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电子12)2014-2015第二学期《自动控制原理》复习要点.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793727 上传时间:2025-03-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12)2014-2015第二学期《自动控制原理》复习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子12)2014-2015第二学期《自动控制原理》复习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要点 (电子12级) 第一章 控制系统导论 1、控制系统方框图 2、常用的自动控制系统分类方法 2.1 按信号的传递路径来分 2.2 按系统输入信号的变化规律不同来分 2.3 按系统传输信号的性质来分 2.4 按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不同来分 3、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稳定性;(2)快速性; (3)准确性。 4、自动控制被控量变化的动态过程: (a) 单调过程(衰减或发散); 。 (b) 衰减振荡过程; (c) 等幅振荡过程(一般视为不稳定); (d) 发散振荡过程(不稳定)。 第二章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1、数学模型的基本形式 (1)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2)传递函数和脉冲传递函数;(3)方框图和信号流图;(4)响应曲线; (5)脉冲响应函数。 2、传递函数的定义;传递函数的阶次、 零点、极点、根轨迹增益、增益的求法。 3、用复阻抗法求电路的传递函数和微分方程 4、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和阶跃响应 5、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简化 6、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1)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2)r(t)作用下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3)n(t)作用下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4)系统的总输出;(5)闭环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6)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1、典型输入信号 2、动态性能指标 3、一阶系统的瞬态响应: t = T, c(1T) = 0.632 c(∞)  t = 2T, c(2T) = 0.865c(∞)  t = 3T, c(3T) = 0.950c(∞)  t = 4T, c(4T) = 0.982c(∞) 4、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1)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2)二阶系统动态特性的两个重要参数:阻尼比和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 (3)不同阻尼比时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4)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峰值时间;最大超调量;调节时间 5、高阶系统的响应 (1)(闭环)主导极点概念 (2)应用主导极点概念把高阶系统近似为低阶系统 6、稳态误差 (1)系统类型;(2)稳态误差系数;(3)稳态误差的计算;(4)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有差或无差跟踪特点。 7、劳斯稳定性判据 (1)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2)应用劳斯判据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 1、频率特性的概念: 幅频特性;对数幅频特性;相频特性。 2、典型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和伯德图)的绘制。 3、系统开环频率特性(极坐标图和伯德图)的绘制。 4、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及应用。 5、控制系统的稳定裕度: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 6、闭环频率特性 频域响应和时域响应之间的关系:谐振频率及系统带宽与时域性能指标的关系;相角裕度与阻尼比的关系。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参考习题 1-3、1-4; 2-1(c)&(d)、2-6、2-8、2-10、2-11、2-12、2-13 3-1、3-3、3-4、3-6、3-7、3-9、3-11、3-13、3-15、3-16、3-17、3-21、3-22、3-23、3-24、3-28(1)、3-38、3-39 5-1、5-2(1)、5-3、5-6、5-9(1)&(2)&(3)、5-11(1)、5-13(1)~(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