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现代汉语电子教案.ppt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8795548 上传时间:2025-03-02 格式:PPT 页数:211 大小:8.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电子教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1页
现代汉语电子教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章 普通话语音,第一节 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一)语音的社会性,社会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二)语音的物理属性,1.,音高,音高是声音的高低。,2.,音强,音强是声音的强弱。,3.,音长,音长是声音的长短。,4.,音色,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三)语音的生理属性,1.,喉头和声带,2.,口腔和鼻腔,二、语音的基本概念,(一)音节、音素、音位,音节是语流里最自然的语音单位。,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二)元音和辅音,元音是声带振动,气流通过口腔不受阻碍而发出的声音。,辅音是气流在口腔受到阻碍而发出的声音。,(三)声母、韵母和声调,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韵母是声母后边的部分。,声调是音节的音高变化。,三、记音符号,(一),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方案,,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公布。,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1.,给汉字注音,2.,教学普通话,3.,其他方面的应用,(二)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拟订的一套语音符号。,具体表格见教材,P32,、,P33.,第二节 声母,一、声母的分类和发音,(一)声母的分类,1.,按发音部位分类,可分为七组:,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舌根音。,2.,按阻碍方式分类,可分为五组:,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3.,按气流强弱分类,气流强的叫送气音,气流弱的叫不送气音,这种分类只限于塞音和塞擦音。,4.,按声带是否振动分类,发辅音时,声带振动的是浊音,声带不振动的是清音。,(二)声母的发音,二、声母辨正,(一)注意分辨,zhz,、,chc,、,shs,(二)注意分辨,hf,(三)注意分辨,nl,(四)注意分辨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五)注意把浊音改为清音,(六)注意把尖音改为团音,第三节 韵母,一、韵母的分类和发音,(一)韵母的分类,韵母按结构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类。,(二)韵母的发音,从三个方面控制:,舌头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嘴唇的圆展。,二、韵母辨正,(一)注意分辨,i,、,(二)注意分辨,eneng,、,ining,(三)注意分辨,ouo,、,anuan,(四)注意分辨单韵母和复韵母,第四节 声调,一、声调的性质和调值调类,(一)声调的性质,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是音高的变化。,声调的高低变化是由声带的松紧决定的。,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声调的高低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是跳动的。,(二)调值和调类,调值是声调的实际念法,也就是具体的高低升降形式。,调值的描写采用五度标记法。,调类是声调的分类。,(三)普通话的声调,普通话有四种基本调值,因此有四个调类。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二、声调辨正,(一)改变调值,(二)合并调类,(三)记入声字,第五节 音节,一、普通话音节的结构,(一)普通话音节的结构分析,音节一般包括声母、韵母和音调。,普通话的音节结构表见教材,P66.,(二)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第一,每个音节都有声母、韵母和声调。,第二,单韵母(除舌尖韵母,i,外)、复韵母和鼻韵母(除,ong,外)都能自成音节。,第三,韵母可以没有韵头、韵尾。,第四,音节中最少须有一个元音音素,最多可有四个音素,包括辅音音素和元音音素。,第五,音节里两个或三个元音音素可以连在一起,几个辅音音素不能连在一起。,二、普通话声韵配合关系,(一)普通话声韵配合的依据,从声母看,主要决定于发音部位,从韵母看,主要决定于开、齐、合、撮四呼。