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工程
DK~DK段
底座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1年4月10日发布 2011年4月10日实施
目 录
1、适用范围 1
2、作业准备 1
2.1内业技术准备 1
2.2外业施工准备 1
3、技术要求 1
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1
4.1施工程序 1
4.2工艺流程 2
5.施工要求 2
5.1施工准备 2
5.2 路基及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混凝土底座施工工艺 2
6.劳动力组织 4
6.1劳动力组织方式 4
6.2施工人员配置 4
7、材料要求 4
8、设备机具配置 5
9、质量控制及检验 5
9.1质量要求 5
9.2质量检验 6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6
10.1安全要求 6
10.2环保要求 7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有关技术管理人员认真熟悉、审阅设计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澄清有关设计问题;认真学习相关施工指南和质量验收标准;学习铁道部和工管中心有关文件。
制定安全质量措施,编制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施工准备
施工现场便道顺畅,有专人日常维护;进场机具、设备规格及数量满足施工生产需求;原材料供应、储备满足持续生产要求。
3、技术要求
认真熟悉设计图纸,根据工期及工作量情况认真做好施工组织安排,做到多工作面平行作业;根据设计院下发的曲线资料、外轨超高设置资料、梁缝设计值,认真研究不同结构上底座板的设计文件,并详细向施工管理人员以及作业人员做好技术交底。
提前做好混凝土配合比。
提前建立CPⅢ测量控制体系,并通过评估,放样底座板边线的准确位置,并在桥梁面用墨汁弹出外轮廓线。
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⑴一孔或几孔桥梁以及某段路基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施工段落;在路基上划分施工段落时,要注意段落的分界点必须位于两块底座板的接缝处,事先依据路基竣工测量结果进行准确划分确定;
⑵施工程序为:原材料进场检验 钢筋调直、下料 弯制钢筋 绑扎连接 安装加固调整侧模及凸台模版 灌注混凝土 养生拆模。
4.2工艺流程
同4.1施工程序的第⑵条。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施工前根据施工段落的划分以及钢筋种类、数量情况,提前计划好钢筋加工及存放场地的分布。
钢筋原材料及半成品的堆放场地宜整平处理,应平整、干燥,做到下垫高度0.4米以上,避免锈蚀或油污,明确标识各种规格的钢筋,原材及半成品要进行有效的覆盖,避免淋雨。
模板存放应支垫平整,存放高度不得高于四层,不得使模板受力变形。
5.2 路基及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混凝土底座施工工艺
5.2.1、混凝土底座施工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⑴在桥上施工混凝土底座前,应先进行桥梁移交。确认桥梁已按设计文件要求完工且质量符合相关质量验收标准。
⑵在路基上施工混凝土底座板前,应该验收路基中线和水平标高误差情况,符合质量验收标准方可施工。
⑶复测CPⅢ控制点,对桥梁中线、高程、梁缝进行复核。同时通过CPⅢ控制点测出底座和抗剪凹槽的平面位置。
5.2.2、对桥梁轨道中心线2.6m范围进行凿毛处理,凿毛率50%以上,能见到粗骨料(深度1cm左右),对梁体预埋套筒进行清理。
5.2.3、钢筋在加工场集中加工,底座钢筋采用现场绑扎成型。
5.2.4、绑扎底座钢筋前,在梁体预埋套筒内植入连接钢筋,连接钢筋与梁内预埋套筒接头的拧紧力矩符合《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04)的要求。拧入长度为套筒长度的1/2。
5.2.5、底座钢筋现场绑扎符合下列规定:
⑴底座钢筋的规格及型号符合设计要求,半成品加工好后,分类存放,挂牌标识。
⑵加工好的钢筋运输至施工地点,分类临时堆码在两线间。
⑶先铺设底座纵向钢筋再铺设横向钢筋,钢筋绑扎完毕后,严禁踩踏,绑扎钢筋的绑扎线尾端朝向板中心方向。
⑷保护层垫块采用和结构同性能同标号的混凝土预制块,每平方米设置不少于4块,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尺寸。
5.2.6、底座采用钢模施工,正线及到发线桥上抗剪凹槽装置采用木模也可,模板及加固方案要经过设计捡算,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5.2.7、底座和抗剪凹槽(正线及到发线桥上)装置模板通过CPⅢ采用全站仪放样,高程可采用水准仪放样。曲线地段放样时,注意超高旋转造成的轨道中心线平面位移及外侧模板的超高设置,使模板的空间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5.2.8、按设计要求提前完成伸缩缝设置。
5.2.9、底座和抗剪凹槽装置混凝土施工符合下列规定:
⑴底座和抗剪凹槽混凝土浇筑前再次检查确认模板、钢筋状态,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施工。
⑵彻底清理模板范围内的杂物。混凝土入模前先对相邻界面喷水雾湿润。
⑶混凝土灌注采用插入式捣固棒振捣,注意避免漏捣、过振。振捣过程中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施工中严格控制底座顶面标高。
⑷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混凝土暴露面压实抹平,抹面时严禁洒水,混凝土初凝前按设计要求对表面进行拉毛。
⑸路基上为水硬性或低塑性C15混凝土支承层,支承层要求连续铺设,在混凝土初凝(最迟不得超过灌注后6小时)后每隔5米(气温超过20℃以上时按每4米)左右设一深度不小于105/130mm(到发线/正线)的横向假缝,假缝设置在每两根轨枕的中间。
