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二章轴向拉伸和压缩.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794656 上传时间:2025-03-0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轴向拉伸和压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二章轴向拉伸和压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知识要点 1.轴向拉伸(压缩)的力学模型 ①构件特征——构件为等截面直杆。 ②受力特征——外力或外力的合力作用线与构件的轴线重合。 ③变形特征——杆件轴线在受力后均匀伸长(缩短),即杆件两横截面沿杆轴线方向产生相对的平行移动。 2.轴向拉伸(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轴力 (1)内力的定义 由外力作用引起的构件内部相互之间的作用力。 (2)截面法 截面法是求内力的一般方法。在需求内力的截面处,用一假想平面,沿该 截面将杆件截开,取其一部分,将弃去部分对留下部分的作用,代之以内力, 然后考虑留下部分的平衡,由平衡条件求出该截面上的未知力。 (3)轴力 轴向拉、压时,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以表示,沿杆件轴线方向。 (4)轴力的正负号规定 以拉力为正,压力为负。 (5)轴力图 表示各横截面上的轴力沿杆件轴线方向变化规律的图线。 3.轴向拉伸(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1)应力的定义 由外力作用所引起的内力密度。 (2)应力的特征 ①应力被定义在物体的假想平面或边界上的一点处。 ②应力的量纲为单位面积上的力,应力的单位为,或记做Pa (3)轴向拉伸(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①应力分布规律:对于等截面直杆,正应力在整个截面上均匀分布 ②计算公式: 4.轴向拉伸(压缩)时,斜截面上的应力 (1)斜截面上的应力 ①正应力 ②切应力 (2)最大、最小应力 , , 5。轴向拉伸(压缩)时的强度 ⑴低碳钢的静拉伸试验 ①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 a.弹性变形:解除外力后,能完全消失的变形。 b.塑性变形:解除外力后,不能消失的永久变形。 ②变形的四个阶段 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局部变形阶段。 ③力学性能指标 a. 强度指标: 比例极限-------应力和应变成正比时的最高应力值 弹性极限-------只产生弹性变形的最高应力值。 屈服极限-------应力变化不大,应变显著增加时的最低应力值。 强度极限--------材料在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b.弹性指标:弹性模量E= c.塑性指标:延伸率 截面收缩率 d.冷作硬化:材料经过预拉至强化阶段,卸载之后,再受拉力时,呈现比 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的现象。 (2)轴向拉伸(压缩)时的强度条件 构件的最大应力不得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 许用应力是材料容许承受的最大工作应力 ⑶ 强度计算的三类问题 ① 强度较核 ② 截面设计 ⑧许用荷载计算 (由计算) 6.轴向拉伸(压缩)时的变形与位移 (1)变形的定义 受力物体形状改变时,两点之间线距离或两正交直线之间夹角的改变, 前者称为线变形,后者称为角变形。 (2)轴向拉(压)时的变形 ①纵向变形 ②纵向应变 ⑧胡克定律 或 ④胡克定律的适用条件 .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即材料处于弹性范围; .在计算的长度范围内,,,均为常数。 ⑤横向变形 ⑥横向应变 ⑦泊松比 ,恒为负值 ⑶ 位移的计算 受力物体形状改变时,相对于某参考坐标系, 线距离,或一线段方向改变的角度,物体上一点位置改变的直线距离,或一线段方向改变的角度。 ⑷ 位移的计算 ①选取参考坐标系。 ②计算杆件的变形量。 ③根据变形的相容性(变形相容的条件)作位移图(或结构的变形图),由位移的几何关系计算位移值。 习题详解 1 试求下图所示各杆1—1和2—2横截面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解 如图所示。解除约束,代之以约束反力,作受力图,如 图所示。利用静力学平衡条件,确定约束反力的大小和方向,并标 示在图中。作杆左端面的外法线,将受力图中各力标以正负号,凡 与外法线指向一致的力标以正号,反之标以负号。轴力图是平行于杆轴线的 直线。轴力图线在有轴向力作用处,要发生突变,突变量等于该处作用力的数 值。对于正的外力,轴力图向上突变,对于负的外力,轴力图向下突变,如题 图所示。截面1和截面2上的轴力分别为和 。 解题步骤与题相同,杆的受力图和轴力图如图、所示。截面1和截面2上的轴力分别为 , 解题步骤与相同,杆的受力图和轴力图如图和所示。截面1上的轴力为,截面2上的轴力为。 解题步骤与题相同,杆的受力图和轴力图如图和所示。截面1上的轴力为,截面2上的轴力为。 2 试求题图所示等直杆横截面1—1、2—2和3—3上的轴力,并作 轴力图。若横截面面积,试求各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 如图所示。首先解除杆的约束,代之以约束反力,利用静力学平衡条件,确定约束反力的大小和方向,作受力图,如图所示。然后作杆左端面的外法线,将受力图中各外力标以正负号,凡与外法线指向一致的力,标以正号,反之标以负号。最后,自左向右作轴力图。轴力图是平行于杆轴的直线,在有轴向外力作用处,轴力图将发生突变,对应于正的外力,轴力图将向上跳,对应于负的外力,轴力图将下跌,上跳或下跌的量,等于对应的外力数值。轴力图如图所示。截面1上的轴力,截面2上的轴力。 各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别为 3 试求图所示阶梯状直杆横截面l—1、2—2和3—3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若横截面面积,并求各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 如图所示。首先解除杆的约束,并代之以约束反力,作受力图,如图所示。利用静力学平衡条件,确定约束反力的大小和方向,并标示在受力图中。作杆左端面的外法线,将受力图中各外力标以正负号:凡指向与外法线的正向相同者,标以正号,反之标以负号,如图所示。作轴力图,轴力图是与杆轴平行的直线,在有轴向外力作用处,轴力图要发生突变,突变量等于对应处的外力数值,对应于正的外力,轴力图上跳,对应于负的外力,轴力图下跌,上跳和下跌量与对应的外力数值相等,如图所示。由轴力图可知,截面1-1上的轴力,截面2-2上的轴力,截面3-3上的轴力。 各截面上的应力分别为 4 如图所示是一混合屋架结构的计算简图。屋架的上弦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下面的拉杆和中间竖向撑杆用角钢构成,其截面均为两个的等边角钢。已知屋面承受集度为的竖直均布荷载。试求拉杆和横截面上的应力。 