是对的;古文学家说今文不符合孔子的意思,也是对的。因此,现代学人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古文学家的观点来批评今文学家,用今文学家的观点批评古文学家,从相互指责之中,把各自的假面目戳破。 ④钱玄同的旧学十分了得,像他这样的弟子,做老师的想恨也恨不起来。他提倡废除古文,甚至要废除汉字,不是因为自己不行,而是为了要让后人学起来方便,是纯粹为后人着想。钱玄同能写一手漂亮的隶书和篆字,曾用小篆抄写章太炎的《小学问答》刻印出版,这事遭到了鲁迅的指责,认为像他这样激烈的人,不该这样复古。 ⑤人本事大了,难免恃才傲物,章太炎就常常不可一世,他的几位弟子,老实说脾气都不小,搁一起便磕磕碰碰。先是大弟子黄侃和几位闹文学革命的师弟斗气。30年代初,章太炎带着黄侃到北京讲学,钱玄同对老师毕恭毕敬,小心翼翼,对师兄却根本不买账。有一天,在章太炎住处,黄侃开玩笑地对钱玄同说:“二疯,你来前,我告你!你可怜啊!先生也来了,你近来怎么不把音韵学的书好好地读,要弄什么注音字母,什么白话文。”钱玄同顿时翻脸,拍着桌子厉声说:“我就是要弄注音字母,要弄白话文,混账!”章太炎闻声赶来,哈哈大笑,排解说不许再争什么注音白话文。章的意思十分明显,想想当年一起学习的同门之谊,有什么好吵的。 ⑥钱玄同不仅和黄侃心存疙瘩,和鲁迅后来闹得也不愉快。他们既是师出同门,又一起在《新青年》上打打杀杀,临了却分道扬镳。众所周知,鲁迅写小说,是因为受一个叫金心异的人教唆,金心异就是钱玄同。那时候,鲁迅埋头古籍,整日抄古碑,是钱玄同把鲁迅从古书堆里拉了出来,促使他成为了新文化的一名旗手。可是钱玄同似乎更愿意和周作人做朋友,对鲁迅则敬而远之。鲁迅死了以后,钱玄同写文章纪念,不愿多谈对方的不是,然而对鲁迅情书中提及他的那几句话,依然耿耿于怀。因此,他只说他们之间曾经很投机,说鲁迅“治学谨严”,但是“多疑,轻信,迁怒”。对于曾经大吵过一架的黄侃,在他死后,钱玄同的评价是“小学本师传”、“文章宗六代”,说他是同门中的“隽才”,这里面显然有客气的成分,因为毕竟走的不是一条路。道不同,则不相为谋。 ⑦客观地说,钱玄同和鲁迅还应该算是同隘,他们的方向大致相同,只是在小岔道上有些分歧。人各有志,钱玄同的奋斗目标,和刘半农一致,是语音方面的革命。刘半农带着大批科学仪器,从法国载誉归来,钱玄同曾非常激动,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知音。 (摘自2003年3月一三日《周末》) 16.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钱玄同提倡废除古文,甚至要废除汉字,目的是为了让后人学起来方便,是纯粹为后人着想的主张。 B.面对自己弟子钱玄同与黄侃的翻脸,章大炎笑着进行排解,直接提醒他们想想同门之谊,没什么好吵的。 C.利用古文学家与今文学家的观点进行相互批评与指责,戳穿对方的假面目,应当成为现代学人要做的事情。 D.在语音革命上,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奋斗目标一致,钱对刘“载誉”而归表现得非常激动,是真正的“知音”。 17.下面各项表述,不完全属于钱玄同与鲁迅“同路人”关系的一项是(3分) A.钱玄同与鲁迅先生师出同门,曾经一起利用《新青年》在新文化战线上打打杀杀,一起冲锋。 B.钱玄同把埋头古籍、整日抄古碑的鲁迅从古书堆里拉了出来,促使他成为新文化的一名旗手。 C.钱玄同与鲁迅先生虽有一些不愉快,但只是在小岔道上有些分歧,他们的方向仍然大致相同。 D.钱玄同写文章纪念鲁迅,说他“治学谨严”,但是“多疑,轻信,迁怒”,他们之间曾经很投机。 一八.文中说钱玄同对老师章太炎“唯唯诺诺”、“执弟子礼甚恭”,却又说他“也只是做做样子”这是为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文中看,钱玄同的“傲物”具体表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必考内容 五、作文(7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大地物产丰饶,内涵丰富。汲取养分,濡染精神,时时与大地相连;幸福生活,诗意栖居,处处与大地相伴;翩翩联想,理性思考,常常与大地相关。