,(二)普通话声韵配合的规律,见教材,P69.,三、音节的拼读和拼写,(一)拼读要领,1.,声母要用本音,2.,要念准韵头,3.,声韵之间不要停顿,(二)拼读方法,1.,声母和韵母拼读法,2.,声介合母和韵母拼读法,3.,三拼连读法,确定声调的方法:,数调法,定调法,(三)拼写规则,1.,关于,y,、,w,的使用,2.,关于隔音符号()的使用,3.,关于,iou,、,uei,、,uen,的省写,4.,关于,上两点的省略,5.,关于标调方法,(四)拼写常识,1.,关于“字母表”,2.,关于大写字母的用途,(,1,)一个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诗词每一行的第一个字母要用大写。,(,2,)地名中专名和通名分写,第一个字母大写;低于县、市一级的居民点和习惯上作为整体的小地名,专名和通名连写。,(,3,)汉语人名按姓氏和名字分写,每个部分的第一个字母都大写。,(,4,)国家、团体、组织、单位等的名称,第一个字母大写;如果是由几个词组成 的,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5,)广告题目和招牌全大写字母,报刊杂志名称、封面书名和文章题目可全部大写,也可只在每个词开头大写。,3.,关于移行,第六节 音变,一、轻声,(一)什么是轻声,轻声是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子,音高不太固定,是一种特殊的变调,书写时不标调号。,(二)轻读现象,读轻声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1.,语气助词,2.,动态助词和结构助词,3.,构成名词的虚语素,4.,方位词,5.,附在动词后边的趋向动词,6.,单音节动词重叠后的第二个音节,双音节动词重叠后的第二、第四个音节。,7.,嵌在重叠式动词、形容词中间的“一”或“不”读轻声。,8.,部分双音节的单纯词,第二音节读轻声。,9.,叠音名词,后一个音节读轻声。,10.,一批普通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三)轻声的作用,轻声在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上起积极作用,恰当地使用轻声使我们所说的话音调强弱有序,和谐动听。轻声还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二、变调,(一)“一”“七”“八”“不”的变调,(二)上声的变调,(三)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三、儿化,(一)儿化和儿化韵,(二)儿化的规律,(三)儿化的作用,(四)语气词“啊”的音变,第七节 节律,一、平仄,(一)平仄及其作用,古人把汉语声调分为“平”和“仄”两类。平就是平生,仄就是上、去入三声的总称。,(二)平仄的规律,(三)平仄的格式,分起来有四小类:,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二、重音,(一)语法重音,语法重音是指句子某一成分说得重一些,其他成分相对低说得轻一些。,(二)逻辑重音,逻辑重音是指用说得特别重的方法来表示含蓄的意思或某种感情的一种现象。,三、语速和停顿,(一)语速,语速的快慢决定于语言内容本身的需要。大致分为快速、慢速、中速。,1.,语速节奏较快,多表现热烈、激动、急躁、紧张等情绪。,2.,语速节奏较慢,多表现沉重、悲哀的心情。,3.,语速节奏中速,多用于叙述事实,或描写景物等。,(二)停顿,1.,停顿及其作用,朗读时恰当地处理停顿,才显得节奏自然,间歇有序,语意层次分明。,2.,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停顿按性质可分为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3.,诗歌的停顿,4.,停顿和语速的关系,四、押韵,(一)押韵及其作用,押韵是诗歌、场次的一种传统表达形式。,押韵得当能更丰富地表达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思想感情,在形式上使诗歌更加精练整齐、紧凑集中,有抑扬顿挫的旋律,容易记忆、传诵。,(二)合辙押韵,“辙”是戏曲唱词的韵脚,是“韵”的一个通俗说法。“辙”就是“韵”,“合辙”就是“押韵”。,(三)押韵的格式,一韵到底,隔行用韵,换韵,第八节 语音规范化,一、普通话异读词的审音,二、纠正误读,(一)掌握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二)防止读错别字,三、积极推广普通话,谢谢观看!,第二章 现行汉字,第一节 汉字概说,一、汉字的起源和作用,(一)汉字的起源,汉字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和源远流长的文字。,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二)汉字的作用,:,汉字在汉民族的发展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汉字为汉语的发展做出了并仍在做出伟大的贡献;,第三,汉字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上,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二、汉字的性质和特点,汉字是语素文字的唯一代表。,第一,汉字和汉语基本适应。,第二,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第三,汉字有较强的超时空性。,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一、汉字的结构系统,(一)笔画,笔画是汉字构形的各种特定的点和线。