解 ⑴ 作受力图 解除图所示屋架结构的约束,代之以支座反力,作受力图,如图所示 ⑵ 求支座反力 利用静力学平衡原理 , , , 及可得 , (3)计算拉杆的轴力 取半个屋架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如图所示,由静力学平衡方程 , 及,,得 ⑷ 计算拉杆的轴力 取铰接点 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如图所示,由静力学平衡方程 , 及,得 (5)计算拉杆和横截面上的应力 查文献1中附录Ⅲ型钢表,等边角钢的截面积,所以拉杆和横截面上的应力 5 石砌桥墩的墩身高 。其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如荷载,材料的密度,试求墩身底部的横截面上的压应力。 解 (1)计算桥墩自重 由桥墩高,材料密度,横截面面积 可得桥墩自重 (2)计算桥墩底部截面上的轴力 解除地面对桥墩的约束,代之以约束反力,如图所示,则桥墩的轴力等于约束反力,并有 (3)桥墩底部横截面上的压应力 (压) 6 如图所示拉杆承受轴向拉力,杆的横截面面积。如以表示斜截面与横截面的夹角,试求当时各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并用图表示其方向。 解 拉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应用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公式 可得 它们的方向被分别表示在图、、、和中。 7 一根等直杆受力如图所示。已知杆的横截面面积和材料的弹性模量。试作轴力图,并求杆端点的位移。 解 首先解除约束,代之以约束反力,作受力图,如图所示。利用静力学平衡条件确定约束反力的大小和方向,并标示在受力图中。再以杆左端的外法线为标准,将受力图中各外力标以正负号,凡与的指向一致的外力,标以正号,反之标以负号。最后,自左向右作轴力图。轴力图是平行于杆轴线的直线,在有外力作用处,轴力图线发生突变,突变量等于对应外力的数值,对应于正号的外力,轴力图上跳,对应于负号的外力,轴力图下跌,如图所示。 根据轴力图,应用胡克定律,计算杆端的位移为 8 一木桩受力如图所示。柱的横截面为边长的正方形,材料可认为符合胡克定律,其弹性模量。如不计柱的自重,试求:⑴ 作轴力图;(2)各段柱横截面上的应力;(3)各段柱的纵向线应变;(4)柱的总变形。 解 (1)作轴力图 解除处约束,代之以约束反力,应用静力学平衡条件,确定约束反力的大小和方向,作受力图,如图所示。以截面的外法线为标准,将受力图中各力标以正负号,凡是和的指向一致的外力,标以正号,反之标以负号,自下向上画轴力图。轴力图是平行于木桩轴线的直线,在有外力作用处,将发生突变,突变量等于对应的外力数值,对应正号的外力,轴力图向右突变,对应负 号的外力,轴力图向左突变,如图所示。 (2)计算各段柱横截面上的应力 。 (3)计算各段柱的线应变 应用胡克定律,各段柱的线应变为 (4)计算柱的总变形 9 一根直径、长的圆截面杆,承受轴向拉力,其伸长。试求杆横截面上的应力与材料的弹性模量。 解 解法一 应用胡克定律确定材料的弹性 根据轴向拉伸杆的应力公式,杆横截面上的应力为 解法二 先计算杆的应力和应变 再应用胡克定律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 E= 10 (1)试证明受轴向拉伸(压缩)的圆截面杆横截面沿圆周方向的线应变等于直径方向的线应变 (2)一根直径为的圆截面杆,在轴向拉力作用下,直径减小,如材料的弹性横量,泊松比,试求轴向拉力 (3)空心圆截面钢杆,外直径,内直径,材料的松比。当其受轴向拉伸时,已知纵向线应变,试求其壁厚。 解 (1)设圆截面的直径为,则其周长,在轴向力作用下,其径向线应变为 周向线应变为 所以,证明了径向线应变等于周向线应变,即 ⑵ 由波松比的定义及,可得 应用胡克定律可确定圆截面上的应力 所以,轴向拉力 (3)由纵向线应变和泊松比可计算出径向线应变 受拉伸后,空心圆截面的内、外直径分别变为 所以,变形后的壁厚 11受轴向拉力作用的箱形薄壁杆如图所示。