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表一
學校午餐衛生安全自主檢查工作日誌
-第一表 上工前檢查-
學校名稱: 膳食衛生安全負責人: _______年 月 日
廚師: 人。 其他工作人員: 人。
請填寫:” O ”代表合格, “ X ”代表不合格。★”記號之項目為重大違規項目
缺點:屬為輕微缺失可立即改善或口頭糾正 缺失:屬於無法立即改善須期限營繕,應予追蹤
檢 查 項 目
檢查結果
缺點或缺失說明
後續處置
合 格
缺 點
缺 失
場區環境衛生
1. 檢查作業區附近周圍是否有污染源,若有污染源存在,則應特別注意阻斷污染源或隔離之適當防治措施。
2. 檢查作業區地面是否有保持清潔及有無積水、塵土飛楊現象,物品(如棧板)任意推放。
★
3. 檢查排水系統是否保持暢通,且不得有異味。
4. 有無發現禽畜、寵物等是否滯留作業場或周圍。
★
5. 作業場之出入口自動門、紗門、紗窗、空氣簾或塑膠簾等設施完整及乾淨,且有防止室內外之溫度交流及蚊蠅侵入功效。
作業區域衛生管理
★
6. 作業場所天花板、牆壁、地面之設置及設備表面有無殘垢或昆蟲遺留排泄物。
7. 依作業流程需要及衛生要求,有序而整齊的配置容器具,以避免交叉污染。
★
8. 作業場所不得發現有病媒(如鳥獸、昆蟲、老鼠、蟑螂、蚊蠅等)或其出沒之痕跡。
9. 作業場所是否有不良氣味,通風口是否保持清潔。
10. 作業場所內,除維護衛生所必須使用之清潔及消毒用品(少量)外,不得存放使用。
11. 檢查作業場所之光線是否達到一百米燭光以上,工作台面或調理台面是否達到二百米燭光以上。
12. 與食品直接接觸之容器、設備(含切割機器與用具)、工作檯等確認其清潔。
13. 作業場所內使用之病媒防治藥劑或其他措施應先移除,不得存放使用。
14. 庫房內環境保持整潔及良好通風無異味,食物貯存無異常現象。
★
15. 溫溼度檢控設施及作記錄(溫度20-25℃,濕度50-60%)。
★
16. 冷藏庫(0-7℃)及冷凍庫(-18℃以下)是否符合溫度管制及紀錄。(上工前溫度檢查及作記錄)
工作人員上工前個人衛生
17. 作業場所入口前之員工專用更衣室內部保持整齊清潔衛生
18. 作業人員上工前應更換工作服(含衣、帽及工作鞋),個人衣物、鞋私人物品等應放置於更衣場所,不得帶入食品作業場所。
19. 工作服穿著整潔,長髮者應有髮網包住頭髮,頭髮不可外露。必要時應戴口罩。
★
20. 如患可能污染食品的疾病(如出疹、膿瘡、外傷、結核病、A型肝炎及腸道傳染病),不得從事與食品接觸有關的工作,經治癒複檢查合格過方得再行從業。
★
21. 工作人員手部有膿腫、瘡傷、傷口較小者,應包紮妥當,戴上衛生手套再行工作,若傷口較大者,或患有出疹、皮膚病者,不得做接觸食品及餐具之工作。
22. 從業人員是否蓄留指甲、塗抹指甲油及佩戴飾物等。
23. 進入作業場所及調製食物前應洗手消毒。
洗手設施
24. 洗手槽清潔,有流動自來水、水龍頭避免已洗乾淨的雙手再遭受污染。
25. 洗手設施(含廚房內員工專用之洗手設施),避免使用肥皂。洗手用清潔劑、乾手器或擦手紙巾、洗手刷、垃圾桶、消毒液等應備齊。
26. 使用紙巾者,使用後之紙巾應丟入易保持清潔的垃圾桶內(最好使用腳踏開蓋式垃圾桶)。若採用烘手器,應定期清洗、消毒內部,避免污染。
27. 乾手設備內部應保持乾淨。
28. 應有洗手方法掛圖或說明。
其他衛生管理
29. 檢查廁所內是否保持整潔,及有無不良氣味。
30. 明顯位置標示『如廁後應洗手』之字樣。
★
31. 清潔用具(掃掃把、拖把、刮板等)定位管理,不可放置於作業場內。
★
32. 抹布、菜瓜布、鋼刷確認其清潔與完整。
33. 工作任務分配與菜單確認之準備
34. 應遵守其他相關食品衛生法規之規定
檢 查 人 員 簽 章
附
記
營養師: 午餐秘書:
表單編號:GH-096-001
表二
學校午餐衛生安全自主檢查工作日誌
-第二表 工作中檢查-
學校名稱: 膳食衛生安全負責人: _______年 月 日
廚師: 人。 其他工作人員: 人。
