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捷盛平台市场分析报告及运营计划书
市场部—James
目 录
第一章 汽车后市场的概况 1
第一节 关于汽车后市场的综述 1
一、汽车后市场的概念 1
二、汽车后市场的分类 1
三、汽车后市场的发展阶段 2
四、四国内汽车后市场渠道模式 2
五、汽车后市场的主要业务种类 3
第二章 中国汽车后市场的综合环境分析 6
第一节 中国汽车后市场的经济环境状况分析 6
一、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6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7
三、 居民收入、存款情况 9
四、恩格尔系数情况 10
五、工业发展形势 11
六、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12
七、财政收入及外汇储备情况 13
八、存贷款基准利率情况 14
第二节 中国汽车后市场的政策环境分析 16
一、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透析 16
二、《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透析 17
三、《关于加强汽车产品质量建设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透析 18
四、汽车“三包”政策分析 19
五、其他关于汽车后市场政策法规探析 19
六、汽车后市场的政策法规趋势探析 20
第三节 社会综合环境分析 21
一、人口状况分析 21
二、社会文化探析 23
三、国内居民消费观念状况分析 25
第四节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背景分析 27
一、产量高速增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基础 27
二、消费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潜力巨大的汽车市场已经形成 28
三、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基本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29
四、各项汽车政策逐步完善 29
五、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30
六、产品出口成效显著,产业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高 31
七、营销体系逐步确立,规模有序的汽车市场开始建立 32
八、产业投资主体向多元化发展 32
第三章 汽车后市场发展机遇与趋势 32
第一节 国内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契机 32
一、国内汽车后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 32
二、汽车销量增加的潜力巨大 34
三、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保有量国 36
四、汽车售后服务利润高 37
五、新的汽车维修保养观念正在兴起 38
第四章 汽车后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39
第一节 汽车配件流通市场分析 39
一、汽车零配件市场发展概况 39
二、汽配流通的渠道分析 41
三、汽配市场流通渠道细分 43
四、国外汽配流通市场现状 45
五、国内汽配流通市场的乱象 47
六、汽配流通市场发展趋势 50
第二节 汽车维修市场分析 51
一、汽车维修企业的基本概况 51
二、国内汽车维修企业的所有制分类 52
三、目前国内汽车维修企业的现状分析 55
四、汽修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57
第三节 汽车用品市场分析 59
一、汽车用品市场概况 59
二、中国汽车用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61
三、中国汽车用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63
第四节 汽车保险市场分析 64
一、汽车保险概论 64
二、国内汽车保险市场概况 64
三、国内汽车保险的发展现状分析 65
四、国内车险市场的尴尬处境——车险骗保 66
五、国内汽车保险的未来必行之路 67
第五节 二手车市场分析 68
一、国内二手车市场概况 68
二、国外二手车概况 70
三、国内二手车面临的问题分析 71
四、国内二手车的发展趋势分析 76
第六节 汽车后市场其它领域市场分析 78
一、汽车金融市场分析 78
二、汽车租赁市场分析 80
三、汽车俱乐部市场分析 81
四、汽车改装市场分析 83
第五章 捷盛竞争领域现状分析 85
第一节 汽配经销商(批发商) 85
一、国内汽配经销商概况 85
二、国内汽配经销商遇到的问题 85
三、汽配经销商的发展趋势 87
第二节 汽配城 88
一、国内汽配城概况 88
二、国内汽配城的发展现状分析 90
三、国内汽配城的发展趋势分析 92
第三节 汽车“4S店” 93
一、汽车4S店概况 93
二、国外汽车4S店发展现状分析 94
三、国内汽车4S店发展现状分析 98
二、国内汽车4S店售后服务的SWOT分析 100
三、制约汽车4S店发展的因素分析 103
四、国内汽车4S店的发展趋势 104
第四节 快修连锁 107
一、国内快修连锁概况 107
二、连锁加盟相对于独立经营的优势 111
三、汽车快修连锁加盟的发展机会与优势 113
四、中国快修连锁品牌现状及落后的原因 114
第五节 汽车后市场电子商务领域 117
一、汽车后市场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117
二、供应链集成模式是汽车后市场电子商务的必然发展趋势 118
第六章 捷盛平台综合概况 119
第一节 捷盛平台介绍 119
一、捷盛公司简介 119
二、捷盛平台商业模式 121
第二节 捷盛平台提供的价值分析 121
一、供应商 122
二、运营中心(批发商) 124
三、加盟维修企业 126