已知该杆材料的弹性常数,试求与两点的距离改变量。 解 解法一 变形前,两点间的距离为 横截面上的应力 杆的纵向应变 杆的横向应变 变形后变为,变为,与两点间的距离 变形后之间距离改变量 解法二 变形前两点间的距离为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杆的纵向应变 杆的横向应变 变形后两点间距离的改变量可 12如图所示的结构中,为水平放置的刚性杆,杆的 材料相同,其弹性模量,已知,,,。试求点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解 解法1 将杆截开,三杆内的轴力分别为,如图所示,利用静力学原理可得 , 可得 , 因杆不受力,所以在外力作用下,杆不变形,只是随杆的变形而绕铰接点作刚体转动,如图所示。杆和的伸长相同,由胡克定律有 变形后,刚性杆平行移动至位置。因此,只要确定了点的位置,刚性杆的新位置也就确定,从而力的作用的新位置,也可确定。严格地说点应是以点为圆心,以杆即为半径划圆弧,与以点为圆心,以杆变形后的长度即为半径划圆弧的交点。但由于是小变形,应用威里奥特图解法,点可由过点的垂线,与过点,的垂线,二垂线的交点便确定了点,如图所示。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点的垂直位移等于其水平位移,等于杆的伸长量。由于刚性杆因杆和的变形只作刚体平移,所以力的作用点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 与点的位移相同,即 垂直位移朝下,水平位移向右。 解法二 应用卡氏定理 因外力作用点处,无水平力作用,所以计算点的水平位移时,须在点加一水平虚荷载,其数值等于零,如图所示。利用静力学平衡条件 , , 可得各杆的轴力 , 结构的总应变能 应用卡氏定理,点的水平位移 将代入上式,得 计算点的垂直位移时,对图利用静力学平衡条件 , , 可得各杆的轴力 , 结构的总应变能 应用卡氏定理,点的垂直位移 13 如图所示的实心圆钢杆在点以铰相连接,在点出作用有垂直向下的力。已知干的直径分别为,钢的弹性模量。试求点在铅垂方向上的位移。 解 解法一 应用卡氏定理 取铰接点作为研究得对象,作受力图,如图所示。利用静力学平衡条件 , 可求得各杆和的轴力分别为 , 杆系的应变能 应用卡氏定理,力的作用点的垂直方向位移 解法二 单位荷载法 (1)计算荷载产生的轴力。步骤同解法一, (2)计算单位荷载产生的轴力。取铰接点为研究对象,在点作用以 单位荷载,如图所示。则由静力学平衡条件可得杆的轴力点的铅垂位移 解法三 应用功能转换原理 计算杆的轴力,步骤与解法一相同,。设在外力作用下,点的铅垂方向的位移为,则外力作功为 二杆的应变能之和为 由功能转换原理,有 显然,这一结果与解法一和解法二相同。 解法四 威里奥特图解法 (1)利用静力学平衡条件可得二杆内的轴力 (2)计算杆和的伸长。利用胡克定律,有 (3)应用威里奥特图解法,分别过杆和伸长后的点和,作二 杆的垂线,相交于点,再过点作水平线,与过点的铅垂线相交于点, 则,便是点的铅垂位移,如图所示。由图中的几何关系 , 可得 , , 所以点的铅垂位移 14如图所示和两点之间原有水平方向的一根直径为的钢丝,在钢丝的中点加一竖直荷载。已知钢丝产生的线应变为,其材料的弹性模量,钢丝的自重不计。试求:(1)钢丝横截面上的应力(假设钢丝经过冷拉,在断裂前可认为符合胡克定律);(2)钢丝在点下降的距离;(3)荷载的值。 解 设钢丝未加荷载前长,加荷载后,点下降,钢丝内轴力为,则段和段的伸长量都是 二段伸长后的长度均为 由图所示的几何关系有 式中,为钢丝的伸长应变,其数值甚小,所以项为高阶微量,与项相比,可以略去不计,故上式可近似写为 ① 对图应用静力学平衡条件 ,可得 ② 由于角很小,可近似地用代替,即 ③ 将③式代入式 ②,得 ④ 将④式代入式①,得点的下降距离 由上式可得 ⑤ 已知钢丝的应变 ⑥ 所以有 钢丝横截面的应力 将式⑥代入式①,得点的下降距离 由式⑤ ,可得荷载 15 如图所示圆锥形杆受轴向拉力作用,试求杆的伸长。 