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西 安 欧 亚 学 院
教 案
课程名称
《连锁超市经营管理》
学时总数
4学时
章节题目
第五章 连锁超市物流系统的管理
课 次
2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物流的概念和物流的运作过程,在理解连锁超市商品采购的流程、方式和商品的库存管理基础上,掌握配送中心的功能及配送业务流程。
二、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阐述连锁超市物流系统的含义及作用,连锁超市商品采购业务、商品库存管理,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及配送业务。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商品的采购业务、库存管理
难点:配送中心的一般作业流程。
四、时间安排与组织形式
本章内容计划用4节课完成,其中讲授2节,课内实训2节课,实训安排在实训室用软件模拟商品采购管理的过程。
五、具体内容(详见下页)
第五章 连锁超市物流系统的管理
第一节 物流系统的运作
一、物流系统的含义:
物流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二、物流的要素:(六个)
(一)流体:流体指物流中的“物”,即物质实体。
(二)载体:是指物体借以流动的设备和设施。
(三)流向: 指从起点到终点的流动方向。
(四)流量: 指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的数量表现。流量与流向是不可分割的。
(五)流程:指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行驶路径的数量表现。
(六)流速:指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程上的速度表现。
三、物流的特征与分类:
1、物流特征:
1)物流的研究对象
2)物流的作用
3)物流的活动
2、物流的种类:
1)供应物流。
2)生产物流。
3)销售物流。
4)回收物流。
5)废弃物流。
四:连锁超市物流系统的含义:
1、连锁超市物流系统含义:
连锁超市的物流系统是指由采购部门和配送中心作为主体所承担的商品的购进、储存、加工、配送活动以及伴随这些活动所产生的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和利用过程。
2、连锁超市物流系统的构成:
(1)采购环节
(2)储存环节
(3) 流通加工环节
(4) 配送环节
(5)信息处理环节
五、物流系统在连锁超市中的作用
1.集中采购
2.集中储备
3.统一配送
第二节 商品的采购业务
一、采购组织的建立
(一)分权式采购
1.定义
分权式采购又称连销式经营,此种经营形态虽属连锁店方式,但采购业务仍授权给各分店自行负责。
2.优缺点
(二)本部采购
1. 定义
此种采购组织,是把采购权集中在本部,并设立专责采购部门来负责,采购权不下放,品项的导入、淘汰、价格制定、促销活动的规划,完全由本部控制;卖场只负责陈列、库存管理及销售的工作,对商品采购无决定权,但有建议权。
2.优缺点
(三)采购委员会
1.定义
组织较大的连锁超市,通常都成立采购委员会,裁决商品采购事宜。采购委员会的成员,则从各超市中选出,目的在综合各超市的意见来决策采购问题。
2.优缺点
(四)联合采购(集团式采购或委托采购)
1. 定义
又称集团式采购或委托采购。将相同业务形态集合起来的采购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尤其适合于畅销品的采购。
二、采购业务流程:
连锁超市商品采购业务流程见图5.1 所示。
合同签订
合同履行(合同调整)
采购业务谈判
商品、供应商审核
采购前准备(信息收集、分析)
图5.1 连锁超市商品采购业务流程
(一)采购前的准备工作
1)采购商品在国内市场行情和当地市场的行情分析。
2)商品的类别、型号、质量、数量及价格水平等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3)对公司的销售网络及销售能力分析和评价。
(二)新商品的开发
1.年度商品开发计划
1)商品开发计划的目的。
2)年度新商品计划的内容。
3)新商品的评估。
2.商品采购议价程序
1)报价
2)访价
3)议价
4)商品导入卖场
(三)滞销商品的淘汰
滞销品是超市经营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阻碍了超市经营的健康营运,因此,需要及早发现、及早去除。在商品经营上要能对滞销品采取快速淘汰的运营方针。
1.制定滞销品的基准
2.滞销品淘汰程序
3.滞销品形成的原因
(四)供应商管理与评估
1.供应商分类与编号
2.供应商基本资料档案的建立
3.各供应商商品台账的建立
4.供应商销售数量的统计
5.供应商的评估
(五)采购业务谈判、合同签订及合同履行
采购谈判的内容主要是商品价格、交货期、运输费用等。
