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1.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79814 上传时间:2024-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官名 B.爵位C.谥号D.行业【解析】“司马、司徒”是中国古代较早在中央机构就设有的重要官职,根据材料的推论可知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官名。13.“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这主要是因为A.南方经济的影响 B.统治集团的更替C.北方文化的衰落 D,民族融合的结果【解析】可采用逐一排除法。a项错误,当时南方经济落后北方;c项错误,相当长时期内,北方文化处于领先地位;d

2、项迷惑性很大,刘邦得天下和原楚怀王都是汉人统治,民族融合应该是两个或者几个不同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所以d不对。刘邦得天下后因为统一局面的形成,所以:“楚歌”得以流行天下。14.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朝文化的新气象。一下嘴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A.初唐书法 B.秦王破阵曲 C.飞天壁画 D.唐三彩【解析】 初唐书法“娟秀淡雅”反映了南方文化的特征。15.表2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朝代区域西汉元始二年晋太康元年唐天宝元年宋元丰三年北方965149493459南方11165257830(据钱穆国史大纲)影响表2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朝代

3、时间长短 B.王朝力量强弱C.疆域面积大小 D.经济格局变化【解析】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南方的户数逐渐增加,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过程,故选D项。16.辽与西夏分别是契丹与党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两者的相似之处是A.两族均源出秦汉时期的东胡 B.创立政权在宋朝建立之后C.仿汉字结构创制本民族文字 D.均曾与北宋结为兄弟之国【解析】逐一排除法。A错误。辽是契丹所建立,属东胡族系,是鲜卑的一支;西夏是党项族的一支。B中,北宋建立于960年,辽建国于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早于宋。 D错误,约为兄弟之国的是宋辽,西夏向宋称臣。故C正确。17.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

4、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收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解析】从材料中的“自不得提书夷字”,可知西方列强以条约的形式,否定了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规制,故选B项。18.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咋此强调的是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

5、解析】从材料中的“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可以看出李大钊反对尊孔复古。19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于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A淞沪会战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平型关战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这四次战役特征的认识,符合“引敌深入”、“予敌主力以打击”等特征的是台儿庄战役。20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

6、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A专制王权强化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C国王权力旁落D社会等级壁垒森严【解析】从时间判断18世纪的法国是封建专制制度 ;从有效信息上看 ,“国王把大事全委托给大臣或办事员 ”从反面说明国王权力至上的特征 。21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A民主主义B平等主义C自由主义D共和主义【解析】首先可以根据美国当时民主现状,黑人和印第安人并没有同白人对等的权利排除b ;再可以根据美国总统和议会由选举产生是其民主性排除a ;材料信息没有反映自由主义 ,工业革命时期成为流行的社会思潮和政策 ;“

7、不得授予贵族爵位”信息应该是防止和反对专制特权的。这个题是内涵式文综题。内涵式综合是指用其他学科知识解答本学科的问题。此题关键是弄清楚共和主义的实质:即共和主义。核心是民族国家的构建和民主制度的建设。这是政治现代化进程的一项根本要求和本质内容。体现反对君主专制主义,坚持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体原则。 共和是政体。之后针对针对美国独立前13个州,英国是分治,美国联邦宪法目的是完成国家统一的国情来确定。此题并没有超纲。只是一个标准的文综题。解答此题要用到政治学科的政治学部分国体、政体的内容来解答。22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

8、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B工厂纪律严格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D贫富差距缩小【解析】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中期”,此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厂制度确立,再结合材料中的“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说明当时工厂纪律严格。23拉尔夫达伦道夫在1998年写道,20世纪“在相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宰,导致热战冷战不断,但20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的起源”;全球化开始“主导人们的生活、想象和恐惧”,人们不得不“从全球的角度去思考,以回应这一日益全球化的现实”。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20世纪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B国

9、家之间对抗激烈C世界联系日益密切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解析】从材料中的“全球化”等信息可以看出,达伦道夫强调的是世界联系。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I卷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材料一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按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

10、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丁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收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材料二 表4 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时间农业实产量实征农业税农业税占实产量%合计正税附加合计其中:正税经济恢复时期3806.50494.54433.8850.6613.0011.70“一五”时期8017.80933.21847.4585.7611.6010.

11、60“二五”时期6983.20833.32745.6687.6611.9010.701963-1965年5004.50374.02333.4240.607.506.70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材料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摘自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5日)(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14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材料处理的能

12、力,特点主要从材料中归纳概括即可,原因主要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参考答案:(1)特点:两税法实施之前,以自耕小农、人丁为主要征收对象,以征收实物为主;两税法实施以后,逐渐以土地为主要征收依据,以征收货币为主。原因:土地兼并趋势难以遏止,小农破产,租佃关系成为普遍现象;生产区域性特征日益显著,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政府适时调整税收政策,保证财政收入。(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10分)【解析】变化趋势注意根据表格中的数字归纳,归纳要全面,主要原因注意结合当时的主要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即可。参考答案:(2)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趋

13、势,中间略有反复。主要原因:建国初期,百废俱兴,加上抗美援朝等需要,农业税比例较高。随后,国家采取重点发展工业的政策,需要农业的支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受高指标和浮夸风等因素影响,农业税比例略有上升。 此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阶段,农业生产以恢复和稳定为主,农业税比例明显降低。(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8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参考答案:(3)取消农业税是党和政府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改善、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长达2600年的农业税的取消,意味着

14、中华文明 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标志着国家政策的重大转变;由农业至此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有重视积累、优先发展到关注民生、共享改革成果,由重视城市建设到强调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39.(6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到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 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

15、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欧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这趟、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材料二三角贸易示意图材料三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资本来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

16、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8分)【解析】角色要从材料中的信息归纳概括即可,历史背景注意要从新航

17、路开辟、殖民扩张等角度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角色:商人;奴隶贩子:殖民者。历史背景:航海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新大陆开发;扩展海外贸易的要求。(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1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黑奴贸易的影响,注意要从非洲、美洲、欧洲和世界多角度分析。参考答案:(2)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美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3)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洋流的性质(寒、暖流)。(1

18、1分)【解析】考查了洋流分布的基本规律。参考答案:(3)属于北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出程,寒流;中程,暖流;归程,暖流。(4)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说明该船队达到里斯本时,那里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9分)【解析】考查了气候分布规律和气候的特点,依据里斯本的地理位置确定其气候类型,进一步分析其特点和成因。参考答案:(4)特征:到达里斯本时为7月(8月或78月),气候干热(地中海气候)。成因:受北移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5)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国际贸易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现代贸易与历史上的三角贸易相比有何区别?(8分)【解析】本题直接以历史命题材料三角贸易为背景设问,“现代贸易与历史上的三角贸易有何区别”一问,咋看起来难度较大,但只要学生能认真分析材料,准确把握材料,从试题所给的材料中概括出三角贸易的特点,再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与所学的教材有关国际贸易知识比较对照,从中概括出二者的差别,得高分是不难的。参考答案:(5)现代贸易的对象一般是商品、技术和劳务。三角贸易中除了商品外,还把奴隶当作“商品“进行交易。现代贸易以等价交换为基础原则,贸易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上互利合作。三角贸易中存在违反等价交换原则的行为,导致财富主要流向欧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