,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提(挑)。,汉字的主要笔形分为,8,种,即“点、横、竖、撇、捺、提、折、钩”,也就是“永”字八法。,书写时还要注意笔顺,笔顺指书写汉字时下笔先后的顺序。,便于书写,便于组织结构,不破坏汉字的笔画系统,(二)偏旁,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可以独立成字的偏旁独立成子后就不叫做叫做偏旁。,(三,)偏旁组合,一个偏旁单独构成的字叫独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偏旁构成的字叫合体字。,偏旁通偏旁的组合可分为三类:,形旁同声旁组合,形旁同形旁组合,其他,(四)部首,编纂字典时,常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编在一起,称为一部,并把每部相同的偏旁作为该部的标目。这种作为标目的偏旁就叫部首。,二、汉字的结构方式,一是古代的象形字,例如“日”。二是古代的指事字,例如“一”。三是古代的会意字,例如“亡”。四是古代的形声字,例如“千”。五是繁体字是合体字,简化后成为独体字,例如“厂(廠)”。,现代汉字中合体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4,种情况:一是古代的象形字,例如“泉”。二是古代的指事字,例如“亦”。三是古代的会意字,例如“从”。四是古代的形声字,例如:“裘”。,第三节 汉字的形体及其演变,一、汉字的历史形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二、现行汉字的形体,现行汉字的形体可分为手写体和印刷体两种。,三、汉字演变的原因和趋势,原因有二:书写工具的变更;对文字要求的变化,演变趋势:符号性越来越强;逐渐定型化;逐渐简化;表音化。,第四节 汉字的形、音、义,一、汉字形、音、义的特点,(一)一形一音一义,(二)一形一音多义,(三)一形多音多义,(四)一形多音同义,(五)多形一音异义,(六)多形一音同义,二、形、音、义纠葛的原因,文字系统的要求,不同形体的共存,不同读音的共存,语言的影响,第五节 汉字的简化和规范,一、汉字简化,(一)精简字数,(二)减少笔画,二、汉字规范化,(一)汉字的规范,汉字的规范主要指字形规范和字音规范。,(二)使用规范汉字,三、现行汉字的标准化,定量、定形、定音、定序,三、现代汉字的字量,汉字的总数是不断增多的。,86000,多字是历代积累起来的总数,每一个时代实际使用的字数并没有这么多。,汉字简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主要表现在:(,1,)减少了笔画数目。(,2,)提高了阅读的清晰度。(,3,)减少了通用汉字的字数。(,4,)有些形声字简化字比繁体字表音准确,如:态(態)、证(證)、战(戰)、护(護)。(,5,)有些简化字比繁体字更便于分解和称说。,简化字也有一些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上:,(,1,)有些字改变了原来的偏旁系统,使得繁简的对照关系变得复杂,给繁体字的学习和机器的繁简转化增加了难度。,(,2,)减少了一些形近字,第六节 汉字书写指导,一、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一)写字姿势要领,(二)执笔、运笔标准,(三)构成好字的要素,笔画清晰,结体规范,字形端正,笔致流畅,二、楷书和行书的书写,二者有不同的特点:楷书用笔平稳,点画清晰,搭配匀称,结体规正;行书笔势流动,点画自如,简约便捷,体势多变。古人云:楷书如立,行书如走。,谢谢观看!,第三章 现代汉语词汇,第一节 概说,一、语素,(一)语素及其分类,1.,语素的确定,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构成词的语言单位。,2.,语素的分类,(,1,)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2,)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二)语素和汉字,语素和汉字的关系,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一素一音一字,几素一音一字,几素一音几字,几素几音一字,一素几音椅子,一素几音几字,二、词,(一)词及其确定,1.,什么是词,词是具有一定语音形式的,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2.,确定词的方法,直判法、提取法、扩展法,(二)词和语素,慈和语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词和语素都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但是它们的组织功能不同。,词是构成短语或句子的要素,语素是构成词或熟语的要素。,词和语素的表义特点也不相同。词表示的意义比较确定,语素表示的意义比较宽泛。,三、词汇,(一)词汇和词汇学,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使用的词的总汇。,以语言的词汇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词汇学,属于语言学的一个部门。