脚踏一方土,就会感到踏实、充实、扎实;脚踏一方土,常会涌现美丽的故事、感人的经历、心灵的体悟、深沉的思索…… 请以“脚踏大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盐城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语文(正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甲、必考内容 一、语言文字应用(8分) 1.C(A、fú/fó tán shé/zhé;B、xiāo/xuē qiào kēng/háng;C、zhà/shān jué/jiáo shí/sì; D、sì/cì lǜ/lù gǔ) 2.B(B、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达赖集是主者,不是被别人利用。A、反躬自省:指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C、分庭抗礼:比喻双方平起平坐,不相上下。有时也指相互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的言行。D、正襟危坐:形容恭敬、严肃的样子) 3.D(A、成分残缺。前面以“组委会”开头,还没有讲结束,后面又以“科学家”作主语,再写一个句子。可将“在”移到“组委会”之前。B、表意不明。如果三家交纳的国税一样多,就要把“位列”改为“并列”;如果三家交纳的国税依次为前三名,则应说成“列百强榜前三名”。位列榜首的只能是—家公司。C、语序不当。应将“虽然”凋到“我国”前。成分残缺。在“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后应加上“的前景”或“的形势”) 4.能量越高对地球生命系统伤害越大;因被吸收而减弱到达地面的强度;被臭氧层屏蔽。(答对一层给2分,答对二层给4分,答对三层给5分。每超过3个字扣1分。表示意不完整、不通顺,酌情扣分) 5.(1)示例:喧宾夺主;错位;“最佳裁判” (2)示例:讽刺次要事物占据土要事物地位的现象。或:讽刺权力大于实力(或“决定”—切)的现象。或:讽刺借权力为自己大捞好处的现象。(答“讽刺足球场上的黑哨现象”,“讽刺足球场上喧宾夺主的现象”,“讽刺足球场上裁判错位的现象”等给1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6.C(讼,争论,争辩) 7.C 8.A(文中没有范仲淹认为滕元发“后当为贤将”这层意思) 9.(1)百姓王颖有钱财被邻家妇女藏匿,经过几任府尹都没有获得正确的判决,(为……所,表被动。阅,经历,经过。直,正确的判决,公断。三个得分点,每点1分) (2)刚好碰上后党李逢叛逆,有人乘机来排挤他,被贬到池州为官。(会,恰逢。刚好碰上。 因,乘机。黜,被贬,被贬黜。三个得分点,每点1分) (3)(滕元发)辗转地方将近十年,还因先前的过错被降职(住)到筠州。(流落,辗转。以,因为。贬居,被降职(住)到。三个得分点,每点1分) 10.(1)“绿”通过色彩形象地写出了野草的绵延不断;满眼绿色。凸显出石头城的衰败荒凉。(每层1分) (2)借景抒情(或:以景结情;融情于景。或:绘形绘声)。(1分) 通过月色、雁声等意象来表达作者对石头城“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或”黍离之悲”)(2分) (3)“空江”写开阔的江面上空空荡荡,通过江空来映衬城空;(1分)“空城”直接点明城荒芜寂寞;(1分)都写出了石头城的沉寂与凄清(或:都给人以沉寂、凄清之感)。(1分) 11.(1)夙兴夜寐 (2)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3)猿猱欲度愁攀援 百步九折萦岩峦 (4)濯清涟而不妖 (5)又恐琼楼玉宇 (6)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每句1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句不给分。最后—句中“也”字不写,不扣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12.(1)①不同的人在收藏阳光;②整个乡村世界在收藏阳光;③各种鲜花在收藏阳光。(每层2分) (2)①展示乡村的特殊风情;②渲染乡村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③表达对乡村生活的诗化之美和对淳朴乡民深沉热爱之情。 