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油库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793869 上传时间:2025-03-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库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油库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1 页 共 11 页 离心泵检修规程 总 则 本规程规定了离心泵的完好标准、离心泵的维护、检修周期与检修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车与验收。在大连中石油国际储备库、大连中石油保税库库区中,使用有多台离心泵,包括原油外输泵、循环水泵、补水泵、消防冷却水泵、泡沫给水泵、污水提升泵,它们结构相近,原理相同,所以制定一个通用的检修技术规范。检修时同时参照各泵的使用说明书,数据矛盾时以说明书为准。 一、离心泵完好标准 1.1 离心泵的基本结构 离心泵主要由泵壳、转子、叶轮、轴承及密封等组成。泵壳体是卧式,由吸入室和排出室组成。在壳体的两端或一端设有支承转子的轴承室、机械密封室。转子由主轴、叶轮、轴套、轴承、联轴器组成,各配件以不同的配合方式装配在轴上。 1.2. 设备完好标准 (1) 电流表、压力表工作正常稳定 (2) 机封或填料压盖部位的温度正常,机封无泄漏,填料密封渗漏正常。 (3) 检查泵的轴承温升正常,轴承温升一般不超过周围温度35℃,最高不能超过75℃。 (4) 检查泵的声音和振动是否正常。 二、离心泵的维护 2.1 日常维护 (1) 保持设备整洁卫生。 (2) 注意轴承的油位、油质和温度。 (3) 填料内滴水是否正常,随时调整填料压盖的松紧程度。 (4) 经常检查各部分的螺栓是否松动。 (5) 经常观察各个仪表工作是否正常稳定,泵、电机的响声和振动是否正常 (6) 严格执行润滑管理制度。 2.2 定期检查 (1) 表面除锈、除污和清洗。 (2) 检查易损件是磨损和损坏,若零件虽磨损。但还在公差范围内,则可继续使用。若零件的磨损程度超过了公差范围,应考虑修复后使用,不能修复的应更换新件。 (3) 定期检查泵的入口过滤器。 (4) 对重新装配的泵,有条件的应进行试验。 三、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3.1 检修周期 根据状态监测结果及设备运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检修周期。一般检修周期见表1。 表1 检修周期表 检修类别 小修 大修 检修周期 6 18 3.2 小修项目 (1) 检查清理冷却水、封油和润滑等系统。 (2) 处理在运行中出现的一般缺陷。 (3) 根据运行情况,检查机械密封或更换填料密封。 (4) 检查清洗轴承、轴承箱、挡油环、挡水环、油标等,调整轴承间隙。并检查轴承滚子外圈间的间隙。 (5) 检查各部螺栓有无松动。 (6) 检查修理联轴器及驱动机与泵的对中情况。 3.3 大修项目 (1)包括小修的所有项目。 (2)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气蚀和冲蚀情况并进行修理或更换,泵轴、叶轮必要时进行无损探伤。 (3)检查清理轴承、油封等,测量、调整轴承油封间隙。必要时更换轴承或油封。 (4)检查轴的弯曲度,必要时校正轴的直线度。 (5)检查测量转子的各部圆跳动和间隙,必要时做动平衡校检。 (6)修理或更换机械密封及填料。 (7)测量并调整转子的轴向窜动量。 (8)调校出口压力表。 (9)检查进出口滤网,必要时更换。 (10)检查泵体、基础、地脚螺栓及进出口法兰的错位情况,防止将附加应力施加于泵体,必要时调整垫铁和泵体水平度或重新配管。 四、检修方法与质量标准 4.1 检修前准备工作 (1)掌握泵的运转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和资料。 (2)备齐检修工具、量具、起重机具、配件及材料。 (3)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的联系,放净泵内介质,达到设备安全与检修条件。 4.2 拆卸程序与检查: (1)关闭泵进出口阀门。拆去泵壳下方堵头,排净泵内的液。 (2)打开排油丝堵,排净润滑油,待油排净后,装上丝堵。 (3)拆卸油杯及泵周围的辅助管道(冲洗管道、冷却水管道等)。 (4)拆下联轴节防护罩,检查联轴器对中,设定联轴器的定位标记。 (5)通过拆下联轴器地脚螺栓和联轴器隔圈,拆下电动机和泵,同时测量转子的轴向窜量。 (6)应从公用底座上拆下支撑处的固定螺栓。 (7)利用壳体盖法兰上配备的起定螺钉拆下固定盖子的螺母,从而拆下泵体盖,同时将壳体拆下。 (8)用绳套穿过轴承箱顶部配备的吊眼螺栓将壳体部分吊起。并放在便于检修的地点。 (9)松开叶轮螺母,拆掉叶轮。 (10)拆下固定机械密封压盖的螺母。拆下壳体盖。 (11)应按照顺序拆下轴套和机械密封盖并进行检查机械密封部件。 (12)拆下联轴器。 (13)拆下轴承压盖。 (14)用木锤或铜锤敲击轴的端部,将轴从联轴器一侧抽出来抽出转旋转部件包括轴和轴承等应作为一个单元拆下来,注意小心不要让旋转部件碰到壳体,小心谨慎地拆下,不要强制性拆卸。 (15)拆下轴承螺母,以便取出轴承。 (16)仔细检查所有的部件有无汽蚀冲刷、腐蚀结垢、磨损、破裂和不合常规的碰伤。必要时进行探伤检查。测量转子各部圆跳动和间隙,测量主轴的径向圆跳动。 (17)在拆卸过程中应将零部件分类摆放整齐。以便装配时使用。 4.3 质量标准。(检修标准按设备制造厂要求执行,无要求的按本标准执行) (1)叶轮与轴配合为H7/js6。 (2)键与键槽应配合紧密,不许加垫片,键与键槽的过盈量是: 表2 键与轴键槽的过盈量表 mm 轴径 40~70 >70~100 >100~230 过盈量 0.009~0.012 0.011~0.015 0.012~0.017 (3)转子与泵体组装后,测定转子总轴向窜量,转子定中心时应取总窜量的一半。 (4)轴套与轴配合为H7/h6,表面粗糙度Ra1.6。 (5)平衡盘与轴配合为H7/js6。 4.3.1联轴器 (1)半联轴器与轴配合为H7/js6。 (2)联轴器两端面轴向间隙一般为2~6mm。 (3)安装齿式联轴器应保证外齿在内齿宽的中间部位。 (4)安装弹性圈柱销联轴器时,其弹性圈与柱销应为过盈配合,并有一定紧力。 (5)热油泵预热升温正常后,应校核联轴器对中。 (6)叠片联轴器做宏观检查。 表3 联轴器对中要求表 mm 联轴器形式 径向允差 端面允差 刚性 0.06 0.04 弹性圈柱销式 0.08 0.06 齿式 叠片式 0.15 0.08 4.3.2轴承 4.3.2.1滑动轴承 (1)轴承与轴承压盖的过盈量为0~0.04mm(轴承衬为球面的除外),下轴承衬与轴承座接触应均匀,接触面积达60%以上,轴承衬不许加垫片。 (2)更换轴承时,轴颈与下轴承接触角为60°~90°,接触面积应均匀,接触点不少于2~3点/cm2。 (3)轴承合金层与轴承衬应结合牢固,合金层表面不得有气孔、夹渣,裂纹、剥离等缺陷。 (4)轴承侧间隙在水平中分面上的数值为顶部间隙的一半。 表4 轴承顶部间隙表 mm 轴径 间隙 轴径 间隙 18~30 >30~50 >50~80 0.07~0.12 0.08~0.15 0.10~0.18 >80~120 >120~180 0.14~0.22 0.16~0.26 4.3.2.2滚动轴承 (1)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与轴配合为H7/js6。 (2)仅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与轴配合为H7/k6。 (3)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箱内壁配合为Js7/h6。 (4)凡轴向止推采用滚动轴承的泵,其滚动轴承外圈的轴向间隙应留有0.02~0.06mm。 (5)滚动轴承拆装时,采用热装的温度不超过120℃,严禁直接用火焰加热,推荐采用高频感应加热器。 (6)滚动轴承的滚动体与滚道表面应无腐蚀、坑疤与斑点,接触平滑无杂音,保持架完好。 4.3.3密封 4.3.3.1机械密封 (1)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5~1.00mm,压盖与密封腔间的垫片厚度为1~2mm。 (2)弹簧压缩后的工作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静环装入压盖后,应检查确认静环无偏斜。 (4)压盖螺栓应均匀上紧,防止压盖端面偏斜。 (5)静环尾部的防转槽根部与防转销顶部应保持1~2mm的轴向间隙。 4.3.2.2填料密封 (1)间隔环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一般为1.00~1.50mm。 (2)间隔环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为0.15~0.20mm。 (3)填料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75~1.00mm。 (4)填料压盖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为0.10~0.30mm。 (5)填料底套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为0.50~1.00mm。 (6)填料环的外径应小于填料函孔径0.30~0.50mm,内径大于轴径70.10~0.20mm。切口角度一般与轴向成45°。 (7)安装时,相邻两道填料的切口至少应错开90°。 (8)填料均匀压入,至少每二圈压紧一次,填料压盖压入深度一般为一圈盘根高度,但不得小于5mm。 4.3.4 转子 单级离心泵转子跳动应符合表5要求。 表5 单级离心泵转子跳动表 mm 测量部位直径 径向圆跳动 叶轮端面跳动 叶轮密封环 轴套 ≤50 0.05 0.04 0.20 >50~120 0.06 0.05 >120~260 0.07 0.06 >260 0.08 0.07 多级离心泵转子跳动应符合表5要求。 表6 多级离心泵转子跳动表 mm 测量部位直径 径向圆跳动 端面圆跳动 叶轮密封环 轴套、平衡盘 叶轮端面 平衡盘 ≤50 0.06 0.03 0.20 0.04 >50~120 0.08 0.04 >120~260 0.10 0.05 >260 0.12 0.06 五.试车与验收 5.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泵体与电机地脚螺栓及其他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 (2)冷却、传热、保温、保冷、冲洗、过滤、除湿、润滑、液封等系统及工艺管道应连接正确,且无渗漏现象。管道应冲洗干净,保持畅通。 (3)将压力表、真空表、电流表、安全阀等安装齐备,各指示仪表应灵敏、准确。 (4)各润滑部位应加入符合技术要求规定的润滑油(脂)。 (5)空转电机,检查旋转方向,无误后装上联轴器柱销。 (6)检查进、出口阀开关位置是否正确。 (7)清除泵周围一切杂物,清理好现场。 5.2 启动程序 (1)盘车两周,注意泵内有无异常声音,转动是否轻便。盘车后随即装好联轴器防护罩。 (2)离心泵应先开进出口阀门,泵灌满后关闭出口阀门后再启动,待泵出口压力稳定后,缓慢打开出口阀门调节流量,在关闭出口阀门的条件下,泵连续运转时间不应过长。 (3)输送化工介质进行试运转的泵、其充液、置换、排气等要求应按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5.3 检查和验收 (1)在试车中要检查运转情况、并符合下列要求: 滚动轴承的温升不得超过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2)压力和电流应符合规范要求。 (3)转子及各运动部件不得有异常声响和摩擦现象。 (4)各润滑点的润滑油温度、密封液和冷却水的温度,不得超过技术文件的规定。 (5)泵体管道应达到无泄漏要求,填料密封可根据输送介质粘度的不同,允许有5~20滴/min的均匀泄漏,机械密封在试车中不允许有泄漏。 (6)若以上几项检查全部符合要求,则检修合格。 5.4 停车 5.4.1离心泵停车时应先逐渐关闭排出管路阀门,切断电源。待泵冷却后,再关闭各冷却系统及封油的管路,将泵内液体和冷却水排尽并清洗干净,防止冻裂和粘连。 5.4.2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紧急停车处理; (1)泵内发出异常声响和振动突然加剧; (2)轴承温度突然上升超过规定标准; (3)泵流量突然下降; (4)电流超过额定值持续不降。 附表: 表7 常见故障与处理 序号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处理方法 1 流量扬程降低 泵内或吸入管内存有气体泵内或管路有杂物堵塞某的旋转方向不对叶轮流道不对中 重新灌泵,排除气体检查清理改变旋转方向检查、修正流道对中 2 电流升高 转子与定子碰擦 解体修理 3 振动增大 泵转子或驱动机转子不平衡 泵轴与原动机轴对中不良 轴承磨损严重,间隙过大 地脚螺栓松动或基础小牢固 泵抽空 转子零部件松动或损坏 支架不牢引起管线振动 泵内部摩擦 转子重新平衡 重新校正 修理或更换 紧固螺栓或加固基础 进行工艺调整 紧固松动部件或更换 管线支架加固 拆泵检查消除摩擦 4 密封泄 漏严重 泵轴与原动机对中不良或轴弯曲 轴承或密封环磨损过多形成转子偏心 机械密封损坏或安装不当 密封液压力不当 填料过松 操作波动大 重新校正 更换并校正轴线 更换检查 比密封腔前压力大0.05~0.15MPa 重新调整 稳定操作 5 轴承温 度过高 轴承安装不正确 转动部分平衡被破坏 轴承箱内油过少、过多或太脏变质 轴承磨损或松动 轴承冷却效果不好 按要求重新装配 检查消除 按规定添放油或更换油 修理更换或紧固 检查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