,(二)词汇规范化,汉语词汇规范化是汉语规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词汇规范化要遵循三个原则:,普遍性原则,需要性原则,明确性原则,第二节 词的构造,一、单音词和复音词,(一)单音词,单音词是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在书面上就是一个汉字。,(二)复音词,又叫多音节词,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构成的,在书面上写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二、单纯词和合成词,(一)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1.,单音节单纯词,由一个单音节语素构成,2.,多音节单纯词,由双音节或多音节语素构成,摆阔联绵词、音译词、叠音词和拟声词。,(二)合成词,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1.,实语素加实语素构成的合成词,联合式,偏正式,动宾式,后补式,主谓式,2.,实语素加虚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前加虚语素实语素,实语素,+,后加虚语素,实语素,+,叠音虚语素,(三)合成词和短语,一般情况下,词和短语容易区别,可一部分双音节合成词和双音节短语却易于混淆,可从两方面区分:,第一,从意义看,某个语言单位,如果构成成分的意义融合成一个整体,就是词,否则就是短语。,第二,从结合紧密程度看,词的各个构成成分结合较紧,不能随意拆离,而短语的各个部分的组合则比较松散,中间可以插入别的成分,甚至可以前后易位。,第三节 词义,一、词义的特征,(一)词义的性质,1.,概括性,2.,社会性,3.,发展性,(二)词义的色彩,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二、词义的解释,(一)释义的原则,观点要正确、概括要准确、表达要简明,(二)释义的方法,1.,定义法,就是对词所反映的对象下定义。,换说释义,直接说明,2.,对释法,就是用同义词或用带有反义词的短语来解释词义。,分为正对释、反对释,3.,描绘法,用比喻、形容的方式说明词的含义。,4.,探源法,通过探求词的本义或来源说明词的含义。,(三)释义教学的目的,有助于学生掌握、运用词语,以丰富语汇。,三、多义词和同音词,(一)多义词,1.,单义词和多义词,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叫单义词。,2.,多义词的本义和转义,(,1,)本义是多义词的最初意义,(,2,)转义是由本义派生发展出来的意义,转义有三种类型:引申义、比喻义和形容义,3.,多义词的常用义和非常用义,常用义是多义词中使用频率高、应用范围广的意义。,4.,多义词的作用,词由单义发展为多义,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也是丰富词汇的最经济的手段。,(二)同音词,1.,同音词的类型,同音词是指一组声音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词,有同形同音词和异形同音词两类。,2.,同音词的形成,(,1,)语音的演变,(,2,)外来词的借用,(,3,)词义的分化,(,4,)声音的偶合,3.,同音词的作用,同音词可以用来构成同音双关的修辞方式,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同音词也有消极作用,就是在口头表达可能造成意义的混淆,妨碍人们顺利地进行交际。,四、同义词和反义词,(一)同义词的类型,可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两类。,等义词的意义几乎完全相同,一般可以互相替代。,近义词的基本意义相同,但有细微的差别。,所谓共同的意义,不是指事物在类别上的联系。,2.,同义词的辨析,(,1,)从意义方面辨析,词义的范围不同,词义的轻重不同,词义的重点不同,(,2,)从色彩方面辨析,感情色彩不同,语体色彩不同,(,3,)从用法方面辨析,适用对象不同,搭配关系不同,词性和造句功能不同,3.,同义词的作用,同义词用得恰当,可以使表意准确。,同义词前后换用,可以使语句富于变化。,同义词并列连用,可以使语势加强。,同义词选得精当,可以使音韵协调。,(二)反义词,1.,反义词的类型,绝对反义词,在两个反义词之间没有表示中间状态意义的词。,相对反义词,在两个反义词之间存在着表示中间状态意义的词。,2.,反义词的相配关系,(,1,)一个多义词可以有几个不同的反义词,(,2,)一组同义词可以有共同的反义词,(,3,)一组反义词可以有不同的反义词,3.,反义词的作用,(,1,)突出矛盾,增强力量,(,2,)正反连用,含义隽永,(,3,)正反对举,以概其全,第四节 词汇的构成,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一)基本词汇,全民族使用得最多的,日常生活中最必需的,意义最明确,为一般人所共同理解,几乎用不着什么解释的,叫作基本词汇。,基本词汇的主要特征:,全民性,稳固性,能产性,(二)一般词汇,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是一般词,所有一般词的总汇叫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具有能产性。,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能够相互转化。