捷盛发展快修联盟的创新点: 128
四、终端消费者 130
第七章 捷盛平台市场营销规划 133
第一节 捷盛市场定位 133
一、行业领域定位 133
二、目标群体定位 134
三、地域定位 134
四、行业延伸定位 134
五、品牌形象定位 134
六、核心价值定位 135
七、竞争对手定位 135
第二节 市场推广战略目标 135
一、推广战略总述 135
二、市场推广阶段战略 136
第一阶段——深圳前期试点阶段 136
第二阶段——起步阶段 137
第三阶段——发展扩张阶段 138
第四阶段——成熟上市阶段 138
第三节 捷盛平台推广给阶段的主要业务指标 139
一、捷盛快修联盟平台加盟维修店各阶段指标 139
二、平台会员注册量各阶段指标 139
三、平台营业额各阶段指标 140
四、平台各阶段毛利润指标 140
五、其他指标 141
六、各阶段投入及盈利分析规划 142
第四节 捷盛各领域的市场运作模式 143
一、捷盛快修联盟的市场运作模式 143
(一)、捷盛快修联盟的维修店业态划分 143
(二)、分配布局原则 144
(三)、加盟的方式 144
(四)、捷盛快修平台的加盟原则 145
(五)、直营店运作模式 147
二、运营中心的市场运作模式 148
三、汽配超市的市场运作模式 149
第五节 捷盛平台发展远景规划 150
一、捷盛二手车交易平台 150
二、捷盛汽车保险平台 150
三、捷盛汽车金融平台 151
四、捷盛汽车租赁平台 151
五、捷盛汽车全天候服务平台 152
六、捷盛汽车网络销售平台 152
七、捷盛汽车综合门户网站 153
八、捷盛汽车社区论坛 153
九、捷盛汽车学校 154
十、捷盛汽车个性化服务平台 154
十一、捷盛汽车时尚生活杂志 154
十二、捷盛汽车俱乐部 155
十三、捷盛车主网络购物平台 155
十四、捷盛汽车托管平台 156
第六节 捷盛及竞争领域的SWOT分析 156
一、捷盛自身的SWOT分析 156
二、捷盛竞争领域的优劣势分析 159
第八章 捷盛市场风险分析 161
第一节 外部宏观环境风险分析 161
一、经济环境风险 161
二、政策法规的风险 163
第二节 内部环境风险分析 165
一、行业风险 165
二、技术风险 166
第三节 应对风险对策 166
一、经营风险对策 166
二、行业风险对策 166
三、市场风险对策 167
四、其他风险对策 167
捷盛平台市场分析报告及运营计划书
第一章 汽车后市场的概况
第一节 关于汽车后市场的综述
一、汽车后市场的概念
汽车后市场有不同的定义,归纳起来有三种主要定义:定义之一是消费者在使用汽车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与汽车有关的费用,具体维修、保养、零配件、美容、改装、油品等服务;定义之二是整车落地销售后,车主所需的一切服务;定义之三是汽车产业链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汽车销售领域的金融服务、汽车租赁、保险、广告、装潢、维护、维修与保养;日常运行的油品;驾校、停车场、车友俱乐部、救援系统、交通信息服务、二手车等;整车与零部件物流等。
结合上述定义,目前对汽车后市场的权威解释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也就是说,汽车从售出到报废的过程中,围绕汽车售后使用环节中各种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
二、汽车后市场的分类
汽车后市场最早的分类是以汽车整车销售的前、后顺序进行分类的。中国现在的汽车后市场大体上可分为七大行业:汽车配件行业;汽车维修保养行业;汽车金融行业;汽车IT行业;汽车精品、用品、美容、快修及改装行业又称汽车养护行业;汽车文化及汽车运动行业;二手车及汽车租赁行业。其中占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四大行业分别是:一是汽车配件及用品行业;二是汽车维修保养行业;三是汽车金融保险行业;四是二手车行业。
三、汽车后市场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0-1996年,汽车后市场的开始阶段。服务对象:基本是公务车;第二阶段是1997-2006年,汽车后市场的高速发展阶段服务对象:公务车为主,私车15%;第三阶段是2007-2010年,汽车后市场的洗牌阶段。服务对象:私车,50%公务车50%;第四阶段是2011年以后,汽车后市场平缓发展阶段服务对象:私家车为主,每个地区有2-3家区域性的龙头店,品牌快修快保店与4S店并行,国外汽车服务连锁巨头进入中国,其它个体店要选择好自己发展道路。
图1.1 汽车后市场的四个发展阶段
1990—1996年
开始阶段
1997—2006年
高速发展阶段
公务车为主
私车15%
2007—2010年
洗牌阶段
私车50%
公车50%
2011年以后
平缓发展阶段
私家车为主
四、国内汽车后市场渠道模式
在目前的中国,汽车后市场主要有以下五大渠道:一是汽配城;二是汽车4S站;三是传统维修企业;四是汽车专项服务店;五是品牌快修美容装饰连锁店。这五大渠道在面积大小,设备投资,人员素质,地点便利性,服务质量,服务时间和收费标准等方面各有千秋,短期可以共存,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经过逐步变化的汽车4S店和国际知名的品牌快修保养美容连锁店两大渠道必将成为日后国内汽车后市场的主流。
五、汽车后市场的主要业务种类
在国内汽车市场的现在发展阶段,汽车后市场整体分析主要有十九大主要业务。
1、汽车美容 汽车美容包括车表美容护理,车内翻新护理,高级护理三大主要项目。其中车表美容护理主要有无水洗车、泡沫精致洗车、全自动电脑洗车、底盘清洗、漆面污渍处理、漆面飞漆处理、新车开蜡、氧化层去除、漆面封釉、漆面划痕处理、抛光翻新、金属件增亮、轮胎增亮防滑、玻璃抛光等项目;车内翻新护理主要包括:车内顶棚清洗、车门衬板清洗、仪表盘清洗护理、桃木清洗、丝绒清洗、地毯除臭、塑料内饰清洗护理、真皮座椅清洗、全车皮革养护等项目;高级美容护理项目主要有:漆面封釉、漆面镀膜、汽车桑拿、底盘封塑、臭氧消毒、划痕修复等项目。
2、汽车装饰 汽车装饰主要是新车装饰,其主要项目有:全车贴膜、铺地胶、铺地垫、挡泥板、扶手箱、尾箱开启器、桃木内饰、加装轮眉、防撞胶条、更换拉手、安装门碗、加装晴雨挡、加装尾喉、另加上部分客户要求的真皮座椅、豪华天窗、隔音工程等项目。