解 设距左端处的截面面积为,直径为,其上的轴力为,如图所示。显然,,根据图所示的几何关系,有 所以 应用胡克定律,杆的伸长量 16 有一等截面的钢杆承受轴向拉力 ,已知杆的横截面积,材料的弹性模量,试求杆中所积蓄的应变能。 解 杆中的应变能为 17 如图所示,两根杆和的材料相同,其长度和横截面面积也相同。杆承受作用在端点的集中荷载;杆承受沿杆长均匀分布的荷载,其集度为。试比较这两根杆内积蓄的应变能。 解 (1)计算杆的应变能 因杆的轴力是常数,,所以,应变能 (2)计算杆内的应变能 杆任意横截面上的轴力不再是常数,如图所示,它是截面位置坐标的函数 所以应变能 杆和内积蓄的应变能之比为 18如图所示的是一钢筋混凝土平面闸门,其最大启门力为力为。如提升闸门的钢质丝杠内径为,钢的许用应力,试校核丝杠的强度。 解 丝杠内的轴力,所以丝杠 内的应力 丝杠的工作应力,所以安全。 19 简易起重设备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已知斜杆用两根不等边角钢组成,钢的许用应力。试问在提起重量为的重物时,斜杆是否满足强度条件? 解 取滑轮中心为研究对象,假设缓慢、均匀地拉链条,则拉力等于 被起重物的重量,受力图如图所示。利用静力学平衡条件 得 查文1献中附录Ⅲ型钢表,的不等边角钢的截面积,所以,斜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工作应力,所以安全。 20 如图所示,一块厚、宽的旧钢板,其截面被直径的圆孔所削弱,圆孔的排列对称于杆的轴线。钢板承受轴向拉力。材料的许用应力,试校核钢板的强度。 解 假想用一平面将钢板从圆孔处截开,在被削弱的截面上的应力合力必等于外力,如图所示。钢板内的轴力,危险截面即被削弱的截面面积 钢板内的 最大的应力为 因最大应力,所以安全。 21 一结构受力如图所示,杆件均有两根等边的角钢组成。已知材料的许用应力,试选择角钢的型号。 解 ⑴ 计算杆件的内力,并选择角钢的型号 将结构拆成三部分,如图所示。对图列静力学平衡方程 , 解上式,得 杆的轴力为,根据强度条件 杆的截面应为 查文献1中附录Ⅲ型钢表,的等边角钢截面积为,两 根的截面积,所以,杆可选两根的等边角钢。 (2)计算杆内的应力,并选择角钢型号 对图,利用静力学平衡条件 可得 根据强度条件 可得杆的截面应为 查文献1中附录Ⅲ型钢表,的等边角钢截面积为,两根的截面积,所以,杆选用两根的等边角钢。 22 一桁架受力如题图所示。各杆都由两个等边角钢组成。已知材料的许用应力,试选择杆和的角钢型号。 解 (1)计算杆和的轴力 首先取桁架整体为研究对象,解除支座约束,代之以约束反力、作受力图,如图所示。因结构和荷载均对称,所以利用静力学平衡条件,可很容易地确定支座反力 再取结点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如图所示,利用静力学平衡条 件 可的杆轴力 最后取结点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如图所示。由静力学平衡条 件 可得杆的轴力 (2)计算杆所需的截面积 根据强度条件 杆和需要的截面积分别为 (3)选择杆和的角钢型号 查文献1中附录Ⅲ型钢表,的等边角钢截面积为,的等边角钢的截面积为,所以杆选用两根的等边角钢,杆选用两根的等边角钢。 23 一结构受力如题图所示,杆件、、、都由两根不等边角钢组成。已知材料的许用应力,材料的弹性模量,杆及可视为刚性的。试选择各杆的角钢型号,并分别求点,,处的位移。 解 (1)计算杆、、、的轴力 将结构拆成两部分,解除约束,代之以约束反力,分别作受力图,如 图、所示。