,二、丰富词汇的途径,(一)新词的创造,(二)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专业词的吸收,(三)熟语的沿用,熟语是由词或语素构成的现成用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第五节 辞书,一、辞书的种类,(一)字典和词典,1.,字典和词典的区别,字典以汉语书写单位,字为条目;词典以汉语语言单位,词为条目。,字典以收字为主,词典以收词为主。,2.,字典和词典的使用,第一,了解各种字典、词典的使用。,第二,善于利用词典、字典的附录。,第三,掌握字典、词典的排检法。,几种通用的排检法:,部首法,号码法,汉语拼音字母法,(二)语文词典和专科词典,1.,语文词典的类型,(,1,)学习用词典,(,2,)参考用词典,(,3,)研究用词典,2.,专科词典的类型,百科辞典,单科词典,二、主要的语文辞书,(一)主要的语文字典,1.,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人奉康熙之命历时六年编纂而成。,2.,中华大字典,徐元诰、欧阳溥存等人编纂,,191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3.,汉语大字典,湖北、四川两声出版部门组织,300,余人,于,1975,年开始,历时十年编纂而成。,4.,新华字典,是建国后第一本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的小型字典。,(二)主要的语文词典,1.,辞源,2.,辞海,3.,汉语大词典,4.,中国成语大词典,5.,现代汉语词典,第四章 现代汉语语法,122,第一节 概说,一、语法和语法的性质,(一)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二)语法的性质,语法具有概括性、稳固性和民族性。,123,二、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和五种语法单位,(一)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第一,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第二,语序和虚词是重要的语法手段。,第三,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二)现代汉语的五种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124,三、语法学和教学语法系统,(一)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语法的科学。换句话说,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则的科学。,(二)教学语法系统,教学语法系统是用于教学的语法学知识的系统。,125,四、语法学习和语法研究,(一)语法学习,语法学习指的是语法学知识的学习。,(二)语法研究,语法研究指的是对客观存在的语法规则进行分析和归纳。,126,五、语法的规范,(一)什么说法符合语法规范,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里的一般用例,是符合语法规范的说法。,(二)关于方言说法和有语法错误的说法,方言说法反映方言的特点,但不符合普通话的规范说法。,有语法错误的说法违反普通话语法的结构规则,是个人性的偶发性错误现象,应注意纠正。,127,第二节 词类,一、词类和词性,(一)词类的划分,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是根据词的语法特点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词的语法特点包括三个方面:,词的组合能力,词的造句功用,词的变化形式,128,(二)关于词性,词性是跟词类有联系的一个概念。词类是词的语法类别,着眼于总体,指词性相同的一类一类的词;词性是词的语法属性,着眼于个体,指类别相同的一个一个的词。,129,二、各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代词,130,三、各类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131,四、几类词的区别,(一)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别,1.,名词和动词、形容词,名词一般能受数量词的修饰,一般不能受副词的修饰。名词能直接用在介词后边,并且能够充当主语和宾语。相反,动词、形容词能受副词修饰,一般不直接用在介词后边,一般不充当主语和宾语。,132,2,、动词和形容词,动词一般能带宾语,一般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一般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带宾语。,(二)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第一,能修饰名词、能充当谓语的,是形容词不是副词。,第二,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是形容词而不是副词。,133,(三)时地名词和副词的区别,时间名词能同介词“在、到、从”组成介词短语,时间副词不能。,(四)动词和介词的区别,动词或动宾短语可以成为谓语或谓语中心,动词可以用“,不,”的方式提问,介词或介词短语不具备这种功能。,134,(五)连词和介词的区别,介词总是跟后边的名词等组成介词短语,具有单向性;连词则总要关涉道两个或几个语言单位,具有双向性或多向性。