3、汽车养护 汽车养护主要有日常养护,附加保养两大类别。日常养护属于必须进行的项目,而附加保养则是客户自己选择要不要做的项目;日常养护项目主要有换机油、加防冻液、更换三滤、更换雨刮、变速器止漏、清洗更换刹车片、空调检测及加氟利昂、检查电瓶液配比、电瓶维护等;而附加的项目主要有:燃烧系统免拆清洗、润滑系统免拆清洗、冷却系统免拆清洗、电脑检测及解码、发电机维护、发动机维护、尾气达标等等项目。
4、汽车电子 汽车电子类主要的产品有:防盗器、倒车雷达、中央门锁、车载电话、GPS、加装电动门窗、更换自动天线、车载冰箱、胎压检测器、电压转换器、各部位车灯、车载应急灯、后视系统等。
5、汽车娱乐影音系统 汽车娱乐影音系统主要业务包括:车载电视、CD、VCD、DVD、喇叭、功放、低音炮、显示器、电子游戏系统等。
6、汽车改装 汽车改装主要包括汽车外观改装,汽车性能提高改装,赛车按标准改装三大类别。其中汽车外观改装主要有:改装包围、更换方向盘、增加个性贴纸、更换轮胎、更换轮毂、更换仪表等;汽车性能提高改装主要包括:增加氙气灯、改装进气系统、改装排气系统、改装点火系统、改装供油系统等;赛车按标准改装主要有车内头盔、防滑架、赛车服饰、避震器、悬挂加强赛车安全带等等。
7、汽车饰品类 汽车饰品主要包括个性饰品与专用饰品两大类别,个性饰品主要有:卡通娃娃、个性香水、内外闪灯、游侠伴侣、风火轮、个性地毯、动感领动、个性坐套、钛金气喉、车饰边条、香熏挂件等;专用饰品主要有野营套装,车载冰箱等。
8、汽车配件服务 汽车配件服务主要的项目包括各个车系各种汽车零配件的供应,其中包括汽配经销商、连锁汽配店等汽车配件批发、零售服务。
9、汽车专业维修 汽车专业维修包括对汽车各部位的维修,主要是对车身,底盘,发动机,电气系统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维修,主要的项目很多,实际上就是“对生病之车实施抢救”,使之恢复正常。
10、汽车上使用办公用品 高端公务商务车上的办公用品主要有:车用办公桌椅,车用电脑,车用打印机,车用传真机,车载电话等,另外车用热水器,车用电冰箱也是高端商务公务人士所需,增加汽车办公用品,原因是汽车已经越来越成为众多商务人士,政府高管的第二个办公室。目前国内这个市场正处于萌芽阶段,还是一个待开发的处女地。
11、汽车租赁 汽车租赁按时间分包括:定时租赁和临时租赁;按客户类别分为:政府租赁,企业租赁和个人租赁三大类。汽车租赁在目前中国处于摇摆不定的一个发展阶段,市场有较大的需求,但国内目前缺乏切实有效的信用和担保制度,致使汽车租赁的风险较大。大型投资方不敢贸然介入。
12、车主俱乐部 在目前国内车主俱乐部不太成熟的市场情况下,可以建立不同类型的俱乐部如:品牌俱乐部、车迷俱乐部、越野俱乐部、维修俱乐部、救援俱乐部等。车主俱乐部可以为车主提供: 一是汽车类服务:如代办保险、验车、泊位、换领驾照、补领驾照、补领行驶证、管家提醒、代(补)交养路费、理赔、审证、贷款等。 二是。汽车体验与交流:如外驾车出游、试乘试驾、车友会、会员制等三是汽车救援:如拖车服务、快速抢修、提供24小时救援等。
13、二手车业务 二手车业务主要包括以下类别:二手车直接购买,销售,二手车中介,二手车评估,二手车暂保管,二手车代过户,二手车置换,二手车代保养装新等。但由于目前中国缺乏真正的二手车评估系统和评估人员,并且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因此二手车业务市场仍处于无标准的模糊状态。
14、汽车文化 汽车文化包括:汽车模型、汽车体育、汽车知识、汽车报刊、汽车书籍、汽车影视、汽车车迷、汽车与社会等。汽车文化是汽车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车不仅是驾驶工具,而更象一个人自己的翅膀,与人携手共进,也需要文化的熏陶。
15、汽车融资 汽车融资包括汽车信贷和消费信贷两大类别,而汽车消费信贷在目前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
16、汽车广告 汽车广告涉及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户外、单页、比赛赞助等,在发达国家,汽车广告是所有广告中的大户,有的甚至是最大户。
17、汽车资讯 汽车资讯主要包括: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行业动态、统计分析、政策法规、未来发展等几大类别,目前汽车资讯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国外的汽车资讯类公司处于行业领航者的角色。
18、汽车培训 汽车培训已经从早期的汽车驾校和汽车维修培训逐步向汽车美容装饰培训,汽车服务销售接待培训,汽车销售团队培训过度,不久的将来很快就会有汽车行业中层管理者培训和汽车行业决策者培训。
19、汽车电子商务网站 伴随电子商务的发展,汽车电子商务逐步成熟,汽车的电子商务模式正在逐步完善规划,汽车后市场各领域也相继出现了电子商务网站。
第二章 中国汽车后市场的综合环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汽车后市场的经济环境状况分析
一、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1%。
图2.1.1 2006-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2.1.2 近年国内宏观经济指数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2012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2,总水平同比上涨2.2%。其中,城市上涨2.2%,农村上涨2.0%;食品价格上涨3.8%,非食品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2.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9%。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3%。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6%。其中,城市下降0.6%,农村下降0.5%;食品价格下降1.6%,非食品价格持平(涨跌幅度为0);消费品价格下降0.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3%。