对题图利用静力学平衡条件 , , 可得杆和的轴力分别为 再对图应用静力学平衡条件 , , 可得杆和的轴力分别为 (2)依据强度条件计算4根杆需要的截面积 (3)选择各杆应选用的不等边角钢的型号 查文献1中附录Ⅲ型钢表,的不等边角钢的面积,不等边角钢截面积,的不等边角钢截面积为,所以,杆可选用两根的不等边角钢,杆可选用两根的不等边角钢,杆和均可选用两根的不等边角钢。 24 已知混凝土的密度,许用压应力。试按强度条件确定如图所示的混凝土柱所需的横截面面积和。若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试求柱顶的位移。 解 (1) 确定柱的横截面面积 在确定柱的段截面积时,可距柱顶截取任意长度为的一段作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如图所示,柱段任一横截面上的轴力为。柱段的危险截面为截面,该截面上的轴力为,根据强度条件 可确定截面的面积 解上式得 在 确定柱的段的横截面积时,可自截面以下处,将柱截开,作受力图,如图所示,柱段任一横截面上的轴力为,柱段的危险截面在处,根据强度条件,可确定截面的面积 解上式,可得 ⑵ 计算柱顶的位移 因柱的轴力是横截面位置坐标的函数。所以柱的变形应利用胡克定律的积分形式计算,即 所以,柱顶的位移为 25 ⑴ 刚性梁用两根钢杆悬挂着,受力如图所示。已知钢杆的直径分别为和,钢的许用应力,弹性模量。试校核钢杆的强度,并计算钢杆的变形,及两点的竖直位移。 ⑵ 若荷载作用于点处,试求点的竖向位移。(计算表明,,事实上这实线弹性体中普遍存在的关系,称为位移互等定理。) 解 ⑴校核钢杆的强度 解除点的约束,代之以约束反力,作受力图,如图所示。应用静力学平衡条件 , , 可得 杆件和内的应力分别为 杆和内的应力均小于许用应力,故安全。 (2)计算钢杆和的变形及点的竖直位移 应用胡克定律,钢杆和的变形分别为 点和的竖直位移分别为 , (3)如图所示,若将荷载作用于处,则荷载全部由杆承担,所以,,点的位移便是点的位移,并有 计算在此情况下点的位移。由可得 显然,与第一种情况下点的位移相等。 26 如图所示的三铰拱屋架的拉杆用锰钢杆制成。已知此材料的许用应力,弹性模量。试按强度条件选择钢杆的直径,并计算钢杆的伸长。 解 首先将三铰拱屋架简化为图所示的力学模型,并解除处的约束,代之以约束反力,作受力图,如图所示。利用静力学平衡条件 , , , 可得支座反力 , 为了计算拉杆的轴力,取半个屋架为研究对象 ,作受力图,如图所示。利用静力学平衡条件 , 可得拉杆的轴力 根据强度条件 可确定拉杆的直径 应用胡克定律,钢拉杆的伸长 27 简单桁架及其受力如图所示,水平杆的长度保持不变,斜杆的长度可随夹角的变化而改变。两杆由同一材料制造,且材 料的许用拉应力与许用压应力相等。要求两杆内的应力同时达到许用应力, 且结构的总重量为最小时,试求:(1)两杆的夹角值;(2)两杆横截面面积 比值。 解 取点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如图所示。由静力学平衡条件 , , 可得 , 当两杆的内力同时达到许用应力时,有 将和的表达式代入以上两式,得 , 构成桁架的两杆的总体积 体积是角的函数,使体积最小的条件是 所以有 故结构的总体积最小时,角,体积最小时,结构的重量也最小。两杆的横截面面积之比为 28 如图所示,一内半径为,厚度为,宽度为的薄壁圆环。在圆环的内表面承受均匀分布的压力,试求:(1)由内压力引起的圆环径向截面上的应力;(2)由内压力引起的圆环半径的伸长。 解 用一假想的平面,将圆环沿直径截开,作受力图,如图所示。利用静力学平衡条件 , 得 圆环径向截面上的应力 圆环圆周方向的应变 若在内压力作用下,圆环的直径伸长为,则圆环的周长增长了 ① 或用圆环圆周方向的应变表示为 ② 由式①、②得 , 将代入上式,得 , 所以内压引起的圆环半径的伸长为 41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