,135,五、词的兼类现象和词性活用现象,(一)词的兼类现象,指的是词的形式相同,但实际上属于不同的词类,在甲语法环境中是甲类,在乙语法环境中,是乙类。,(二)词性活用现象,一个词本来属于甲类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活用成为乙类词。,136,第三节 短语,一、短语及其重要地位,(一)短语的构成,短语也叫词组,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二)短语的重要地位,首先,短语所包含的结构关系是汉语的最基本句法关系。,其次,在汉语里,短语是广泛使用的造句单位。,137,二、短语的种类,(一)短语种类的划分,从结构上看,短语内部有一定的饥饿哦古关系,有的虽然内部关系不明显,但在结构形式上有一定的区别性特征。,从功能上看,每个短语都具有整体性,造句中都显现出一定的语法功能。,138,(二)短语的结构类,一般的结构类短语,按照结构关系的不同来分类。,包括联合短语、偏正短语、正补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复指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等。,(三)短语的功能类,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和形容词性短语。,(四)多层次短语和固定短语,根据短语所包含的层次的多少,可分为多层次短语和固定短语。,139,三、有关短语分析的几个问题,(一)短语成分的称呼,有的短语成分,在称呼上跟句子成分一致,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有的短语成分称呼一般根据短语的具体的结构情况来确定。,140,(二)短语层次的切分,(三)短语歧义的分解,(四)短语结构的图示,141,第四节 单句,一、句子的性质和单句的分类,(一)句子的性质,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言语单位。,(二)单句的分类,单句是同复句相对的概念,是不同与复句格局的简单句子。,单句可以从结构和语气两个角度分类。,142,1.,单句的结构类,主谓句,非主谓句,2.,单句的语气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143,二、句子成分,(一)句子的一般成分,1.,主语和谓语,2.,宾语,3.,定语,4.,状语,5.,补语,144,(二)句子的特殊成分,独立语,外位语,三、词和句,(一)单词成句,有的非主谓句只有一个单词充当,这是一种单词句。,145,(,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述说、询问或咏叹现存的事物。,(,3,)指明要求对方特别注意的事物。,(,4,)称呼人物的名号。,146,(二)单词充当句子成分,名词充当成分,动词充当成分,形容词充当成分,数词和量词充当成分,代词充当成分,副词和独用词充当成分,147,四、语和句,(一)短语成句,1.,短语充当主谓句,2.,短语充当非主谓句,(二)短语充当句子成分,1.,联合短语充当成分,2.,偏正短语充当成分,3.,正补短语充当成分,148,4.,动宾短语充当成分,5.,主谓短语充当成分,6.,复指短语充当成分,7.,连动短语和兼语短语充当成分,8.,介词短语充当成分,9,,能愿短语和趋向短语充当成分,10.,数量短语和方位端于充当成分,11.,“的”字短语和比况短语充当成分,149,五、一些特定句式,(一)“把”字句和“被”字句,(二)连动句和兼语句,(三)双宾句和存现句,150,六、句子的歧义现象,(一)什么是句子的歧义现象,指一个句子有两个或几个意思的现象。,(二)常见的歧义句,不同组合层次造成的歧义句,不同结构关系造成的歧义句,不同词类造成的歧义句,151,不同词语含义造成的歧义句,轻重音造成的歧义句,不同联想造成的歧义句,(三)歧义句的消除,152,七、句子的分析和检查,(一)句子的分析,局子里成分与成分是分层套合的。对句子进行成分分析要注意三点:,对成分的分析不要过于细碎,对两可性的成分套合现象的分析,不要作硬性规定。,成分分析可以采用层次图解法,一般采用符号标示法。,153,(二)句子的检查,检查成分间在搭配上是否有毛病,可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抓住主语中心、谓语中心、宾语中心,看看它们在搭配上是否恰当。,第二步,分析出定语、状语、补语,看看它们和中心语是否配搭相宜,看看它们相互之间是否有失照应。,154,第五节 复句,一、复句和关系词语,(一)什么是复句,复句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的句子。,(二)什么是关系词语,关系词语是可以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155,二、并列、连贯、递进和选择,(一)并列句,并列句是表示平列、对照、解注等关系的复句。,(二)连贯句,连贯句是分句间具有先后相继关系的复句。,(三)递进句,递进句是分句间有更进一层的关系的复句。,156,(四)选择句,选择句是分句间有选择关系的复句。,三、因果、目的、假设和条件,(一)因果句,因果句是分句间具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复句。,(二)目的句,目的句是分句间具有行动和目的的关系的复句。,157,第一节 概说,(三)假设句,假设句是分句间具有假设和结果的关系的复句。,(四)条件句,条件句是分句间具有条件和结果的关系的复句。,四、转折、让步和假言逆转,(一)转折句,转折句是分句间具有单纯的直接转折关系的复句。,158,(二)让步句,让步句是先让步后转折的复句。