图2.1.3 近期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图2.1.4近期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
三、 居民收入、存款情况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增长1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为6194元,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增长13.5%。
图2.1.5 近年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
截至2011年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351957亿元,同比2010年末增长15.5%,是5年前2006年的2.2倍。
图2.1.6 中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
四、恩格尔系数情况
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此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恩格尔总体下降的格局没有改变,但降幅在逐步缩小。同时,部分年份出现反弹,如2008年明显高于2007年。相较于2010年,2011年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35.7%上升0.6个百分点,出现反弹。
图2.1.7 中国城乡居民近年恩格尔系数走势图
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食品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的比重。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提高,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步缩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划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从国外来看,美国自1980年以来,恩格尔系数平均为16.45%,日本1990年以来平均为24.12%。
五、工业发展形势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885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9.9%;集体企业增长9.3%,股份制企业增长15.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4%;私营企业增长19.5%。轻工业增长13.0%,重工业增长14.3%。
图2.1.8 中国近年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
六、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011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10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1933亿元,增长23.8%;农户投资9089亿元,增长15.3%。东部地区投资1303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1%;中部地区投资70783亿元,增长27.5%;西部地区投资71849亿元,增长28.7%;东北地区投资32687亿元,增长30.4%。
图2.1.9 中国近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七、财政收入及外汇储备情况
全年公共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639亿元,增长24.8%;其中税收收入89720亿元,增加16510亿元,增长22.6%。
图2.1.10 中国近年财政收入增长情况
2011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1811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3338亿美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3009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5.1%。
图2.1.11 中国近年外汇储备增长情况
八、存贷款基准利率情况
2012年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这是既6月份后的第二次调整存贷款利率。
图2.1.12 中国近年存贷款基准利率走势图
图2.1.13 2012年7月6日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表
调整后利率(单位:%)
一、存款
(一)活期存款
0.35
(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三个月
2.60
半年
2.80
一年
3.00
二年
3.75
三年
4.25
五年
4.75
二、各项贷款
六个月
5.60
一年
6.00
一至三年
6.15
三至五年
6.40
五年以上
6.55
第二节 中国汽车后市场的政策环境分析
一、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透析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2004年5月21日已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讨论通过,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8号颁布施行。