表5.1 供应商评价表 编号
项目
评 价
A
B
C
D
得分
商品畅销程度
非常畅销(10)
畅销(8)
普通(6)
滞销(2)
欠品率
2%以下(15)
2%-5%(10)
5%-10%(6)
10%(2)
配送能力
准时(15)
偶误(10)
常误(5)
极常误(2)
供应价格
比竞争店优惠(20)
与竞争店同(10)
略差于竞争店(8)
与竞争店差距大(2)
促销配合
极佳(15)
佳(10)
差(5)
极差(2)
商品品质
佳(10)
可(8)
差(6)
时常出现坏品(2)
退货服务
准时(10)
偶误(8)
常误(6)
极常误(2)
供应商经营潜力
极佳(10)
佳(8)
普通(6)
小(2)
*评鉴半年一次,一年二次,取平均得分. *得分70分以上为A,60-70分为B,50-60分为C,50分以下为D
合同内容包括以下六大要素:
1)品名、型号、规格
2)数量
3) 质量
4) 包装
5)付款方式
6)交货日期
第三节 商品库存管理
一、收货及验收
收货并进行验收是商品采购、进库前须进行的必要作业。
(一)商品验收的主要项目
1.条码、数量品种、规格验收
2.商品包装检验
3.简易的理化鉴别方法的应用
4.商品各项功能的调试
5.进货检验中的索证工作及标识检验
6.委托社会有关机构的检验
(二)入库作业
对于验收合格的商品,配送中心就做入库处理或直接发货。入库作业主要是根据商品性质、类别,选择合理的储存空间、货位,并做好电脑录入和有关账务处理。
二、库存管理
(一)仓间管理
1.巷道设置
2.货位标号
3.分区分类管理
(二)商品盘点及数量管理
库存商品盘点的内容主要包括点数、检查质量、查保管条件、查仓库安全情况等。
第四节 配送中心及配送业务
一、配送中心及其功能:
连锁超市的统一配送体系是依靠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来完成的。很多企业往往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合二为一组统一采购配送中心,来完成连锁超市的统一采购和统一配送功能。
(一)配送中心的定义
配送中心是位于物流节点上,专门从事货物配送活动的经营组织或经营实体。
(二)配送中心的功能
1.连接功能
2.进货入库验收功能
3.仓储功能
4.分拣、理货功能
5.加工功能
6.运送功能
7.信息收集功能
a) 配送中心一般作业流程:
锁分店提出要货信息后,配送中心从供应商那里组织货源,经过储存加工、整理、分拣、配货、送货后到达不同的连锁分店。配送中心一般作业流程见图5.2。
供应商
b
a
集 货
总部计算机中心(要货信息)
储 存 加 工,整理
选 拣(1)
分 拣(2)
配 货
送 货
分拣(2)
各 分 店
c
图5.2 配送中心一般作业流程
三、 配送作业管理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的现代管理主要包括:信息管理电脑化、商品分拣自动化、商品储存立体化和商品配送共同化。
(一)信息管理电脑化
物流信息管理是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传统的人工管理物流信息的办法已不适应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全面采用电脑来管理物流信息,才能保证高效率的商品配送。
连锁超市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的电脑化不仅需要连锁超市配送中心自身完善信息设施,而且还需要以门店的POS系统、EOS系统以及社会的公用网络系统建设为基础。只有全公司、全社会的相互配套,才能充分发挥连锁超市配送中心信息管理的效率,最终实现整个配送作业的无纸化运作。
(二)商品分拣自动化
大型的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商品种类多达上万种,客户数量多、分布面广,而且要求拆零配送、限时送达。在这种情况下,商品分拣作业就成了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内部工作量很大的一项工作。为了提高商品分拣的效率,国外的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参照邮局分拣信件自动化的经验,配置了自动化分拣系统。
(三)商品储存立体化
商品储存立体化是指用高层货架储存货物,以巷道堆垛起重机(简称巷道机)存取货物,并通过周围的装卸运输设备,自动进行出入库作业。
(四)商品配送共同化
商品配送共同化是指生产商、批发商或零售商、连锁企业共同参与,由一家连锁超市配送中心承担它们的配送作业。共同配送的实质是相同或不同类型的企业联合,其目的在于相互调剂使用各自的仓储运输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配送设施的使用效率。减少运货交通流量,提高送货车辆满载率,减少送货费用,降低连锁物流总成本。缩短补货时间,提供更高效优质的补货保证,进一步满足销售需要,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