,(三)假言逆转句,假言逆转句,简称假转句,是分句间具有假言否定性转折关系的复句。,159,五、复句的紧缩和扩展,(一)紧缩句,分句与分句紧缩在一起的句子,叫作紧缩句。,(二)多重复句,包含两个或几个层次的复句,叫做多重复句。,160,六、复句运用中常见的语病,(一)分句关系问题,复句运用中常见的一种毛病,是分句与分句之间缺乏合乎事理的联系。,(二)关系词语问题,复句运用中常见的另一种毛病,是关系词语使用不当。,161,(三)结构组织问题,复句运用中常见的第三种毛病,是句意夹缠,结构混乱。,162,第六节 句群,一、句群的特点,句群是由句子和句子组合而成的表述一层意思的言语单位。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一个句群包含两个或几个句子。,第二,在语流中一个句群表述一层意思,它所包含的两个或几个句子相互之间有紧密联系。,第三,一个句群表述一层意思,这层意思主要说明什么问题,总会有个中心意思。,163,(二)句群和段落,句群和段落有时重合,但是句群不同于段落。,一方面,句群必须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一个段落有时只可以有一个句子。,另一方面,一个句群表述一层意思,一个段落却可以表述相关的几层意思,可以包含几个句群。,164,二、句群的组合方式,1.,一般关系词语。即复句中常用的关系词语。,2.,组群关系词语,即通常用来把句子和句子组织成为句群的关系词语。,3.,句中示意词语,即用于句中,指示出句与句之间意思关联的词语。,165,(二)无特定词语的组合,许多句群,句与句的组合不用特定词语。,三、句群的关系类别,(一)并列,连贯,递进,选择,(二)因果,目的,假设,条件,(三)转折,让步,假言逆转,166,四、句群的分析,(一)把握表意中心,(二)弄清层次关系,167,第七节 句末助词和句末标点,(一)陈述句末的语气助词,1.,“的”和“了”,2.,“呢”和“罢了”,3.,“嘛(么)”和“啊”,(二)疑问句末的语气助词,1.,“吗(么)”和“吧”,2.,“呢”,3.,“啊”,168,(三)祈使句末的语气助词,1.,“吧”和“了”,2.,“啊”,(四)感叹句末的语气助词,常用“啊”,169,(五)语气助词不用在句末的现象,1.,语气助词出现在复句中间,2.,语气助词用在句子开头的一个成分后边,3.,语气助词用在列举的各个联合项之间,170,二、句末标点,(一)句号,(二)问号,(三)感叹号,(四)问号和感叹号不用在句末的现象,谢谢观看!,第五章 现代汉语修辞,第一节 概说,一、修辞和学习,(一)什么是修辞,根据题旨情境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以便取得最佳表达效果,这就是修辞。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规律的科学,就是修辞学。,PPT,模板下载:,PPT,素材下载:,PPT,图表下载:,PPT,教程:,Excel,教程:,PPT,课件下载:,PPT,论坛:,(二)关于修辞学习,学习修辞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要经常向人民群众学习。,第二,要从优秀作品中学习。,第三,要学好语音、词汇、语法。,第四,要多进行修辞的实践。,PPT,模板下载:,PPT,素材下载:,PPT,图表下载:,PPT,教程:,Excel,教程:,PPT,课件下载:,PPT,论坛:,二、修辞和语法、逻辑,(一)修辞和语法、逻辑的区别,这三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逻辑研究的是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管的是语言内容对不对的问题;语法研究的是语言的结构规律,管的是组词造句通不通的问题;修辞研究的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管的是语言材料选择得好不好的问题。,PPT,模板下载:,PPT,素材下载:,PPT,图表下载:,PPT,教程:,Excel,教程:,PPT,课件下载:,PPT,论坛:,(二)修辞和语法、逻辑的联系,一般说来,修辞要在合乎逻辑、语法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存在于语言材料中,因此修辞也要和逻辑相适应。至于语法,那是修辞所必须具备的初步条件。,PPT,模板下载:,PPT,素材下载:,PPT,图表下载:,PPT,教程:,Excel,教程:,PPT,课件下载:,PPT,论坛:,第二节 词语的选择,一、词语的意义,(一)同义词语的选择、,同义词语选用得好,可以准确表现客观事物的特征,反映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同义词语连用,可以加重语势,达到强调的目的。,PPT,模板下载:,PPT,素材下载:,PPT,图表下载:,PPT,教程:,Excel,教程:,PPT,课件下载:,PPT,论坛:,(二)动词的选择,在句子中,动词常常用作谓语的中心,起着关键性作用。,动词选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大大地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PPT,模板下载:,PPT,素材下载:,PPT,图表下载:,PPT,教程:,Excel,教程:,PPT,课件下载:,PPT,论坛:,(三)虚词的选择,虚词一般没有词汇意义,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虚词对于内容的表达作用往往是实词代替不了的。