其中第十二章第六十五条指出: 积极发展汽车服务贸易,推动汽车消费。国家支持发展汽车信用消费。从事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要改进服务,完善汽车信贷抵押办法。在确保信贷安全的前提下,允许消费者以所购汽车作为抵押获取汽车消费贷款。经核准,符合条件的企业可设立专业服务于汽车销售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可开展汽车消费信贷、租赁等业务。努力拓展汽车租赁、驾驶员培训、储运、救援等各项业务,健全汽车行业信息统计体系,发展汽车网络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建立消费者信用信息体系,并实现信息共享。
第十二章第六十六条 国家鼓励二手车流通。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 统一规范二手车交易税费征管办法,方便汽车经销企业进行二手车交易,培育和发展二手车市场。
第十二章第六十八条 完善汽车保险制度。保险制度要根据消费者和投保汽车风险程度的高低来收取保费。鼓励保险业推进汽车保险产品多元化和保险费率市场化。
第十二章第七十五条 汽车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等社会团体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要积极参与国际间相关业界的交流活动,在政府与企业间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汽车产业发展。
二、《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透析
《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于2009年0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其中第四条基本原则就提到:坚持产业升级,注重工业发展与服务增值相结合。汽车生产企业既要增强制造实力,又要拓展汽车金融业务和产品售后服务,强化生产与服务的纽带联系,促进相互支撑,实现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业协调发展。
在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中第八条提到: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加快发展汽车研发、生产性物流、汽车零售和售后服务、汽车租赁、二手车交易、汽车保险、消费信贷、停车服务、报废回收等服务业,完善相关的法规、规章和管理制度。支持骨干汽车生产企业加快建立汽车金融公司,开展汽车消费信贷等业务。
在政策措施中第五条提到:促进和规范汽车消费信贷;修改和完善汽车消费信贷制度,抓紧制订汽车消费信贷管理条例,使资信调查、信贷办理、车辆抵押、贷款担保、违约处置等汽车消费信贷全过程实现规范化、法制化。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内骨干汽车生产企业建立汽车金融公司。促进汽车消费信贷模式的多元化,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规范发展,支持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等。
在政策措施中第六条提到:规范和促进二手车市场发展;建立二手车鉴定评估国家标准和临时产权登记制度,调整二手车交易的增值税征收方式。大力发展专业的二手车经销企业,倡导汽车品牌经销商开展以旧换新、以旧换旧等汽车置换业务。取消二手车交易市场的不合理收费,降低交易成本。加强二手车市场监管,严格经营主体市场准入,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积极推广二手车交易合同示范文本,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加强行业自律,促进企业诚信经营。
三、《关于加强汽车产品质量建设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透析
《关于加强汽车产品质量建设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0年3月14日发布,进一步加强汽车产品质量建设,全面提高汽车产品质量信誉,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在其建立健全汽车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框架下,提出了五点内容,即:
(一)完善标准法规体系。加强汽车行业安全和节能环保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研究和制修订工作。以先进、科学的标准和技术法规促进汽车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加大新标准的宣贯力度,建立国内外汽车行业标准法规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服务。
(二)严格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加强《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符合准入管理制度规定和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强制性要求的汽车产品,登录《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进一步完善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
(三)加强公共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大力加强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的汽车产品强制性标准检测能力建设和质量事故鉴定能力建设,不断完善产品质量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加强公共检测机构公信力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对汽车产品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