請填寫:” O ”代表合格, “ X ”代表不合格。★”記號之項目為重大違規項目
缺點:屬為輕微缺失可立即改善或口頭糾正 缺失:屬於無法立即改善須期限營繕,應予追蹤
檢 查 項 目
檢查結果
缺點或缺失說明
後續處置
合 格
缺 點
缺 失
作業人員工作中衛生
1. 進行配、供膳作業或直接接觸食物時應「配戴口罩」。
2. 工作中不可有吸煙、嚼檳榔、飲食、隨地吐痰、挖鼻、搔頭等可能污染食品之行為。
3. 不可有以衣袖擦汗、衣褲擦手等不良的行為。
4. 打噴嚏時,應以衛生紙巾掩捫,並背對著食物。
★
5. 手指不可觸及餐具之內緣或飲食物,應戴完整、清潔的丟棄式衛生手套(用一次即丟)。
6. 廚房內的訪客應有適當的管理,非工作人員入廚房需符合相關衛生要求。
★
7. 變換工作或進入管制區時應洗手消毒及更換工作衣。
★
8. 遵循管制區動線管理,不逆向行動以免造成交叉污染。
9. 隨時保持工作衣服整潔,勿與食物碰觸。
前處理作業中
10. 生鮮肉品有提供採購經屠宰衛生檢查合格之証明。
★
11. 使用之原材料均符合相關之食品衛生標準或規定,並可追溯來源。
12. 所有包裝食品,應遵守食品衛生管理法之規定予以標示完全,而且在保存期限內使用完畢。
13. 食品應貯存完善,保持新鮮度,不可有過期或變質、腐壞食品。
★
14. 各類原料依污染程度予以分類、分區或分時處理,並有專責處理人員,避免混雜使用。
★
15. 食品原料,應放置架上且儘速處理,不可堆置於地面。
★
16. 冷凍食品解凍方式及條件應正確(冷藏解凍、流動涼水解凍),避免暴露於室溫下解凍,食物解凍及處理應避免與各類原物料交叉污染
17. 前處理區場所環境隨時保整潔,地面不得積水濕滑,堆積食物殘渣、垃圾。
18. 水槽應保持清潔且清潔及消毒用品確實依規定管理和使用
19. 洗滌槽內的水應低於水龍頭的高度,以避免水倒流而污染水源。
20. 洗後之食物應瀝乾後再送往調理加工場所。
調理加工衛生
★
21. 廚房地面保持清潔乾淨,不濕滑、不積水
22. 排水溝保持順暢,無積垢、破損或逆流、淤積現象
★
23. 烹調區及配膳區燈具有設燈罩且維持清潔、完善運作正常,無破損、發霉或積灰塵,光度照明足夠200LUX以上。
★
24. 製備及烹調過程中食材備料、半成品、成品的動線應依不同清潔度之要求作規劃:備料區®烹調區®備膳放置區,避免食品遭受污染。
25. 與食品製備無關之任何物品不可放置於烹調製備區內。
26. 食物製備使用中之器具、設備、工作台、檯車等應隨時保持清潔。
★
27. 盛裝物料與熟食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烹調完成之菜餚不可受污染)。
28. 開封後之調味料應存放於有蓋之不銹鋼容器中。
29. 嚐試調味時不可以調理器具取用就口品嚐或其他造成污染之行為。
30. 食物掉落地面或已受到污染應拋棄不可繼續供食用。
★
31. 烹調作業中不可隨意清掃或清洗環境,以免造成交叉污染現象。
★
32. 熟食食品應立即加蓋待膳或迅速配膳。食品調製後,置於室溫下不得超過二小時。
★
33. 備有足夠且經殺菌消毒完全之抹布且固定放置,不得用同一條抹布擦拭二種以上之用具或物品,擦拭後應放入回收桶內待洗,不造成交叉汙染。
34. 垃圾桶定位集存無交叉污染現象,且應隨時加蓋。
配膳及供膳衛生
★
35. 配膳區非配膳人員不可進入或留置,檢查或衛管人員應配合更衣消毒。
36. 配膳檯、或推車應確認清潔,不可放置其他物品或非直接供食之食物。
37. 有凹陷或裂縫之餐具,不得盛放食品供食用。
★
38. 配膳作業人員不得任意更換其他作業,避免造成交叉污染盛菜時應注意手部衛生。
39. 切割不再加熱即食用之食品及水果,必須使用塑膠砧板,每日工作結束前應洗淨消毒,不用時宜側放以保持乾燥。
40. 覆蓋時應再確認盛放食品有無異物。
41. 供餐時學生取用菜餚時應有防覆異物侵入措施。
檢 查 人 員 簽 章
附
記
營養師: 午餐秘書:
表單編號:GH-096-00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