,PPT,模板下载:,PPT,素材下载:,PPT,图表下载:,PPT,教程:,Excel,教程:,PPT,课件下载:,PPT,论坛:,(四)成语活用,最常见的有五种情况:,更换语素,语素易位,成语扩展,成语节缩,语义活用,PPT,模板下载:,PPT,素材下载:,PPT,图表下载:,PPT,教程:,Excel,教程:,PPT,课件下载:,PPT,论坛:,二、词语的色彩,(一)词语的感情色彩,(二)词语的语体色彩,三、词语的声音,(一)音节匀称,(二)平仄相调,(三)韵脚和谐,(四)叠音自然,PPT,模板下载:,PPT,素材下载:,PPT,图表下载:,PPT,教程:,Excel,教程:,PPT,课件下载:,PPT,论坛:,第三节 句式的选择,一、长句和短句,(一)什么是长句和短句,长句,是指形体长,词儿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包括复杂的复句和单句。短句,是指形体短,词儿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包括剪短的单句和包含简短分句的复句。,PPT,模板下载:,PPT,素材下载:,PPT,图表下载:,PPT,教程:,Excel,教程:,PPT,课件下载:,PPT,论坛:,(二)长句和短句的表达效果,长句结构严谨,表意细腻,有利于精确地论述情况,说明事实。,短句简明干脆,生动活泼,有利于抒发感情。,PPT,模板下载:,PPT,素材下载:,PPT,图表下载:,PPT,教程:,Excel,教程:,PPT,课件下载:,PPT,论坛:,二、设问句和反问句,(一)设问句,在阐明观点之前,有意先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和思索,这是设问。用来设问的问句,就是设问句。,PPT,模板下载:,PPT,素材下载:,PPT,图表下载:,PPT,教程:,Excel,教程:,PPT,课件下载:,PPT,论坛:,(二)反问句,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这是反问。用来反问的问句就是反问句。,三、常式句和变式句,(一)句子成分的次序,常式句句子成分的次序是先主语后谓语;先定语、状语,后中心语。变式句成分次序与其相反,即“倒装句”。,PPT,模板下载:,PPT,素材下载:,PPT,图表下载:,PPT,教程:,Excel,教程:,PPT,课件下载:,PPT,论坛:,(二)分句的次序,表示原因、假设、条件等等意思的分句,一般用在别的分句前边;由于表达上的需要,也可以把它们移后,PPT,模板下载:,PPT,素材下载:,PPT,图表下载:,PPT,教程:,Excel,教程:,PPT,课件下载:,PPT,论坛:,四、主动句和被动句,(一)什么是主动句和被动句,在主谓句里,如果主语是动作发出者,这种句子叫主动句;如果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子叫被动句。,一个意思可以用主动句表达,也可以用被动句表达。,PPT,模板下载:,PPT,素材下载:,PPT,图表下载:,PPT,教程:,Excel,教程:,PPT,课件下载:,PPT,论坛:,(二)主动句和被动句的选用,分三种情况:,为了突出被动者,而主动者不需要说出,或不愿说出,或无从说出,这是要用被动句。,为了使前后分句叙述角度一致,语意连贯,重点突出,也要用被动句。,为了强调不如意或者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有时使用被动句。,PPT,模板下载:,PPT,素材下载:,PPT,图表下载:,PPT,教程:,Excel,教程:,PPT,课件下载:,PPT,论坛:,五、肯定句和否定句,(一)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作用,肯定句是对事物作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否定句是对事物作出否定判断的句子。,(二)双重否定句,否定是双重的,就表达了肯定的意思。包含双重否定的句子叫双重否定句。一般来说双重否定句的语意比肯定句强。,PPT,模板下载:,PPT,素材下载:,PPT,图表下载:,PPT,教程:,Excel,教程:,PPT,课件下载:,PPT,论坛:,六、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一)什么是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经常在口语中出现而在书面语中较少使用 的句式,就是口语句式;经常在书面语里使用而在口语里较少使用的句式,叫作书面语句式。,PPT,模板下载:,PPT,素材下载:,PPT,图表下载:,PPT,教程:,Excel,教程:,PPT,课件下载:,PPT,论坛:,(二)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是的区别,口语句式结构松散,短句较多;书面语句式结构严谨,长句较多。,口语句式灵活多变,通俗流畅,关联词语用得较少;书面语句式因为要求严密的逻辑性,关联词语用得较多。,书面语句式比较注意加工润色,讲究句子锤炼,有时会用一些文言句式。,PPT,模板下载:,PPT,素材下载:,PPT,图表下载:,PPT,教程:,Excel,教程:,PPT,课件下载:,PPT,论坛:,一、比喻、借代、比拟和夸张,(一)比喻,1.,比喻及其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它的作用是:,用熟悉的事物去说明还不熟悉的事物,使人们易于理解。用具体事物去描绘比较抽象的事物,增加语言的形象性,使读者产生联想。,突出事物某一方便的特性,加深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