(四)建立汽车行业质量信息公示制度。汽车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研究建立汽车产品质量信息发布平台,实施对汽车产品质量信息动态管理。建立企业质量诚信监管体系,切实保护诚实守信的企业,制约和惩戒失信企业和失信行为。
(五)各级汽车行业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汽车产品质量工作,把提高汽车产品质量作为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结合实际,建立统一部署、职责明确、分工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积极配合质检、工商等执法部门开展质量监督,进一步净化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督促企业履行质量责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汽车“三包”政策分析
所谓汽车“三包”是指:包修;在“三包”期限内,凡系汽车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故障,经“技术服务中心”或“特约维修站”进行技术鉴定后,一律给与免费修理。包换;在“三包”期限内,如发生无法修理的质量问题,经“中心”或“特约站”鉴定后,可以给予免费更换合格的零件或总成。包退;在“三包”期限内,如发生重大质量问题,经前两项处理后仍然达不到产品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的,用户提出书面退货要求,经“中心”鉴定确认,根据其使用时间和行驶里程,收取折旧费后,可由销售商办理退货。
2011年10月下旬,国家质检总局举行《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立法听证会,包括消费者、汽车厂商等16位听证代表一致欢迎或支持汽车“三包”,希望尽快出台。呼吁设立第三方独立权威的鉴定机构,是听证会上出现频率最多、要求最强烈的声音。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司长刘兆彬在听证会上表示,目前质检总局正在加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国家标准、实施细则和操作指南,其中就包括“汽车产品质量担保责任标准”,即《汽车质量担保中主要零部件目录及有效期》,以保障汽车“三包”顺利实施。
五、其他关于汽车后市场政策法规探析
随着汽车快修连锁也得兴起,为了使这一新生的事物更好的成长,各地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支持支持汽车快修连锁行业的发展。目前,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如上海和浙江先后出台的《上海市汽车快修站开业条件》和《浙江省汽车快修(连锁)业户经营条件》。这些政策将积极引导企业专业化连锁经营的道路,让汽修行业更加规范化、集中化和品牌化。
这些新的快修连锁标准将对汽车快修品牌的连锁总部做出要求,要求总部在品牌、技术、人员培训及统一采购与配送商队连锁店实施控制。而如果达不到标准的硬性要求,则无法继续推广,只有技术含量高的服务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而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是汽车售后服务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因此,此类标准的陆续出台将有利于规范目前国内的快修连锁市场,一些经营理念不成熟的连锁品牌将遭遇冲击,而那些服务单一、规模有限、企业素质不高、恶性竞争、秩序混乱的汽修店必然会很快被淘汰出这个圈子。
六、汽车后市场的政策法规趋势探析
早在2006年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企业处处长徐敏就表示,汽车后市场是汽车工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是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商务部将通过制订具体规范积极推动和支持汽车后市场的建设与发展。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汽车大国,并逐渐进入汽车社会,与汽车消费配套的汽车后市场业也正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市场。徐敏指出,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汽车后市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如何发展汽车后市场,他提出了五点建议:
一是要借助行业协会、专业组织的共同力量对汽车后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一个基本框架,由此缩短由乱到治、由弯路到良性循环的过程;
二是需要提出更具体的规范,对汽车后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定出标准和规矩;
三是企业要自主创新,促进自身品牌发展,以此提高在汽车后市场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四是积极推行现代流通方法如连锁、专卖店等。汽车连锁服务体系将是未来三五年的发展热点。只有连锁才能降低成本,才能扩大企业规模,才能有统一的品牌和统一的服务模式;
五是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中小企业在此方面更具优势,做好专业和特色服务就能够在市场上立足。
第三节 社会综合环境分析
一、人口状况分析