5.2.10、底座和抗剪凹槽装置施工完成后,检查其外形尺寸偏差是否符合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6.劳动力组织
6.1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取架子队组织模式,根据工作面情况分成若干班组,钢筋下料、弯制、绑扎、立模加固以及调整实行平行作业。各工序施工人员相对固定,专业化生产。
6.2施工人员配置如下:
每个作业工序,工地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检人员必须是正式员工担任,且持上岗证上岗。其余可配置劳务用工,但岗前必须进行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①钢筋加工安装(每个作业面)
序号
人员分布
人员配置
1
管理人员
2
2
钢筋下料
4
3
钢筋弯制
5
4
钢筋半成品运输
15
5
钢筋绑扎
8
合计
34人
②立模、混凝土灌注、养护拆模(每个作业面)
序号
人员分布
人员配置
1
管理人员
2
2
立模板加固
13
3
混凝土灌注
6
4
养护拆模、模板整修
22
合计
43人
7、材料要求
本工序需要混凝土原材料、HRB335钢筋、以及C40.35×35×100混凝土垫块,材料贮存必须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原材料进场后按照检验规定要求,经检测合格方可使用,禁止使用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材料。
8、设备机具及周转料配置
每个单元的每个工作面用机具设备如下: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钢筋切割机
台
1
2
钢筋弯曲机
台
1
3
汽车起重机
25吨
台
1
4
载重汽车
16吨
台
2
5
钢筋调直机
台
1
6
混凝土拌和站
HZS120
套
1
7
混凝土运输罐装车
SY5257GJB
台
12
8
汽车泵
SY5420THB-48
台
2
9
插入式振捣器
个
若干
10
平板振捣器
个
2
11
发电机组
315-400KW
台
1
备用
12
模板
侧模、端模及支架
延米
163
双线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质量要求
⑴钢筋的断口不得有起弯现象。
⑵为确保钢筋长度的准确,钢筋切断前须保证钢筋顺直,其允许偏差±5mm。
⑶在钢筋切断配料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外观不合格的必须切除。
⑷对已弯曲过的钢筋严禁再度复原使用。
⑸钢筋必须平直,无局部弯曲。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敲击能脱落的浮皮、铁锈等必须清理干净。
⑹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施工,进场混凝土按规定频次检测坍落度,坍落度超标的的混凝土必须废弃,不得二次加水搅拌。一块底座板内的混凝土必须一次连续浇注完毕,不得间歇。
⑺在养生期内必须保证混凝土表面充分湿润,低温下养护混凝土要加强覆盖保温。
⑻模板拆除时禁止使用撬棍直接撬动混凝土表面,避免对混凝土造成损伤。
9.2质量检验
按照铁建设[2007]85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以及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9.2.1钢筋加工弯制的偏差:钢筋全长±10mm,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20mm,箍筋内净尺寸±3mm;钢筋绑扎成型后尺寸允许偏差为:钢筋间距±20mm,钢筋保护层厚度+10~-5mm。
9.2.2底座板模板及混凝土施工允许误差见下表
序号
类别
项目
允许误差mm
检验方法数量
1
模板安装
顶面高程
+0~-5
每5米检查1处
2
宽度
±5
每5米检查3处
3
中线位置
2
每5米检查3处
4
伸缩缝位置
5
每处检查一次
1
混凝土
顶面高程
+3~-10(桥上)
+5~-15(路基上)
水准仪:1处/5m
2
宽度
±10
尺量:1处/5m
3
中线位置
3
全站仪:1处/5m
4
平整度
10mm/3m
3m直尺:1处/5m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⑴施工中对机具、设备按照相应管理规程进行强制保养和例行检验,确保设备完好。
⑵桥下施工区域要求用简易栏杆、彩条旗围挡,设置专人指挥,同时协调好桥下桥上吊装作业;专职安全人员检查、控制现场作业,禁止非施工人员擅入。
⑶装吊作业人员、吊车司机、汽车司机必须有驾驶证或上岗证。每班作业之前,要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学习安全技术交底。
⑷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具。
⑸施工作业人员严禁酒后上岗,禁止疲劳作业、带病作业。
⑹施工人员必须遵守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他人伤害。
⑺夜间作业,必须有足够照明设备,并防止眩光。
⑻钢筋切断注意事项:
当机械运转时,任何情况下不得触及运转部分,特别不要将手放在刀片剪切位置,钢筋切断时在钢筋的摆动范围内非操作人员不准停留,严禁超机械负载能力切断。
剪切坯料前,在未通电的情况下转动六棱挡料块,使坯料与刀板垂直平放,这样可防止坯料反弹伤人;切断长钢筋的两端必须有人握住,防止摆动伤人。
一次切断钢筋根数严禁超过机械性能规定范围.
10.2环保要求
⑴施工便道要保持湿润不扬尘,保证车辆运输时不污染环境。
⑵夜间以及中午施工时注意控制噪声,避免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生活。
⑶施工现场的废物垃圾要及时清理,按环保要求运至指定地点;混凝土运输罐车必须到指定地点进行清洗。
⑷施工现场的作业面要保持清洁,保证无污物和积水。
展开阅读全文