一三.运用于细节描写的手法和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细腻、生动地写出了“老祖母们”疏理曾经收藏过的阳光以及收藏晚年阳光的幸福喜悦情景,巧妙地流露了对她们的热切赞美之情。(手法2分,好处2分) 14.(1)①文章以“收藏”(收藏阳光)为线索(中心);(1分)②由表层到深层(或答由感性到理性)。(1分) (2)总括上文,赞扬一茬茬乡村人淳朴、高贵的品质;(1分)引发下文对“收藏阳光”的深刻感悟与与深层思考;(1分)为升华主旨作铺垫。(1分)(特色2分,作用3分) 一五.收藏阳光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把“爱”比作阳光是:文章主旨的升华;(2分)把阳光——爱收藏在心中,就能像文中女孩一样充满动力。即使人生道路上遇到重重困难,遭受重手挫折,也会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永远充满希望。(3分) 乙、选考内容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一八分) 16.B(“中国现代散文在发展过程中”不对,应表述为“中国整个散文的发展过程中”,文中相对应的原句为“纵观中国散文史”) 17.D(谈的是当代散文创作应有的社会责任,而非“表现”) 一八.一类是以反映文人自己的生活和意趣为主流、为风尚;(1分)一类反映社会现实生活,闪耀着平民之光。(1分) 文化味很足的文人散文能提升散文创作的整体品位;(2分)要让生活散文成为—个新的主流风尚。 19.散文应坚持和强调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注与表现,反映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1分,守护人类良知,呼唤社会正义。(1分) ①中国散文—直有着人民性的好传统(或:中国散文关注、同情乃至赞美社会下层广大劳动人民是由来已久的传统)(2分) ②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时期,处于弱势群体的普通劳动者需要道义的支持与心灵的抚慰。(每层2分,意思对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8分) 16.B(不是语言上的“直接提醒”,而只是以话语中的潜台词来作暗示) 17.D(“治学谨严”,“多疑,轻信,迁怒”,是对鲁迅的评价,而非表述两人的“关系”) 一八.①作为古文派大师章太炎的学生,钱玄同却自称“疑古”,(1分)又背离师门。拜今文经学大师崔适为师;(1分) ②这是违背师训的,是对老师的“大不敬”,应被逐出师门(1分)而此时他依然“执弟子礼”,“唯唯诺诺”,只能看作是“做做样子”。(1分) ③当然,身为名教授的钱玄同,对老师是很尊重的,作者并没有否定他的做法。(2分) 19.①对过去的大师,常持坚决的否定态度;②为研究注音学与白话文,与师兄黄侃翻脸;③与鲁迅—起搞文学革命,却闹得不愉快,直到分道扬镳。(每层2分) 丙、必考内容 五、作文(70分) 20.作文一定要拉开分数差距,坚决不打保险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涪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白选的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各个评分点,不求全面,—点突出或多点涉及者均可。 ③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5分为止;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 ④确认为抄袭的作文,不超过30分 ⑤切入分为52分。切人分指符合“三基本”作文应得到的分数。根据达到与否及程度,向上向下作较大的浮动。 2.27.202506:3606:36:5625.2.276时36分6时36分56秒2月. 27, 2527 二月 20256:36:56 上午06:36:56 2025年2月27日星期四06:36:5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