2011年的人口普查结果中总人口已达13.4亿人,到2035年可达15亿人,城镇人口近6.65亿人,占总人口比例的49.68%,同2000年相比,比重上升了13.4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口数量为6.74亿人占总人口比例的50.32%;
图2.3.1 中国六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对比分析
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我国的文盲率从2000年的6.72%下降到去年的4.08%,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为8930人。
图2.3.2 中国六次人口普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增长分析
这次普查显示,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上升1.91个百分点,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图2.3.4 中国65人口普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增长分析
二、社会文化探析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一直为自己拥有的历史与文化传承而自豪,上下五千年,前人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文化瑰宝,如夜空中炫目闪耀的蓝色光芒,令人叹为观止。过去的辉煌是今天发展的基础,继承只是第一步,发扬和创新才是文化得以发展的途径。
(一)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要求”,对于现代的中国人来说,基本的衣食住行方面,较之前的社会情况,很明显现在的中国人有更高的期待值。首先在生活必需品方面,人们对于此类产品的产品质量更加的讲究,一旦出现了质量方面的问题,之前积累的品牌忠诚度也很容易会不复存在;在衣物与装饰品方面,质量已经不是消费者的唯一需求,消费者期待在品味及品牌文化上有更深层次的体现;在出行方面,代步工具的更迭使中国取代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简而言之,“高品质”是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关键词。
“快节奏,低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单一”,自从进入信息高速公路时代之后,“信息化社会”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代名词,信息的高速更新也使“快节奏”也成为了生活的常态,这一点在一线城市表现出的更为明显。由于工作量的增加,活动范围的缩小,以及代步工具的现代化,现代社会人群已经不同程度上受到“低运动”效应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在各大城市,健身场馆的潜在客户群数量变的越来越大,这也是人们意识到了现今生活低运动因素的结果。并且在工作与生活方面,人们逐渐趋向于点式或者线式的生活模式,虽然生活中需要处理的事务较多,但是每天的生活方式趋于同质化,单一化。
同样存在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是生活方式改变与社会转型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现象,如年轻人群中出现的“月光族”、“房奴”、“啃老族”、“宅男宅女”、“蚁族”等现象,在我们身边都可以发现。对于过去的社会文化来说,这些可以称的上是“新鲜事物”,是由现在的社会环境与人的互相作用下产生的。至于这些问题或者现象未来会不会存在,相信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与转型,以上列出的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二)、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根深蒂固的“中庸之道”的痕迹,这种处世之道甚至已经内化成了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在这方面,传统的中国人和西方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认为世界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而西方人的思维则与此不同,西方人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变化,并且对于一个事物来说,要么对,要么错,没有中国人认为的那种“中间性”。就行为的研究来说,在相同的情况下,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更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而西方的思维方式则强调个人的作用。
现今社会,由于各种交流工具的不断完善,“世界村”已经在全球大部分地区得以实现,在不同国家社会的交流与发展中,社会观念与思维方式也潜移默化的产生着作用,在中国,虽然崇尚“中庸之道”的人仍然占较高的比重,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有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是受中西方文化交互的影响,也可以说是“世界村”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产物。
(三) 、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在现代的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目前中国国民正在经历一种价值多元化的过程,与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